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案說法|一起匪夷所思的竊密案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按照相關(guan) 保密製度要求,黨(dang) 政機關(guan) 舉(ju) 辦涉密會(hui) 議活動時須嚴(yan) 格管理,禁止無關(guan) 人員進入會(hui) 場。但個(ge) 別基層機關(guan) 單位看似嚴(yan) 格的涉密場所管理其實卻漏洞百出,下麵這起匪夷所思的竊密案件中,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保密管理漏洞竊取了涉密文件。

  典型案例

  張某是A省B市一名無業(ye) 人員。2019年10月的一天,他到B市某政府招待所麵試服務員。由於(yu) 不了解路線,他誤來到一間會(hui) 議室門口。此時,該市某市直機關(guan) 甲單位即將在這間會(hui) 議室舉(ju) 辦一場涉密會(hui) 議,工作人員正陸續往座位上分發材料。張某出於(yu) 好奇,徑直走了進去。甲單位工作人員誤以為(wei) 張某是該招待所工作人員,未核實其身份,就讓張某幫忙一起發會(hui) 議材料,張某未推脫。會(hui) 議開始後,張某並未離開會(hui) 場,甲單位工作人員也未要求其離場。就這樣,一名無業(ye) 人員全程旁聽了一場市直機關(guan) 的涉密會(hui) 議。會(hui) 後,張某還忙前忙後幫助清理會(hui) 場材料。

  經過這件事情,張某動起了歪心思。當他發現市直機關(guan) 原來並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銅牆鐵壁”時,又開始了進一步的試探。幾天後,張某來到乙單位門口,向保安聲稱自己是甲單位工作人員,過來取一份材料。由於(yu) 其之前在甲單位會(hui) 場知道了個(ge) 別工作人員的姓名,就聲稱是該單位“何某某”處長讓自己來的。乙單位保安聽張某說得有名有姓,就未認真核實張某身份便讓其進入。當時乙單位正在開全員會(hui) 議,各辦公室幾乎都沒人,但很多辦公室門窗大敞,涉密文件也未放入保密櫃中,而是隨意擺放在辦公桌上,走廊上也沒有安裝監控設備。張某見狀,便毫不猶豫地從(cong) 一個(ge) 辦公室“順”走了兩(liang) 份機密級文件,離開了乙單位。

  兩(liang) 次得逞之後,張某膽子愈發大了起來。他發現,隻要自己言行足夠“自信”,便絲(si) 毫不會(hui) 引起別人的懷疑。於(yu) 是幾天後,他故伎重施,再次進入政府招待所。這次是丙單位在舉(ju) 辦涉密會(hui) 議,他又大搖大擺進入會(hui) 場,聲稱自己是乙單位工作人員。丙單位工作人員看他如此“嫻熟”,並未核對其身份,就讓他進入會(hui) 場,並聽完了整場會(hui) 。不僅(jin) 如此,第二天,張某又來到丙單位“辦事”,發現樓梯間堆放著幾袋待銷毀的涉密文件,並未封口,就從(cong) 文件袋裏竊取了兩(liang) 份秘密級文件。

  此後,張某時常穿梭在甲、乙、丙單位之間,3個(ge) 單位的工作人員都以為(wei) 張某是另一單位的工作人員,並未對其產(chan) 生懷疑。截至案發時,張某先後竊取了數份涉密文件、2個(ge) 涉密U盤,以及甲單位空白文頭紙若幹,甚至在文頭紙上偷蓋了該單位印章。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張某竟然使用甲單位的空白文頭紙打印了自己的“任職決(jue) 定”,並發布在朋友圈炫耀,使親(qin) 友真以為(wei) 他考取了甲單位的職位。

  就這樣,直到一年多後,張某又一次試圖在政府招待所混入某單位的涉密會(hui) 議會(hui) 場時,遇到一名認真負責的工作人員對其核實身份,才被識破。辦案機關(guan) 在張某的住所搜查出其竊取的涉密文件、涉密U盤、空白文頭紙,以及偽(wei) 造的“任職決(jue) 定”。

  但是,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張某竊取的所有文件均完好地保存在其住處,除了朋友來的時候“展示”一下,並未提供給任何其他人員和境外組織。據張某交代,他竊取這些涉密文件,最初隻是覺得“好玩兒(er) ”,後來演變為(wei) 滿足炫耀心理,但是並沒有將這些文件賣掉換取利益的想法。最終,無知無畏的張某被以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偽(wei) 造公文罪判處有期徒刑1年、緩刑1年。

  案件啟示

  本應滴水不漏的黨(dang) 政機關(guan) 辦公場所和會(hui) 議場所,卻讓張某如入無人之境,隨意竊取文件,且時間跨度長達一年之久,這恰恰反映出個(ge) 別基層黨(dang) 政機關(guan) 辦公場所管理存在漏洞,也反映出基層單位在舉(ju) 辦涉密會(hui) 議時存在諸多不符合保密管理要求的現象。

  基層黨(dang) 政機關(guan) 和涉密單位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從(cong) 確保黨(dang) 和國家安全利益的大局出發,不斷增強做好保密工作的自覺性、主動性;要加強日常保密管理,嚴(yan) 格劃分辦公區域與(yu) 辦事區域,配備必要的技術防護設施設備,並督促工作人員嚴(yan) 格遵守保密管理要求。舉(ju) 辦涉密會(hui) 議活動時,要對參會(hui) 人員身份進行仔細核對,決(jue) 不能因為(wei) 是“熟人”就放鬆了審核,導致無關(guan) 人員進入會(hui) 場,埋下失泄密的隱患。

發布時間:2023年06月26日 07:47 來源:“保密觀”微信公眾號 編輯:徐瑤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