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機關(guan) 單位工作人員在使用社交媒體(ti) 過程中,違規傳(chuan) 輸、處理涉密信息情況時有發生,給國家安全和利益造成損害。我們(men) 選取了近年來查處的部分典型社交媒體(ti) 泄密案件,提醒廣大機關(guan) 單位工作人員特別是涉密人員規範使用社交媒體(ti) ,防範失泄密行為(wei) 。
某涉密單位公眾(zhong) 號泄密案
2018 年 1 月,某涉密單位下屬雜誌社副總編輯曲某從(cong) 該單位政策研究室主任董某處領取一張存有該單位發展戰略綱要的光盤(未標密,內(nei) 容涉及某領域機密級國家秘密)。董某要求該資料僅(jin) 作為(wei) 雜誌社內(nei) 部工作參考使用。當日,曲某將光盤交給該社記者部主任姚某,但沒有向姚某提出上述使用要求。姚某拿到光盤後直接轉交給編輯徐某。徐某根據綱要撰寫(xie) 宣傳(chuan) 報道稿,經報姚某審查、簽署不涉密意見後,在該單位公眾(zhong) 號上對外發布。由於(yu) 綱要內(nei) 容涉及領域較為(wei) 敏感,立即受到廣泛關(guan) 注,被多家媒體(ti) 、網站轉載,導致嚴(yan) 重後果。案件發生後,姚某、曲某、董某以及負有領導責任的雜誌社總編輯原某均受到紀律處分。
某涉密單位工作人員通過
圖文識別小程序違規上傳(chuan) 涉密文件案
2020 年 6 月,某涉密單位辦公室主任孫某接到上級下發的一份機密級文件,為(wei) 圖工作方便,使用手機將該文件拍照並通過圖文識別小程序轉換成電子文檔。孫某認為(wei) ,自己沒有將涉密文件發送給別人,此事“天知地知自己知”,應該不會(hui) 出問題。令他沒想到的是,自己上傳(chuan) 的涉密文件已經留在小程序開發公司的服務器中,該公司一名員工發現服務器中存有涉密文件,便將文件導出售賣,最終被抓獲並移送司法機關(guan) 追究刑事責任,孫某也因此受到嚴(yan) 厲的紀律處分。
某中央企業(ye) 下屬公司
互聯網視頻會(hui) 議泄密案
2020 年 8 月,某境外網站刊登了一份內(nei) 容涉密的文件,並大肆炒作。經核實,刊登的文件內(nei) 容與(yu) 某中央企業(ye) 印發的一份涉密文件內(nei) 容基本一致,但裏麵摻雜了大量口語化內(nei) 容。經調查,該中央企業(ye) 某下屬公司為(wei) 及時向海外分公司傳(chuan) 達上級文件,違規使用互聯網視頻會(hui) 議軟件召開會(hui) 議進行傳(chuan) 達。會(hui) 上,該公司負責人黃某傳(chuan) 達了上述文件並要求不得錄音錄像、不得對外傳(chuan) 播。經比對,境外網站刊登的內(nei) 容,就是黃某傳(chuan) 達文件的錄音整理稿,極有可能是在會(hui) 議召開期間,會(hui) 議內(nei) 容通過技術手段被竊取。案件發生後,黃某受到嚴(yan) 肅的組織處理。
某省日報社工作人員通過
社交媒體(ti) 傳(chuan) 遞涉密信息案
2021年12月,有關(guan) 部門發現社交媒體(ti) 傳(chuan) 輸某省召開的幾次涉密會(hui) 議的發言材料,內(nei) 容涉及大量涉密敏感內(nei) 容。經查,發送人係該省日報社要聞中心記者李某。李某作為(wei) 涉密人員,長期負責重要會(hui) 議報道工作,其連續參加了省委組織召開的3次涉密會(hui) 議,在明知是涉密會(hui) 議並且明確要求不得錄音錄像的情況下,仍然違規使用錄音筆錄音,並通過連接互聯網的筆記本電腦轉化整理成3份省委主要負責同誌的涉密講話材料。隨後,李某又將3份材料發至同事組成的社交媒體(ti) 群,群中人員包括該報社多名領導幹部,但無人提醒其撤回。後續調查發現,李某使用的互聯網筆記本電腦中存儲(chu) 了大量其他涉密會(hui) 議材料,其承認違規對涉密會(hui) 議進行錄音已成習(xi) 慣。案件發生後,李某及負有領導責任的報社黨(dang) 委委員、副總編輯張某等責任人員受到紀律處分和組織處理。
某規劃設計研究院工作人員
通過社交媒體(ti) 傳(chuan) 遞涉密信息案
2022年4月,某規劃設計研究院工作人員張某將一份機密級規劃發送至項目組人員組成的社交媒體(ti) 群征求意見。該院總工程師兼某所所長、群主高某查看後意識到文件涉密,在群中發送不妥,但其處理方式不是立即製止並采取補救措施,而是要求張某撤回,對文件加“口令保護”後重新發送,認為(wei) 這樣就是“安全”的。群成員牛某對規劃進行校核後,又將文稿發至社交媒體(ti) 。案件發生後,張某、高某、牛某均受到嚴(yan) 厲的紀律處分。
某市廣播中心工作人員通過圖文
識別小程序違規上傳(chuan) 涉密文件案
2022年9月13日、14日,某市廣播電視台所屬廣播中心機要員顧某接到該台總編室電話通知,按慣例到該台摘抄有關(guan) 需要傳(chuan) 達落實的涉密文件(機密級1份、秘密級1份)。顧某覺得手抄文件又累又慢,在發現僅(jin) 其一人在會(hui) 議室,並無其他人監督的情況下,貪圖方便,使用手機對兩(liang) 份涉密文件拍照並使用圖文識別小程序轉換成電子文檔,隨後利用無線網絡通過文件傳(chuan) 輸助手發送到攜帶的互聯網筆記本電腦中。調查中,顧某最初矢口否認實施過上述行為(wei) ,經深入技術核查,又發現其於(yu) 2022年7月至8月間,以相同方式違規上傳(chuan) 其他 6 份涉密敏感文件。顧某最終承認了相關(guan) 違法行為(wei) 並進行了深刻反思。案件發生後,顧某及負有領導責任的廣播中心主任、副主任等均受到紀律處分和組織處理。
機關(guan) 單位要從(cong) 上述社交媒體(ti) 泄密案件中深刻吸取教訓,引以為(wei) 戒、舉(ju) 一反三,強化落實保密工作主體(ti) 責任,加強警示教育,著力提升全體(ti) 工作人員的保密意識和保密知識技能。機關(guan) 單位工作人員特別是涉密人員要提高警惕,規範使用互聯網社交媒體(ti) ,經常性開展自查,堅決(jue) 防範失泄密案件的發生,確保國家秘密安全。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