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微觀察丨“千萬工程”何以深得民心?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如果把視線拉回到20年前的浙江,安吉縣魯家村村委會(hui) 主任裘麗(li) 琴不會(hui) 想到自己有一天能站在聯合國的領獎台上;開化縣金星村的老百姓不會(hui) 相信“空氣也能賣錢”;淳安縣下薑村不會(hui) 堅定寫(xie) 下“下薑村,夢開始的地方”……

  將之江大地上這些“不敢想”變成現實的,是2003年時任浙江省委書(shu) 記習(xi) 近平主持和倡導的“千村示範、萬(wan) 村整治”工程。

  在20年的不斷探索和實踐中,“千萬(wan) 工程”造就了萬(wan) 千美麗(li) 鄉(xiang) 村,造福了萬(wan) 千農(nong) 民群眾(zhong) ,也讓世界看到了一個(ge) 古老民族的美好未來。

直麵農(nong) 村人居環境痛點

  “走過一村又一村,村村都是垃圾村;走過幾十個(ge) 垃圾村,才找到一個(ge) 示範村。”

  這是21世紀初浙江農(nong) 村的普遍現象。當時,全省3.4萬(wan) 個(ge) 村莊裏環境較差的有3萬(wan) 個(ge) 。

  村與(yu) 村、鄉(xiang) 與(yu) 城之間的發展落差,擺在了剛剛履新的習(xi) 近平麵前——一邊是工業(ye) 化、市場化、城鎮化迅猛發展,經濟水平躍居全國前列;一邊是鄉(xiang) 村的水髒山禿、垃圾成堆,環境問題嚴(yan) 峻,群眾(zhong) 健康受到威脅。

  如何改善農(nong) 村生態環境、提高農(nong) 民生活質量?

  2002年12月15日,習(xi) 近平走進梅林村考察調研。

  梅林村,杭州蕭山33個(ge) “樣板式新農(nong) 村”之一。在這裏,新式住宅、中心公園,水、電、煤氣等配套一樣也不少,連片綠地沿1800米長的村道鋪展。

  看到村莊整潔,規劃有序,百姓安居樂(le) 業(ye) ,習(xi) 近平提出要建設一批標準化、規範化、全麵發展的,在全省乃至全國都叫得響的小康示範村鎮。

  翌年5月,習(xi) 近平來到寧波奉化滕頭村調研。

  過去,滕頭村“田不平,路不平,畝(mu) 產(chan) 隻有二百零”。時任村黨(dang) 委書(shu) 記傅企平講述了滕頭村的變遷——1993年,村裏成立村級環境保護委員會(hui) ,上任何項目都先由環保委把關(guan) 。這些年,村裏環境好了,村民環保意識也提升了,大家自發保護花草樹木,全村綠化覆蓋率近70%。

  習(xi) 近平聽後,很受觸動:“一個(ge) 人如果家裏很整潔、環境很好,做人做事的信心也會(hui) 提高,人改變環境,環境反過來也能影響人。”

  像這樣的調研,習(xi) 近平進行了很多次。他用118天時間跑遍11個(ge) 地市,沉到一線,一個(ge) 村一個(ge) 村地仔細考察,真正把情況摸清、把問題找準、把對策提實。

△2003年6月,習(xi) 近平在浙江“千村示範、萬(wan) 村整治”工作會(hui) 議上發表重要講話。

  2003年6月5日,“千萬(wan) 工程”啟動。習(xi) 近平在啟動會(hui) 上作出明確部署:“今後五年,對一萬(wan) 個(ge) 左右的行政村進行全麵整治,把其中一千個(ge) 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麵小康示範村。”

  時任鬆陽縣委書(shu) 記林健東(dong) 回憶說,農(nong) 村環境整治千頭萬(wan) 緒,“千萬(wan) 工程”從(cong) 農(nong) 民最迫切的需求入手,整治垃圾、處理汙水、硬化道路,加強整體(ti) 規劃,後來在整治範圍、內(nei) 涵上不斷延伸拓展,造就了許多個(ge) 美麗(li) 鄉(xiang) 村。

  在那個(ge) 一些地方“重城輕鄉(xiang) ”的年代,習(xi) 近平堅持拿出五年時間,讓一萬(wan) 個(ge) 村改變髒、亂(luan) 、散、差的麵貌,可見決(jue) 心之大。

△2006年5月25日,習(xi) 近平在杭州市淳安縣楓樹嶺鎮下薑村調研。

  作為(wei) 省委書(shu) 記,他親(qin) 自抓農(nong) 村環境整治,力度空前。他強調,“千萬(wan) 工程”是“統籌城鄉(xiang) 興(xing) ‘三農(nong) ’的有效抓手、造福千萬(wan) 農(nong) 民的民心工程,要讓更多的村莊成為(wei) 充滿生機活力和特色魅力的富麗(li) 鄉(xiang) 村”。

  他提倡每年辦一次現場會(hui) ,而且在浙江工作期間每年都出席,“老百姓的口碑”是現場會(hui) 選點的一條標準。

△位於(yu) 浙江寧波奉化的滕頭村,是全國首個(ge) 村域5A級景區。

  20年來,從(cong) “千村示範、萬(wan) 村整治”到“千村精品、萬(wan) 村美麗(li) ”,再到“千村未來、萬(wan) 村共富”,“千萬(wan) 工程”隨著群眾(zhong) 需求升級而發展。

  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所說:“要把那些農(nong) 民最關(guan) 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一件一件找出來、解決(jue) 好,不開空頭支票,讓農(nong) 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回答“老百姓上哪兒(er) 去掙錢”

  金星村,錢塘江源頭的一個(ge) 小山村。

  從(cong) 前,村民靠“種種砍砍”為(wei) 生,山林荒蕪,經濟落後。自“千萬(wan) 工程”開展以來,金星村逐步推進村莊綠化美化、垃圾集中收納等。到2006年初,金星村已經變為(wei) 山林茂密、綠樹成蔭的生態村,成為(wei) 浙江首批全麵小康示範村。

  2006年8月16日,雨後初霽。習(xi) 近平在村口對時任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鄭初一說:“這裏山好、水好、空氣好,將來通過‘山海協作’,空氣也能賣錢。”

  空氣怎麽(me) 賣錢?鄭初一一時沒明白這番話的含義(yi) ,但他將這句話牢牢記在了心裏。直到十多年後,看到來自上海的遊客為(wei) 了呼吸新鮮空氣,專(zhuan) 程來到村裏住民宿,鄭初一這才恍然大悟。

△2023年3月16日,浙江省杭州市桐廬縣梅蓉村千畝(mu) 油菜花競相綻放,吸引遊人休閑賞花。

  “千萬(wan) 工程”從(cong) 改善生態環境入手,改變的不僅(jin) 是生態。

  安且吉兮,浙江安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這裏誕生。

  借著“千萬(wan) 工程”的東(dong) 風,安吉餘(yu) 村下決(jue) 心關(guan) 停了三座石礦、一家水泥廠,村集體(ti) 經濟和百姓收入立刻下滑。老百姓上哪兒(er) 去掙錢?村裏怎麽(me) 發展?村民經常向村幹部“討說法”。

  2005年8月15日,習(xi) 近平來到處在轉型十字路口的餘(yu) 村。

  炎炎夏日,狹小的村委會(hui) 小會(hui) 議室裏,人們(men) 都在等待一個(ge) 答案。

  “我從(cong) 安吉的名字,想到和諧社會(hui) 的建設,想到人與(yu) 自然的和諧,想到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習(xi) 近平娓娓道來。

  他對大家說:“在熊掌與(yu) 魚不可兼得的時候,要知道放棄,要知道選擇。發展有多種多樣,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9天後,習(xi) 近平在“之江新語”專(zhuan) 欄發表了評論文章——《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從(cong) 此,在安吉乃至整個(ge) 浙江出現了百個(ge) 、千個(ge) 像餘(yu) 村甚至比餘(yu) 村更美的村莊。

△浙江安吉餘(yu) 村礦山遺址變身美麗(li) 公園。

  “千萬(wan) 工程”開啟了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化之路,拉動了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生態宜居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發展鏈條。

  20年來,浙江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cong) 2003年的5431元提升到2022年的37565元。截至目前,浙江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連續38年居全國省區第一,城鄉(xiang) 居民收入倍差20年來從(cong) 2.43縮小到1.90,是全國倍差最小的省區。

  2018年9月27日,浙江農(nong) 民迎來了“高光時刻”——“千萬(wan) 工程”榮獲聯合國最高環保榮譽“地球衛士獎”。頒獎詞評價(jia) 道:“這一極度成功的生態恢複項目表明,讓環境保護與(yu) 經濟發展同行,將產(chan) 生變革性力量。”

展現中國式現代化的美好未來

  2006年3月27日,習(xi) 近平在“之江新語”專(zhuan) 欄發表文章《從(cong) “兩(liang) 種人”看“三農(nong) ”問題》。

  文中提到的“兩(liang) 種人”,指的是城市居民和農(nong) 民兩(liang) 種身份的人。當時的浙江,城鄉(xiang) 差距是一個(ge) 隱憂。人們(men) 切身感受到,農(nong) 村的教育、文化、衛生、體(ti) 育等社會(hui) 事業(ye) 和基礎設施建設,遠遠落後於(yu) 城市。

  這個(ge) 問題,習(xi) 近平早在2003年“千萬(wan) 工程”啟動會(hui) 上就有著透徹的洞察。他深刻闡釋:大力實施“千村示範、萬(wan) 村整治”工程,以形成合理的“城—鎮—鄉(xiang) —村”體(ti) 係,形成以城帶鄉(xiang) 、以工促農(nong) ,城鄉(xiang) 互促共進的發展格局,就更具有深遠的曆史意義(yi) 和重大的現實意義(yi) 。

  在一次調研後,他這樣展望:“將來實現城鄉(xiang) 一體(ti) 化,也不是所有人都要生活在城市裏,關(guan) 鍵是農(nong) 村的生活質量不差於(yu) 城市,所有人都能共享現代文明。”

△2015年5月25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浙江舟山定海區幹(覽加石旁)鎮新建社區考察。

  “千萬(wan) 工程”從(cong) 一開始就將實現人的現代化作為(wei) 落腳點,一張藍圖繪到底,跨越20年的堅持,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今天,寫(xie) 下了波瀾壯闊的一頁——

  在一個(ge) 走向複興(xing) 的14億(yi) 多人口的大國,托起了無數農(nong) 民的共富夢;在改變村容村貌的同時,也改變了村民的精神風貌;在發展經濟與(yu) 保護環境方麵,作出了“人與(yu) 青山兩(liang) 不負”的選擇;在聯合國的舞台上,向世界講述了一個(ge) 美麗(li) 中國的故事,貢獻了“中國智慧”與(yu) “中國方案”。

△2022年6月,空中俯瞰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梅林村,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5年前,“千萬(wan) 工程”15周年之際,時任聯合國副秘書(shu) 長兼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索爾海姆曾說:“我在浙江浦江和安吉看到的,就是未來中國的模樣,甚至是未來世界的模樣。”

  未來中國是什麽(me) 模樣?每個(ge) 人心裏有不同的答案,但答案裏一定都有社會(hui) 的全麵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在未來,“讓農(nong) 民共享發展成果,共享現代文明”,這是我們(men) 努力的方向,也是最終一定能夠實現的目標

發布時間:2023年06月26日 15:56 來源:央視新聞 編輯:石光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