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guan) 於(yu)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

(2023年7月14日)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jun) ,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推動我國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的重要力量。為(wei)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ti) 要求

  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深入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加快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優(you) 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ye) 產(chan) 權和企業(ye) 家權益,全麵構建親(qin) 清政商關(guan) 係,使各種所有製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chan) 要素、公平參與(yu) 市場競爭(zheng) 、同等受到法律保護,引導民營企業(ye) 通過自身改革發展、合規經營、轉型升級不斷提升發展質量,促進民營經濟做大做優(you) 做強,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作出積極貢獻,在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曆史進程中肩負起更大使命、承擔起更重責任、發揮出更大作用。

  二、持續優(you) 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

  構建高水平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持續優(you) 化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發展環境,充分激發民營經濟生機活力。

  (一)持續破除市場準入壁壘。各地區各部門不得以備案、注冊(ce) 、年檢、認定、認證、指定、要求設立分公司等形式設定或變相設定準入障礙。清理規範行政審批、許可、備案等政務服務事項的前置條件和審批標準,不得將政務服務事項轉為(wei) 中介服務事項,沒有法律法規依據不得在政務服務前要求企業(ye) 自行檢測、檢驗、認證、鑒定、公證或提供證明等。穩步開展市場準入效能評估,建立市場準入壁壘投訴和處理回應機製,完善典型案例歸集和通報製度。

  (二)全麵落實公平競爭(zheng) 政策製度。強化競爭(zheng) 政策基礎地位,健全公平競爭(zheng) 製度框架和政策實施機製,堅持對各類所有製企業(ye) 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強化製止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製競爭(zheng) 的反壟斷執法。未經公平競爭(zheng) 不得授予經營者特許經營權,不得限定經營、購買(mai) 、使用特定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定期推出市場幹預行為(wei) 負麵清單,及時清理廢除含有地方保護、市場分割、指定交易等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zheng) 的政策。優(you) 化完善產(chan) 業(ye) 政策實施方式,建立涉企優(you) 惠政策目錄清單並及時向社會(hui) 公開。

  (三)完善社會(hui) 信用激勵約束機製。完善信用信息記錄和共享體(ti) 係,全麵推廣信用承諾製度,將承諾和履約信息納入信用記錄。發揮信用激勵機製作用,提升信用良好企業(ye) 獲得感。完善信用約束機製,依法依規按照失信懲戒措施清單對責任主體(ti) 實施懲戒。健全失信行為(wei) 糾正後的信用修複機製,研究出台相關(guan) 管理辦法。完善政府誠信履約機製,建立健全政務失信記錄和懲戒製度,將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的違約毀約、拖欠賬款、拒不履行司法裁判等失信信息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四)完善市場化重整機製。鼓勵民營企業(ye) 盤活存量資產(chan) 回收資金。堅持精準識別、分類施策,對陷入財務困境但仍具有發展前景和挽救價(jia) 值的企業(ye) ,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積極適用破產(chan) 重整、破產(chan) 和解程序。推動修訂企業(ye) 破產(chan) 法並完善配套製度。優(you) 化個(ge) 體(ti) 工商戶轉企業(ye) 相關(guan) 政策,降低轉換成本。

  三、加大對民營經濟政策支持力度

  精準製定實施各類支持政策,完善政策執行方式,加強政策協調性,及時回應關(guan) 切和利益訴求,切實解決(jue) 實際困難。

  (五)完善融資支持政策製度。健全銀行、保險、擔保、券商等多方共同參與(yu) 的融資風險市場化分擔機製。健全中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信用評級和評價(jia) 體(ti) 係,加強涉企信用信息歸集,推廣“信易貸”等服務模式。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中小微企業(ye) 在債(zhai) 券市場融資,鼓勵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ye) 發行科技創新公司債(zhai) 券,推動民營企業(ye) 債(zhai) 券融資專(zhuan) 項支持計劃擴大覆蓋麵、提升增信力度。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ye) 上市融資和再融資。

  (六)完善拖欠賬款常態化預防和清理機製。嚴(yan) 格執行《保障中小企業(ye) 款項支付條例》,健全防範化解拖欠中小企業(ye) 賬款長效機製,依法依規加大對責任人的問責處罰力度。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和大型企業(ye) 不得以內(nei) 部人員變更,履行內(nei) 部付款流程,或在合同未作約定情況下以等待竣工驗收批複、決(jue) 算審計等為(wei) 由,拒絕或延遲支付中小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款項。建立拖欠賬款定期披露、勸告指導、主動執法製度。強化商業(ye) 匯票信息披露,完善票據市場信用約束機製。完善拖欠賬款投訴處理和信用監督機製,加強對惡意拖欠賬款案例的曝光。完善拖欠賬款清理與(yu) 審計、督查、巡視等製度的常態化對接機製。

  (七)強化人才和用工需求保障。暢通人才向民營企業(ye) 流動渠道,健全人事管理、檔案管理、社會(hui) 保障等接續的政策機製。完善民營企業(ye) 職稱評審辦法,暢通民營企業(ye) 職稱評審渠道,完善以市場評價(jia) 為(wei) 導向的職稱評審標準。搭建民營企業(ye) 、個(ge) 體(ti) 工商戶用工和勞動者求職信息對接平台。大力推進校企合作、產(chan) 教融合。推進民營經濟產(chan) 業(ye) 工人隊伍建設,優(you) 化職業(ye) 發展環境。加強靈活就業(ye) 和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發揮平台企業(ye) 在擴大就業(ye) 方麵的作用。

  (八)完善支持政策直達快享機製。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直達機製作用,推動涉企資金直達快享。加大涉企補貼資金公開力度,接受社會(hui) 監督。針對民營中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建立支持政策“免申即享”機製,推廣告知承諾製,有關(guan) 部門能夠通過公共數據平台提取的材料,不再要求重複提供。

  (九)強化政策溝通和預期引導。依法依規履行涉企政策調整程序,根據實際設置合理過渡期。加強直接麵向民營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的政策發布和解讀引導。支持各級政府部門邀請優(you) 秀企業(ye) 家開展谘詢,在涉企政策、規劃、標準的製定和評估等方麵充分發揮企業(ye) 家作用。

  四、強化民營經濟發展法治保障

  健全對各類所有製經濟平等保護的法治環境,為(wei) 民營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穩定的預期。

  (十)依法保護民營企業(ye) 產(chan) 權和企業(ye) 家權益。防止和糾正利用行政或刑事手段幹預經濟糾紛,以及執法司法中的地方保護主義(yi) 。進一步規範涉產(chan) 權強製性措施,避免超權限、超範圍、超數額、超時限查封扣押凍結財產(chan) 。對不宜查封扣押凍結的經營性涉案財物,在保證偵(zhen) 查活動正常進行的同時,可以允許有關(guan) 當事人繼續合理使用,並采取必要的保值保管措施,最大限度減少偵(zhen) 查辦案對正常辦公和合法生產(chan) 經營的影響。完善涉企案件申訴、再審等機製,健全冤錯案件有效防範和常態化糾正機製。

  (十一)構建民營企業(ye) 源頭防範和治理腐敗的體(ti) 製機製。出台司法解釋,依法加大對民營企業(ye) 工作人員職務侵占、挪用資金、受賄等腐敗行為(wei) 的懲處力度。健全涉案財物追繳處置機製。深化涉案企業(ye) 合規改革,推動民營企業(ye) 合規守法經營。強化民營企業(ye) 腐敗源頭治理,引導民營企業(ye) 建立嚴(yan) 格的審計監督體(ti) 係和財會(hui) 製度。充分發揮民營企業(ye) 黨(dang) 組織作用,推動企業(ye) 加強法治教育,營造誠信廉潔的企業(ye) 文化氛圍。建立多元主體(ti) 參與(yu) 的民營企業(ye) 腐敗治理機製。推動建設法治民營企業(ye) 、清廉民營企業(ye) 。

  (十二)持續完善知識產(chan) 權保護體(ti) 係。加大對民營中小微企業(ye) 原始創新保護力度。嚴(yan) 格落實知識產(chan) 權侵權懲罰性賠償(chang) 、行為(wei) 保全等製度。建立知識產(chan) 權侵權和行政非訴執行快速處理機製,健全知識產(chan) 權法院跨區域管轄製度。研究完善商業(ye) 改進、文化創意等創新成果的知識產(chan) 權保護辦法,嚴(yan) 厲打擊侵犯商業(ye) 秘密、仿冒混淆等不正當競爭(zheng) 行為(wei) 和惡意搶注商標等違法行為(wei) 。加大對侵犯知識產(chan) 權違法犯罪行為(wei) 的刑事打擊力度。完善海外知識產(chan) 權糾紛應對指導機製。

  (十三)完善監管執法體(ti) 係。加強監管標準化規範化建設,依法公開監管標準和規則,增強監管製度和政策的穩定性、可預期性。提高監管公平性、規範性、簡約性,杜絕選擇性執法和讓企業(ye) “自證清白”式監管。鼓勵跨行政區域按規定聯合發布統一監管政策法規及標準規範,開展聯動執法。按照教育與(yu) 處罰相結合原則,推行告知、提醒、勸導等執法方式,對初次違法且危害後果輕微並及時改正的依法不予行政處罰。

  (十四)健全涉企收費長效監管機製。持續完善政府定價(jia) 的涉企收費清單製度,進行常態化公示,接受企業(ye) 和社會(hui) 監督。暢通涉企違規收費投訴舉(ju) 報渠道,建立規範的問題線索部門共享和轉辦機製,綜合采取市場監管、行業(ye) 監管、信用監管等手段實施聯合懲戒,公開曝光違規收費典型案例。

  五、著力推動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引導民營企業(ye) 踐行新發展理念,深刻把握存在的不足和麵臨(lin) 的挑戰,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chan) 業(ye) 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堅守主業(ye) 、做強實業(ye) ,自覺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十五)引導完善治理結構和管理製度。支持引導民營企業(ye) 完善法人治理結構、規範股東(dong) 行為(wei) 、強化內(nei) 部監督,實現治理規範、有效製衡、合規經營,鼓勵有條件的民營企業(ye) 建立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ye) 製度。依法推動實現企業(ye) 法人財產(chan) 與(yu) 出資人個(ge) 人或家族財產(chan) 分離,明晰企業(ye) 產(chan) 權結構。研究構建風險評估體(ti) 係和提示機製,對嚴(yan) 重影響企業(ye) 運營並可能引發社會(hui) 穩定風險的情形提前預警。支持民營企業(ye) 加強風險防範管理,引導建立覆蓋企業(ye) 戰略、規劃、投融資、市場運營等各領域的全麵風險管理體(ti) 係,提升質量管理意識和能力。

  (十六)支持提升科技創新能力。鼓勵民營企業(ye) 根據國家戰略需要和行業(ye) 發展趨勢,持續加大研發投入,開展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按規定積極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培育一批關(guan) 鍵行業(ye) 民營科技領軍(jun) 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和創新能力強的中小企業(ye) 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加大政府采購創新產(chan) 品力度,發揮首台(套)保險補償(chang) 機製作用,支持民營企業(ye) 創新產(chan) 品迭代應用。推動不同所有製企業(ye) 、大中小企業(ye) 融通創新,開展共性技術聯合攻關(guan) 。完善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管理製度和成果轉化機製,調動其支持民營中小微企業(ye) 創新發展積極性,支持民營企業(ye) 與(yu) 科研機構合作建立技術研發中心、產(chan) 業(ye) 研究院、中試熟化基地、工程研究中心、製造業(ye) 創新中心等創新平台。支持民營企業(ye) 加強基礎性前沿性研究和成果轉化。

  (十七)加快推動數字化轉型和技術改造。鼓勵民營企業(ye) 開展數字化共性技術研發,參與(yu) 數據中心、工業(ye) 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和應用創新。支持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推動低成本、模塊化智能製造設備和係統的推廣應用。引導民營企業(ye) 積極推進標準化建設,提升產(chan) 品質量水平。支持民營企業(ye) 加大生產(chan) 工藝、設備、技術的綠色低碳改造力度,加快發展柔性製造,提升應急擴產(chan) 轉產(chan) 能力,提升產(chan) 業(ye) 鏈韌性。

  (十八)鼓勵提高國際競爭(zheng) 力。支持民營企業(ye) 立足自身實際,積極向核心零部件和高端製成品設計研發等方向延伸;加強品牌建設,提升“中國製造”美譽度。鼓勵民營企業(ye) 拓展海外業(ye) 務,積極參與(yu) 共建“一帶一路”,有序參與(yu) 境外項目,在走出去中遵守當地法律法規、履行社會(hui) 責任。更好指導支持民營企業(ye) 防範應對貿易保護主義(yi) 、單邊主義(yi) 、“長臂管轄”等外部挑戰。強化部門協同配合,針對民營經濟人士海外人身和財產(chan) 安全,建立防範化解風險協作機製。

  (十九)支持參與(yu) 國家重大戰略。鼓勵民營企業(ye) 自主自願通過擴大吸納就業(ye) 、完善工資分配製度等,提升員工享受企業(ye) 發展成果的水平。支持民營企業(ye) 到中西部和東(dong) 北地區投資發展勞動密集型製造業(ye) 、裝備製造業(ye) 和生態產(chan) 業(ye) ,促進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加快發展,投入邊疆地區建設推進興(xing) 邊富民。支持民營企業(ye) 參與(yu) 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提供減碳技術和服務,加大可再生能源發電和儲(chu) 能等領域投資力度,參與(yu) 碳排放權、用能權交易。支持民營企業(ye) 參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推動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和社會(hui) 化服務組織發展現代種養(yang) 業(ye) ,高質量發展現代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業(ye) ,因地製宜發展現代農(nong) 業(ye) 服務業(ye) ,壯大休閑農(nong) 業(ye) 、鄉(xiang) 村旅遊業(ye) 等特色產(chan) 業(ye) ,積極投身“萬(wan) 企興(xing) 萬(wan) 村”行動。支持民營企業(ye) 參與(yu) 全麵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引導民營資本參與(yu) 新型城鎮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領域建設。

  (二十)依法規範和引導民營資本健康發展。健全規範和引導民營資本健康發展的法律製度,為(wei) 資本設立“紅綠燈”,完善資本行為(wei) 製度規則,集中推出一批“綠燈”投資案例。全麵提升資本治理效能,提高資本監管能力和監管體(ti) 係現代化水平。引導平台經濟向開放、創新、賦能方向發展,補齊發展短板弱項,支持平台企業(ye) 在創造就業(ye) 、拓展消費、國際競爭(zheng) 中大顯身手,推動平台經濟規範健康持續發展。鼓勵民營企業(ye) 集中精力做強做優(you) 主業(ye) ,提升核心競爭(zheng) 力。

  六、促進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

  全麵貫徹信任、團結、服務、引導、教育的方針,用務實舉(ju) 措穩定人心、鼓舞人心、凝聚人心,引導民營經濟人士弘揚企業(ye) 家精神。

  (二十一)健全民營經濟人士思想政治建設機製。積極穩妥做好在民營經濟代表人士先進分子中發展黨(dang) 員工作。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教育。教育引導民營經濟人士中的黨(dang) 員堅定理想信念,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堅決(jue) 執行黨(dang) 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積極探索創新民營經濟領域黨(dang) 建工作方式。

  (二十二)培育和弘揚企業(ye) 家精神。引導民營企業(ye) 家增強愛國情懷、勇於(yu) 創新、誠信守法、承擔社會(hui) 責任、拓展國際視野,敢闖敢幹,不斷激發創新活力和創造潛能。發揮優(you) 秀企業(ye) 家示範帶動作用,按規定加大評選表彰力度,在民營經濟中大力培育企業(ye) 家精神,及時總結推廣富有中國特色、順應時代潮流的企業(ye) 家成長經驗。

  (二十三)加強民營經濟代表人士隊伍建設。優(you) 化民營經濟代表人士隊伍結構,健全選人機製,兼顧不同地區、行業(ye) 和規模企業(ye) ,適當向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高技術產(chan) 業(ye) 、先進製造業(ye) 、現代服務業(ye) 、現代農(nong) 業(ye) 等領域傾(qing) 斜。規範政治安排,完善相關(guan) 綜合評價(jia) 體(ti) 係,穩妥做好推薦優(you) 秀民營經濟人士作為(wei) 各級人大代表候選人、政協委員人選工作,發揮工商聯在民營經濟人士有序政治參與(yu) 中的主渠道作用。支持民營經濟代表人士在國際經濟活動和經濟組織中發揮更大作用。

  (二十四)完善民營經濟人士教育培訓體(ti) 係。完善民營經濟人士專(zhuan) 題培訓和學習(xi) 研討機製,進一步加大教育培訓力度。完善民營中小微企業(ye) 培訓製度,構建多領域多層次、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培訓體(ti) 係。加強對民營經濟人士的梯次培養(yang) ,建立健全年輕一代民營經濟人士傳(chuan) 幫帶輔導製度,推動事業(ye) 新老交接和有序傳(chuan) 承。

  (二十五)全麵構建親(qin) 清政商關(guan) 係。把構建親(qin) 清政商關(guan) 係落到實處,黨(dang) 政幹部和民營企業(ye) 家要雙向建立親(qin) 清統一的新型政商關(guan) 係。各級領導幹部要坦蕩真誠同民營企業(ye) 家接觸交往,主動作為(wei) 、靠前服務,依法依規為(wei) 民營企業(ye) 和民營企業(ye) 家解難題、辦實事,守住交往底線,防範廉政風險,做到親(qin) 而有度、清而有為(wei) 。民營企業(ye) 家要積極主動與(yu) 各級黨(dang) 委和政府及部門溝通交流,講真話、說實情、建諍言,潔身自好走正道,遵紀守法辦企業(ye) ,光明正大搞經營。

  七、持續營造關(guan) 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社會(hui) 氛圍

  引導和支持民營經濟履行社會(hui) 責任,展現良好形象,更好與(yu) 輿論互動,營造正確認識、充分尊重、積極關(guan) 心民營經濟的良好社會(hui) 氛圍。

  (二十六)引導全社會(hui) 客觀正確全麵認識民營經濟和民營經濟人士。加強理論研究和宣傳(chuan) ,堅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把握好正確輿論導向,引導社會(hui) 正確認識民營經濟的重大貢獻和重要作用,正確看待民營經濟人士通過合法合規經營獲得的財富。堅決(jue) 抵製、及時批駁澄清質疑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經濟製度、否定和弱化民營經濟的錯誤言論與(yu) 做法,及時回應關(guan) 切、打消顧慮。

  (二十七)培育尊重民營經濟創新創業(ye) 的輿論環境。加強對優(you) 秀企業(ye) 家先進事跡、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ye) 的宣傳(chuan) 報道,凝聚崇尚創新創業(ye) 正能量,增強企業(ye) 家的榮譽感和社會(hui) 價(jia) 值感。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輿論環境和時代氛圍,對民營經濟人士合法經營中出現的失誤失敗給予理解、寬容、幫助。建立部門協作機製,依法嚴(yan) 厲打擊以負麵輿情為(wei) 要挾進行勒索等行為(wei) ,健全相關(guan) 舉(ju) 報機製,降低企業(ye) 維權成本。

  (二十八)支持民營企業(ye) 更好履行社會(hui) 責任。教育引導民營企業(ye) 自覺擔負促進共同富裕的社會(hui) 責任,在企業(ye) 內(nei) 部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guan) 係,推動構建全體(ti) 員工利益共同體(ti) ,讓企業(ye) 發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體(ti) 員工。鼓勵引導民營經濟人士做發展的實幹家和新時代的奉獻者,在更高層次上實現個(ge) 人價(jia) 值,向全社會(hui) 展現遵紀守法、遵守社會(hui) 公德的良好形象,做到富而有責、富而有義(yi) 、富而有愛。探索建立民營企業(ye) 社會(hui) 責任評價(jia) 體(ti) 係和激勵機製,引導民營企業(ye) 踴躍投身光彩事業(ye) 和公益慈善事業(ye) ,參與(yu) 應急救災,支持國防建設。

  八、加強組織實施

  (二十九)堅持和加強黨(dang) 的領導。堅持黨(dang) 中央對民營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把黨(dang) 的領導落實到工作全過程各方麵。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建立完善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ye) 發展工作機製,明確和壓實部門責任,加強協同配合,強化央地聯動。支持工商聯圍繞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和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更好發揮作用。

  (三十)完善落實激勵約束機製。強化已出台政策的督促落實,重點推動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產(chan) 權保護、弘揚企業(ye) 家精神等政策落實落細,完善評估督導體(ti) 係。建立健全民營經濟投訴維權平台,完善投訴舉(ju) 報保密製度、處理程序和督辦考核機製。

  (三十一)及時做好總結評估。在與(yu) 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中對涉民營經濟政策開展專(zhuan) 項評估審查。完善中國營商環境評價(jia) 體(ti) 係,健全政策實施效果第三方評價(jia) 機製。加強民營經濟統計監測評估,必要時可研究編製統一規範的民營經濟發展指數。不斷創新和發展“晉江經驗”,及時總結推廣各地好經驗好做法,對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以適當形式予以固化。

發布時間:2023年07月19日 19:08 來源:新華社 編輯:許建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