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赴江西考察的第二天,他先後來到景德鎮、上饒調研。
一片街區、一家企業(ye) 、一個(ge) 村莊。當天,總書(shu) 記考察三個(ge) 地方,重點聚焦陶瓷文化保護傳(chuan) 承、企業(ye) 技術創新、濕地公園生態保護、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四個(ge) 關(guan) 鍵詞。
01
一片濃縮瓷都文脈的街區
11日上午,繼前一天在九江考察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之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景德鎮陶陽裏曆史文化街區,了解陶瓷文化保護傳(chuan) 承情況。
此次江西之行,是習(xi) 近平文化思想正式提出之後總書(shu) 記首次國內(nei) 考察。再看文化保護傳(chuan) 承,意味深長,信號鮮明。
△景德鎮陶陽裏曆史文化街區俯瞰。
一個(ge) 景德鎮,半部陶瓷史。千年不熄的窯火孕育出景德鎮燦爛輝煌的陶瓷文化。這份珍貴的文化積澱,應當如何保護傳(chuan) 承?總書(shu) 記念茲(zi) 在茲(zi) 。
總書(shu) 記曾就景德鎮古窯廠遺址保護兩(liang) 次作出重要批示。四年前,總書(shu) 記在江西考察期間叮囑,“要建好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chuan) 承創新試驗區,打造對外文化交流新平台”。
總書(shu) 記當天考察的陶陽裏曆史文化街區,涵蓋108條曆經千年的老城裏弄、400餘(yu) 年的明清窯作群落和70餘(yu) 年的陶瓷工業(ye) 遺產(chan) ,自古以來就是景德鎮的陶瓷生產(chan) 中心。
“陶陽十三裏,煙火十萬(wan) 家”“窯火夜夜明,瓷器日日出”……古籍裏生動記載了這裏製瓷的火熱場景。位於(yu) 陶陽裏曆史文化街區的相關(guan) 遺址,是中華陶瓷文明的重要基因庫,是陶瓷文化的“活化石”,曾發掘出土元明清各時期瓷器殘片多達數十噸、近1000萬(wan) 片。據考證,故宮95%的藏瓷燒製於(yu) 此。
“匠從(cong) 八方來,器成天下走。”縱觀中國文化對外交流史,與(yu) “中國”同名的“陶瓷”,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
十年前,2013年10月,總書(shu) 記在印度尼西亞(ya) 國會(hui) 發表演講時說,印度尼西亞(ya) 國家博物館陳列了大量中國古代瓷器,這是兩(liang) 國人民友好交往的生動例證,是對“海內(nei) 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真實詮釋。
2019年5月,亞(ya) 洲文明對話大會(hui) 開幕式前,總書(shu) 記同外方領導人共同參觀文物展,欣賞了9件中外文物珍品。其中一件來自新加坡的琺琅彩蓋盅,就是19世紀晚期新加坡的華人專(zhuan) 門從(cong) 中國景德鎮訂製的。
從(cong)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到“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再到亞(ya) 洲文明對話大會(hui) ,總書(shu) 記在多個(ge) 重要場合都談到絲(si) 綢、瓷器、茶葉等中國“文化名片”和“交流使者”。
如今,景德鎮日用瓷、藝術瓷已出口到越來越多的“一帶一路”共建國家。
因瓷而生的景德鎮,正因瓷而變、因瓷而新,譜寫(xie) “一瓷跨千年,文明越山海”的新時代篇章。
02
一家聚焦技術創新的企業(ye)
因“瓷都”聞名於(yu) 世的景德鎮,還是中國直升機工業(ye) 的搖籃。這裏的直升機製造撐起了中國直升機工業(ye) 的半壁江山。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11日考察的第二站,就來到景德鎮昌河飛機工業(ye) (集團)有限公司。
1969年,全國“三線建設”期間,在景德鎮建起了昌河飛機製造廠,並發展至今。
目前,昌飛隸屬中國航空工業(ye) 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直升機科研生產(chan) 基地和航空工業(ye) 骨幹企業(ye) 。“昌飛造”多次在閱兵、航展中接受祖國和人民檢閱,並走出國門參加國際救援行動。
△昌飛製造的AC313直升機正在進行護林滅火演練。
當天,總書(shu) 記在昌飛重點了解企業(ye) 技術創新情況。總書(shu) 記此前兩(liang) 次江西考察也都聚焦了技術創新問題。
2019年5月,總書(shu) 記在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時說,“技術創新是企業(ye) 的命根子。擁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和核心技術,才能生產(chan) 具有核心競爭(zheng) 力的產(chan) 品,才能在激烈的競爭(zheng) 中立於(yu) 不敗之地。”
去年2月、9月,中央全麵深化改革委員會(hui) 第二十四次、第二十七次會(hui) 議分別審議通過《關(guan) 於(yu) 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ye) 的指導意見》《關(guan) 於(yu) 健全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條件下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新型舉(ju) 國體(ti) 製的意見》。總書(shu) 記在這兩(liang) 次會(hui) 議上都強調,要強化企業(ye) 技術創新主體(ti) 地位。
03
一處彌足珍貴的“地球之腎”
11日下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上饒市婺源縣秋口鎮王村石門自然村考察,重點關(guan) 注濕地公園生態保護、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兩(liang) 件大事。
石門村位於(yu) 饒河源國家濕地公園的中心地帶。這個(ge) 濕地公園麵積300餘(yu) 公頃,全部為(wei) 天然濕地。2016年成功入選國家濕地公園,2020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重要濕地名錄》。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饒河源國家濕地公園絕佳的生態環境,使得這裏成為(wei) 國際鳥類紅皮書(shu) 極危物種——藍冠噪鶥在全球僅(jin) 剩的棲息地。
藍冠噪鶥,是一種藍冠、黃喉、黑臉、褐腰,啼聲清脆悅耳的稀世鳥類,全球種群數量僅(jin) 有250餘(yu) 隻,有“鳥中大熊貓”之稱,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對生態環境的“苛刻要求”,也讓藍冠噪鶥成為(wei) 婺源的“生態名片”。
△位於(yu) 饒河源國家濕地公園中心地帶的石門村。
總書(shu) 記心係濕地保護。杭州西溪濕地、雲(yun) 南滇池等全國多個(ge) 重要濕地生態區都曾留下他的足跡。兩(liang) 個(ge) 多月前,總書(shu) 記在陝西省漢中市天漢濕地公園考察,強調“保護好這一區域的濕地資源責任重大、意義(yi) 深遠。”
在去年的《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hui) 開幕式上,總書(shu) 記在致辭中表示,中國將陸續設立一批國家公園,約占陸域國土麵積的10%,把約1100萬(wan) 公頃濕地納入國家公園體(ti) 係,實施全國濕地保護規劃和濕地保護重大工程。
04
一個(ge)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珍貴樣本
良好生態,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支撐點。如今,石門村的百姓吃上了“生態飯”。村裏打造了藍冠噪鶥科普館、濕地公園研學基地、櫻花休閑步道等一批生態景觀。
去年,這個(ge) 人口僅(jin) 有512人的村莊,接待了30多萬(wan) 遊客。村民人均年收入由2013年的4000元左右提升到去年的2.65萬(wan) 元。
“江西生態秀美、名勝甚多,綠色生態是最大財富、最大優(you) 勢、最大品牌,一定要保護好,做好治山理水、顯山露水的文章。”這是2016年1月總書(shu) 記在江西考察時的囑托。
在去年底召開的中央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上,總書(shu) 記進一步指出,“現代化越往前走、物質生活越豐(feng) 富,人民群眾(zhong) 越喜歡山清水秀的田園風光,農(nong) 業(ye) 除了保障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供給,其生態涵養(yang) 、休閑觀光、文化傳(chuan) 承的功能就越能發揮積極作用。”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是新時代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的重要任務。
今年以來,從(cong) 盛產(chan) 荔枝的廣東(dong) 柏橋村,到大陸北端的黑龍江北極村,從(cong) 堪稱“千萬(wan) 工程”縮影的浙江李祖村,再到此次江西之行的石門村,總書(shu) 記始終關(guan) 注著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這項重點工作。
從(cong)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解決(jue) 好城鄉(xiang) 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的戰略論斷,到“加快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讓農(nong) 村具備現代化生產(chan) 生活條件”的重要部署,到“希望更多的年輕人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發揮積極作用”的殷切期待,總書(shu) 記在考察中始終謀劃著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這篇大文章。
石門村的青山綠水間,一幅大美畫卷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留下生動注腳。從(cong) 石門村這個(ge) 珍貴樣本,可以預見中國鄉(xiang) 村更加美好的未來。
延伸閱讀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