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下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江西省九江市先後考察了長江國家文化公園九江城區段、中國石化九江分公司,了解當地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長江岸線生態修複、石化企業(ye) 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等情況。
長江,中華民族的母親(qin) 河,滋養(yang) 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哺育著勤勞勇敢的中華兒(er) 女。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足跡遍及大江上下,登大壩、乘江船、訪農(nong) 家,情牽母親(qin) 河保護,指引高質量發展……一個(ge) 個(ge) 動人的故事,體(ti) 現出總書(shu) 記對長江長久的牽掛、至深的情懷。
(一)“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2016年1月,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hui) 在重慶召開。彼時,正是沿岸一些地方快馬加鞭上項目之際。
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一番話振聾發聵:“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從(cong) 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要把修複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沿江省份和有關(guan) 部門著力推進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複,推動轉型發展,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
心係長江之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2018年4月再啟長江之行,宜昌、荊州、嶽陽、武漢,一路望聞問切,進一步開出藥方:
“治好長江之病還是用老中醫的辦法,追根溯源、分類施策。開展生態大普查,係統梳理隱患和風險,對母親(qin) 河做一個(ge) 大體(ti) 檢。祛風驅寒、舒筋活血、通絡經脈,既治已病,也治未病,讓母親(qin) 河永葆生機活力。”
念之行之,隻為(wei) 大江煥新顏。
2016年,上遊重慶;2018年,中遊武漢;2020年,下遊南京——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主持召開多場座談會(hui) ,為(wei) 長江經濟帶發展掌舵領航,引領廣大幹部群眾(zhong) 守護一江澄碧。
(二)“長江水生生物多樣性不能在我們(men) 這一代手裏搞沒了”
“我2007年去過一次崇明,都快10年了。”2017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時,聽到有關(guan) 崇明建設世界級生態島的發言,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動情地回憶。
“崇明島現在是什麽(me) 保護級別?”“有沒有列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會(hui) 議現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問得細致,關(guan) 注和牽掛溢於(yu) 言表。
上世紀90年代,由於(yu) 非法捕獵、產(chan) 業(ye) 汙染等原因,崇明東(dong) 灘這一鳥類遷徙的“國際加油站”一度麵臨(lin) 生態危機。近年來,當地先後關(guan) 停近千家汙染企業(ye) ,修複生態環境,候鳥數量連年攀升。崇明綠色轉型發展持續加快,2023年入選全國首批“和美海島”。
崇明之變是長江生態治理成效的縮影。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著眼全流域的生態保護,反複強調“長江水生生物多樣性不能在我們(men) 這一代手裏搞沒了”。
一項項有力舉(ju) 措相繼出台:一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修複工程實施;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等生態工程實施;長江保護法實施……
2020年以來,長江幹流水質連續3年保持Ⅱ類。長江水生生物資源和多樣性恢複向好,“微笑天使”江豚頻頻露臉;在長江消失多年的鳤魚出現頻次快速增加;“長江三鮮”之一的刀鱭重回洞庭湖產(chan) 卵。
三峽集團長江珍稀植物研究所研究員黃桂雲(yun) 至今難忘那一刻:
2018年4月24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三峽大壩左岸壩首考察。她和同事向總書(shu) 記匯報了長江生態環境修複和珍稀植物保護情況。
“你們(men) 的工作非常有意義(yi) ,是造福子孫後代的事。”總書(shu) 記的肯定,讓堅守長江珍稀植物搶救保護一線20多年的黃桂雲(yun) 激動不已。
“我向總書(shu) 記承諾,到‘十三五’末,我們(men) 保護的特有珍稀資源性植物品種將達到1000種。”黃桂雲(yun) 說,如今這一數字已達1380種2.98萬(wan) 株。
(三)“把全流域打造成黃金水道”
“2013年7月21日,星期天,中到大雨”——退休快十年的顧強生,一直保留著當年的這本筆記。
那一天,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武漢新港陽邏集裝箱港區考察。碼頭上風大雨急,總書(shu) 記卷著褲腿,撐著雨傘(san) ,邊走邊問:“內(nei) 地港口是不是發展潛力很大,到東(dong) 南沿海的集裝箱多嗎?”
“60%是外貿箱,40%是內(nei) 貿箱,內(nei) 地港口很有潛力。”時任武漢港務集團總經理顧強生回答。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充分發揮內(nei) 河航運作用,發展江海聯運,把全流域打造成黃金水道。
按照總書(shu) 記指明的方向,陽邏港如今已開通各類集裝箱航線20餘(yu) 條,實現“航運向東(dong) 入海、班列向西入歐”,2022年集裝箱吞吐量突破200萬(wan) 標箱。
沿江而上,重慶。
俯瞰兩(liang) 江新區果園港,江岸線上,16個(ge) 5000噸級泊位依次排列,130萬(wan) 平方米的堆場上一片忙碌。
2016年1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此考察,要求建設內(nei) 陸國際物流樞紐和口岸高地,建設內(nei) 陸開放高地。
僅(jin) 幾年時間,這個(ge) 傳(chuan) 統內(nei) 河港口變身“世界的中轉站”,貨物通達100餘(yu) 個(ge) 國家和地區300餘(yu) 個(ge) 港口,大大拉近了我國西部內(nei) 陸與(yu) 世界的距離。
通江達海,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以全球化視野擘畫出新時代萬(wan) 裏長江圖:
深化向東(dong) 開放、加快向西開放,統籌陸海開放,擴大沿邊開放,打造橫貫東(dong) 中西、聯結南北方的對外開放走廊,以開放之姿擁抱世界……長江潮、中國潮、世界潮交融激蕩,新時代長江氣象萬(wan) 千。
(四)“讓漁民們(men) 穩得住、能致富”
保護長江,十年禁漁。2019年,長江幹流、重要支流的漁民退捕轉產(chan) 工作啟動,安徽馬鞍山漁民陳蘭(lan) 香就是其中之一。
上岸幹點啥?“靠江吃江”20多年的她,一度十分迷茫。
民生最關(guan) 情。2020年8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到馬鞍山市薛家窪考察,強調“長江禁漁也不是把漁民甩上岸就不管了,要把相關(guan) 工作做細做實,多開發就業(ye) 渠道和公益性崗位,讓漁民們(men) 穩得住、能致富”。
漁民最懂長江,漁民最愛長江。沿江市縣創設護魚員、護豚員、護鱘員等公益性崗位,政府購買(mai) 服務,吸納退捕漁民協助開展漁政管理,捕魚人變為(wei) 護魚人。
如今,陳蘭(lan) 香辦起了勞務公司,做得風生水起,僅(jin) 上半年公司合同金額已超去年全年。這個(ge) 昔日的漁民“三姑娘”笑得合不攏嘴,直言“找到了新的生活方向”。
搬遷安置,休養(yang) 生態。包括長江源在內(nei) 的三江源地區,多年來累計安排約10萬(wan) 農(nong) 牧民通過易地搬遷等方式過上安居生活。
“從(cong) 前住帳篷、睡地上、點羊油燈,現在住新房、睡床上、家電齊全……”看著窗明幾淨的客廳,青海格爾木長江源村村民申格總會(hui) 想起7年前的情景。
2016年8月22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申格家,詳細了解他們(men) 一家的生活情況,申格興(xing) 奮地介紹從(cong) 平均海拔4700多米的沱沱河地區搬遷到新家園後,家裏生活的巨大變化。
“你們(men) 的幸福生活還長著呢”,總書(shu) 記的話讓他心中更暖。
(五)“人民保護長江、長江造福人民”
湖北省宜昌市許家衝(chong) 村俯臨(lin) 長江,景色秀美,是“壩頭庫首第一村”。今年夏天,這裏的家庭旅館一房難求。
“5年前,總書(shu) 記來過我們(men) 村。”村支部書(shu) 記謝蓉記憶猶新:2018年的春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村裏考察。沿著寬敞的村道進村,在村委會(hui) 廣場邊,總書(shu) 記走到正在便民洗衣池洗衣服的村民中間,高興(xing) 地同大家拉起家常。
村民們(men) 告訴總書(shu) 記,過去是在江邊洗衣服,現在村裏建了洗衣池,用上自來水,汙水也集中處理,這樣既照顧到生活習(xi) 慣又很環保。
“日子過得好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問。
一位白發如雪的老人,笑著回答:“非常好!”
笑聲裏,總書(shu) 記對大家說:“看你們(men) 日子過得好,我高興(xing) !”
“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不是坐享其成,等不來、也送不來,要靠廣大農(nong) 民奮鬥。”牢記總書(shu) 記殷殷囑托,許家衝(chong) 村的群眾(zhong) 向著美好生活奮鬥,從(cong) “移民村”變為(wei) “全國鄉(xiang) 村旅遊重點村”,一年吸引遊客10多萬(wan) 人次,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8年增加近兩(liang) 萬(wan) 元,越來越多的村民在家門口就業(ye) ……
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人民的願望,總書(shu) 記牢記在心:“修複長江生態環境,是新時代賦予我們(men) 的艱巨任務,也是人民群眾(zhong) 的熱切期盼。”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增強愛護長江、保護長江的意識,實現‘人民保護長江、長江造福人民’的良性循環,早日重現‘一江碧水向東(dong) 流’的勝景。”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