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不居,時光如流。當新年的第一縷陽光喚醒神州大地,新時代中國正昂首闊步行進在新征程上。
從(cong) 習(xi) 近平主席發表的二〇二四年新年賀詞中,人們(men) 讀出一個(ge) 自信自立、堅守公義(yi) ,為(wei) 動蕩世界注入寶貴信心和動力的中國;一個(ge) 開放包容、立己達人,為(wei) 全球挑戰提供破解良方的中國;一個(ge) 胸懷天下、篤行擔當,與(yu) 世界各國共同建設美好未來的中國。
和平發展 合作共贏
“世事變遷,和平發展始終是主旋律,合作共贏始終是硬道理。”二〇二四年新年賀詞中,習(xi) 近平主席再次著眼和平與(yu) 發展,呼喚合作與(yu) 共贏。
和平、發展是習(xi) 近平主席曆年新年賀詞中提及的高頻詞。無論國際風雲(yun) 如何變幻,“中國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誠意和善意不會(hui) 變”“努力為(wei) 人類和平與(yu) 發展事業(ye) 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祈願和平安寧,企盼繁榮發展,習(xi) 近平主席心之所係是世界各國民眾(zhong) 的共同期盼。百年變局中,“確定之中國”為(wei) “不確定之世界”帶來的信心彌足珍貴。
維護世界和平,中國使命在肩,步履鏗鏘。過去一年,在中國斡旋下,沙特阿拉伯與(yu) 伊朗實現和解,為(wei) 地區國家通過對話協商化解矛盾分歧樹立典範;烏(wu) 克蘭(lan) 危機持續,中國秉持公義(yi) ,派出特別代表輾轉亞(ya) 歐尋求政治解決(jue) 烏(wu) 克蘭(lan) 危機的“最大公約數”;麵對新一輪巴以衝(chong) 突,中國開展穿梭外交,提供緊急人道主義(yi) 物資援助,中國的公正立場和積極行動,得到國際社會(hui) 支持與(yu) 認同……
推動合作共贏,中國開拓進取,行而不輟。過去一年,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為(wei) 全球複蘇增添更多前行動能,深耕中國市場成為(wei) 國際社會(hui) 的普遍共識。作為(wei) 最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chan) 品和最大規模的國際合作平台,共建“一帶一路”開啟高質量發展的下一個(ge) 金色十年,這條通向共同發展的合作之路、機遇之路、繁榮之路,將幫助更多發展中國家實現發展目標。
2023年1月11日,在位於(yu) 湖北省武漢市經開區智能網聯和電動汽車產(chan) 業(ye) 園的路特斯全球智能工廠,工人在流水線上作業(ye) 。
英國國際關(guan) 係顧問基思·貝內(nei) 特認為(wei) ,中國堅定走和平發展道路,通過共建“一帶一路”等倡議推動世界範圍內(nei) 的共同發展,為(wei) 建設人類共同的美好明天作出積極貢獻。
匈牙利約翰·馮(feng) ·諾伊曼大學歐亞(ya) 中心主任霍爾瓦特·列文特說,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促進世界和平發展和多極化,國際社會(hui) 對這一中國方案反響熱烈,說明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廣受歡迎,世界各國願意與(yu) 中國合作共贏。
擁抱世界 大國擔當
“中國不僅(jin) 發展自己,也積極擁抱世界,擔當大國責任。”在新年賀詞中,習(xi) 近平主席再次展現開放之中國、世界之中國的寬闊胸襟。
“今天的中國,是緊密聯係世界的中國”“中國人民關(guan) 注自己國家的前途,也關(guan) 注世界的前途”……從(cong) 曆年來習(xi) 近平主席發表的新年賀詞中,從(cong) 新時代中國的發展軌跡裏,人們(men) 清晰見證了中國與(yu) 世界相互交融、彼此成就,真切地感知著中國領導人如何從(cong) 全人類共同福祉和自身實踐出發,為(wei) 破解全球性挑戰提供良方。
2023年11月28日,X8155次中歐班列在西安國際港站等待出發,將開往德國漢堡。這標誌著中歐班列(西安)自2013年11月28日開行首趟以來,已累計開行十年,開行總量達20897列。
開放是中國的鮮明標識。中國已連續6年保持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成為(wei) 14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夥(huo) 伴;進博會(hui) 、服貿會(hui) 、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hui) 等“展會(hui) 矩陣”,搭建了互利共贏的合作平台;自貿試驗區升級擴容至22個(ge) ,全麵取消製造業(ye) 領域外資準入限製,放寬電信、醫療等服務業(ye) 市場準入……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中國不斷給世界帶來新的驚喜和機遇。
環顧當下,世界經濟複蘇動力不足,全球發展麵臨(lin) 諸多挑戰。麵對單邊主義(yi) 、保護主義(yi) 等逆流湧動,麵對“築牆設壘”“脫鉤斷鏈”等喧囂雜音,中國始終主張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致力於(yu) 在開放中創造機遇,在合作中破解難題,為(wei) 促進共同發展、推動世界現代化進程注入強大力量。
2023年10月17日,“一帶一路”企業(ye) 家大會(hui) 在北京召開。包括外國政府官員、國際組織和機構代表、外國商協會(hui) 和中外知名企業(ye) 負責人在內(nei) 的1000多名代表參加大會(hui) 。
“我們(men) 追求的不是中國獨善其身的現代化,而是期待同廣大發展中國家在內(nei) 的各國一道,共同實現現代化。”習(xi) 近平主席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堅定話語,彰顯引領曆史進步的勇氣與(yu) 擔當。
2023年,“全球南方”的覺醒讓世界矚目。金磚國家合作機製迎來擴員,非洲聯盟成為(wei) 二十國集團正式成員,“77國集團和中國”哈瓦那峰會(hui) 發出“全球南方”加強團結合作的響亮聲音……作為(wei) “全球南方”的當然成員,中國始終同發展中國家同呼吸、共命運,將通過共同探索現代化的生動實踐回答曆史之問。
在英國學者馬丁·雅克看來,中國式現代化注重造福於(yu) 民、致力於(yu) 實現社會(hui) 平等,正走出一條現代化的新路徑,為(wei) 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深刻啟迪。
秘魯聖馬科斯國立大學亞(ya) 洲研究中心研究員、教授霍恩·瓦爾迪格萊西亞(ya) 斯認為(wei) ,中國的現代化道路“同樣是發展中國家的機遇”。
德國柏林普魯士協會(hui) 名譽主席福爾克爾·恰普克認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已成為(wei) 研究中國的學者高度關(guan) 注的熱詞,攜手推動世界現代化更讓人們(men) 看到中國的責任感。
對於(yu) 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價(jia) 值,巴西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羅尼·林斯說,希望中國以中國式現代化新成就為(wei) 世界發展提供新機遇,為(wei) 人類探索現代化道路和更好社會(hui) 製度提供新助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
命運與(yu) 共 同向未來
“中國人民深知和平的珍貴,我們(men) 願同國際社會(hui) 一道,以人類前途為(wei) 懷、以人民福祉為(wei) 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在新年賀詞中,習(xi) 近平主席再次發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真摯邀請。
以天下之利為(wei) 利,以人民之心為(wei) 心。經過十年實踐,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日益豐(feng) 富,和平、發展、公平、正義(yi) 、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日益深入人心,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li) 的世界成為(wei) 越來越多國家共同的奮鬥目標。
胸懷天下者,朋友遍天下。回首2023年,在元首外交引領下,一係列主場外交迎來五洲賓朋,一係列出訪活動同老友新朋分享中國主張、深化彼此共識。展望2024年,中法建交歲滿甲子、中俄將迎來建交75周年、中國同巴西攜手走過半個(ge) 世紀……厚植友誼根基,緊係合作紐帶,積蓄前行動力,中國將繼續與(yu) 全球夥(huo) 伴乘風破浪,共同駛向命運與(yu) 共的未來。
2023年10月22日,在法國巴黎舉(ju) 行的中法詩歌音樂(le) 節閉幕音樂(le) 會(hui) 上,中外演員表演曲目《但願人長久》。
2024年,中拉論壇成立將滿十周年,跨越山海的再一次握手值得期待。新一屆中非合作論壇會(hui) 議將再次在中國舉(ju) 辦,中國與(yu) 非洲將在共築高水平中非命運共同體(ti) 的道路上書(shu) 寫(xie) 更多動人故事。
談及大國相處之道,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關(guan) 係學院國際關(guan) 係與(yu) 管理學院院長博布羅夫說,在元首外交引領下,俄中各領域合作方向清晰,協作高效,樹立了大國相交的典範,希望兩(liang) 國在雙邊和多邊領域繼續密切協作,造福兩(liang) 國民眾(zhong) 。
感慨於(yu) 中法關(guan) 係的戰略性、引領性,法國國民議會(hui) 法中友好小組主席阿洛澤認為(wei) ,作為(wei) 中西方不同文明的代表和堅守多邊主義(yi) 的國家,法中兩(liang) 國應加強合作,進行廣泛交流,加強文明互鑒,加深傳(chuan) 統友誼,攜手反對集團對抗,維護世界和平。
以信相交,以利相融,以誼相親(qin) ,以誠相待。風雲(yun) 激蕩的國際形勢中,中國持續深化拓展平等、開放、合作的全球夥(huo) 伴關(guan) 係,在與(yu) 世界的深度互動中謀求增進全人類共同福祉。
風雲(yun) 變幻,堅守人間正道;滄海橫流,更當勇毅前行。新征程上,中國將把握人類發展進步的大方向,遵循曆史曲折前進的大邏輯,順應國際社會(hui) 命運與(yu) 共的大趨勢,踐行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繼續與(yu) 世界各國攜手同行,為(wei) 創造人類更加美好的明天接續奮鬥!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