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兩(liang) 個(ge) 結合”,就要更加注重精神上的獨立自主,更加具有“在中國大地上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的高度自覺和堅定自信
從(cong)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汲取治國理政的理念和思維,可以為(wei) 回答今天的時代課題提供智慧和啟示
延續中華民族“修史立典,存史啟智,以文化人”的傳(chuan) 統,黨(dang) 的二十大前夕,黨(dang) 中央批準實施的重大文化工程《複興(xing) 文庫》一至三編出版發行。在所作的序言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勉勵要“萃取曆史精華,推動理論創新”“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發出“堅定曆史自信、把握時代大勢、走好中國道路”的時代強音。以古之規矩,開今之生麵,體(ti) 現著“堅定文化自信,就是堅持走自己的路”的高度自覺和主動。
在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入闡釋“兩(liang) 個(ge) 結合”的重大意義(yi) ,指出“‘結合’打開了創新空間,讓我們(men) 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動,並有力地作用於(yu) 道路、理論和製度”,強調“‘第二個(ge) 結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讓我們(men) 能夠在更廣闊的文化空間中,充分運用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寶貴資源,探索麵向未來的理論和製度創新”。馬克思主義(yi) 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結合”造就了一個(ge) 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ti) ,這本身就是創新,同時又開啟了廣闊的理論和實踐創新空間。
在新的曆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要堅定文化自信,堅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華民族偉(wei) 大曆史實踐和當代實踐,用中國道理總結好中國經驗,把中國經驗提升為(wei) 中國理論,實現精神上的獨立自主。紮根中國土壤,方有源頭活水、充沛養(yang) 分;堅持獨立自主,方可“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的:“我們(men) 黨(dang) 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ge) 曆史時期,堅持從(cong) 我國國情出發,探索並形成了符合中國實際的新民主主義(yi) 革命道路、社會(hui) 主義(yi) 改造和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道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這種獨立自主的探索精神,這種堅持走自己路的堅定決(jue) 心,是我們(men) 黨(dang) 不斷從(cong) 挫折中覺醒、不斷從(cong) 勝利走向勝利的真諦。”堅持“兩(liang) 個(ge) 結合”,就要更加注重精神上的獨立自主,更加具有“在中國大地上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的高度自覺和堅定自信。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堅定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豐(feng) 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為(wei) 人們(men) 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迪,可以為(wei) 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啟示,也可以為(wei) 道德建設提供有益啟發。比如,統籌推進“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協調推進“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內(nei) 容;推動高質量發展,文化是重要支點;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立足當前,我們(men) 比以往任何一個(ge) 時代都更有條件破解“古今中西之爭(zheng) ”,也比以往任何一個(ge) 時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熔鑄古今、匯通中西的文化成果,為(wei) 理論和製度創新奠定更加堅實的文化基礎。
這些年,“未來已來”這個(ge) 詞很流行,但也不能忘了“過去未去”。文化不是凝固的雕塑,而是流動的活水;水往哪個(ge) 方向流,與(yu) 現實的實踐需要和社會(hui) 製度密不可分。比如,今天全麵推行的河湖長製,借鑒吸收了中國古代的治水智慧。在古代,基層水利管理者負責維護日常用水秩序、修築堰壩、疏浚圳溝等,在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渠長”“河長”“湖長”等均可見於(yu) 傳(chuan) 世文獻。先賢們(men) 在水利管理製度方麵的探索與(yu) 實踐,為(wei) 當今的河湖治理提供了寶貴借鑒。現在,河湖長製帶來河湖“長治”,江河湖泊麵貌發生曆史性變化,“小切口”帶來了“大轉變”。由此來看,從(cong)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汲取治國理政的理念和思維,可以為(wei) 回答今天的時代課題提供智慧和啟示。方此之際,隻要我們(men) 能夠在更廣闊的文化空間中,充分運用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寶貴資源,探索麵向未來的理論和製度創新,把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蘊含的寶貴而豐(feng) 富的中國價(jia) 值、中國智慧和中國精神充分激活並有效運用起來,就一定能戰勝各種風險挑戰、實現既定奮鬥目標。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幾千年前,中華民族的先民們(men) 就秉持變革和開放精神,開啟了締造中華文明的偉(wei) 大實踐。麵向未來,站立在浸潤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中華大地上,堅持“兩(liang) 個(ge) 結合”,堅持與(yu) 時俱進、守正創新,我們(men) 的道路無比寬廣、我們(men) 的前景無比光明!
(2023年7月10日人民日報評論部文章)
延伸閱讀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