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農(nong) 曆九月十七
>習(xi) 近平同全國婦聯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集體(ti) 談話
>加強基層治理和民生保障 不斷實現人民幸福安康
>發揮人才引領作用 帶動鄉(xiang) 村發展振興(xing)
【要聞簡報】
10月30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在中南海同全國婦聯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集體(ti) 談話並發表重要講話。習(xi) 近平強調,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需要全體(ti) 人民團結奮鬥,婦女的作用不可替代。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婦女發展道路,激勵廣大婦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強,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巾幗智慧和力量。
【學習(xi) 筆記】
加強基礎研究,歸根結底要靠高水平人才。必須下氣力打造體(ti) 係化、高層次基礎研究人才培養(yang) 平台,讓更多基礎研究人才競相湧現。要加大各類人才計劃對基礎研究人才支持力度,培養(yang) 使用戰略科學家,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擔重任,不斷壯大科技領軍(jun) 人才隊伍和一流創新團隊。——摘自習(xi) 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ti) 學習(xi) 時的講話
【手機短評】
加強基層治理和民生保障 不斷實現人民幸福安康
----------
我們(men) 黨(dang) 來自人民、依靠人民、為(wei) 了人民,人民幸福安康是我們(men) 黨(dang) 的不懈追求。新征程上,我們(men) 要堅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wei) 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基層治理和民生保障方麵下更大功夫,不斷實現人民幸福安康。一是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統籌推進鄉(xiang) 鎮(街道)和城鄉(xiang) 社區治理,是實現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礎工程。新征程上,我們(men) 要堅持以基層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充分發揮基層黨(dang) 組織領導核心作用,健全黨(dang) 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xiang) 基層治理體(ti) 係。健全基層群眾(zhong) 自治製度,加強村(居)民委員會(hui) 規範化建設,完善村(居)民自治機製,深化基層民主協商,增強基層組織動員能力。適應社會(hui) 結構、社會(hui) 關(guan) 係、社會(hui) 行為(wei) 方式、社會(hui) 心理等方麵的深刻變化,聚焦實踐中遇到的新問題,完善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nei) 部矛盾機製,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健全常態化管理和應急管理動態銜接的基層治理機製,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基層治理平台。把城鄉(xiang) 社區組織和便民服務中心建設好,強化社區為(wei) 民、便民、安民功能,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區有服務。二是不斷增進民生福祉。我們(men) 黨(dang) 是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的黨(dang) ,為(wei) 民造福是立黨(dang) 為(wei) 公、執政為(wei) 民的本質要求。新征程上,我們(men) 要牢牢把握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不斷實現發展為(wei) 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更加聚焦人民群眾(zhong) 普遍關(guan) 心關(guan) 注的民生問題,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ju) 措,補齊民生保障短板,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在促進共同富裕中更好滿足人民群眾(zhong) 高品質生活新期待。
【鄉(xiang) 村振興(xing) 】
發揮人才引領作用 帶動鄉(xiang) 村發展振興(xing)
----------
近年來,湖南長沙市開福區發揮人才引領作用,堅持人才下派、科技下鄉(xiang) 、服務下沉,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發展,實現“幫扶力度不減、感情友誼更濃”。一是下派黨(dang) 政人才,建立幫扶機製。該區與(yu) 龍山縣內(nei) 溪鄉(xiang) 、城步縣簽訂鄉(xiang) 村振興(xing) 對口幫扶協議,建立開福區領導幹部聯縣、聯村、聯戶工作機製,成立鄉(xiang) 村振興(xing) 對口幫扶工作組。精選20餘(yu) 名黨(dang) 政領導幹部,進駐到對口幫扶點,開展幫扶工作。截至目前,共為(wei) 幫扶點援建項目61個(ge) ,辦理惠民實事2000餘(yu) 件。二是組織科技人才,助力產(chan) 業(ye) 發展。組建科技特派員,推廣先進技術,轉化科技成果,培育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助力鄉(xiang) 村收入提升。組織各領域人才團隊赴龍山縣、城步縣開展鄉(xiang) 村振興(xing) 科技下鄉(xiang) 服務活動6次,專(zhuan) 家現場“問診把脈”,對農(nong) 戶麵對麵指導,助推當地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探索“飛地經濟”發展思路,引導區內(nei) 龍頭企業(ye) 與(yu) 城步縣企業(ye) 、農(nong) 民合作社結對幫扶。擴寬營銷路子,推廣“公司+電商平台+合作社+基地+農(nong) 戶”經營模式,將直播室開進鄉(xiang) 村田野,培育涉農(nong) 電商企業(ye) 55家、微店3萬(wan) 多家,帶動脫貧4000餘(yu) 人。三是培育鄉(xiang) 土人才,激發創新活力。將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人才納入全區幹部教育培訓計劃,采取現場教學與(yu) 理論學習(xi) 雙軌並行的模式,拓寬黨(dang) 政人才視野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思路。組織不同產(chan) 業(ye) 領域的人才代表赴湖南省農(nong) 科院觀摩學習(xi) ,通過專(zhuan) 家現場教學和分組交流討論方式,提升鄉(xiang) 村科技人才技能技術水平。著眼鄉(xiang) 村致富帶頭人培育工作,建立“專(zhuan) 家+農(nong) 業(ye) 技術人員+科技示範戶+輻射帶動戶”的培養(yang) 模式,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hui) 經營、能創新的農(nong) 民致富帶頭人,助力當地經濟發展。
【圖說中國】
秋日製醬香
---------
被稱為(wei) 永新和子四珍的醬製品是江西吉安市永新縣傳(chuan) 統名點,距今已有上千年曆史,被列入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項目名錄。永新縣梘田村是傳(chuan) 統製醬村,近年來,隨著市場需求量的增大,村民們(men) 自發建設晾曬庭院,擴大生產(chan) 規模,豐(feng) 富產(chan) 品種類,以庭院經濟帶動村級產(chan) 業(ye) 發展,全村醬製品年產(chan) 值達3000萬(wan) 餘(yu) 元。下圖是近日拍攝的梘田村製醬現場,村民們(men) 忙著進行蒸煮、發酵、製曬等多道工序,濃烈的醬香撲麵而來。
【溫馨提示】
您好!歡迎您對共產(chan) 黨(dang) 員手機報提出寶貴意見,請發送手機短信至12371。更多信息請關(guan) 注共產(chan) 黨(dang) 員微信公眾(zhong) 號:gcdyweixin和登錄ky体育中心:www.etanggu.com。接收本手機報免費。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