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根本遵循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新時代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根本遵循

《求是》雜誌編輯部

  “長期以來,以你們(men) 為(wei) 代表的全國廣大教師認真貫徹黨(dang) 的教育方針,教書(shu) 育人、培根鑄魂,培養(yang) 了一代又一代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造就了大批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為(wei) 國家發展、民族振興(xing) 作出了重要貢獻。”

  “新征程上,希望你們(men) 和全國廣大教師以教育家為(wei) 榜樣,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牢記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的初心使命,樹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誌向和抱負,自信自強、踔厲奮發,為(wei) 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2023年9月9日,在第三十九個(ge) 教師節到來之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致信全國優(you) 秀教師代表,向全國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問候和誠摯祝福。總書(shu) 記的重要指示,充分肯定廣大教師為(wei) 國家發展、民族振興(xing) 作出的重要貢獻,深刻闡釋教育家精神的豐(feng) 富內(nei) 涵和實踐要求,體(ti) 現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對教育事業(ye) 的高度重視和對廣大師生的親(qin) 切關(guan) 懷。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dang) 之大計。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首次將“實施科教興(xing) 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作為(wei) 一個(ge) 單獨部分,對“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出戰略部署,吹響了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號角。2023年5月29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主持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ti) 學習(xi) 並發表重要講話,深刻闡釋建設什麽(me) 樣的教育強國、怎樣建設教育強國這一重大課題,從(cong) “培養(yang) 擔當民族複興(xing) 大任的時代新人”、“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ti) 係”、“全麵提升教育服務高質量發展的能力”、“在深化改革創新中激發教育發展活力”、“增強我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培養(yang) 高素質教師隊伍”6個(ge) 方麵,對紮實推動教育強國建設提出明確要求。講話貫通曆史、現實和未來,揭示規律、方向和大勢,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戰略性,是指引我國教育強國建設的綱領性文獻。

  強國必先強教,中國式現代化需要教育現代化的支撐。要把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紮實推動教育強國建設》這篇重要文章精神同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結合起來,同學習(xi) 貫徹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教育的重要論述和最新指示批示精神結合起來,同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主題教育結合起來,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設教育強國,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強夯實國家富強之基。

  從(cong) 教育大國邁向教育強國的科學指引

  “縱觀人類曆史,教育興(xing) 則國家興(xing) ,教育強則國家強。世界強國無一不是教育強國,教育始終是強國興(xing) 起的關(guan) 鍵因素。”

  “建設教育強國,是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先導,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支撐,是促進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基礎工程。”

  教育事關(guan) 國家發展、事關(guan) 民族未來。對於(yu) 教育事業(ye)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向來看得很重、抓得很緊。在河北正定工作時,他一有時間就去學校轉,要求“做到全村最好的房子是學校”;在福建寧德工作時,經常講的一句話就是“扶貧先扶誌,治貧先治愚”,強調“教育問題是絕對不允許‘等一等’的”;在浙江工作時,將科教興(xing) 省、人才強省納入“八八戰略”;在上海工作時,強調“要始終堅持把教育放在優(you) 先發展的戰略地位,要讓教師成為(wei) 社會(hui) 上最受尊重、最令人向往的職業(ye) ”。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站在新時代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全局的高度,把教育事業(ye) 擺在更加突出的優(you) 先發展戰略地位。在黨(dang) 的十九大、二十大報告中,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hui) 議、全國教育大會(hui) 、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hui) 、教育文化衛生體(ti) 育領域專(zhuan) 家代表座談會(hui) 等重要會(hui) 議上,在全國各地托兒(er) 所、幼兒(er) 園、小學、中學、職業(ye) 學校、高等學校考察調研時,在每年教師節、青年節、兒(er) 童節等同師生們(men) 的互動交流中,在給一些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留學生和教師們(men) 的回信裏,總書(shu) 記就教育發表一係列重要論述,深刻回答了關(guan) 係教育強國建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dang) 之大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闡明教育的重大意義(yi) ,強調“當今世界的綜合國力競爭(zheng) ,說到底是人才競爭(zheng) ,人才越來越成為(wei) 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戰略性資源,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顯”;“教育是民族振興(xing) 、社會(hui) 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對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麵發展、增強中華民族創新創造活力、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具有決(jue) 定性意義(yi) ”;“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基礎工程”;等等。

  ——“加強黨(dang) 對教育工作的全麵領導”。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度重視黨(dang) 對教育工作的領導,強調“加強黨(dang) 對教育工作的全麵領導,是辦好教育的根本保證”;“各級黨(dang) 委要把加強對教育工作的全麵領導當成重要職責,把教育改革發展納入議事日程,黨(dang) 政主要負責同誌要熟悉教育、關(guan) 心教育、研究教育”;“黨(dang) 的領導在教育係統能不能有效實現,取決(jue) 於(yu) 教育係統黨(dang) 的組織體(ti) 係健不健全,黨(dang) 的建設抓得好不好”;“思想政治工作是學校各項工作的生命線,各級黨(dang) 委、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學校黨(dang) 組織都必須緊緊抓在手上”;等等。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立德樹人作出一係列重要論述,強調“人無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於(yu) 立德”;“我國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這就決(jue) 定了我們(men) 的教育必須把培養(yang) 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wei) 根本任務,培養(yang) 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和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立誌為(wei)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奮鬥終身的有用人才”;“要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wei) 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等等。

  ——“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闡釋教育家精神的豐(feng) 富內(nei) 涵,強調“教師群體(ti) 中湧現出一批教育家和優(you) 秀教師,他們(men) 具有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言為(wei) 士則、行為(wei) 世範的道德情操,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躬耕態度,樂(le) 教愛生、甘於(yu) 奉獻的仁愛之心,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現了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闡明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發展教育的根本立場,強調“努力發展全民教育、終身教育,建設學習(xi) 型社會(hui) ,努力讓每個(ge) 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機會(hui) ”;“素質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教育要注重以人為(wei) 本、因材施教,注重學用相長、知行合一”;“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把教育公平作為(wei) 國家基本教育政策”;“加大對農(nong) 村地區、民族地區、貧困地區職業(ye) 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讓每個(ge) 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hui) ”;等等。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教育的重要論述,既堅持馬克思主義(yi) 關(guan) 於(yu) 教育的基本原理,又同中國教育實際緊密結合;既根植中華民族重教尚學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又借鑒世界教育發展有益成果,把黨(dang) 對社會(hui) 主義(yi) 教育發展規律、人才培養(yang) 規律的認識提高到一個(ge) 新的水平,開辟了馬克思主義(yi) 教育思想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是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為(wei) 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提供了科學指引。

  思想光芒照亮前程。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特別是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教育的重要論述科學指引下,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ti) 係,教育現代化發展總體(ti) 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國家行列,教育普及水平實現曆史性跨越,人民群眾(zhong) 教育獲得感不斷增強。在《紮實推動教育強國建設》這篇重要文章中,總書(shu) 記回顧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教育事業(ye) 走過的非凡曆程,高度肯定新時代教育事業(ye) 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格局性變化,指出:“這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教育發展道路是完全正確的。”

  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深入發展,圍繞高素質人才和科技製高點的國際競爭(zheng) 空前激烈。我國在建設教育強國上仍存在不少差距、短板和弱項,實現從(cong) 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的跨越依然任重道遠。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立足當下、著眼未來,對加快建設教育強國作出深刻闡釋和總體(ti) 部署。總書(shu) 記指出:“我們(men) 要建設的教育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教育強國,必須以堅持黨(dang) 對教育事業(ye) 的全麵領導為(wei) 根本保證,以立德樹人為(wei) 根本任務,以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為(wei) 根本目標,以服務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為(wei) 重要使命,以教育理念、體(ti) 係、製度、內(nei) 容、方法、治理現代化為(wei) 基本路徑,以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為(wei) 核心功能,最終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總書(shu) 記強調,我們(men) 要全麵貫徹黨(dang) 的教育方針,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發展教育,主動超前布局、有力應對變局、奮力開拓新局,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強夯實國家富強之基,為(wei) 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提供有力支撐。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南開大學張伯苓老校長有‘三問’——你是中國人嗎?你愛中國嗎?你願意中國好嗎?這既是曆史之問,也是時代之問、未來之問。我們(men) 就要把這個(ge) 事情做好。”2019年1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南開大學考察調研,其言諄諄,其意切切。

  1935年初秋,在中華民族危急存亡之際,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在開學典禮上向全體(ti) 師生問了三個(ge) 問題。這著名的“愛國三問”,實質是在追問教育要培養(yang) 什麽(me) 人這一首要問題。

  “培養(yang) 什麽(me) 人、怎樣培養(yang) 人、為(wei) 誰培養(yang) 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也是建設教育強國的核心課題。”我國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辦的是社會(hui) 主義(yi) 教育,培養(yang) 的人必須樹立共產(chan) 主義(yi) 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共同理想,這就是我們(men) 要立的“德”。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鮮明指出:“我們(men) 的教育絕不能培養(yang) 社會(hui) 主義(yi) 破壞者和掘墓人,絕不能培養(yang) 出一些‘長著中國臉,不是中國心,沒有中國情,缺少中國味’的人!那將是教育的失敗。”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yang) 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必須把握的大是大非問題。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從(cong) 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後繼有人、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戰略高度,勉勵少年兒(er) 童“在星星火炬的照耀下,在黨(dang) 的陽光的沐浴下,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時刻準備著”;鼓勵當代青年“有信念、有夢想、有奮鬥、有奉獻的人生,才是有意義(yi) 的人生”;寄語莘莘學子“爭(zheng) 做堪當民族複興(xing) 重任的時代新人,在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時代洪流中踔厲奮發、勇毅前進”;囑托廣大教師“想把學生培養(yang) 成什麽(me) 樣的人,自己首先就應該成為(wei) 什麽(me) 樣的人”……總書(shu) 記語重心長的教誨,指引廣大師生在新時代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火熱實踐中成長成才、建功立業(ye) ,展現出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的堅定決(jue) 心和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圖為(wei) 2023年6月9日,安徽省銅陵市第七中學學生正在車間上“行走的思政課”,近距離感受銅陵銅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新氣象。

  在《紮實推動教育強國建設》這篇重要文章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進一步強調,“我們(men) 建設教育強國的目的,就是培養(yang) 一代又一代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yang) 一代又一代在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中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確保黨(dang) 的事業(ye) 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建設後繼有人”,並對如何“培養(yang) 擔當民族複興(xing) 大任的時代新人”提出明確要求。一是 “堅持不懈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鑄魂育人,著力加強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永遠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矢誌奉獻國家和人民”。二是“堅持改革創新,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ti) 化建設,提高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吸引力”。三是“提高網絡育人能力,紮實做好互聯網時代的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識形態工作”。

  把高質量發展作為(wei) 各級各類教育的生命線

  提高教育質量是一個(ge) 係統工程,涉及教育觀念、教育體(ti) 製、教學方式的全方位調整,需要做到老師“教好”、學生“學好”、學校“管好”三位一體(ti)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提高教育質量,從(cong) 德智體(ti) 美勞“五育並舉(ju) ”,到全員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把促進人的全麵發展、適應國家社會(hui) 需要作為(wei) 衡量教育質量的標準,以提高教育質量為(wei) 導向完善管理製度和工作機製,全麵提高各級各類教育的質量。

  2023年5月1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給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科技小院的學生回信,強調:“黨(dang) 的二十大對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作出部署,希望同學們(men) 誌存高遠、腳踏實地,把課堂學習(xi) 和鄉(xiang) 村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厚植愛農(nong) 情懷,練就興(xing) 農(nong) 本領,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大舞台上建功立業(ye) ,為(wei) 加快推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貢獻青春力量。”圖為(wei) 5月13日,科技小院的師生在河北省曲周縣“綠色噸半糧”萬(wan) 畝(mu) 示範基地查看麥情。

  在《紮實推動教育強國建設》這篇重要文章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明確指出當前“我國教育已由規模擴張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強調要“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wei) 各級各類教育的生命線,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ti) 係,以教育高質量發展賦能經濟社會(hui) 可持續發展”。一方麵,建設教育強國,基點在基礎教育。總書(shu) 記強調,“要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you) 質發展,推動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和城鄉(xiang) 一體(ti) 化”;“基礎教育既要夯實學生的知識基礎,也要激發學生崇尚科學、探索未知的興(xing) 趣,培養(yang) 其探索性、創新性思維品質”;“在全社會(hui) 樹立科學的人才觀、成才觀、教育觀,加快扭轉教育功利化傾(qing) 向,形成健康的教育環境和生態”。另一方麵,建設教育強國,龍頭是高等教育。總書(shu) 記強調,“要把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you) 勢學科作為(wei) 重中之重,大力加強基礎學科、新興(xing) 學科、交叉學科建設,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推進科研創新,不斷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和人才培養(yang) 質量”。總書(shu) 記同時指出,“要建設全民終身學習(xi) 的學習(xi) 型社會(hui) 、學習(xi) 型大國,促進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不斷提高國民受教育程度,全麵提升人力資源開發水平,促進人的全麵發展”。

  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倍增效應

  “不求最大、但求最優(you) 、但求適應社會(hui) 需要”。

  閩江學院校門入口一側(ce) 石碑上,16個(ge) 字格外醒目。這是習(xi) 近平同誌在福州工作期間兼任閩江職業(ye) 大學校長時提出的辦學理念,也是閩江學院長久以來堅守的辦學指導思想。2021年3月25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這裏考察調研,肯定閩江學院在堅持應用型辦學、深化產(chan) 教融合等方麵取得的成績,強調要“堅持應用技術型辦學方向,適應社會(hui) 需要設置專(zhuan) 業(ye) 、打好基礎”。

  “適應社會(hui) 需要”,為(wei) 人民服務、為(we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治國理政服務、為(wei) 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服務、為(wei) 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服務,是中國教育事業(ye) 的光榮使命。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持把優(you) 先發展教育事業(ye) 作為(wei) 推動黨(dang) 和國家各項事業(ye) 發展的重要先手棋,更好推動教育同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要求相適應、同人民群眾(zhong) 期待相契合、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為(wei) 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注入澎湃動能。

  黨(dang) 的二十大對“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作出係統部署。“當今時代,人才是第一資源,科技是第一生產(chan) 力,創新是第一動力,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具有內(nei) 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撐性,要把三者有機結合起來、一體(ti) 統籌推進,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倍增效應。”在《紮實推動教育強國建設》這篇重要文章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闡明“把服務高質量發展作為(wei) 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任務”的深遠考量並進一步提出明確要求。一是“進一步加強科學教育、工程教育,加強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yang) ,為(wei) 解決(jue) 我國關(guan) 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提供人才支撐”。二是“係統分析我國各方麵人才發展趨勢及缺口狀況,根據科學技術發展態勢,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動態調整優(you) 化高等教育學科設置,有的放矢培養(yang) 國家戰略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提升教育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力、貢獻力”。三是“統籌職業(ye) 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推進職普融通、產(chan) 教融合、科教融匯,源源不斷培養(yang) 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大國工匠、能工巧匠”。

  以改革創新為(wei) 動力

  “改革創新是時代精神,青少年是最活躍的群體(ti) ,思政課建設要向改革創新要活力。”

  2019年3月18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hui) ,對“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qin) 和力、針對性”作出係統闡釋。

  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把教育改革納入全麵深化改革統籌謀劃,強調改革是教育事業(ye) 發展的根本動力,以改革激活力、增動力,引領教育改革開啟了向縱深推進的進程。從(cong) 深化考試招生製度改革,到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從(cong) 統籌推進縣域內(nei) 城鄉(xiang) 義(yi) 務教育一體(ti) 化改革發展,到全麵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一係列頂層設計方案陸續發布,教育全麵深化改革的“四梁八柱”已經搭建起來,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於(yu) 高質量發展的教育體(ti) 製機製正在加快形成。

  改革永遠在路上。建設教育強國,必須進一步增強教育改革的係統性、整體(ti) 性、協同性,不斷把製度優(you) 勢更好轉化為(wei) 治理效能。在《紮實推動教育強國建設》這篇重要文章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從(cong) 教育大國到教育強國是一個(ge) 係統性躍升和質變,必須以改革創新為(wei) 動力”,並提出明確要求。一是“堅持係統觀念,統籌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ti) 製、保障機製改革,堅決(jue) 破除一切製約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思想觀念束縛和體(ti) 製機製弊端,全麵提高教育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二是“把促進教育公平融入到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各方麵各環節,縮小教育的城鄉(xiang) 、區域、校際、群體(ti) 差距,努力讓每個(ge) 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更好滿足群眾(zhong) 對‘上好學’的需要”。三是“緊扣建設教育強國目標,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jia) 改革,構建多元主體(ti) 參與(yu) 、符合我國實際、具有世界水平的教育評價(jia) 體(ti) 係”。四是“加強教材建設和管理,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和價(jia) 值導向,用心打造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精品教材”。五是“進一步推進數字教育,為(wei) 個(ge) 性化學習(xi) 、終身學習(xi) 、擴大優(you) 質教育資源覆蓋麵和教育現代化提供有效支撐”。

  完善教育對外開放戰略策略

  不拒細流,方為(wei) 江海。

  教育對外開放是我國改革開放事業(ye) 的重要組成部分。推進教育現代化,要堅持對外開放不動搖,加強同世界各國的互容、互鑒、互通。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立足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高度重視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指引我國教育開放總體(ti) 布局不斷優(you) 化,參與(yu) 全球教育治理不斷深化,中外教育合作與(yu) 人文交流成績斐然,教育國際影響力大大增強。

  在《紮實推動教育強國建設》這篇重要文章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進一步提出明確要求。一是“根據國際形勢發展變化,完善教育對外開放戰略策略,統籌做好‘引進來’和‘走出去’兩(liang) 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資源和創新要素,使我國成為(wei) 具有強大影響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二是“積極參與(yu) 全球教育治理,大力推進‘留學中國’品牌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傳(chuan) 播中國經驗、發出中國聲音,增強我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三是“堅持擴大教育對外開放不動搖”,同時“深入貫徹總體(ti) 國家安全觀,把牢教育對外開放正確方向和安全底線”。

  強教必先強師

  “再過幾天就是教師節,向全校教師致以節日祝福,祝全國廣大教師節日快樂(le) 。”

  2023年9月7日上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哈爾濱工程大學,勉勵青年學子在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中綻放青春光彩,並給全國廣大教師送上節日祝福。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chuan) 承者,承載著傳(chuan) 播知識、傳(chuan) 播思想、傳(chuan) 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一個(ge) 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ge) 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ge) 民族源源不斷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走進校園、親(qin) 切交談、致信問候……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每逢教師節,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總會(hui) 通過各種方式給全國廣大教師送上祝福,為(wei) 全黨(dang) 全社會(hui) 尊師重教作出表率。總書(shu) 記以“無上光榮”、“最偉(wei) 大、最神聖”、“最受社會(hui) 尊重”等形容教師工作,將教師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空前高度;從(cong) “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言為(wei) 士則、行為(wei) 世範的道德情操,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躬耕態度,樂(le) 教愛生、甘於(yu) 奉獻的仁愛之心,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6個(ge) 方麵,對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作出深刻闡釋;對教師提出“三個(ge) 牢固樹立”、“四有好老師”、“四個(ge) 引路人”、“四個(ge) 相統一”、“大先生”等殷切希望,為(wei) 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指明方向。新時代教師隊伍素質不斷提升,結構不斷優(you) 化,待遇不斷提高,教師隊伍建設取得曆史性成就,為(wei) 黨(dang) 和國家培育了大批優(you) 秀人才,為(wei) 我國教育事業(ye) 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今天的學生就是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的主力軍(jun) ,廣大教師就是打造這支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築夢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對全黨(dang) 全社會(hui) 尊師重教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也對教師隊伍建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在《紮實推動教育強國建設》這篇重要文章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wei) 建設教育強國最重要的基礎工作來抓,健全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ti) 係,大力培養(yang) 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ye) 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zhuan) 業(ye) 化教師隊伍”。一是“立足教育強國建設實際需要,加大教職工統籌配置和跨區域調整力度”。二是“弘揚尊師重教社會(hui) 風尚,提高教師政治地位、社會(hui) 地位、職業(ye) 地位,使教師成為(wei) 最受社會(hui) 尊重的職業(ye) 之一,支持和吸引優(you) 秀人才熱心從(cong) 教、精心從(cong) 教、長期從(cong) 教、終身從(cong) 教”。三是“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引導廣大教師堅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養(yang) 紮實學識、勤修仁愛之心,樹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誌向和抱負,堅守三尺講台,潛心教書(shu) 育人”。

  建設教育強國是全黨(dang) 全社會(hui) 的共同任務。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 “要堅持和加強黨(dang) 對教育工作的全麵領導,不斷完善黨(dang) 委統一領導、黨(dang) 政齊抓共管、部門各負其責的教育領導體(ti) 製”。總書(shu) 記對各個(ge) 方麵提出明確要求,“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要把建設教育強國作為(wei) 總抓手,加強頂層設計、統籌協調、整體(ti) 推進、督促落實”;“各級黨(dang) 委和政府要始終心懷‘國之大者’,堅持教育優(you) 先發展,在組織領導、發展規劃、資源保障、經費投入上加大力度”;“學校、家庭、社會(hui) 要緊密合作、同向發力,積極投身教育強國實踐,共同辦好教育強國事業(ye) ”。

  “國勢之強由於(yu) 人,人材之成出於(yu) 學。”有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有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科學指引,一定能走好教育強國建設的曆史新征程,辦好教育強國事業(ye) ,為(wei) 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提供有力支撐。

  延伸閱讀

  習(xi) 近平:紮實推動教育強國建設

發布時間:2023年09月15日 15:26 來源:求是 編輯:許建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