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農(nong) 曆十月廿九
>習(xi) 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
>在基層實踐中找到解決(jue) 問題的“金鑰匙”
>“三個(ge) 堅持”推進產(chan) 業(ye) 人才隊伍建設
【要聞簡報】
>1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hui) 議,分析研究2024年經濟工作;聽取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工作匯報,研究部署2024年黨(dang) 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審議《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紀律處分條例》。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習(xi) 近平主持會(hui) 議。
>12月6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開黨(dang) 外人士座談會(hui) ,就今年經濟形勢和明年經濟工作聽取各民主黨(dang) 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dang) 派人士代表的意見和建議。
【學習(xi) 筆記】
涉外法治工作是一項涉及麵廣、聯動性強的係統工程,必須統籌國內(nei) 和國際,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ti) 性推進,加強頂層設計,一體(ti) 推進涉外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和法律服務,形成涉外法治工作大協同格局。——摘自習(xi) 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體(ti) 學習(xi) 時的講話
【手機短評】
在基層實踐中找到解決(jue) 問題的“金鑰匙”
----------
習(xi) 近平同誌在福建工作期間,多次強調幹部要“把心貼近人民”、練好密切聯係群眾(zhong) 的基本功,並大力倡導“宣傳(chuan) 黨(dang) 的路線、方針、政策下基層,調查研究下基層,信訪接待下基層,現場辦公下基層”的工作方法。今天,群眾(zhong) 工作對象更加多元,群眾(zhong) 訴求更加多樣,群眾(zhong) 工作環境更加複雜。進一步傳(chuan) 承和弘揚“四下基層”優(you) 良傳(chuan) 統,讓“下基層”成為(wei) 一種主動意識、一種自覺行動,是繼往開來的新課題,也是對責任擔當的新考驗。經常下基層,了解清楚群眾(zhong) 在想什麽(me) 、盼什麽(me) ,才能把工作做到群眾(zhong) 心坎上。當年,習(xi) 近平同誌深入福州市走訪調研,了解到“福州人最怕的就是水火無情”。福州多木板房,火一燒一大片;閩江水一灌,水就進了屋。針對這些問題,福州市及時啟動加高加固閩江防洪堤工程,同時積極開展棚戶區改造,曾經的“紙褙福州城”,逐漸蝶變為(wei) “有福之州”。“上之為(wei) 政,得下之情則治,不得下之情則亂(luan) 。”為(wei) 群眾(zhong) 做好事實事,察民情、訪民意是第一步。多跑跑基層,靠“一頭汗兩(liang) 腿泥”把情況摸清,“坐在一條板凳上”把問題嘮透,真正了解群眾(zhong) 的急難愁盼,才能知道該往哪兒(er) 著力,不斷增強工作的針對性、科學性、有效性。堅持眼睛向下、走進群眾(zhong) ,就能聽到真話、覓得真經;多向群眾(zhong) 學習(xi) 、向實踐學習(xi) ,就能化“腳力”為(wei) “能力”,在基層實踐中找到解決(jue) 問題的“金鑰匙”。基層工作千頭萬(wan) 緒,但點滴小事裏有安危冷暖,柴米油鹽間有萬(wan) 家憂樂(le) 。“老百姓心裏有杆秤。我們(men) 把老百姓放在心中,老百姓才會(hui) 把我們(men) 放在心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話擲地有聲。新征程上,廣大黨(dang) 員、幹部堅持好傳(chuan) 承好弘揚好“四下基層”優(you) 良作風,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zhong) ,做到知民情、解民憂、紓民怨、暖民心,多幹讓人民滿意的好事實事,就一定能贏得人民的支持與(yu) 肯定。
【人才工作】
“三個(ge) 堅持”推進產(chan) 業(ye) 人才隊伍建設
----------
近年來,安徽池州市深入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努力鍛造高素質人才隊伍,推進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一是堅持政策支持,做大人才增量。出台覆蓋麵廣、針對性強的人才政策,注重把握主導產(chan) 業(ye) 階段性特征,優(you) 化人才分層分類認定體(ti) 係。建立產(chan) 業(ye) 人才舉(ju) 薦製度,把人才認定權交給企業(ye) ,對企業(ye) 認可的人才給予政策支持,首批認定人才舉(ju) 薦企業(ye) 36家,舉(ju) 薦人才45人。定期更新事業(ye) 單位急需緊缺專(zhuan) 業(ye) 人才目錄,連續兩(liang) 年麵向知名高校公開引進博士碩士129人,通過“政企雙聘、政聘企用”方式引進電子信息、新材料等領域博士研究生30名。二是堅持建好平台,做優(you) 人才存量。圍繞提升發展能力,建強創新平台,深化大院大所對接合作,先後組建公共產(chan) 業(ye) 技術研究院3家,建成產(chan) 業(ye) 技術創新戰略聯盟11個(ge) ,目前全市擁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後科研工作站、企業(ye) 技術中心等省級以上創新平台109個(ge) 。聚焦重點產(chan) 業(ye) 需求,以老帶新打造“秋浦工匠”技能人才品牌,認定省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51個(ge) ,組建由35家職業(ye) 學校、行業(ye) 協會(hui) 、企業(ye) 組成的職業(ye) 教育聯盟。深入實施非遺“名師帶徒”工程,遴選有代表性的非遺項目51個(ge) ,選拔名師61人。開展重點領域產(chan) 學研對接活動10餘(yu) 場,推動200多家企業(ye) 與(yu) 40多所高校院所建立合作關(guan) 係。三是堅持創新機製,做活人才流量。推動“域外創造+池州製造”離岸研發合作方式發展,加強上海鬆江“科創飛地”、北京中關(guan) 村“人才飛地”建設,鼓勵企業(ye) 進駐“江淮英才港”等平台,給予“飛地”引進人才與(yu) 在池人才同等政策待遇,推動構建“研發孵化在外地、產(chan) 業(ye) 化在池城”的發展模式。選聘首批市“引才大使”12人,設立人才引進“伯樂(le) 獎”,開展柔性引才活動,鼓勵用人單位靈活運用項目合作、顧問指導、雙向兼職、候鳥服務等形式,柔性引進急需緊缺人才。
【圖說中國】
小菌菇長成大產(chan) 業(ye)
---------
江西宜春豐(feng) 城市大力推動食用菌產(chan) 業(ye) 科技化發展,通過政策扶持,引導龍頭企業(ye) 建設具備控溫控濕等功能的菇棚,有效提升食用菌產(chan) 量和品質,帶動村民就近就業(ye) ,實現穩定增收。下圖是近日拍攝的豐(feng) 城市淘沙鎮食用菌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大棚,工作人員正在收獲成熟的鹿茸菇。
【溫馨提示】
您好!歡迎您對共產(chan) 黨(dang) 員手機報提出寶貴意見,請發送手機短信至12371。更多信息請關(guan) 注共產(chan) 黨(dang) 員微信公眾(zhong) 號:gcdyweixin和登錄ky体育中心:www.etanggu.com。接收本手機報免費。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