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母親河,總書記念茲在茲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10月12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江西省南昌市主持召開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座談會(hui) 。這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聚焦長江經濟帶發展召開的第四場專(zhuan) 題座談會(hui) 。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qin) 河,也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走遍長江經濟帶沿線11個(ge) 省市,登大壩、乘江船、進社區、訪村落……一次次憑欄遠眺,一句句細心叮囑,一項項深遠部署,承載著總書(shu) 記對長江的愛護之情和至深牽掛。

  一起跟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足跡,看奔騰不息的母親(qin) 河。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一直高度關(guan) 注長江生態環境。他曾講過,“長江病了”,而且病得還不輕。

  2016年1月,在重慶召開的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wei) 長江經濟帶發展立下規矩、劃定紅線。

  那次座談會(hui) ,總書(shu) 記用“好像是潑了一盆冷水”來形容。座談會(hui) 在重慶召開時,正是沿岸一些地方快馬加鞭上項目之際。從(cong) 會(hui) 場傳(chuan) 出來的聲音激蕩廣袤大地:

  “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ge) 時期,要把修複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彼時,化工圍江、汙水入江等,讓長江水質告急、生態惡化,河湖濕地萎縮甚至幹涸……處處千瘡百孔,環境汙染也嚴(yan) 重影響了附近居民的生活。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這十個(ge) 字,字字千鈞,很快一場場生態保護攻堅戰在沿江省市接連打響。

  2018年4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從(cong) 北京直飛湖北宜昌,一下飛機便前往長江沿岸考察調研。

  聽說宜昌推動沿江134家化工企業(ye) 關(guan) 、轉、搬,引導向高端產(chan) 業(ye) 發展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下決(jue) 心把長江沿岸有汙染的企業(ye) 都搬出去,企業(ye) 搬遷要做到人清、設備清、垃圾清、土地清,徹底根除長江汙染隱患。

  從(cong) 宜昌到荊州,再到武漢……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一路“望聞問切”,進一步開出“藥方”:

  “治好長江之病還是用老中醫的辦法,追根溯源、分類施策。開展生態大普查,係統梳理隱患和風險,對母親(qin) 河做一個(ge) 大體(ti) 檢。祛風驅寒、舒筋活血、通絡經脈,既治已病,也治未病,讓母親(qin) 河永葆生機活力。”

  總書(shu) 記強調,不搞大開發不是不要開發,而是不搞破壞性開發,要走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之路。

  這些年,一項項有力舉(ju) 措陸續出台:一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修複工程實施;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等生態工程實施;長江保護法出台;《深入打好長江保護修複攻堅戰行動方案》實施……

2023年8月29日,湖北宜昌,長江岸線景觀帶水清岸綠。

2023年8月29日,湖北宜昌,長江岸線景觀帶水清岸綠。

  如今,一條大江,綠意盎然。2022年,長江流域水質優(you) 良斷麵比例為(wei) 98.1%,同比上升了1個(ge) 百分點。2020年以來長江幹流水質連續三年保持Ⅱ類,水生態環境質量穩中向好。

  “堅持創新引領發展”

  長江經濟帶覆蓋我國11個(ge) 省市,以約20%的國土麵積支撐起超過全國45%的經濟總量,是中國經濟的大動脈。

  近年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走遍了長江經濟帶覆蓋的所有省市,多次強調一個(ge) 關(guan) 鍵詞——創新。

  2018年4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三峽大壩,登上壩頂,極目遠眺長江上下遊,詳細了解三峽工程各方麵的情況。

  頂著如織細雨,總書(shu) 記看得細、問得細。壩頂一覽眾(zhong) 山小、左岸壩首綠地鬱鬱蔥蔥、通航船閘和升船機氣勢恢宏、左岸電站晝夜不息將電能輸送八方……

  總書(shu) 記說:“我感到很激動,信心倍增。國家要強大、民族要複興(xing) ,必須靠我們(men) 自己砥礪奮進、不懈奮鬥。核心技術、關(guan) 鍵技術,化緣是化不來的。要通過自力更生,倒逼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試想當年建設三峽工程,如果都是靠引進,靠別人給予,我們(men) 哪會(hui) 有今天的引領能力呢!行百裏者半九十。中華民族的偉(wei) 大複興(xing) ,不會(hui) 是歡歡喜喜、熱熱鬧鬧、敲鑼打鼓那麽(me) 輕而易舉(ju) 就實現的。我們(men) 要靠自己的努力,大國重器必須掌握在自己手裏。”

  在湖北武漢召開的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著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長江經濟帶得天獨厚的科研優(you) 勢、人才優(you) 勢轉化為(wei) 發展優(you) 勢。

  今年10月12日,在江西南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主持召開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座談會(hui) 時再次提到“創新”。總書(shu) 記強調,要堅持創新引領發展,把長江經濟帶的科研優(you) 勢、人才優(you) 勢轉化為(wei) 發展優(you) 勢,積極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you) 勢。

  長江經濟帶事關(guan) 全國發展大局。八年間,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主持召開了四次座談會(hui) ——

  2016年,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hui) ;

  2018年,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hui) ;

  2020年,全麵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hui) ;

  2023年,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座談會(hui) 。

  從(cong) “推動”到“深入推動”“全麵推動”,再到“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長江經濟帶發展總體(ti) 謀劃、分步推進,指引長江經濟帶步入高質量發展的軌道。

2023年1月1日,航拍長江江蘇南京段水域。

  如今,創新潮湧,長江沿岸一大批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茁壯成長,迸發強勁發展動能。2015年至2022年,長江經濟帶的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從(cong) 2%提升到2.52%,一批科技創新策源地、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聚集地加快形成。

  “要把長江文化

  保護好、傳(chuan) 承好、弘揚好”

  先從(cong) 相距20年的兩(liang) 次調研考察說起。

  2003年7月,時任浙江省委書(shu) 記習(xi) 近平來到良渚遺址調研,強調“良渚遺址是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聖地,是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我們(men) 必須把它保護好”。

  印證長江流域對中國文明起源的傑出貢獻,良渚古城遺址2019年入選世界遺產(chan) 名錄。

  2023年7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四川考察時走進三星堆博物館,了解曆史文化遺址發掘研究、文物保護修複等情況。

  博物館展廳裏,“通天神樹”上,金烏(wu) 棲息、遊龍蜿蜒;青銅縱目麵具,凸眼巨耳、神秘莊嚴(yan) ;還有形態各異的青銅人頭像……

三星堆博物館新館展出的文物:青銅人頭像

  展廳裏,總書(shu) 記頻頻駐足,有時看完正麵,還緩步繞著展櫃,察看文物的不同側(ce) 麵細節。

  總書(shu) 記說:“看過以後民族自豪感倍增,五千年中華文明啊,而且更期待著更長的中華文明的發現發掘。”

  三星堆遺址位於(yu) 四川省德陽市廣漢市西北的鴨子河南岸,代表了距今4500~2900年間的古蜀文化麵貌和發展水平,是同時期長江流域文化內(nei) 涵最豐(feng) 富、麵積最大的都城遺址。

  長江造就了從(cong) 巴山蜀水到江南水鄉(xiang) 的千年文脈,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標誌性象征,是涵養(yang) 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重要源泉。

  2020年11月,在江蘇南京,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主持召開全麵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hui) ,明確提出要保護傳(chuan) 承弘揚長江文化,叮囑“要把長江文化保護好、傳(chuan) 承好、弘揚好,延續曆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

  今年10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江西省九江市考察了長江國家文化公園九江城區段,了解當地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等情況。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建好用好國家文化公園”。2021年底,長江國家文化公園項目啟動;2023年7月,《長江文化保護傳(chuan) 承弘揚規劃》公布……一項項舉(ju) 措,推動長江文化賡續不絕。

  “看你們(men) 日子過得好,我高興(xing) !”

  人民生活幸福,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心中的“國之大者”。

  湖北省宜昌市許家衝(chong) 村俯臨(lin) 長江,景色秀美。該村緊鄰三峽大壩,全村人口中移民占90%以上,是湖北省移民安穩致富示範村。

  2018年4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沿著寬敞的村道走進許家衝(chong) 村,駐足察看太平溪鎮汙水處理廠,了解長江沿岸鄉(xiang) 村生活汙水處理情況。

  村委會(hui) 廣場旁邊有一個(ge) 便民洗衣池,一些村民正在洗衣服。總書(shu) 記走到她們(men) 身邊,同她們(men) 親(qin) 切拉家常,並興(xing) 致勃勃拿起棒槌試著捶洗衣服。

  村民們(men) 告訴總書(shu) 記,過去是在江邊洗衣服,現在村裏建了洗衣池,用上自來水,汙水也集中處理,這樣既照顧到生活習(xi) 慣又很環保。

  “日子過得好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問。

  一位白發如雪的老人,笑著回答:“非常好!”

  笑聲裏,總書(shu) 記對大家說:“看你們(men) 日子過得好,我高興(xing) !”

  近年來,許家衝(chong) 村“文化產(chan) 業(ye) ”和“生態旅遊”齊頭並進,跑出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加速度,一年吸引遊客十多萬(wan) 人次,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8年增加近兩(liang) 萬(wan) 元,越來越多的村民在家門口就業(ye) ……

許家衝(chong) 村

  除了湖北省,長江還流經安徽省,俗稱八百裏皖江,這裏也曾是當地漁民的天然魚倉(cang) 。

  為(wei) 響應長江禁捕號召,2019年5月,安徽省馬鞍山市在全國率先啟動漁民退捕轉產(chan) 工作,包括漁民陳蘭(lan) 香在內(nei) 的一萬(wan) 多名漁民退捕上岸。

  上岸後該怎麽(me) 辦?“靠江吃江”20多年的陳蘭(lan) 香,一度十分迷茫。

  2020年8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馬鞍山市薛家窪考察,強調“長江禁漁也不是把漁民甩上岸就不管了,要把相關(guan) 工作做細做實,多開發就業(ye) 渠道和公益性崗位,讓漁民們(men) 穩得住、能致富”。

  2021年1月1日零時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進入“十年禁漁期”,開啟了“人退魚進”的曆史轉折,沿江20餘(yu) 萬(wan) 漁民轉身上岸。

  沿江市縣創設護魚員、護豚員、護鱘員等公益性崗位,持續發掘就業(ye) 渠道,開展職業(ye) 技能培訓,讓更多退捕漁民在新生活中開啟新職業(ye) 。

  如今,陳蘭(lan) 香和其他漁民合夥(huo) 辦起了勞務公司。陳蘭(lan) 香說,以前漁船上的生活很辛苦,刮風下雨都會(hui) 擔驚受怕,現在一家人一起住在樓房裏,生活條件大大改善了。

  長江水生生物資源也恢複向好,長江“十年禁漁”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2022年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監測到魚類193種,比2020年增加25種;2022年長江江豚種群數量為(wei) 1249頭,實現自2006年有調查統計以來止跌回升的曆史性轉折……魚翔淺底、人護清流的美麗(li) 圖景徐徐展開。

2023年3月,長江安徽銅陵段,江豚自由戲水。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說:“要增強愛護長江、保護長江的意識,實現‘人民保護長江、長江造福人民’的良性循環,早日重現‘一江碧水向東(dong) 流’的勝景。”

  如今,長江兩(liang) 岸生產(chan) 岸線變身生態岸線,創新推動產(chan) 業(ye) 結構升級,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布局不斷優(you) 化,生活在沿江岸線的人們(men) 也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江水浩蕩,奔騰不息。長江正奔湧著蓬勃生機,繪就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新圖景,為(wei) 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延伸閱讀

  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江西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

發布時間:2023年10月17日 13:31 來源:“新聞聯播”微信公眾號 編輯:許建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