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造就堪當民族複興重任的高素質幹部隊伍——中央組織部負責人就《全國幹部教育培訓規劃(2023-2027年)》答記者問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全國幹部教育培訓規劃(2023-2027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公開發布之際,中央組織部負責人就《規劃》的製定與(yu) 實施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1.問:請介紹一下製定《規劃》的主要背景。

  答:幹部教育培訓是建設高素質幹部隊伍的先導性、基礎性、戰略性工程,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事業(ye) 和黨(dang) 的建設新的偉(wei) 大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和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幹部教育培訓工作,作出一係列重要論述,指出“沒有全黨(dang) 大學習(xi) ,沒有幹部大培訓,就沒有事業(ye) 大發展”,強調“要加強幹部教育培訓,使廣大幹部政治素養(yang) 、理論水平、專(zhuan) 業(ye) 能力、實踐本領跟上時代發展步伐”。這些重要論述,為(wei) 新時代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

  每5年製定實施一輪全國幹部教育培訓規劃,是黨(dang) 中央加強對幹部教育培訓工作領導的重要方式。改革開放以來,中央先後製定實施了7個(ge) 幹部教育培訓規劃,《2018-2022年全國幹部教育培訓規劃》已於(yu) 2022年底順利完成,為(wei) 培養(yang) 造就忠誠幹淨擔當的高素質幹部隊伍、推進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黨(dang) 的二十大描繪了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宏偉(wei) 藍圖,對建設堪當民族複興(xing) 重任的高素質幹部隊伍作出了部署,新時代幹部教育培訓工作麵臨(lin) 著新的形勢和任務。為(wei) 貫徹落實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和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培養(yang) 造就政治過硬、適應新時代要求、具備領導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能力的高素質幹部隊伍,黨(dang) 中央製定了新一輪《規劃》,對今後5年全國幹部教育培訓工作作出全麵部署。

  2.問:請介紹一下《規劃》的主要內(nei) 容和特點。

  答:《規劃》共有8個(ge) 部分,第一部分是總體(ti) 要求,第二部分對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教育培訓作出部署,第三、四部分對加強政治訓練、履職能力培訓作出部署,第五、六、七部分對幹部教育培訓資源建設、數字化建設、改革創新作出部署,第八部分明確了《規劃》實施的領導責任。《規劃》有4個(ge) 特點:一是旗幟鮮明講政治,全麵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深入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黨(dang) 的建設的重要思想。二是體(ti) 現時代要求,聚焦新時代新征程黨(dang) 的使命任務,著眼建設堪當民族複興(xing) 重任的高素質幹部隊伍,對今後5年幹部教育培訓重點工作作出部署和安排。三是堅持守正創新,傳(chuan) 承和弘揚幹部教育培訓好傳(chuan) 統好經驗,充分吸收黨(dang) 的十九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的創新做法,推動新時代幹部教育培訓工作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四是注重務實管用,通過設置量化指標、安排重點計劃、明確工作舉(ju) 措等,便利操作執行,確保落地落實。

  3.問:請介紹一下今後5年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的總體(ti) 要求。

  答:《規劃》從(cong) 指導思想、主要目標、量化指標3個(ge) 方麵,明確了今後5年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的總體(ti) 要求。在指導思想上,強調要全麵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深入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黨(dang) 的建設的重要思想,認真落實新時代黨(dang) 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dang) 的組織路線,深刻領悟“兩(liang) 個(ge) 確立”的決(jue) 定性意義(yi) ,增強“四個(ge) 意識”、堅定“四個(ge) 自信”、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把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作為(wei) 主題主線,緊緊圍繞新時代新征程黨(dang) 的使命任務,持續深化黨(dang) 的創新理論武裝,強化政治訓練,加強履職能力培訓,深入推進幹部教育培訓體(ti) 係改革創新,高質量教育培訓幹部,高水平服務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在主要目標上,提出了黨(dang) 的創新理論武裝更加係統深入、政治訓練更加紮實有效、履職能力培訓更加精準管用、幹部教育培訓體(ti) 係更加科學健全的目標要求。在量化指標上,明確了黨(dang) 政領導幹部、職級公務員、國有企事業(ye) 單位領導人員、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等不同類別幹部的學時指標,以及幹部教育培訓機構的教學指標和課程更新指標。《規劃》通過定性與(yu) 定量相結合的方式,明確了今後5年幹部教育培訓的目標任務,確保實施有方向、落實有抓手。

  需要指出的是,《規劃》在學時指標中將之前規劃中的脫產(chan) 培訓學時要求調整為(wei) 集中培訓學時要求。集中培訓主要包括4種情形:一是經組織選調參加的脫產(chan) 培訓;二是參加黨(dang) 委(黨(dang) 組)理論學習(xi) 中心組學習(xi) ;三是經組織統一安排、在規定時限內(nei) 參加並完成學習(xi) 任務的網絡專(zhuan) 題培訓;四是由組織安排,采取線上、線下等方式,在特定時間、指定地點參加的集中宣講、專(zhuan) 題講座等。

  4.問:《規劃》對堅持不懈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凝心鑄魂作出哪些部署?

  答: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yi) 、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yi) ,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黨(dang) 的二十大對堅持不懈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凝心鑄魂提出明確要求。《規劃》對此作出專(zhuan) 門部署,強調要把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作為(wei) 主題主線,持續深化黨(dang) 的創新理論武裝。一是聚焦聚力、久久為(wei) 功,完善幹部理論教育培訓長效機製,組織實施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教育培訓計劃,把這一重要思想作為(wei) 黨(dang) 委(黨(dang) 組)理論學習(xi) 中心組學習(xi) 首要內(nei) 容,作為(wei) 各級黨(dang) 校(行政學院)、幹部學院、社會(hui) 主義(yi) 學院主課必修課,作為(wei) 幹部學習(xi) 的中心內(nei) 容,推動黨(dang) 的創新理論學習(xi) 教育走深走實走心。二是講深學透、入腦入心,在“教”方麵要組織理論攻關(guan) ,加強理論闡釋,改進理論教學,講清楚這一重要思想的科學體(ti) 係和核心要義(yi) ,講清楚“兩(liang) 個(ge) 結合”的曆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講清楚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觀、方法論和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講清楚這一重要思想的道理學理哲理;在“學”方麵要組織幹部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知原義(yi) ,原原本本研讀《習(xi) 近平談治國理政》、《習(xi) 近平著作選讀》等重要著作,跟進學習(x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最新重要講話和重要論述,把學習(xi) 貫徹這一重要思想情況作為(wei) 考核領導班子和衡量領導幹部思想政治素質的重要內(nei) 容。三是知行合一、推動工作,教育引導幹部深刻領悟這一重要思想蘊含的堅定理想信念、真摯為(wei) 民情懷、高度曆史自信、無畏擔當精神,築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真正做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

  5.問:《規劃》對加強幹部政治訓練作出哪些部署?

  答:旗幟鮮明講政治是我們(men) 黨(dang) 作為(wei) 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的根本要求。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黨(dang) 的政治建設,要求以黨(dang) 的政治建設為(wei) 統領,把黨(dang) 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黨(dang) 的政治建設落實到幹部隊伍建設上,就要不斷提高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把握方向、把握大勢、把握全局的能力,辨別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駕馭政治局麵、防範政治風險的能力;在幹部幹好工作所需的各項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規劃》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要求,對強化幹部政治訓練作出專(zhuan) 門部署,強調把政治訓練貫穿幹部成長全周期,使幹部的政治素養(yang) 、政治能力與(yu) 擔負的領導職責相匹配。一是明確政治訓練重點內(nei) 容,要求以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主題主線,組織幹部深入學習(xi) 黨(dang) 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把黨(dang) 性教育貫穿教育培訓全過程,突出黨(dang) 章和黨(dang) 規黨(dang) 紀學習(xi) 教育,強化政治忠誠教育,加強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教育,強化民主集中製教育和正確權力觀、政績觀、事業(ye) 觀教育,加強鬥爭(zheng) 精神和鬥爭(zheng) 本領養(yang) 成,等等。二是突出“關(guan) 鍵少數”,實施“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計劃,要求省市縣三級黨(dang) 政領導班子成員每2至3年至少接受1次係統的黨(dang) 的創新理論教育和黨(dang) 性教育。三是著眼夯實年輕幹部理論基礎,強調加強年輕幹部政治訓練,實施年輕幹部理想信念強化計劃。

  6.問:《規劃》對加強幹部履職能力培訓作出哪些部署?

  答:《規劃》著眼增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本領,對今後5年幹部履職能力培訓作出部署,提出實施幹部履職能力提升計劃。在培訓內(nei) 容上,強調要聚焦“國之大者”,圍繞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開展專(zhuan) 題培訓,加強與(yu) 崗位職責相匹配的通識教育培訓,加強新知識新技能學習(xi) 培訓,提高幹部推動高質量發展本領、服務群眾(zhong) 本領、防範化解風險本領。在培訓渠道上,強調在發揮各級黨(dang) 校(行政學院)、幹部學院主渠道作用的同時,充分用好部門行業(ye) 培訓機構、國有企業(ye) 培訓機構、幹部教育培訓高校基地等優(you) 質資源,多渠道多方麵開展培訓。在培訓方法上,強調堅持實踐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把準培訓需求,加強培訓設計,運用多種方法開展實戰化培訓。

  7.問:《規劃》為(wei) 什麽(me) 對提升幹部教育培訓數字化水平作出專(zhuan) 門部署?

  答: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著眼時代發展大勢和國內(nei) 國際發展大局,高度重視、係統謀劃、統籌推進數字中國建設,為(wei)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和強大動力。進入新時代,適應數字中國建設新形勢,幹部教育培訓數字化建設加快推進,培訓資源陸續“上網”,網絡培訓蓬勃發展,“智慧校園”、“智慧課堂”成效明顯,通過運用大數據、雲(yun) 計算等信息技術為(wei) 幹部個(ge) 性化學習(xi) 、終身學習(xi) 、擴大優(you) 質教育資源覆蓋麵提供了有力支撐。特別是近年來,一些地方和部門通過網絡直播課、舉(ju) 辦網絡專(zhuan) 題班開展幹部教育培訓,數字技術在幹部教育培訓中得到廣泛應用,發揮了重要作用。《規劃》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準確把握事業(ye) 發展需求,對提升幹部教育培訓數字化水平進行專(zhuan) 門部署,重點對網絡培訓平台建設、網絡培訓課程建設、培訓管理數字化3方麵工作作出安排,提出實施幹部網絡培訓提質增效計劃,著力推動今後5年幹部教育培訓數字化建設實現新突破、再上新台階,引領幹部教育培訓實現全方位、係統性、重塑性變革。

  8.問:請談談如何抓好《規劃》貫徹落實?

  答:製定實施《規劃》,是黨(dang) 中央著眼新時代新征程黨(dang) 的使命任務作出的重要部署,是未來5年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的行動指南,是組織路線服務政治路線的重要體(ti) 現。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要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規劃》的學習(xi) 宣傳(chuan) 和貫徹落實。一要強化各級黨(dang) 委(黨(dang) 組)領導責任。幹部教育培訓是黨(dang) 的建設和組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加強對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的領導,把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納入黨(dang) 的建設整體(ti) 部署,圍繞《規劃》提出的目標和任務,結合實際製定本地區本部門貫徹落實舉(ju) 措。二要強化各級黨(dang) 委(黨(dang) 組)主要負責同誌責任。要重視幹部教育培訓工作,認真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定期研究分析《規劃》實施情況,積極協調解決(jue)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三要發揮議事協調機構作用。完善議事協調機製,各成員單位要各司其職、主動作為(wei) 、密切配合,圍繞《規劃》實施中的重點任務、主要舉(ju) 措、難點問題加強統籌協調,確保各項目標任務落實落地。四要認真履行幹部教育培訓主管部門責任。各級組織人事部門要在黨(dang) 委(黨(dang) 組)領導下,充分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加強宏觀指導、統籌協調和督促檢查,調動各方麵的積極性,抓好《規劃》貫徹實施。

  延伸閱讀

  中共中央印發《全國幹部教育培訓規劃(2023-2027年)》

發布時間:2023年10月16日 20:07 來源:新華社 編輯:許建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