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ong) “千萬(wan) 工程”謀劃、部署到深入推進的過程中,探尋黨(dang) 員、幹部如何牢固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
走進位於(yu) 浙江省台州市白塔鎮的高遷村,馬頭翹角、白牆黛瓦,掩映在青山綠水間。三五遊人流連於(yu) 古村美景中,感受浙東(dong) 南古村落民居的韻味。
“這陣子恰逢楊梅季,村裏56家農(nong) 家樂(le) 、2000個(ge) 床位基本是滿的。”高遷村黨(dang) 委書(shu) 記吳海濤樂(le) 開了花。
高遷村曆史悠久,曆史文化資源豐(feng) 富。早年文物保護意識較弱,村裏一度放任村民亂(luan) 建,影響了村子的整體(ti) 麵貌。
近年來,高遷村把“保存修護”放在首位,“保護促利用、利用強保護”,對古民居修舊如舊,整治村容村貌,並與(yu) 周邊景區抱團發展,盤活村裏的閑置資源,走上了村美民富的發展道路。
怎樣對待曆史文化,背後是政績觀,是發展理念。在正確政績觀指引下,曆史、文化、生態成了寶貴的發展資源。
如今的之江大地,像高遷村這樣的美麗(li) 鄉(xiang) 村已由單個(ge) “盆景”連片發展成為(wei) 全域“風景”,展現了一幅村美人和共富的動人畫卷。
把為(wei) 民造福作為(wei) 最重要的政績
純白建築,田連阡陌,遠處楠溪江逶迤流淌……溫州市永嘉縣楓林鎮鑊爐村麥浪公園,一季小麥已完成收割,新種下的玉米、向日葵長得旺盛。不遠處,麥餅工坊裏飄來剛出爐的麥餅的焦香。
鑊爐村此前還不是這樣,由於(yu) 缺少規劃,私搭亂(luan) 建,雜亂(luan) 無章,人居環境不好,村民心氣也不順。
從(cong) 哪裏入手?從(cong) 老百姓反映強烈的問題改起。拓寬主幹道,打造麥浪公園、麥餅工坊、林間小築、鄉(xiang) 味博物館等業(ye) 態,成功舉(ju) 辦開鐮節、研學遊等特色活動,帶動村內(nei) 及周邊村社就業(ye) 1000餘(yu) 人次,吸引遊客5萬(wan) 餘(yu) 人,去年村民人均年收入達4.9萬(wan) 元。
“村裏能有今天這幅景象,關(guan) 鍵是4條:黨(dang) 組織領導、村民為(wei) 主體(ti) 、專(zhuan) 班抓進度、市場說了算。”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黃少郎說。
拆改建,村裏提前一周就把黨(dang) 員、幹部拆除小屋、旱廁的信息發布到村公告欄上,隨後在拆改現場召開村兩(liang) 委會(hui) 議、村民代表大會(hui) 。
“就是要通過黨(dang) 員、幹部帶頭示範,讓更多村民看到信心決(jue) 心。”黃少郎說,因為(wei) 群眾(zhong) 工作做得早、做得好,主幹道兩(liang) 邊的32戶村民全部無償(chang) 退讓1.5米,有一戶還主動拆除了自家合法房屋的1/3,村內(nei) 主幹道就此拓展到了5米。
“鑊爐村的經驗具有代表性。在‘千萬(wan) 工程’推進過程中,我們(men) 堅持黨(dang) 建引領,充分發揮黨(dang) 的組織優(you) 勢和群眾(zhong) 工作優(you) 勢,調動廣大農(nong) 民群眾(zhong) 參與(yu) 建設美好家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千萬(wan) 工程’成為(wei) 廣大農(nong) 民的自覺行動,實現從(cong) ‘要我建設美麗(li) 鄉(xiang) 村’到‘我要建設美麗(li) 鄉(xiang) 村’的轉變。”溫州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趙曉奔說,實踐表明,千難萬(wan) 難依靠群眾(zhong) 就不難,黨(dang) 員、幹部站穩人民立場,幹在先、走在前,把好事實事辦到群眾(zhong) 心坎上,群眾(zhong) 就會(hui) 心熱起來、行動起來,鄉(xiang) 村振興(xing) 就有了源源不斷的內(nei) 生動力。
農(nong) 村工作千頭萬(wan) 緒,抓什麽(me) 、怎麽(me) 抓,體(ti) 現的是政績觀。人居環境,直接關(guan) 係老百姓幸福指數。
浙江省鄉(xiang) 村振興(xing) 研究院首席專(zhuan) 家、原浙江省農(nong) 辦副主任顧益康,親(qin) 曆了“千萬(wan) 工程”實施至今的全過程。顧益康隨時任浙江省委書(shu) 記習(xi) 近平同誌下鄉(xiang) 調研時,習(xi) 近平同誌的一席話讓他記憶猶新:“要把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這是涉及民生的大事。我們(men) 生活在城市的小區裏,如果生活垃圾成堆,我們(men) 會(hui) 是什麽(me) 感受?這個(ge) 事情,一家一戶做不起來,必須黨(dang) 委政府去抓去做。”
浙江的農(nong) 村以前什麽(me) 樣?老百姓有順口溜:“室內(nei) 現代化、室外髒亂(luan) 差”“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汙水橫流”。
如今什麽(me) 樣?全省農(nong) 村生活垃圾基本實現“零增長”“零填埋”,規劃保留村生活汙水治理覆蓋率100%,農(nong) 村衛生廁所全麵覆蓋。
人居環境的改善是一個(ge) 寫(xie) 照。在“千萬(wan) 工程”推進過程中,這樣的例子隨處可見:為(wei) 民造福是出發點,也是落腳點。
真心為(wei) 民造福,贏得衷心點讚。“千萬(wan) 工程”被當地農(nong) 民群眾(zhong) 譽為(wei) “繼實行家庭聯產(chan) 承包責任製後,黨(dang) 和政府為(wei) 農(nong) 民辦的最受歡迎、最為(wei) 受益的一件實事”。
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曆史檢驗的實績
麗(li) 水市縉雲(yun) 縣仙都街道鼎湖村,依山傍水,緊鄰景區。綿綿細雨中,村民劉朝勇正在自家的農(nong) 家樂(le) 忙著招呼遊客用餐。環境優(you) 美的農(nong) 家小院,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休閑度假。
山多田少、交通不便,曾經的鼎湖村人靠種田采石為(wei) 生,走的是旮旯路,過的是窮日子。
2003年,鼎湖村成為(wei) 縉雲(yun) 縣第一批“千村示範、萬(wan) 村整治”示範村,開始了一場“美麗(li) 革命”。先做減法,改廁、治汙、回收垃圾,形象為(wei) 之一變;再做加法,挖掘文化內(nei) 涵,打造甌江山水詩路廊道和軒轅文化街,發展“鄉(xiang) 愁富民產(chan) 業(ye) ”。同時,將村集體(ti) 約300畝(mu) 山地、林地發包後,打造成鼎湖峰景區的“仰峰洲”景點,並依托景區收取商鋪租金、影視拍攝場租費等,為(wei) 村集體(ti) 每年增收超50萬(wan) 元。
山還是原來的山,水還是原來的水,但生活在山水間的人,靠著村莊變景區、農(nong) 房變客房、資源變資產(chan) ,過上了更美好的生活。
“理念一變天地寬,環境能當飯來吃!”鼎湖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劉金彪不禁感慨。
“在縉雲(yun) ,像鼎湖村這樣的美麗(li) 鄉(xiang) 村各美其美、美美與(yu) 共。”縉雲(yun) 縣委組織部部長閔柯介紹,“為(wei) 探索將生態優(you) 勢轉化為(wei) 產(chan) 業(ye) 優(you) 勢、經濟優(you) 勢、發展優(you) 勢的新路徑,我們(men) 結合基層黨(dang) 建‘百縣爭(zheng) 創、千鄉(xiang) 晉位、萬(wan) 村過硬’工程,充分挖掘村莊發展生態優(you) 勢,積極探索創新村企合作共建模式,開展‘尋找鄉(xiang) 村共富合夥(huo) 人’活動,計劃通過3年時間,打造一批黨(dang) 建引領示範強、集體(ti) 經濟發展強的‘雙強’示範村。”
2006年,時任浙江省委書(shu) 記習(xi) 近平同誌在麗(li) 水調研時指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對麗(li) 水來說尤為(wei) 如此”。
做好從(cong) “綠水青山”到“金山銀山”的轉化,離不開政策的支持。2013年11月,浙江省委明確將麗(li) 水作為(wei) 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先行區和試點市,明確對麗(li) 水不再考核GDP(地區生產(chan) 總值)和工業(ye) 總產(chan) 值兩(liang) 項指標;2019年,麗(li) 水成為(wei) 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試點市,以GEP(生態係統生產(chan) 總值)核算為(wei) 切入點,建立GDP和GEP雙核算、雙評估、雙考核機製,形成一係列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核算以及交易製度體(ti) 係。
經過不懈探索,麗(li) 水在山水間求發展,構建起“麗(li) 水山耕”“麗(li) 水山泉”“麗(li) 水山居”“麗(li) 水山景”“麗(li) 水山路”等“山”係品牌,以獨具山區特色的生態優(you) 勢為(wei) 依托,探索出生態產(chan) 品增值溢價(jia) 的市場化路徑。
在浙江,“讓綠水青山源源不斷地帶來金山銀山”的故事不斷上演。村莊整治,補足了發展短板,盤活了特色資源,發展優(you) 勢就顯現出來,鄉(xiang) 村旅遊、養(yang) 生養(yang) 老、文化創意等農(nong) 村新業(ye) 態就勢發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有了清晰的轉化通道。
截至2022年底,全省創建美麗(li) 鄉(xiang) 村示範縣70個(ge) 、示範鄉(xiang) 鎮724個(ge) 、風景線743條、特色精品村2170個(ge) 、美麗(li) 庭院300多萬(wan) 戶,形成“一戶一處景、一村一幅畫、一線一風光”的發展圖景;目前,全省村級集體(ti) 總資產(chan) 8800億(yi) 元,集體(ti) 經濟收入30萬(wan) 元以上且經營性收入15萬(wan) 元以上行政村占比85%以上。
“千萬(wan) 工程”實施以後,農(nong) 村麵貌的今昔對比、帶來生產(chan) 生活的巨大變化,根本上反映的是發展理念的變化、發展方式的轉化。
在這一過程中,如何正確處理速度和質量、發展和環保、發展和安全等重大關(guan) 係,不斷考驗領導幹部的政績觀。
“很多東(dong) 西,眼前看是好的,今後看未必是好的;有些東(dong) 西眼前看沒有什麽(me) 價(jia) 值,但今後看可能就是無價(jia) 之寶”“必須懂得機會(hui) 成本,善於(yu) 選擇,學會(hui) 揚棄,做到有所為(wei) 、有所不為(wei) ”“既要經濟指標的GDP,又要綠色的GDP”……在浙江工作期間,習(xi) 近平同誌的一係列論述,為(wei) 解決(jue) 一係列發展中遇到的問題給出答案。
浙江大學中國農(nong) 村發展研究院院長錢文榮認為(wei) ,“千萬(wan) 工程”是對浙江農(nong) 村發展方式、發展路徑、發展動能的一次深層次、全方位、整體(ti) 性的變革重塑,這其中,如何處理穩和進、立和破、近和遠等關(guan) 係,蘊含著發展理念的變革,政績觀的升華。
久久為(wei) 功,以釘釘子精神抓落實
杭州市西湖區外桐塢村,以產(chan) 西湖龍井茶聞名。站在連綿起伏的茶山上,黨(dang) 總支書(shu) 記張秀龍細數村子10多年來的“四級跳”——
2005年,摘得“省級衛生村”榮譽;2010年,啟動風情小鎮建設,大規模市政基礎設施入戶,藝術家開始來村裏長住;2015年,繼續提升改造,拆圍牆、建庭院,遊客紛至遝來;2022年,被列為(wei) 省級未來鄉(xiang) 村提升項目,繼續微調、改造,文旅融合發展……
去年,外桐塢村集體(ti) 可用資金650萬(wan) 元,村民人均年收入達7.3萬(wan) 元。
“‘千萬(wan) 工程’推進一步,我們(men) 就緊跟一步,一步一個(ge) 腳印。如今的階段,我們(men) 的重點是完善鄉(xiang) 村服務能力,在泥土氣息和人文內(nei) 涵上做文章。”張秀龍說。
一個(ge) 村折射的是千萬(wan) 個(ge) 村。“千萬(wan) 工程”實施20年來,浙江黨(dang) 員、幹部持續接力幹,圍繞總體(ti) 設計結合實際狠抓落實,不斷向前推進。
村莊的布局規劃,要看長遠。2003年9月24日,全省“千村示範、萬(wan) 村整治”工作座談會(hui) 上,時任浙江省委書(shu) 記習(xi) 近平同誌提出要求:“搞規劃要克服短期行為(wei) ,避免造成前任的政績、後任的包袱,前人修路建房、後人挖路拆房。”
浙江農(nong) 林大學浙江省鄉(xiang) 村振興(xing) 研究院執行院長潘偉(wei) 光認為(wei) ,“千萬(wan) 工程”之所以成功,很重要的一點是規劃先行。各地因地製宜,從(cong) 實際出發,講究實用性與(yu) 藝術性相統一,曆史性與(yu) 前瞻性相協調,城鄉(xiang) 一體(ti) 編製村莊布局規劃,因村製宜編製村莊建設規劃。
規劃要掛在牆上,還要“鋪”到地上,沒有堅持、不重執行,再好的規劃也是空的。
20年來,浙江建立黨(dang) 政“一把手”親(qin) 自抓、分管領導直接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推進機製,按省內(nei) 最高規格,每年召開“千萬(wan) 工程”高規格現場會(hui) ,每5年出台1個(ge) 行動計劃及相關(guan) 政策意見,推動“千萬(wan) 工程”持續深化、層層遞進——
2003年至2010年,“千村示範、萬(wan) 村整治”示範引領,綜合整治村莊環境,推動鄉(xiang) 村更加整潔有序;
2011年至2020年,“千村精品、萬(wan) 村美麗(li) ”深化提升,推動鄉(xiang) 村更加美麗(li) 宜居;
2021年至今,“千村未來、萬(wan) 村共富”迭代升級,形成“千村向未來、萬(wan) 村奔共富、城鄉(xiang) 促融合、全域創和美”的生動局麵。
浙江省委組織部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在“千萬(wan) 工程”推進過程中,浙江曆屆省委鮮明樹立大抓基層、重抓“三農(nong) ”的導向,壓實各級黨(dang) 委特別是五級書(shu) 記責任,健全鄉(xiang) 村振興(xing) 實績考核、領導幹部包鄉(xiang) 走村、縣鄉(xiang) 村工作交流會(hui) 等製度,以責任壓實牽引工作落實,推動全省上下久久為(wei) 功,把潛績抓成了最大的顯績。
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是黨(dang) 在農(nong) 村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從(cong) “千萬(wan) 工程”到鄉(xiang) 村振興(xing) ,黨(dang) 在農(nong) 村的各項工作任務,最終要靠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來落實。
20年來,浙江堅持把加強黨(dang) 的領導作為(wei) 抓好“千萬(wan) 工程”的關(guan) 鍵,實施基層黨(dang) 組織“先鋒工程”和“堡壘指數”管理,高標準落實農(nong) 村黨(dang) 建“浙江二十條”,大力實施“紅色根脈強基工程”,深化“百縣爭(zheng) 創、千鄉(xiang) 晉位、萬(wan) 村過硬”工程,強化抓黨(dang) 建促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力推動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建全麵進步、整體(ti) 提升。
近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印發堅持和深化新時代“千萬(wan) 工程”有關(guan) 文件,其中,對強化黨(dang) 建引領作出一係列部署——
突出抓基層、強基礎、固基本工作導向,開展“紅色根脈”強基示範縣鄉(xiang) 村創評,深化“縣鄉(xiang) 一體(ti) 、條抓塊統”改革,健全鄉(xiang) 鎮黨(dang) 委統一指揮、統籌協調機製;
加強黨(dang) 組織對村級自治組織、集體(ti) 經濟組織等的領導,對軟弱後進村和重點複雜村實行“一村一策”整固提升;
健全省市縣三級聯動的基層帶頭人培訓體(ti) 係、課程體(ti) 係、學製體(ti) 係、考評體(ti) 係,把“千萬(wan) 工程”經驗作為(wei) 教學培訓的重要內(nei) 容,加快提升黨(dang) 員幹部能力素質;
實施鄉(xiang) 村“綠領”人才培育計劃,深化十萬(wan) 農(nong) 創客培育工程,完善基層農(nong) 技人員、鄉(xiang) 村衛生人員、農(nong) 村學校教師定向培養(yang) 工作機製;
…………
20年久久為(wei) 功,“千萬(wan) 工程”創造了接續奮鬥不停歇、鍥而不舍抓落實、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典範。踏上新征程,浙江廣大黨(dang) 員、幹部正在守正中砥礪創新,以實幹繪就“千村引領、萬(wan) 村振興(xing) 、全域共富、城鄉(xiang) 和美”的新畫卷。
延伸閱讀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