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領頭羊和火車頭作用 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麵

廣州市委主題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主題教育工作會(hui) 議上指出,“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這個(ge)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成效檢驗主題教育成果”。廣州市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視察廣東(dong) 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感恩奮進、真抓實幹,市委主要領導帶領全市上下認真查找影響和製約高質量發展的突出問題與(yu) 關(guan) 鍵短板,研究謀劃破難題、促發展的思路舉(ju) 措,錨定“排頭兵、領頭羊、火車頭”標高追求,燃起“二次創業(ye) ”的奮鬥激情,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麵。

  縱深推進新階段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在全麵深化改革開放上走在前列、當好示範。廣州市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論述,準確把握堅定不移全麵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要求,以“走出去”學先進、找差距的實際行動為(wei) 廣州發展尋良方、謀良策。一是縱深推進南沙開發開放。發揮南沙工委這一新機製的重要作用,積極推動《廣州南沙深化麵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麵合作總體(ti) 方案》以及重大政策、重大事項、重大項目3張清單落實落地,加快推進南沙新一輪總體(ti) 發展規劃修編工作。推進服務業(ye) 擴大開放綜合試點,提速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廣州南沙)跨境理財和資管中心,全麵拓展高質量發展的空間。二是改革創新推動規則銜接機製對接。深入實施72項與(yu) 港澳規則銜接事項清單,完成試點香港工程建設管理模式、科研物資跨境自由流動試點等一批事項。深化運用好“域外法查明通”平台,一鍵聯通境內(nei) 外司法銜接,為(wei) 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提供高質量司法服務保障。三是規劃引領推動互聯互通。優(you) 化慶盛樞紐、南沙灣、南沙樞紐三個(ge) 先行啟動區和明珠灣區城市設計。科學劃定南沙區城鎮開發邊界261平方公裏,市級傾(qing) 斜安排1695畝(mu) 新增用地指標保障南沙發展空間和重大項目落地。

  加快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在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倍增效應上走在前列、當好示範。廣州市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ti) 學習(xi) 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準確把握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的內(nei) 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撐性,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you) 勢。一是持續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發揮廣州國家實驗室、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牽引作用,推動在穗高校、科研機構的科技成果在廣州轉化落地。引導建立“政府+社會(hui) ”多元投入基礎研究機製,打造科研經費“包幹製”,探索推行“免申即享”兌(dui) 現方式,激發科研人員創新活力。二是加強高質量教育體(ti) 係建設。統籌高等教育、職業(ye) 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推進職普融通、產(chan) 教融合、科教融匯;加強基礎學科、新興(xing) 學科、交叉學科建設,香港科技大學(廣州)今年開始在人工智能、智能製造工程等前沿學科招生。三是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優(you) 化實施“廣聚英才”人才工程,修訂《廣州市人才綠卡製度實施辦法》,全麵推進科技部、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認定標準試點工作,探索粵港澳人才協同發展機製。

  堅持產(chan) 業(ye) 第一、製造業(ye) 立市,在構建以實體(ti) 經濟為(wei) 支撐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上走在前列、當好示範。廣州市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貫徹新發展理念的重要論述,準確把握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重要要求,市委主要領導牽頭開展“堅持產(chan) 業(ye) 第一、製造業(ye) 立市”課題調研,提出高質量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等6個(ge) 方麵21條具體(ti) 措施,加快推動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一是強化產(chan) 業(ye) 引導,推動轉型升級。出台加快先進製造業(ye) 項目投資建設的若幹政策措施,對重點產(chan) 業(ye) 鏈中強鏈、補鏈的重大項目,采取股權投資、落戶獎勵、貸款貼息等方式支持落地。開展“四化”平台賦能專(zhuan) 項行動,推動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網絡化協同、智能化改造、綠色化提升。二是聚焦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打造產(chan) 業(ye) 集群。深入實施高質量發展提質增效、實體(ti) 經濟做強做優(you) 等“十大專(zhuan) 項行動”,全力打造萬(wan) 億(yi) 引領、千億(yi) 支撐、未來接續的產(chan) 業(ye) 集群體(ti) 係,推動廣汽埃安、粵芯二期、華星光電T9等重點項目擴大產(chan) 能,前瞻性布局量子科技、深海空天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未來產(chan) 業(ye) ,勇於(yu) 開辟發展新賽道。三是優(you) 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采取專(zhuan) 班推進、綠色通道等措施,加強項目招引、落地、開工、投產(chan) 全生命周期跟蹤服務。用好再擔保、貸款貼息等財政政策,緩解中小微企業(ye) 融資難問題,進一步優(you) 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

  著力加強城市規劃建設治理,在率先轉變超大城市發展方式上走在前列、當好示範。廣州市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城市工作的重要論述,準確把握加快推動城市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要求,樹立“全周期管理”意識,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一是優(you) 化城市空間布局。編製廣州麵向2049的城市發展戰略規劃,構建“三脈”傳(chuan) 承發展、“三軸”融合互動、“三核”聯動發展的空間格局,規劃珠江高質量發展帶、活力創新走廊、東(dong) 部樞紐、北部增長極,縱深推進22個(ge) 重大平台規劃建設。二是推進城中村綜合治理。加快出台城中村改造條例,建立健全“統籌做地、淨地出讓”模式,推進196個(ge) 城中村及廣州火車站等4個(ge) 重點片區更新改造提升。堅持“拆、治、興(xing) ”並舉(ju) ,統籌做好居住條件改善、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曆史文化保護等工作。三是推動城鄉(xiang) 融合發展。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wan) 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推進城鄉(xiang) 一體(ti) 規劃設計、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要素資源均衡配置、生態環保共建共治、公共服務同質同標。打造強區促鎮帶村的區域強勁增長極,提速加力鎮域經濟發展,增強鎮街綜合服務功能。

  用心用情保障改善民生,在推動共同富裕上走在前列、當好示範。廣州市深刻領悟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準確把握“踐行宗旨為(wei) 民造福”的目標要求,持續完善解決(jue) 民生問題的製度機製,不斷提升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發展普惠性民生。新增基礎教育公辦學位6萬(wan) 多個(ge) 、普通高中學位7485個(ge) 。完善婦幼健康服務體(ti) 係,今年已完成宮頸癌、乳腺癌篩查超5萬(wan) 例,為(wei) 6.7萬(wan) 名新生兒(er) 提供免費遺傳(chuan) 代謝性疾病篩查和聽力篩查。二是改善基礎性民生。持續完善人人享有的基本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推動居家養(yang) 老服務全方位延伸至助餐配餐、醫養(yang) 結合、家政養(yang) 老等領域。推動全市長者飯堂增至1117個(ge) ,村居頤康服務站增至1705個(ge) ,年底前實現村(居)全覆蓋。三是保障兜底性民生。優(you) 化“穗救易”救助平台,織密兜牢特殊困難群眾(zhong) 的基本民生安全網。統籌各方資源,共同搭建關(guan) 愛特殊少年兒(er) 童協同育人平台,探索特殊少年兒(er) 童融合教育新模式。落實殘疾人就業(ye) 幫扶政策,舉(ju) 辦“2023年春風行動暨就業(ye) 援助月”國企招聘殘疾人專(zhuan) 場招聘會(hui) ,組織41家國有企業(ye) 提供1586個(ge) 招聘崗位。

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主題教育專(zhuan) 題網站

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主題教育專(zhuan) 題網站

發布時間:2023年09月13日 16:39 來源:《黨建》雜誌 編輯:田延華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