通知和通告僅(jin) 一字之差,是公文中十分常見卻容易混淆的文種。正確理解和運用兩(liang) 個(ge) 文種,關(guan) 鍵是精準辨析異同、把握規律。
相似之處
文種性質相同。通知、通告都屬於(yu) 告知性公文,都可以用來傳(chuan) 達信息、溝通情況或告知事項,以具體(ti) 的任務要求來規範行為(wei) 、指導行動,多用祈使句。
內(nei) 容時效相同。通知、通告均是事前或事初告知,具有較強的時效性,其內(nei) 容往往具有明確的時限要求或是在一定時期內(nei) 有效。
相異之處
受文對象不同。通知一般有明確的主送機關(guan) ,且往往是向係統內(nei) 的下級部門單位發文。通告則沒有單一具體(ti) 的受文對象,通常是在一定範圍內(nei) 廣泛公布告知,將信息直接傳(chuan) 達至基層或公眾(zhong) 。
命令程度不同。通知具有較強的命令性和約束性,下級機關(guan) 和有關(guan) 單位必須嚴(yan) 格遵照執行通知要求事項。通告主要用於(yu) 廣泛發布周知性信息或要求公眾(zhong) 遵守一定規則,規範人們(men) 的社會(hui) 行為(wei) ,約束性相對較弱。
發文形式不同。通知一般需通過公文流轉渠道,以文件為(wei) 載體(ti) 印製並傳(chuan) 達至有關(guan) 部門、單位和人員。通告往往是公布於(yu) 報刊、網絡和電視等媒體(ti) ,進行公開宣傳(chuan) 發布。
傳(chuan) 達範圍不同。通知根據內(nei) 容不同,有時含有一定涉密信息,僅(jin) 限特定範圍或特定對象知悉,傳(chuan) 達範圍相對較小,如重要敏感會(hui) 議活動等。通告一般不涉密,可直接公之於(yu) 眾(zhong) 、廣而告之,傳(chuan) 達範圍較大。
應用頻度不同。通知是黨(dang) 政機關(guan) 發文數量最多、使用頻率最高、使用範圍最廣的文種之一,大到全國性重大活動安排部署,小到機關(guan) 單位日常事務處理,都可以用通知行文。通告內(nei) 容往往具有較強的專(zhuan) 業(ye) 性和行業(ye) 性,多用於(yu) 發布市政服務、社會(hui) 治理等涉及公眾(zhong) 生活方麵的信息。
應用技巧
在工作實踐中,應該使用通知還是通告來行文,重點應把握好三個(ge) 方麵:
看發文單位和受文對象之間的關(guan) 係。一般情況下,通知的發文單位和受文對象之間具有一定上下級關(guan) 係、隸屬關(guan) 係或管理指導關(guan) 係,通告則沒有。
看內(nei) 容的傳(chuan) 達發布範圍。通知往往有相應的發布層次,在係統內(nei) 部以文件為(wei) 載體(ti) 流轉,有一定保密性,知悉範圍有限且明確具體(ti) 。通告的內(nei) 容信息通常發布範圍較大,需要公眾(zhong) 廣泛周知或遵守,沒有單一具體(ti) 的受文對象,所以一般不寫(xie) 主送機關(guan) 。
看事項要求的側(ce) 重點。通知一般是講“怎麽(me) 做”“實現怎樣的目標”“達成怎樣的效果”,要求比較具體(ti) 。通告往往隻講“是什麽(me) ”“做什麽(me) ”,要求比較寬泛。
寫(xie) 作要求
寫(xie) 好一篇通知或通告,應在5個(ge) 方麵下足功夫:
一是主旨符合政策,依法依規。同黨(dang) 的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一致,有較強權威性,所告知的信息和要求不能有違客觀實際和發展規律。
二是內(nei) 容緊扣中心,語為(wei) 意役。文字精悍有力,不東(dong) 拉西扯、拖泥帶水,不體(ti) 現與(yu) 主題關(guan) 聯性不大的冗餘(yu) 信息,做到刪繁就簡、去粗取精。
三是事項明確具體(ti) ,態度鮮明。把應知應辦的事項和要求交代清楚,提倡什麽(me) 、反對什麽(me) 直白明晰,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切忌朦朧抽象、模棱兩(liang) 可,讓閱文者不知所雲(yun) 、無所適從(cong) 。
四是文風質樸平實,懇切莊重。所使用的語言應通俗易懂、直抒胸臆,講“白話”、撈“幹貨”,以便受文對象理解接受,力戒華而不實、空洞無物。
五是格式規範嚴(yan) 謹、要素完備。行文格式要素應符合《黨(dang) 政機關(guan) 公文處理工作條例》、《黨(dang) 政機關(guan) 公文格式》國家標準等有關(guan) 規定,確保公文權威性和約束力等充分發揮。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