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滬蘇之行,蘊含哪些深意?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11月28日至12月2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上海考察,3日在返京途中赴江蘇鹽城考察。

  總書(shu) 記此次為(wei) 期6天的滬蘇之行,考察點包括金融機構、科技創新園區、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革命紀念館等,其間還主持召開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座談會(hui) 、聽取上海市委和市政府工作匯報等。

  總書(shu) 記此行重點強調了什麽(me) ,行程之中蘊含哪些深意?

  建設“五個(ge) 中心”:上海的重要使命

  11月28日,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此次滬蘇之行第一天。當天下午,他先後考察上海期貨交易所、參觀上海科技創新成果展。與(yu) 之相對應的,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黨(dang) 的十四大強調,以上海浦東(dong) 開發開放為(wei) 龍頭,進一步開放長江沿岸城市,盡快把上海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中心之一。此後,上海又增加了國際航運中心的功能定位。

  2014年5月在上海考察時,總書(shu) 記要求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jun) ”,上海的發展定位從(cong) “四個(ge) 中心”拓展為(wei) “五個(ge) 中心”,也就是建設國際經濟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航運中心、科技創新中心。

△上海

  2007年,時任上海市委書(shu) 記的習(xi) 近平就曾到上海期貨交易所考察,高度關(guan) 注這一新生事物的成長。

  今年10月底,中央金融工作會(hui) 議召開,會(hui) 議首次提出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的目標,明確要求增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zheng) 力和影響力。

  距離這次重要會(hui) 議召開不到一個(ge) 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赴上海期貨交易所實地調研。他指出,上海期貨交易所要加快建成世界一流交易所,為(wei) 探索中國特色期貨監管製度和業(ye) 務模式、建設國際金融中心作出更大貢獻。

  12月1日,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工作匯報會(hui) 上,總書(shu) 記再次談到上海金融中心建設。他指出,要加強現代金融機構和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實施高水平金融對外開放,更好服務實體(ti) 經濟、科技創新和共建“一帶一路”,釋放了鮮明信號。

△上海期貨交易所。

  上海張江科學城,是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核心區,也是總書(shu) 記曾經多次考察的地方。

  這次在上海,總書(shu) 記再赴張江科學城,參觀了這裏的上海科技創新成果展。這個(ge) 展覽集中展示了上海市科技創新整體(ti) 情況,還重點囊括了基礎研究、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領域的科技創新成果。在考察時,總書(shu) 記提出了“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邁進”的要求。

  在此後的上海市委市政府工作匯報會(hui) 上,總書(shu) 記再次強調,要以科技創新為(wei) 引領,加強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要推進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營造良好創新生態。

△上海科技創新成果展。

  除了國際金融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總書(shu) 記這次上海考察也對國際經濟中心、貿易中心、航運中心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

  考察期間,總書(shu) 記在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座談會(hui) 、上海市委市政府工作匯報會(hui) 上,都重點強調了上海“五個(ge) 中心”建設。

  總書(shu) 記指出,加快建設“五個(ge) 中心”,是黨(dang) 中央賦予上海的重要使命。他要求,上海要聚焦“五個(ge) 中心”重要使命,要“以此為(wei) 主攻方向”。

△上港集箱外高橋碼頭,巨型塔吊正在吊裝集裝箱貨櫃。

  發揮“兩(liang) 個(ge) 作用”:龍頭帶動和示範引領

  上海,是我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引領中國改革開放風氣之先。上海浦東(dong) 是世界矚目的重要窗口。黨(dang) 中央把首個(ge) 自由貿易試驗區、首批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等一係列國家戰略任務放在上海。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5次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已經6次到上海考察調研。他多次強調,上海要繼續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

  5年前赴上海考察時,總書(shu) 記對上海提出的要求是:勇於(yu) 挑最重的擔子、啃最難啃的骨頭,發揮開路先鋒、示範引領、突破攻堅的作用。

  這次考察,總書(shu) 記要求上海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充分發揮龍頭帶動和示範引領作用。

△中國首製大型遊輪——愛達·魔都號。

  先說科技創新。

  總書(shu) 記在參觀上海科技創新成果展時說,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離不開科技、教育、人才的戰略支撐,上海在這方麵要當好龍頭。

  再看改革開放。

  總書(shu) 記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工作匯報會(hui) 上指出,上海要全方位大力度推進首創性改革、引領性開放。

△2017年5月5日,國產(chan) 大飛機C919成功首飛。

  上海的龍頭帶動和示範引領作用,在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中更是得到充分彰顯。

  2014年5月,總書(shu) 記在上海考察時強調,發揮上海在長三角地區合作和交流中的龍頭帶動作用,既是上海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中央賦予上海的一項重要使命。

  2018年11月在上海考察時,總書(shu) 記指出,上海要在推動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ti) 化發展中進一步發揮龍頭帶動作用,把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的文章做好,使之成為(wei) 我國發展強勁活躍的增長極。

  此次考察期間,總書(shu) 記在上海專(zhuan) 門主持召開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座談會(hui) ,在“四個(ge) 統籌”的重要要求當中,就包括“統籌龍頭帶動和各揚所長”。

  12月1日,總書(shu) 記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工作匯報會(hui) 上強調,上海要加強同長三角區域聯動,更好發揮輻射帶動作用。

  把握“兩(liang) 個(ge) 維度”:高度和溫度

  11月29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此次滬蘇之行第二天下午,專(zhuan) 程考察了一個(ge) 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閔行區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總書(shu) 記走進社區住宅型、宿舍型出租房源租戶的住房和共享空間,仔細了解在此居住的城市一線工作者的生活狀況。

  總書(shu) 記在考察時說,外來務工人員來上海作貢獻,同樣是城市的主人,要“確保外來人口進得來、留得下、住得安、能成業(ye) ”。總書(shu) 記的一句話道出了城市治理的真諦:“城市不僅(jin) 要有高度,更要有溫度。”

  上海是擁有600多平方公裏中心城區、2000多萬(wan) 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近年來,上海麵臨(lin) 著交通擁堵、人口老齡化、舊城改造成本加大等問題。破解這些難題,是中國探索新形勢下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必修課”。

  總書(shu) 記多次在上海強調,要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wei) 人民”。

  2017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總書(shu) 記在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時提出,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2019年11月,總書(shu) 記在上海考察時指出,城市治理是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nei) 容。要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十九屆四中全會(hui) 精神,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

  這次上海考察,總書(shu) 記指出,要全麵踐行人民城市理念,努力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超大城市治理現代化的新路。

△上海市區。

  4年前,總書(shu) 記在上海虹橋街道考察時,提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大論斷。

  這次在上海,總書(shu) 記指出,要把增進民生福祉作為(wei) 城市建設和治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全過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治理現代化,構建人人參與(yu) 、人人負責、人人奉獻、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體(ti) 。

  在上海考察期間,總書(shu) 記還對加強文化建設、堅持黨(dang) 的領導作出重要部署,對進一步壯大主流價(jia) 值、主流輿論、主流文化,全麵提升市民文明程度和城市文明程度,建設高素質專(zhuan) 業(ye) 化幹部隊伍,創新基層黨(dang) 建工作思路和模式等重點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

△正在晨練的上海市民。

  參觀一座館:“民心向背決(jue) 定著曆史的選擇”

  12月3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從(cong) 上海返京途中,參觀了位於(yu) 江蘇鹽城的一座革命紀念館。

  鹽城,一座因鹽而興(xing) 、百河匯聚之城。在鹽城市亭湖區,坐落著全國唯一一座反映新四軍(jun) 全史的紀念館——新四軍(jun) 紀念館。

  新四軍(jun) ,是由南方八省的紅軍(jun) 遊擊隊改編而成的隊伍,深入華中敵後,堅持抗日鬥爭(zheng) 。皖南事變後,新四軍(jun) 在江蘇鹽城重建軍(jun) 部。

△新四軍(jun) 紀念館。

  新四軍(jun) 紀念館於(yu) 1986年10月建成開放,主館區的主體(ti) 建築外形呈“四”字形設計,“N4A”臂章鑲嵌在主建築正門上方,“N4A”是新四軍(jun) 的英文縮寫(xie) 。主建築上方東(dong) 、西兩(liang) 側(ce) 分別建有兩(liang) 麵旗形花崗石陰雕畫,再現了“兩(liang) 軍(jun) 會(hui) 師”和“重建軍(jun) 部”的曆史場景。

  新四軍(jun) 紀念館館藏新四軍(jun) 抗戰文物、史料等1萬(wan) 餘(yu) 件,共有7個(ge) 展廳。從(cong) “民族危急、鐵軍(jun) 誕生”“抗日戰旗、遍插華中”“重建軍(jun) 部、浴火重生”“兵民鏖戰、堅持敵後”“戰勝困難、建設根據地”“局部反攻、擴大解放區”“走向勝利、鑄造輝煌”等方麵,集中展現了新四軍(jun) 浴火重生、浴血奮戰的光輝曆史。

△新四軍(jun) 紀念館。

  在新四軍(jun) 紀念館,總書(shu) 記說,新四軍(jun) 的曆史充分說明,民心向背決(jue) 定著曆史的選擇,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這是開展革命傳(chuan) 統教育、愛國主義(yi) 教育的生動教材,要用好這一教材,教育引導黨(dang) 員、幹部傳(chuan) 承發揚不怕困難、不畏艱險,勇於(yu) 鬥爭(zheng) 、敢於(yu) 勝利的精神,緊緊依靠人民,把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不斷推向前進。

  總書(shu) 記走進新四軍(jun) 紀念館,有著特殊的寓意。

△新四軍(jun) 紀念館內(nei) 的雕塑。

  開展主題教育是今年黨(dang) 的建設的重大任務。總書(shu) 記今年以來每次國內(nei) 考察都談到主題教育。革命傳(chuan) 統、革命精神,是主題教育的生動教材。

  5月,總書(shu) 記在陝西指出,陝西要用好自身曆史文化資源和紅色文化資源,大力弘揚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和延安精神,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10月,在江西考察時,總書(shu) 記強調,要用井岡(gang) 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征精神砥礪黨(dang) 員、幹部,教育引導黨(dang) 員、幹部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初心使命、積極開拓進取、勇於(yu) 擔當作為(wei) 。

  這次在上海考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也強調了這座城市的紅色基因。

  總書(shu) 記說,上海是我們(men) 黨(dang) 的誕生地,要用好一大會(hui) 址等紅色資源,弘揚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教育引導廣大黨(dang) 員、幹部牢記“三個(ge) 務必”,在新征程上開拓創新、奮發進取、真抓實幹。

  延伸閱讀

  習(xi) 近平在上海考察時強調 聚焦建設“五個(ge) 中心”重要使命 加快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返京途中在江蘇鹽城考察

發布時間:2023年12月04日 07:38 來源:央視新聞 編輯:田延華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