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涼山州喜德縣:“三舉同步”聚力打造鄉村振興“人才雁陣”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近年來,四川省涼山州喜德縣圍繞加快構建全縣人才發展“雁陣”格局,著力在搭建人才孵化基地、實施鄉(xiang) 村人才培育工程、暢通人才下沉基層渠道等方麵精準發力,不斷激活基層人才能量,優(you) 化人才結構,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積蓄新力量。

  搭建人才孵化基地,集聚人才智慧

  依托“組團式”教育幫扶契機,與(yu) 寧波市海曙區教育局合作開展“三名”工作室活動,實行“1+5+N”層級培養(yang) 模式,累計推動586人(次)教育人才參加工作室研修活動,促進城鄉(xiang) 教育均衡發展。持續深化校(院、企)地合作,加強與(yu) 省農(nong) 業(ye) 科學院合作,建立高海拔茶葉科研實驗基地,培訓茶產(chan) 業(ye) 人才150餘(yu) 人,解決(jue) 50多戶村民就近務工。創新構建“專(zhuan) 業(ye) 團隊+產(chan) 業(ye) 鏈合作+人才”三位一體(ti) 的創新創業(ye) 孵化基地,通過以招商促就業(ye) 的方式,吸引高校畢業(ye) 生、返鄉(xiang) 創業(ye) 群眾(zhong) 、退伍軍(jun) 人,民營企業(ye) 人才等各類人才創辦的23家企業(ye) 陸續入駐,帶動就業(ye) 219人,5個(ge) 在孵企業(ye) 負責人當選“2023年返鄉(xiang) 入鄉(xiang) 創業(ye) 明星”,構建“引鳳創夢”經濟高質量發展示範服務平台。

  實施鄉(xiang) 村人才培育工程,提升人才質量

  推行專(zhuan) 家教授+農(nong) 技人員+新型經營主體(ti) 服務模式,開展農(nong) 業(ye) 技術指導、推廣應用、技術普及等活動50餘(yu) 次,培養(yang) 農(nong) 村致富帶頭人、新型職業(ye) 農(nong) 民300餘(yu) 人。緊扣需求,組織職業(ye) 教育專(zhuan) 家人才免費為(wei) 農(nong) 民培訓燈具安裝、服裝加工、牆麵刷漆、母嬰生活護理等實用技術,培訓新型職業(ye) 農(nong) 民2000餘(yu) 人(次)。圍繞馬鈴薯、蘋果、茶葉等特色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舉(ju) 辦高素質職業(ye) 農(nong) 民培訓,累計開展農(nong) 業(ye) 技能型人才培訓31場(次)500人(次),實施村後備力量人才學曆提升計劃,近3年來組織推薦316名村後備力量報名參加大中專(zhuan) 學曆提升考試,提高村後備力量人才隊伍文化水平和帶富能力。

  暢通人才下沉基層渠道,做優(you) 人才服務

  聚焦人才向基層一線下沉,暢通“縣管鄉(xiang) 用”“上掛下派”等機製,建立涵蓋種植、養(yang) 殖、科技等共計120餘(yu) 人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人才庫,開展“專(zhuan) 家人才基層行”服務活動,精準製定服務內(nei) 容,組織各類專(zhuan) 家人才開展科技下鄉(xiang) 支農(nong) 、醫療衛生惠民、優(you) 秀教師示範、企業(ye) 人才提升、鄉(xiang) 村法治建設、社會(hui) 公益服務六項服務行動,著力提高農(nong) 村群眾(zhong) 發展生產(chan) 、增收致富能力,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截至目前,開展服務基層活動32次,服務農(nong) 民群眾(zhong) 0.9萬(wan) 餘(yu) 人(次),結對幫帶本土技術骨幹80人,有效促進人才資源供給與(yu) 鄉(xiang) 村發展需求精準對接。精準選派駐村第一書(shu) 記136名,駐村幹部406名,奔赴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一線,全麵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

發布時間:2024年02月17日 16:19 來源:“四川黨建”微信公眾號 編輯:徐瑤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