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深情寄江河——記上海市住建委黃浦江蘇州河發展協調處副處長陳麗紅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圖為(wei) 陳麗(li) 紅組織現場互動活動,與(yu) 青少年交流並征求濱水空間建設意見建議。

  圖為(wei) 陳麗(li) 紅組織現場互動活動,與(yu) 青少年交流並征求濱水空間建設意見建議。

  城因水而興(xing) ,水因城而活。水流塑造著一座座城市的獨特氣質。

  在上海,黃浦江、蘇州河流淌千年、穿城而過,記錄著這座城市的發展與(yu) 變遷,承載著城市能級提升和宜居生活品質打造的重任。近年來,上海市堅持“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花大氣力把“一江一河”濱水空間騰退出來、貫通起來,讓高質量發展的成果更多惠及群眾(zhong) 。

  以民心為(wei) 念,以匠心從(cong) 事。作為(wei) 這項係統性工程的重要參與(yu) 者、建設者,上海市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管理委員會(hui) 黃浦江蘇州河發展協調處副處長陳麗(li) 紅,勇挑重擔、攻堅克難,大膽創新、深耕細作,在繪就城水相融、人水和諧的“人民城市”畫卷中作出了重要貢獻。

  不畏艱辛,破解貫通開放難點堵點

  黃浦江、蘇州河是上海的“母親(qin) 河”。百年前,近現代民族工業(ye) 從(cong) 這裏起步,是上海重要的工業(ye) 承載區。多年來,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一江一河”區域轉型升級。曆經水質環境整治、沿線製造業(ye) 向外轉移等多年治理,濱水區開發工作進入岸線公共空間貫通開放、改造提升新階段。

  2014年,從(cong) 區規劃部門調入市住建委,陳麗(li) 紅開始負責這一工作,開始了攻堅克難之旅。

  “‘一江一河’貫通之初,涵蓋14個(ge) 區、340平方公裏區域和165公裏岸線的工程處處是堵點、難點,需搬遷3500家各類企業(ye) ,打通60餘(yu) 處沿岸斷點,開放十幾處居民小區岸線,修繕保護260餘(yu) 幢優(you) 秀曆史建築。”愛笑的陳麗(li) 紅,說話細聲細語,但麵對這一重任,她勇敢地扛了起來。

  烈日下、嚴(yan) 寒中,陳麗(li) 紅用最“笨”的辦法,不停跑現場、進小區。麵對一次次的“閉門羹”,她和同事不放棄、不服輸,敲開一家家企業(ye) 大門,走進居民家中,聽意見、作協商、拿方案、聚共識。

  蘇州河貫通的最後一段,有1.69公裏位於(yu) 中遠兩(liang) 灣城小區內(nei) 部。在2019年開展的第一次貫通開放意見征詢中,居民的讚成率不到10%。“我們(men) 小區憑什麽(me) 對外開放?”“貫通開放後的小區安全怎麽(me) 保障?”在意見征詢會(hui) 現場,不少居民當麵責難。

  “說一千道一萬(wan) ,不如讓群眾(zhong) 親(qin) 眼看。”陳麗(li) 紅邀請居民到已建成的濱水開放空間實地感受,主動通過12319熱線耐心解答居民問題,與(yu) 區、街道、居委會(hui) 共同錄製了13個(ge) 宣傳(chuan) 視頻,召開了13場座談會(hui) 。幾個(ge) 月下來,群眾(zhong) 理解了,貫通方案順利通過!

  “自從(cong) 參與(yu) 貫通工作,我就再也沒穿過高跟鞋。以真心換真心,可以消除隔閡,畫好‘同心圓’。”這是陳麗(li) 紅工作的深刻體(ti) 會(hui) 。這心聲,盡顯擔當為(wei) 民本色。

  開拓創新,推動濱水空間立法

  為(wei) 讓所有人更好共享“一江一河”濱水公共空間的美好生活,製定一部實在管用的“基本法”勢在必行。

  這是陳麗(li) 紅在參與(yu) 貫通工程之初就在思考的事情。“‘一江一河’區域,各個(ge) 區管理、規範不一樣。要提升品質,需要有法規來規範。”

  真正著手落實的時候,陳麗(li) 紅發現針對這麽(me) 大範圍開放空間的立法,上海乃至全國無先例可循。“完全沒有頭緒!”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上海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wei) 人民”重要理念。陳麗(li) 紅大膽探索,開門問策,通過問需於(yu) 民、問計於(yu) 民,充分地向廣大市民了解對濱水區域公共服務的供給需求。

  通過組織召開不同群體(ti) 的專(zhuan) 題座談會(hui) 、人民建議征集、來信來電、媒體(ti) 討論等方式,數千條人民建議、意見紛至遝來。

  “一條狗”帶來分歧——

  濱水區域開放之初,經常會(hui) 遇到行人和寵物狗的矛盾,一些管理部門也認為(wei) 遛狗會(hui) 破壞濱水美好景觀和設施,既然立法就要剛性執行;但很多市民和人大代表認為(wei) 遛狗是市民的合法權益,應該保障。

  “一根釣竿”帶來交鋒——

  “一江一河”特別是蘇州河治理之後,水質變好,魚群密集。有市民認為(wei) ,釣魚是一種健康的體(ti) 育活動,應允許垂釣。但也有人提出,有的鄰水平台、通道比較窄小。釣竿和魚鉤,容易傷(shang) 到人,不能垂釣。

  “坐在辦公室裏是想不出辦法的。”立法的目的,是為(wei) 了讓市民共享“一江一河”發展成果。麵對新的難題,陳麗(li) 紅堅持到群眾(zhong) 中去,聲音在一線傾(qing) 聽、建議在一線協商、成果在一線落地。

  終於(yu) ,在一次社區溝通會(hui) 上,一名基層誌願者提供了一條極具啟發性的建議。“我們(men) 這的居民跳廣場舞都是有固定場地、固定時間的,不同團隊還會(hui) 互相監督,大家都很守規矩。”會(hui) 後,陳麗(li) 紅立即與(yu) 沿岸各區段的管理單位開展研究,達成共識,確定了“部分約束”的原則,約定遛狗、垂釣、跳廣場舞、輪滑等活動在“部分區域、特定時段”開展。

  創新推動,“開門”立法,在保護公共利益與(yu) 滿足不同群體(ti) 需求間達成和諧平衡。2021年11月25日,凝結著陳麗(li) 紅和廣大幹部群眾(zhong) 心血與(yu) 汗水的《上海市黃浦江蘇州河濱水公共空間條例》獲得通過,構建了守護濱水公共空間的係統長效保障機製。

  “我喜歡做有挑戰性的工作。”陳麗(li) 紅笑言,工作有挑戰性,人才會(hui) 有激情活力。說這話時,她眼睛裏閃著光芒。

  用心用情,下繡花功夫提升功能品質

  貫通是第一步,做深做透公共空間建設,不斷提升功能品質,是一篇更大的文章。

  “作為(wei) 建設者和管理者唯有懷著感情,用心謀劃,不辜負‘母親(qin) 河’,不辜負我們(men) 生活的這座城市。”這是陳麗(li) 紅的一條重要工作理念。

  帶著感情工作,向著未來奮鬥。陳麗(li) 紅常年“像海綿一樣吸收”,把沿岸項目都裝在腦海裏。她積極整合資源,下繡花功夫,統籌謀劃文化、旅遊、體(ti) 育、商業(ye) 等新功能植入,提升空間品質。

  遊船回來了!吸取過去蘇州河上航線“單打獨鬥”導致停運的教訓,陳麗(li) 紅主動對接文旅、交通等部門,統籌推進蘇州河遊船、基地、碼頭和陸域配套設施建設。2022年底,水上航線正式開通,“船過一條河,讀懂一座城”,上座率始終保持在80%以上,深受市民遊客歡迎。

  兒(er) 童設施多了!針對沿線缺少專(zhuan) 門為(wei) 兒(er) 童打造的遊玩空間的問題,她積極推動“兒(er) 童友好空間”建設,牽頭編製《“一江一河”兒(er) 童友好濱水公共空間建設指導意見》,突出指引加快營造富有趣味的兒(er) 童活動空間和遊憩設施。目前,沿岸已建成兒(er) 童活動空間40餘(yu) 處。

  真情付出,隻因心裏那份赤誠。2020年夏天的一個(ge) 早上,陳麗(li) 紅在沿線一個(ge) 小區遇到了一群打太極拳的人。“陽光灑在蘇州河麵上,穿過樹蔭灑在晨練者身上,那一幅歲月靜好景象非常難忘。”工作以來,陳麗(li) 紅收獲了諸多類似的感動。“和滿滿的獲得感相比,辛苦付出不算什麽(me) 。”

  如今,黃浦江核心段45公裏岸線、蘇州河中心城段42公裏岸線全方位貫通開放。濱水區為(wei) 大約500萬(wan) 市民提供了15分鍾出行圈範圍內(nei) 的高品質活動空間。曾經的“工業(ye) 鏽帶”已蛻變成全民共享的“生活秀帶”。“一江一河”徐徐流淌,見證了百年滄桑,正在演繹這座城市新的傳(chuan) 奇。

走近最美公務員

走近最美公務員

發布時間:2024年02月19日 13:34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編輯:許建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