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引領生態文明建設紀實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盛夏時節,萬(wan) 物榮華,大美中國,江山如畫。

  雲(yun) 南洱海碧波萬(wan) 頃,不遠處蒼山青翠。8年前洱海湖畔,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留下“立此存照”的約定,殷殷囑咐:“一定要把洱海保護好,讓‘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wan) 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駐人間。”

  係統治理生態環境,全流域加強保護修複,如今蒼山洱海風光更加綺麗(li) 。

  陝西秦嶺群山巍峨,清泉映碧翠,一脈承古今。3年前秦嶺深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迎著清冽山風舉(ju) 目遠眺,語重心長:“生態文明建設並不是說把多少真金白銀捧在手裏,而是為(wei) 曆史、為(wei) 子孫後代去做。”

  牢記囑托,當好秦嶺“生態衛士”,秦嶺陝西段生態狀況評價(jia) 為(wei) “優(you) ”“優(you) 良”等級麵積已首次超過99%。

  山一程,水一程,情係“國之大者”。從(cong) 東(dong) 南沿海到黃土高坡,從(cong) 東(dong) 北平原到青藏高原,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走到哪裏,就把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講到哪裏,對生態文明建設念茲(zi) 在茲(zi) ,傾(qing) 注巨大心血。

  2018年5月,黨(dang) 中央召開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hui) ,正式確立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係統闡釋人與(yu) 自然、保護與(yu) 發展、環境與(yu) 民生、國內(nei) 與(yu) 國際等關(guan) 係,標誌著我們(men) 黨(dang) 對社會(hui) 主義(yi) 生態文明建設的規律性認識達到新的高度。

  思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新時代十年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發生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創造了舉(ju) 世矚目的生態奇跡和綠色發展奇跡。闊步新征程,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的話語激蕩人心:“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

  神州大地,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人心,築牢中國式現代化的生態根基,讓人民群眾(zhong) 在綠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思想領航——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guan) 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

  思想是曆史的航標。

  大河奔湧,九曲連環。今年4月1日,黃河保護法正式施行,為(wei) 保護中華民族的母親(qin) 河提供更堅實的法治保障。

  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黃河保護治理的每一步,都離不開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指引。

  5月16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山西運城市考察時強調:“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黨(dang) 中央從(cong) 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永續發展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戰略決(jue) 策,黃河流域各省區都要堅持把保護黃河流域生態作為(wei) 謀劃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基準線,不利於(yu)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事,堅決(jue) 不能做。”

  對黃河,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一直牽掛在心。在三江源頭,叮囑要保護好“中華水塔”;在甘肅,提出“讓黃河成為(wei) 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在山東(dong) 東(dong) 營黃河入海口,感慨“今天來到這裏,黃河上中下遊就都走到了,我心裏也踏實了”。

  新思想引領新實踐。最新遙感調查評估發現,黃河流域植被覆蓋度顯著增加,上遊植被覆蓋“綠線”比20年前西移約300公裏。黃河幹流去年首次全線達到Ⅱ類水質,實現連續23年不斷流,流域各地邁出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新步伐。

  江河之興(xing) ,見證思想光芒。回望來路,更能讀懂大黨(dang) 大國領袖的曆史擔當。

  幾十年時間,中國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才走過的工業(ye) 化曆程,也積累了大量生態環境問題。走進新時代,我們(men) 需要什麽(me) 樣的發展,現代化道路怎麽(me) 走?

  直麵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厚重書(shu) 寫(xie) “綠色答卷”。

  2012年11月,黨(dang) 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人民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生態文明”寫(xie) 入黨(dang) 章。

  2022年10月,黨(dang) 的二十大深刻闡述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之一,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並作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重大部署。

  新時代十年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從(cong) 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高度出發,深刻把握生態文明建設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中的重要地位和戰略意義(yi) ,係統回答了“為(wei) 什麽(me) 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什麽(me) 樣的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形成了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成為(wei) 新時代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這是對人類文明發展大勢的深邃思考。

  人與(yu) 自然是命運共同體(ti) ,人與(yu) 自然的關(guan) 係是人類社會(hui) 最基本的關(guan) 係。

  “縱觀人類文明發展史,生態興(xing) 則文明興(xing) ,生態衰則文明衰。工業(ye) 化進程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質財富,也產(chan) 生了難以彌補的生態創傷(shang) 。殺雞取卵、竭澤而漁的發展方式走到了盡頭,順應自然、保護生態的綠色發展昭示著未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

  放眼人類文明,審視當代中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科學回答了自然生態與(yu) 人類文明之間的關(guan) 係,深刻揭示了兩(liang) 者命運與(yu) 共、興(xing) 衰相依的規律。黨(dang) 領導人民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生態文明建設既是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鮮明標識標杆。

  ——這是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規律的深刻洞察。

  浙江安吉縣餘(yu) 村,曾經挖山開礦,腰包鼓了,生態卻破壞了。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如何協同共進?“千村示範、萬(wan) 村整治”工程實施後,村裏痛下決(jue) 心,關(guan) 停礦山、水泥廠,發展生態旅遊。

  “下決(jue) 心關(guan) 停礦山是高明之舉(ju) 。”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shu) 記習(xi) 近平同誌來到餘(yu) 村調研,強調指出,“我們(men) 過去講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實際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從(cong) “賣石頭”到“賣風景”,餘(yu) 村的昔日礦坑變身油菜花田、荷花藕塘,一年四季皆有景,走出一條生態美、產(chan) 業(ye) 興(xing) 、百姓富的新路。

  2020年3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再訪餘(yu) 村,看到村裏的變化,總書(shu) 記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已經成為(wei) 全黨(dang) 全社會(hui) 的共識和行動,成為(wei) 新發展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踐證明,經濟發展不能以破壞生態為(wei) 代價(jia) ,生態本身就是經濟,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chan) 力。”

  小鄉(xiang) 村藏著發展大邏輯。

  為(wei) 當代計,為(wei) 萬(wan) 世謀。看當前,“我們(men) 建設現代化國家,走美歐老路是走不通的,再有幾個(ge) 地球也不夠中國人消耗”;謀長遠,“生態文明建設是關(guan) 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明思路,“一定要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ti) 賬、算綜合賬”“隻有把綠色發展的底色鋪好,才會(hui) 有今後發展的高歌猛進”。

  新時代中國,堅定走上生產(chan) 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一個(ge) 又一個(ge) “餘(yu) 村”奮力書(shu) 寫(xie) 綠色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這是一切為(wei) 了人民的深厚情懷。

  “我們(men) 一定要取舍,到底要什麽(me) ?從(cong) 老百姓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出發,生態環境非常重要;從(cong) 改善民生的著力點看,也是這點最重要。”2013年4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主持召開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hui) 會(hui) 議時的話語,振聾發聵。

  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發生轉化,從(cong) “求生存”到“求生態”,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環境的需要更加強烈。

  一次次重要會(hui) 議,一次次考察調研,人民群眾(zhong) 的所想所盼,是總書(shu) 記最深切的掛念: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li) ,藍天也是幸福。”“老百姓的幸福感來自哪裏?就來自良好的生活環境。”“生態文明建設最能給老百姓帶來獲得感,環境改善了,老百姓體(ti) 會(hui) 也最深。”

  樸實話語,映照初心。諄諄囑托,化成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you) 美”的堅決(jue) 行動。

  定方略,繪藍圖,明路徑。在“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中,生態文明建設是其中一位;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方略中,堅持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是其中一條;在新發展理念中,綠色是其中一項;在三大攻堅戰中,汙染防治是其中一戰;在到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目標中,美麗(li) 中國是其中一個(ge) 。

  “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實踐相結合、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生態文化相結合的重大成果,指引生態文明建設從(cong) 認識到實踐都發生了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的變化。”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錢勇表示。

  思想領航,篤誌前行,社會(hui) 主義(yi) 中國堅定邁向生態文明新時代。

  實踐偉(wei) 力——

  “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紅樹林,素有“海上森林”“海洋衛士”之稱。廣東(dong) 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海風吹拂,層層疊疊的紅樹林,宛如一條綠色絲(si) 帶。

  今年4月10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這裏,實地察看紅樹林長勢和周邊生態環境。“紅樹林保護,我在廈門工作的時候就親(qin) 自抓。黨(dang) 的十八大後,我有過幾次指示。這是國寶啊,一定要保護好。”

  遠眺水天一色,總書(shu) 記叮嚀:“沿海地區生產(chan) 最密集、人口最密集,同時對自然生態影響也比較大,一定要真正重視起來,采取真正有效的舉(ju) 措加強保護。”

  一棵棵樹,一片片林,見證大黨(dang) 大國領袖的深遠考量。

  “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要保持曆史耐心和戰略定力,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幹”。

  新時代十年來,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一係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全麵開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決(jue) 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

  ——用最嚴(yan) 格製度、最嚴(yan) 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部署開展的一項重大製度安排和重大改革舉(ju) 措,每個(ge) 關(guan) 鍵階段、每個(ge) 重要環節,總書(shu) 記都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打破思維慣性、化解利益交織並非易事。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直指痛點難點,堅持動真碰硬。祁連山生態保護由亂(luan) 到治,內(nei) 蒙古“一湖兩(liang) 海”重現生機,雲(yun) 南集中整治滇池沿岸違規違建問題……兩(liang) 輪督察全覆蓋,查處了一批破壞生態環境的重大典型案件,解決(jue) 了一批人民群眾(zhong) 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

  強化頂層設計,出台《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生態文明體(ti) 製改革總體(ti) 方案》;實施“史上最嚴(yan) 環保法”,製修訂大氣汙染防治法、水汙染防治法、長江保護法等多部相關(guan) 法律;建立健全環境保護“黨(dang) 政同責”和“一崗雙責”等製度……生態文明製度體(ti) 係的“四梁八柱”構建起來,為(wei) 綠水青山保駕護航。

  水有人治,責有人擔,全國省市縣鄉(xiang) 設立四級河湖長30多萬(wan) 名,村級河湖長(含巡、護河員)達90多萬(wan) 名。山有人管,綠有人護,近120萬(wan) 名林長守護莽莽林海。

  ——以更有力的舉(ju) 措保護和修複生態。

  福建長汀縣,一度水土流失嚴(yan) 重。習(xi) 近平同誌曾5次到長汀調研,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長汀水土流失綜合治理與(yu) 生態修複持續推進,久久為(wei) 功。

  2021年3月在福建考察,得知長汀已成綠洲般的美麗(li) 家園,總書(shu) 記動情回憶起當年往事:“我給大家講,給生態投了錢,看似不像開發建設一樣養(yang) 雞生蛋,但這件事必須抓。抓到最後卻是養(yang) 了金雞、生了金蛋。”

  “人養(yang) 山,山才養(yang) 人。這條綠色發展新路子,帶來了紅火好日子。”長汀縣濯田鎮園當村村民馬雪梅感歎。如今,馬雪梅承包的600多畝(mu) 山場,種滿板栗、臍橙、油茶等,荒山變綠,土地生金。

  長汀經驗推向全國。興(xing) 修梯田、打壩淤地、固溝保土,一座座濯濯童山變成“花果山”。新時代十年,全國共治理水土流失麵積近60萬(wan) 平方公裏,水土流失呈現麵積強度“雙下降”趨勢。

  在國際上率先實施生態保護紅線製度;編製完成首部“多規合一”的國家級國土空間規劃,優(you) 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建立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近萬(wan) 處,約占陸域國土麵積的18%……一係列有力措施護山、保水、固土、造林、種草,夯實高質量發展的生態基礎。

  ——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在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過程中,汙染防治和環境治理是需要跨越的一道重要關(guan) 口。我們(men) 必須咬緊牙關(guan) ,爬過這個(ge) 坡,邁過這道坎。”

  “對突破三條紅線、仍然沿用粗放增長模式、吃祖宗飯砸子孫碗的事,絕對不能再幹,絕對不允許再幹。”

  鏗鏘話語發人深省。

  重拳治汙,奮力轉型,湖南衡陽市水口山鎮的鉛礦業(ye) 浴火重生。在水口山有色金屬集團鉛冶煉廠,環保車間放置了一個(ge) 魚缸,10多條歡遊的金魚直接檢驗著水質。“不達標絕不生產(chan) ,盡管水處理成本高了不少,但早轉型早主動。”公司副總經理唐誌波說,企業(ye) 走過“陣痛期”,連續4年每年盈利2億(yi) 多元。

  全麵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各地堅定信心,治汙攻堅,為(wei) 高質量發展增添綠色底色和質量成色。堅決(jue) 打贏藍天保衛戰,讓藍天白雲(yun) 、繁星閃爍的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多;下大力氣治理水環境汙染,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提升生活“幸福指數”;全麵推進農(nong) 村環境整治,為(wei) 老百姓留住鳥語花香田園風光。

  ——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

  以係統思維謀全局。2013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創造性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個(ge) 生命共同體(ti) ”;4年後,將“草”納入這個(ge) 體(ti) 係;2021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參加內(nei) 蒙古代表團審議,總書(shu) 記強調一字之增:“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係統治理,這裏要加一個(ge) ‘沙’字。”

  係統治理成效顯著。雲(yun) 南昆明治水治岸,植樹護綠,滇池水質已連續5年保持Ⅳ類,湖濱生態功能和生物多樣性逐步恢複。“十三五”以來,我國在“三區四帶”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累計完成生態保護和修複麵積約537萬(wan) 公頃,美麗(li) 家園煥發勃勃生機。

  ——始終保持綠色發展的戰略定力。

  綠色轉型,破除舊動能、培育新動能,需要壯士斷腕的勇氣,也需要“千磨萬(wan) 擊還堅勁”的定力。

  新冠疫情防控關(guan) 鍵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實地察看各地生態保護情況,用意深遠:不能因為(wei) 經濟發展遭遇困難,就開始動鋪攤子上項目、突破生態保護紅線的念頭。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明確提出,要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綠色轉型,協同推進降碳、減汙、擴綠、增長,建設美麗(li) 中國。

  各地堅持綠色發展,加快培育新動能。湖南按下製造業(ye) 綠色化轉型“加速鍵”,廣西大力推進新型儲(chu) 能建設,浙江今年計劃新增並網清潔煤電裝機200萬(wan) 千瓦、風光電裝機400萬(wan) 千瓦,以產(chan) 業(ye) “含綠量”提升發展“含金量”。

  天空更藍了。新時代十年來,治汙攻堅啃下一個(ge) 又一個(ge) 硬骨頭,中國成為(wei) 全球改善空氣質量速度最快的國家。2022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you) 良天數比例達86.5%,重汙染天數比例首次降到1%以內(nei) 。

  河湖更清了。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一條條河流、一個(ge) 個(ge) 湖泊變了模樣。2022年,全國地表水水質優(you) 良斷麵比例升至87.9%,已接近發達國家水平。全國近岸海域水質優(you) 良比例達到81.9%。

  綠色發展動力更強了。我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量都穩居世界第一。新時代十年,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從(cong) 68.5%下降到了56%,能耗強度累計下降26.4%,全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34.4%。

  “新時代十年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創造了舉(ju) 世矚目的生態奇跡和綠色發展奇跡,充分彰顯了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wei) 力。”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說。

  接續奮鬥——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chan) 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chan) 力”

  深山之中,陝西平利縣蔣家坪村的茶園裏,茶香氤氳,風景怡人。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寇清新念念不忘:“2020年4月21日,總書(shu) 記來到村裏,走進茶園,察看春茶長勢,同茶農(nong) 們(men) 親(qin) 切交談。”

  那一天,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又是經濟財富。”

  牢記囑托,蔣家坪村村民努力因茶致富、因茶興(xing) 業(ye) 。3年改造800畝(mu) 老茶園,擴建350畝(mu) 新茶園,打造新景區,綠色茶山變成致富金山,走出茶旅融合的綠色發展之路。

  小山村映射大中國。一個(ge) 立誌於(yu) 千秋偉(wei) 業(ye) 的大黨(dang) ,以智慧和遠見擘畫“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的未來。

  基於(yu) 曆史、立足當下、麵向全球、著眼未來。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作出戰略安排,生態文明建設目標明晰:到2035年,“廣泛形成綠色生產(chan) 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li) 中國目標基本實現”。

  錨定新目標,砥礪新征程。從(cong) 產(chan) 業(ye) 結構、生產(chan) 方式、生活方式變革,到汙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攻堅,各行業(ye) 各領域堅持綠色低碳發展,協同推進降碳、減汙、擴綠、增長。

  學思想、強黨(dang) 性、重實踐、建新功。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各地區各部門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強化理論學習(xi) 指導發展實踐,以深入調查研究解決(jue) 發展難題,紮實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這是久久為(wei) 功的綠色行動。

  北京朝陽區東(dong) 壩中心公園,綠意盎然,格外動人。

  今年4月4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冒雨參加首都義(yi) 務植樹活動,鏟土造坑、培土圍堰、提水澆灌,接連種下油鬆、西府海棠、國槐、柿樹、紅瑞木等樹苗。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總書(shu) 記連續11年參加首都義(yi) 務植樹,對國土綠化事業(ye) 殷切寄望:

  “造林綠化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ye) ,要一年接著一年幹,一代接著一代幹,擼起袖子加油幹。”“我國人工造林規模世界第一,而且還在繼續造林。地球綠化,改善全球氣候變化,中國功不可沒,中國人民功不可沒。”

  持之以恒植樹造林種草,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深入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綠色版圖不斷延伸。新時代十年來,全國累計造林10.2億(yi) 畝(mu) ,森林覆蓋率達到24.02%,人工林保存麵積達到13.14億(yi) 畝(mu) ,穩居世界第一,重點治理區實現從(cong) “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曆史性轉變,荒漠化和土地沙化實現“雙縮減”。“到2025年,每年實施國土綠化任務1億(yi) 畝(mu) ,人工造林不低於(yu) 2000萬(wan) 畝(mu) 。堅持擴麵增綠與(yu) 提質增效相結合,科學推進國土綠化高質量發展。”國家林草局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

  從(cong) 植綠護綠到垃圾分類,從(cong) “光盤”行動到節約資源,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引領億(yi) 萬(wan) 人民踴躍參與(yu) 。“綠色”成為(wei) 生產(chan) 方式、管理方式,也成為(wei) 生活方式、行為(wei) 方式,“最美生態環境誌願者”“最美生態護林員”持續湧現,綠色低碳新風撲麵。

  ——這是擲地有聲的民生承諾。

  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生態環境是關(guan) 係黨(dang) 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guan) 係民生的重大社會(hui) 問題。”“經濟要上台階,生態文明也要上台階。我們(men) 要下定決(jue) 心,實現我們(men) 對人民的承諾。”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堅定話語,回應人民群眾(zhong) 對更優(you) 美環境的新期盼。

  2013年9月,在參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專(zhuan) 題民主生活會(hui) 時,總書(shu) 記嚴(yan) 肅指出:“全國10個(ge) 汙染最嚴(yan) 重城市河北占了7個(ge) 。再不下決(jue) 心調整結構,就無法向曆史和人民交代。”

  一場治汙硬仗在燕趙大地打響!壓減燃煤、調整產(chan) 業(ye) 、依法治理,河北以“斷腕”之舉(ju) 推動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提升生態環境質量。石家莊市攝影愛好者王汝春老人,用3000多張照片組成“天空日記”,記錄下從(cong) “霧霾重重”到“藍天常在”的轉變。

  生態環境保護沒有終點。河北明確,今年要繼續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所有設區市穩定退出全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後十”。

  變化何止一城一域。“十四五”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八大標誌性戰役行動方案編製完成,各地持續推進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雲(yun) 南提出,今年開展劣Ⅴ類水質斷麵清零攻堅。湖北明確,牢牢守住水環境安全底線,將重要飲用水水源地、重要濕地納入生態保護紅線。

  ——這是廣泛而深刻的係統性變革。

  “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環節。”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chan) 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chan) 力。”

  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決(jue) 心,堅定不移。

  讓“烏(wu) 金”變成“綠金”。山西瑞光熱電有限責任公司,100多米高的煙囪矗立,曾經的滾滾濃煙變為(wei) 白色水蒸氣,捕集的食品級二氧化碳可用於(yu) 食品保鮮等領域。“我們(men) 牢記總書(shu) 記囑托,加快綠色低碳技術攻關(guan) ,每年約減排煙塵540多噸、二氧化硫1340多噸、氮氧化物1200多噸,實現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公司副總經理董鑫說。

  從(cong) 珠三角到長三角,從(cong) 京津冀到成渝經濟圈,不再簡單以GDP論英雄,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能源結構,推廣應用節能降碳技術,發展綠色低碳產(chan) 業(ye) ……工廠車間、廣袤田野的一場場綠色變革,見證中國號巨輪破浪前行的勇毅。

  中國書(shu) 寫(xie) 高質量發展新的“綠色答卷”:今年前5月,高技術產(chan) 業(ye) 投資同比增長12.8%,明顯快於(yu) 全部投資增速;信息傳(chuan) 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e) 生產(chan) 指數增長11.3%,均保持較快增長;新能源汽車和太陽能電池產(chan) 量分別增長37%和53.6%。

  ——這是惠及世界的中國行動。

  “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zheng) 於(yu) 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zheng) 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2020年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hui) 一般性辯論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向全世界鄭重宣布。

  一諾千鈞,言出必行。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ti) 布局,構建和實施“雙碳”政策體(ti) 係,啟動全國碳市場交易,有效保護生物多樣性……中國正積極穩妥推進“雙碳”工作,將用全球曆史上最短的時間實現從(cong) 碳達峰到碳中和。

  “麵對生態環境挑戰,人類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ti) ,沒有哪個(ge) 國家能獨善其身。”中國成為(wei) 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yu) 者、貢獻者、引領者,一個(ge) 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對世界可持續發展作出巨大貢獻。創造荒原變林海的人間奇跡的河北塞罕壩林場建設者,造就萬(wan) 千美麗(li) 鄉(xiang) 村、造福萬(wan) 千農(nong) 民群眾(zhong) 的浙江“千村示範、萬(wan) 村整治”工程,先後獲得聯合國最高環境榮譽“地球衛士獎”。

  “中國踐行的生態文明理念,展現出一種積極的、立誌於(yu) 為(wei) 所有人創造更美好世界的思考。”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前執行主任埃裏克·索爾海姆認為(wei) ,中國建設生態文明的諸多成功實踐,為(wei) 國際社會(hui) 提供了具有借鑒意義(yi) 的寶貴經驗。

  今日中國,綠色發展不斷加快,綠色版圖接續擴展,綠色貢獻持續增加,一幅新時代的《千裏江山圖》氣勢恢宏。

  從(cong) 藍天白雲(yun) 、水清岸綠的圖景裏,世界看到一個(ge) 欣欣向榮的中國;從(cong) 攻堅克難、闖關(guan) 奪隘的圖景裏,世界看到一個(ge) 砥礪前行的中國。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進程,深刻改變著中國、影響著世界。

  延伸閱讀

  《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學習(xi) 專(zhuan) 欄

發布時間:2023年07月17日 07:19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田延華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