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善雲(yun) (左)在三江郵政所幫助村民寄送快遞。
早上8點剛過,距離廣西桂林市恭城瑤族自治縣三江郵政所開門營業(ye) 還有近1個(ge) 小時,村民陳豔玲急匆匆找來。
“盆姐,這些七彩椒和板栗我想寄去廣州,可以幫忙發貨嗎?”陳豔玲說,剛送完孩子上學,她還得趕回去幹農(nong) 活。
“當然可以,路上時間長,我給你加兩(liang) 個(ge) 冰袋。交給我,放心吧。”盆善雲(yun) 邊說邊從(cong) 貨架上抽出一個(ge) 紙箱,開始打包。
盆善雲(yun) 是三江郵政所所長,也是一名有著15年黨(dang) 齡的黨(dang) 員。“天天跟鄉(xiang) 親(qin) 們(men) 打交道,為(wei) 大家多想一點,大家自然信任你。”盆善雲(yun) 笑著說。
郵政所正常營業(ye) 時間早九晚五,但盆善雲(yun) 很少準點上下班。“大家都有農(nong) 活要幹,往往是趁著早晚接送孩子,順便過來辦業(ye) 務,我得在這裏守著。”她說。
9點半,住在三江鄉(xiang) 集鎮上的李貴鳳走進郵政所,焦急地說:“弟媳婦給我買(mai) 了點豌豆種子,可沒告訴我留了誰的電話號碼。現在弟媳婦的電話也打不通,能取件嗎?”
“別急,先報下你電話號碼的後4位。”“試試你弟媳的號碼呢?”“再試試家裏老人的號碼?”……按照盆善雲(yun) 的建議,一番操作後,李貴鳳終於(yu) 取件成功。“多虧(kui) 了你幫我想辦法,不然又要再跑一趟!”拿上快遞,李貴鳳樂(le) 嗬嗬地走出了郵政所。
11點,與(yu) 郵政所的另一位員工黃金蓮做好交接後,盆善雲(yun) 便騎上電動三輪車,挨家挨戶去送報紙郵件。在黃金蓮來之前的15年間,三江郵政所隻有盆善雲(yun) 一人,家家戶戶的報紙郵件一份一份地送。“跑了十幾年,哪裏有岔路、哪戶人家在哪裏,閉著眼睛我都知道。”盆善雲(yun) 說。
盆善雲(yun) 按照與(yu) 郵政所的距離,把郵件和報紙由近及遠地整理好,再放在電動三輪車的後箱中。“先送近的,再送遠的,這樣所有郵件就可以一次性送完,不走回頭路,提高了效率,也幫大家節省時間。”
三江中學門口,保安王世鑫接過盆善雲(yun) 手中的報紙說:“今天和往常時間差不多。”“老王,你放心,我心裏有數,不會(hui) 讓你久等的!58份報紙,你拿好了。”盆善雲(yun) 交代完,便騎車繼續趕往下一站……
三江鄉(xiang) 共有10個(ge) 行政村,不少村子“藏”在大山深處,坡陡路遠。去這些地方送件,必須換上動力更足的摩托車。匆匆吃過午飯,盆善雲(yun) 又出發了。隻見她的摩托車前筐、後座綁滿了包裹,麵前還放了一個(ge) 大郵包。“要送的包裹太多,得捆結實點才行。”
從(cong) 三江郵政所到十八嶺村的山路蜿蜒曲折。
行至十八嶺村,盆善雲(yun) 有些感慨,“‘十八嶺’就是十八道彎,2010年前,這裏還沒通水泥路,全是混著石頭的泥巴路,三步一溝,五步一槽,特別難走。”盆善雲(yun) 在這裏摔過數不清的跤,摩托車也經常在這裏掉鏈條、爆胎。怎麽(me) 辦?鏈條掉了,自己裝上接著開;車胎爆了,叫丈夫來幫忙換胎;身上磕碰了,就緩一緩再出發。
把車停在路邊,盆善雲(yun) 從(cong) 車上取下一個(ge) 包裹,沿著小路走進村裏。“阿嬤,你兒(er) 子給你買(mai) 的東(dong) 西到了,麻煩簽個(ge) 字吧。”盆善雲(yun) 說。“好的。最近養(yang) 老保險要在手機上認證,我不會(hui) 弄,能幫幫我嗎?”今年剛滿60歲的黃新榮求助。在盆善雲(yun) 的耐心指導下,不到5分鍾,就完成了認證。黃新榮連連道謝,想挽留盆善雲(yun) 吃晚飯。“謝謝阿嬤,我還得趕去下一家呢!”盆善雲(yun) 說完便快步走向摩托車。
大地村是三江鄉(xiang) 最偏遠的一個(ge) 村,距離郵政所20公裏,來回一趟至少2小時。“偏遠村子裏多是留守老人、婦女和兒(er) 童,他們(men) 出來一趟不容易,所以我盡量幫他們(men) 送到家門口。”說完,盆善雲(yun) 騎上摩托車繼續向大山深處走去。
真心換真情。工作以來,盆善雲(yun) 收獲了“彩雲(yun) 妹”的昵稱,鄉(xiang) 親(qin) 們(men) 見到她,紛紛豎起大拇指,“彩雲(yun) 妹真心為(wei) 我們(men) 著想,心地像天邊的彩雲(yun) 一樣美!”每每聽到誇獎,盆善雲(yun) 總會(hui) 有些不好意思,“作為(wei) 一名黨(dang) 員,能為(wei) 大家服好務,我也很開心。”盆善雲(yun) 說。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