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國西南邊陲
有這樣一座小城
麵積不大
99%以上都是山區
人口不多
卻居住著佤族、傣族、彝族等
20多個(ge) 世居少數民族
這裏就是雲(yun) 南省臨(lin) 滄市
滄源佤族自治縣
2021年深秋時節
一位45歲年輕法官的離世
讓小城中的很多人陷入悲痛……
他就是鮑衛忠
時任滄源佤族自治縣
人民法院黨(dang) 組成員
執行局局長
突發腦溢血前的半小時
他還在微信工作群中處理案件
在搶救的過程中
他的手機仍不斷響起……
被當地老百姓稱為(wei)
“佤山百姓的貼心人
心連心的好兄弟”的鮑衛忠
直到犧牲前仍奮鬥在
執法辦案、服務群眾(zhong) 的最前沿
為(wei) 人民燃盡了生命中
最後的光和熱……
01
堅持為(wei) 民初心
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2021年10月21日15點28分
鮑衛忠在法院執行工作群裏
發送了這樣一條消息:
“司法救助快送過去”
當時,誰也沒有想到
這條微信竟成了
他給大家布置的最後一項工作
而發送的這最後一條信息
裏麵有他一直牽掛著的
一起司法救助案件
案件是兩(liang) 個(ge) 未成年的姐妹
申請強製執行她們(men) 的奶奶
原因是父親(qin) 意外離世後
賠償(chang) 款被奶奶用於(yu) 償(chang) 還外債(zhai)
尚在讀書(shu) 還未成年的兩(liang) 姐妹
即將麵臨(lin) 輟學
鮑衛忠深知這筆錢
對姐妹倆(lia) 的重要性
但由於(yu) 奶奶家裏實在是貧困
拿不出任何錢來
執行難度極大
陷入兩(liang) 難的鮑衛忠決(jue) 定
為(wei) 姐妹倆(lia) 申請司法救助金
幫助她們(men) 渡過難關(guan)
為(wei) 了兩(liang) 姐妹的司法救助金
鮑衛忠反複前往村裏核實情況3次
調整救助金額3次
就是為(wei) 了保證這筆錢
能夠解決(jue) 困難家庭的燃眉之急
幫助她們(men) 完成學業(ye)
然而,令人遺憾和悲痛的是
當這筆款項順利發放
兩(liang) 姐妹的堂外公李光宏
來到法院領取時
他聽到的卻是
鮑衛忠已經去世的消息……
在鮑衛忠心裏
老百姓再小的事也是大事
他以人心換人心
始終保持著
“結案不是最終目的
想盡一切辦法解決(jue) 當事人的
愁事和難事才是根本”的
為(wei) 民初心
2019年,在辦理一個(ge) 執行案件時
鮑衛忠發現被執行人一拖再拖
了解到被執行人母親(qin) 正生病住院
實在是經濟困難時
他自掏腰包墊付了
8000多元執行款
作為(wei) 執行局局長
鮑衛忠還曾在自己的朋友圈裏
幫助被執行人賣土雞
原因是在一起合同糾紛案中
被執行人刀某因生活困難無法清償(chang)
得知他在發展林下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但雞的銷路不暢
鮑衛忠不僅(jin) 二話不說掏錢買(mai) 雞
還每天在朋友圈“刷屏”
推銷土雞、土雞蛋!
因有了賣土雞的錢
刀某每月按時把執行款送過來
他握住鮑衛忠的手激動地說:
“真的太感謝您了!
如果沒有您,別說還錢
我養(yang) 雞的錢都要虧(kui) 了!”
這就是鮑衛忠
他總是竭盡所能地體(ti) 諒每一個(ge) 老百姓
他更是用最平凡的辦案方式
把執行做到了極致
讓司法有了溫度
讓正義(yi) 有了分量!
02
以人心換人心
用心用情解難題
人民法院執行局
是對判決(jue) 結果的執行機構
直麵的是一件件難啃的“骨頭案”
更是維護當地公平正義(yi) 的
最後一道防線
“再小的案子
如無法執行
會(hui) 對群眾(zhong) 權益、法律權威
造成極大傷(shang) 害”
這是身為(wei) 局長的鮑衛忠
對執行工作的理解
有一起長達8年的土地糾紛案
發生在文勝組和村民艾嘎之間
被執行人艾嘎態度強硬
拒不履行法院判決(jue)
在鮑衛忠心裏
解決(jue) 執行難題沒有捷徑
唯有解開當事人的心結
才能讓判決(jue) 落地有聲
在開始與(yu) 艾嘎的溝通中
鮑衛忠接連碰壁
打電話不接、發短信不回
甚至屢次被拒之門外
為(wei) 了解決(jue) 這件“骨頭案”
鮑衛忠開始“磨”案子
他先後找到了
文勝組七位曆任組長
將事情徹底弄清楚
為(wei) 了打開艾嘎的心結
鮑衛忠一次次登門拜訪
麵對眼前這位永遠都笑著說話的法官
麵對這位一直能耐心跟他講佤語的局長
艾嘎逐漸解除了內(nei) 心的抗拒
說出了自己的難處
鮑衛忠趁熱打鐵
組織雙方進行現場調解
“請大家相信法院
這個(ge) 案子我們(men) 一定會(hui)
公平公正地處理!”
調解持續了整整一下午
鮑衛忠帶著雙方當事人
劃清了土地界限
厘清了樹木數量
艾嘎也如期返還了剩餘(yu) 村集體(ti) 土地
這場曆時八年的“骨頭案”
經過鮑衛忠三個(ge) 月的溫情調解
雙方心結徹底打開
“為(wei) 什麽(me) 總有人說鮑衛忠
‘每辦一個(ge) 案件
都會(hui) 多一個(ge) 兄弟和朋友’?”
麵對這個(ge) 很多人都好奇的問題
鮑衛忠的老同事
滄源佤族自治縣人民法院院長呂丹
給出答案:
“那是因為(wei) ,他始終把群眾(zhong) 的事
當成自己的事來辦
一門心思為(wei) 老百姓著想”
為(wei) 標的5000元的合同糾紛案件
他6次赴現場辦理
為(wei) 了一筆1200元的欠款
他自己開車去山裏一趟趟協調
麵對一個(ge) 個(ge) 陳年舊案
麵對一樁樁執行難題
麵對一次次吃閉門羹
鮑衛忠帶領法院執行幹警
踏遍了佤山的村村寨寨
辦案裏程達上萬(wan) 公裏
“磨”掉650件
積累多年、執行難度大的
“釘子案”“骨頭案”!
“我們(men) 邁出去的是腳步
帶回來的是民心
雖然辛苦
但就是這幾百元、幾千元
卻直接關(guan) 係群眾(zhong) 的切身利益!”
這是鮑衛忠對同事們(men) 的鼓勵
也是他對自己的要求:
永遠把怎麽(me) 解決(jue) 當事人的
“急難愁盼”放在第一位!
法是無私的,但必須有溫度
執法如山,卻可以
春風化雨、溫潤如玉……
03
兩(liang) 代人傳(chuan) 承
守護司法正義(yi)
1997年,鮑衛忠進入法院工作
第一天來到縣人民法院報到時
他高興(xing) 地拍下了
自己身穿製服的照片
他想用這樣一張照片
時時刻刻提醒自己
要對得起頭上的帽徽
要永遠牢記司法工作者的初心
同時,也想用這樣一張照片
驕傲地告訴自己的父親(qin) :
兒(er) 子也成為(wei) 了
跟您一樣的人!
在鮑衛忠從(cong) 小的記憶裏
經常有很多老鄉(xiang) 來找父親(qin)
作為(wei) 縣裏法院的法官
父親(qin) 總是熱情地
把老鄉(xiang) 們(men) 迎進家裏
交代母親(qin) 多備些飯
小時候,鮑衛忠並不明白
父親(qin) 和老百姓之間
為(wei) 什麽(me) 會(hui) 有如此深厚的感情
循著父親(qin) 的足跡
在各村組挨家挨戶的走訪中
他似乎明白了
為(wei) 什麽(me) 父親(qin) 總會(hui) 設身處地
體(ti) 諒老百姓的難處
替他們(men) 著想
他也愈發深刻理解了
法官辦理的不僅(jin) 是案件
更是邊疆的穩定
民族的團結
鮑衛忠的妻子周紅說:
“父親(qin) 去世以後
丈夫就把父親(qin) 的照片
放在錢包裏麵
他說,看到照片就想起爸爸
時時提醒自己
作為(wei) 人民的法官
永遠不能忘本!”
2021年8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
給雲(yun) 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邊境村的
老支書(shu) 們(men) 回信
勉勵他們(men) 發揮模範帶頭作用
引領鄉(xiang) 親(qin) 們(men) 建設好美麗(li) 家園
維護好民族團結
守護好神聖國土
作為(wei) 土生土長的佤族法官
鮑衛忠始終牢記囑托
把這份深情融入司法事業(ye)
把自己獻給佤山大地
在鮑衛忠生前的辦公室
文件櫃上貼著密密麻麻的便利貼
有的寫(xie) 著案件當事人的
姓名、手機號碼
有的記著案號和案款金額
這些都是他提醒自己
要及時跟進的案件
如今,這些無言的便利貼
似乎也在久久守候著
他們(men) 的“主人”
——那個(ge) 四十出頭就頭發花白
那個(ge) 永遠笑聲爽朗
永遠忙個(ge) 不停
把一生毫無保留地
獻給他所熱愛的家鄉(xiang) 熱土的
佤族漢子!
法律有尺度
法官有溫度
鮑衛忠用生命詮釋了自己的名字:
衛護公平、忠於(yu) 正義(yi)
更用他那永遠溫暖人心的笑容
讓司法之光照進每一位當事人心裏
更鼓勵和提醒著
接過維護公平正義(yi) 接力棒的
後繼者們(men) :
用腳丈量祖國大地
用心踐行司法為(wei) 民!
延伸閱讀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