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間小路鋪著瀝青,雖彎彎曲曲,卻平整潔淨。路旁,兩(liang) 年前栽下的榛子樹苗已有一人多高,走近看,榛果已有拇指肚大小。
“這片榛子林今年開始掛果,預計一棵樹能產(chan) 幹果5斤。按照現在的市場行情,畝(mu) 均效益比原來種玉米至少要高出兩(liang) 三倍。”說話的是遼寧省本溪市平山區河東(dong) 村黨(dang) 總支組織委員周德平。2019年,本溪市開始開展“歸雁行動”,選聘35歲以下本鄉(xiang) 本土大學畢業(ye) 生、退役軍(jun) 人等回村任職,周德平就是其中的一員。
建立人才儲(chu) 備庫,嚴(yan) 把人選質量關(guan) ,選聘290人到村任職
2010年,周德平從(cong) 沈陽大學本科畢業(ye) 後回到平山區工作,和父親(qin) 一起經營餐廳和物業(ye) 公司。“2020年夏天,區委組織部和街道的幹部到我家走訪,動員我參加市裏的‘歸雁行動’。”周德平坦言,麵對區裏的動員,他有些意外。
“全市村兩(liang) 委幹部隊伍年齡老化、文化水平偏低,要彌補人才短板,既要深挖當地‘土專(zhuan) 家’‘田秀才’,也要在回引本土人才上下功夫。”本溪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張大治說。
那時候,周德平的老家河東(dong) 村是個(ge) 典型的黨(dang) 組織軟弱渙散村。“村兩(liang) 委5名幹部,50歲以下的隻有一名,最高學曆是高中,甚至沒有人會(hui) 操作電腦,遇到台賬統計等工作隻能臨(lin) 時雇人來幹。”河東(dong) 村所在橋北街道黨(dang) 工委書(shu) 記楊鬆說。
麵對這一現狀,原本躍躍欲試的周德平心裏打起小鼓:“回到村裏,收入下降不說,整日麵對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家長裏短,自己能不能適應?”見兒(er) 子猶豫不決(jue) ,父親(qin) 給他打氣:“隻要拿出公心和真心,村裏的事再難也能辦好。”
報名、筆試、麵試、考察、公示,2020年9月,周德平正式成為(wei) 一名“歸雁”,被選聘為(wei) 河東(dong) 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助理。由於(yu) 工作出色,2021年他又當選村黨(dang) 總支組織委員。
區委組織部門“瞄上”周德平,並不是偶然。“我們(men) 會(hui) 同教育、人社、退役軍(jun) 人事務局等有關(guan) 部門,通過查閱資料、入戶走訪等方式,對轄區內(nei) 35歲以下本鄉(xiang) 本土大學畢業(ye) 生、退役軍(jun) 人等有關(guan) 情況進行摸底,以鄉(xiang) 鎮為(wei) 單位建立‘歸雁行動’人才儲(chu) 備庫,為(wei) 合理製定實施方案、科學有效開展工作奠定基礎。”本溪市委組織部組織二科科長閆賽男介紹。
在人員選拔中,本溪全市共有1029人參與(yu) 報名,各縣(區)委組織部門根據調研摸底和宣傳(chuan) 動員情況認真分析研判,對報名人選逐一“過篩子”,通過體(ti) 檢、考察、公示等環節嚴(yan) 把人選質量關(guan) ,最終選聘290人到村任職,實現288個(ge) 建製村全覆蓋。
“通過實施‘歸雁行動’,村幹部年齡、學曆、經曆結構得到進一步優(you) 化,35歲以下年輕幹部占比由6.4%提高到26.6%,大專(zhuan) 以上學曆幹部占比由40.2%提高到52.6%。”張大治說,與(yu) 此同時,村級黨(dang) 建工作規範化水平進一步提升,近兩(liang) 年來累計完成軟弱渙散黨(dang) 組織整頓38個(ge) ,發展農(nong) 村黨(dang) 員515名,其中35歲以下占比達52%。
組織選聘人員參加培訓,開展實地調研、學習(xi) 交流、掛職鍛煉
“她也就是來這‘鍍鍍金’,說不定啥時候就回城裏了。” “三十剛出頭的小女孩,能有啥能力經驗?”剛回到村裏那一陣,村民的質疑時不時地傳(chuan) 到於(yu) 江歡的耳中。
於(yu) 江歡,現任本溪滿族自治縣清河城鎮清河城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兼村委會(hui) 主任。1990年出生的她之前是一名初中教師,2019年成為(wei) 清河城村“歸雁行動”選聘人員。
“一定要讓自己紮下去、沉下去,幹出成績來,證明自己不比別人差!”於(yu) 江歡暗下決(jue) 心。
上任沒多久,村裏稻田水渠垮塌堵塞,這是於(yu) 江歡遇到的第一個(ge) 難題。眼瞅著供不上水,全村百姓心焦不已。雇不起施工隊,於(yu) 江歡就發動村兩(liang) 委班子成員帶頭上陣。“一共1.6公裏,主渠用木頭撐、石頭砌,支渠用塑料布加土壓實。”於(yu) 江歡說,“起初隻有十來人,後來很多村民都加入進來,整整幹了兩(liang) 天,一點沒耽誤農(nong) 時。”
一年多時間,村子裏坑坑窪窪的爛泥路全部變成了硬化路;原本漆黑一片的胡同和健身廣場,被130盞燈點亮;自來水也接到了每戶村民的家中……漸漸地,村民開始主動和她聊聊家長裏短。
於(yu) 江歡的成長,離不開相關(guan) 部門的培訓指導。“農(nong) 村一線是青年人成長的沃土、成才的課堂,更是他們(men) 成事的舞台。”閆賽男介紹,為(wei) 了能讓選聘的年輕“歸雁”真正在基層一線把根紮深紮牢,組織部門采取市級示範培訓、縣級全員培訓的方式,聚焦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基層治理熱點難點問題,每年至少對“歸雁行動”選聘人員全員輪訓1次。除了到典型示範村考察學習(xi) 和交流,“歸雁”還被選派到組織、農(nong) 業(ye) 、信訪等部門進行掛職鍛煉。
有了群眾(zhong) 基礎,於(yu) 江歡開始琢磨發展鄉(xiang) 村特色產(chan) 業(ye) 。“為(wei) 了拓展產(chan) 業(ye) 發展思路,縣委組織部帶領我們(men) 到省內(nei) 10多個(ge) 村和社區實地調研學習(xi) ,不僅(jin) 長了見識、學了經驗,更堅定了大家帶領村民增收致富的決(jue) 心和信心。”於(yu) 江歡介紹,當地村民有種植中草藥的傳(chuan) 統,但缺乏技術。2020年考察遼陽市前杜村時,村集體(ti) 帶動、村民入股的模式讓於(yu) 江歡眼前一亮。沿著這個(ge) 思路,2021年清河城村引進遼寧省恒原生態農(nong) 業(ye) 發展有限公司開展中藥材訂單種植,第一年就為(wei) 村集體(ti) 增收2萬(wan) 餘(yu) 元。
如今,清河城村組建了種植養(yang) 殖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新建了酸菜加工廠,入股石粉廠……去年村集體(ti) 經濟收入達到14萬(wan) 餘(yu) 元。
完善關(guan) 愛措施,落實薪酬待遇,對優(you) 秀“歸雁”在評先評優(you) 等方麵優(you) 先考慮
盛夏時節,明山區高台子街道梁家村前的太子河畔,前來避暑的遊客絡繹不絕。一個(ge) 個(ge) 遮陽傘(san) 棚抵擋烈日的灼熱,清冽的河水與(yu) 山間的清風帶走夏日的暑氣。
“去年我們(men) 購置了40個(ge) 傘(san) 棚,每個(ge) 傘(san) 棚配置一張圓桌、10個(ge) 凳子和一個(ge) 燒烤爐,按照一天70元的價(jia) 格租給遊客,去年回本,今年淨賺!”梁家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林海明興(xing) 奮地說,“還是年輕人腦子活,‘歸雁’來了,出路有了。”
林海明口中的“歸雁”,是2020年7月通過“歸雁行動”選聘為(wei) 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助理的武派。如今她已是村黨(dang) 總支組織委員和村委會(hui) 副主任,出租傘(san) 棚的想法就是她提出來的。
推廣試點改進蔬菜種植品種,實現每畝(mu) 地增收1萬(wan) 元左右;村民挑水上山澆地不方便,她巧妙地提出儲(chu) 存山上的雨水、雪水,順坡澆灌……到村任職以來,武派的好點子為(wei) 梁家村注入活力,也使她贏得了村民的信賴。
去年7月,兩(liang) 年聘期結束,武派是繼續留在村裏,還是回到城裏入職一家企業(ye) ?
“暢通鄉(xiang) 村人才選聘渠道,讓有本領、有情懷的‘歸雁’回得來隻是第一步。”張大治說,想要持續發揮人才對鄉(xiang) 村振興(xing) 支撐作用,更要為(wei) “歸雁”保障薪酬待遇、拓寬發展空間,讓“歸雁”變“留雁”。
為(wei) 激勵引導“歸雁”紮根農(nong) 村擔當作為(wei) 、幹事創業(ye) ,本溪市健全完善關(guan) 心關(guan) 愛措施,落實薪酬待遇,明確“歸雁”人員基本報酬一般不低於(yu) 所在縣區村民委員會(hui) 委員基本報酬,納入縣鄉(xiang) 兩(liang) 級財政預算,並按有關(guan) 規定繳納“五險”,建立正常增長機製。
此外,本溪樹立選賢任能的鮮明導向,對優(you) 秀“歸雁”在評先評優(you) 、培養(yang) 使用等方麵優(you) 先考慮。“目前有124人通過換屆進入村兩(liang) 委班子。”閆賽男介紹,本溪還將研究在招錄鄉(xiang) 鎮、街道事業(ye) 編製人員時,向優(you) 秀“歸雁”傾(qing) 斜。
繼2021年初換屆進入新一屆梁家村兩(liang) 委班子後,當年7月,武派又當選第十屆明山區黨(dang) 代表,她的幹勁更足了。“今年,我們(men) 準備試點水蛭養(yang) 殖,增加村集體(ti) 和農(nong) 民收入。”為(wei) 了保證梁家村發展不斷檔,武派把注意力集中在投資小、見效快的產(chan) 業(ye) 上,新點子層出不窮。
“年輕人敢想敢為(wei) ,我們(men) 老同誌一定要做好支持和落實工作,珍惜好、利用好‘歸雁’這一人才資源。”一旁的林海明聽了頻頻點頭。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