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藍圖繪到底——習近平總書記擘畫浙江“千萬工程”帶來鄉村巨變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詩畫村莊,和美城鄉(xiang) ,富樂(le) 之江。

  一幅新時代《富春山居圖》鋪展眼前。

  循跡溯源,20年前起筆的“千萬(wan) 工程”擘畫藍圖。

  2003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時任浙江省委書(shu) 記習(xi) 近平同誌親(qin) 自出席全省“千萬(wan) 工程”啟動會(hui) ,親(qin) 自部署從(cong) 整治農(nong) 村人居環境入手,改善農(nong) 村生產(chan) 、生活、生態環境,提高農(nong) 民生活質量。

  “要把‘千村示範、萬(wan) 村整治’工程作為(wei) 推動農(nong) 村全麵小康建設的基礎工程、統籌城鄉(xiang) 發展的龍頭工程、優(you) 化農(nong) 村環境的生態工程、造福農(nong) 民群眾(zhong) 的民心工程”。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農(nong) 民,中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基本盤、壓艙石。環境資源生態,發展中國家邁向現代化的短板與(yu) 瓶頸。

  “千萬(wan) 工程”以省域為(wei) 單元率先破題。20年持續奮鬥,成為(wei) 當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直麵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的執政應答。

  起筆於(yu) 群眾(zhong) 利益,落筆答“四個(ge) 之問”,工筆繪鄉(xiang) 村新貌,走筆成長遠大計。

  戰略擘畫開新局,一張藍圖繪到底。

  這張藍圖,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看得重、望得遠、抓得實,親(qin) 自謀劃、親(qin) 自部署、親(qin) 自推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進一步推廣浙江好的經驗做法”。20年鍥而不舍、久久為(wei) 功,造就萬(wan) 千美麗(li) 鄉(xiang) 村,造福萬(wan) 千農(nong) 民群眾(zhong) ,深刻改變之江,贏得中外讚譽。

  ——浙江農(nong) 民群眾(zhong) 稱之為(wei) “繼實行家庭聯產(chan) 承包責任製後,黨(dang) 和政府為(wei) 農(nong) 民辦的最受歡迎、最為(wei) 受益的一件實事”;

  ——專(zhuan) 家學者評價(jia) 其是“在浙江經濟變革、社會(hui) 轉型的關(guan) 鍵時刻,讓列車換道變軌的那個(ge) 扳手,轉動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車輪”;

  ——2018年9月“千萬(wan) 工程”榮獲聯合國環保最高獎項“地球衛士獎”,頒獎詞認為(wei) :“這一極度成功的生態恢複項目表明,讓環境保護與(yu) 經濟發展同行,將產(chan) 生變革性力量”。

  大江奔流有其源。

  20年前,這場變革為(wei) 何肇興(xing) 於(yu) 浙江,理論和實踐的“原點”是什麽(me) ?

  20年來,其旺盛生命力、巨大感召力、廣泛影響力來自哪裏?

  20年不懈奮鬥,“努力成為(wei) 新時代全麵展示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優(you) 越性的重要窗口”,“浙江之窗”如何呈現“中國之美”“中國之治”?

  20年後再出發,為(wei) 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走好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必由之路,我們(men) 又該從(cong) “千萬(wan) 工程”中汲取什麽(me) ?

  …………

  “千萬(wan) 工程”實施20年之際,本報記者循著這張藍圖,看鄉(xiang) 村巨變、觀錢塘潮湧、聽曆史回響、探時代脈動,深刻感悟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真理力量、實踐偉(wei) 力,深刻感悟人民領袖深厚情懷與(yu) 人民群眾(zhong) 蓬勃創造的交相呼應、激蕩共鳴。

  辦實每件事,贏得萬(wan) 人心

  “千萬(wan) 工程”曆久彌新,根在思想指引。20年擘畫推動,彰顯遠見卓識、為(wei) 民情懷、曆史擔當

  汽笛聲起,4.5公裏軌道繞村,觀光小火車串起竹園、茶園、果園、花園。

  湖州市安吉縣遞鋪街道魯家村。昔日“髒亂(luan) 差”,而今“綠富美”。

  2018年9月,魯家村村委會(hui) 主任裘麗(li) 琴,代表浙江農(nong) 民登上聯合國環境署領獎台:“‘千萬(wan) 工程’讓我們(men) 的生活更幸福。”

  幸福之源,飲水思源。

  這是深入調研、問題導向的戰略擘畫——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調查就沒有決(jue) 策權。習(xi) 近平同誌2002年10月到浙江工作,用了118天,跑遍11個(ge) 地市、25個(ge) 縣。

  浙江省鄉(xiang) 村振興(xing) 研究院首席專(zhuan) 家、原浙江省農(nong) 辦副主任顧益康,多次隨同調研。顧益康回憶,一次,走訪完當地安排好的村子後,習(xi) 近平同誌鎖著眉頭上了車:

  “剛才看的村子不錯,但哪個(ge) 縣市沒有幾個(ge) 好鄉(xiang) 村?這是不是浙江絕大多數鄉(xiang) 村的麵貌?”

  “果然,停下車來,周邊轉轉,髒亂(luan) 差的村子不少。”顧益康說。

  剛邁進21世紀的浙江,經濟長足發展,城鄉(xiang) 差距卻大。有新房、無新村,垃圾靠風刮、汙水靠蒸發,是當年的鄉(xiang) 村即景。

  全麵建設小康社會(hui) ,如何補上短板?推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怎樣落子成勢?

  走訪田間地頭,問計幹部群眾(zhong) 。

  2002年12月15日,習(xi) 近平同誌走進杭州市蕭山區梅林村。這裏村容整潔、規劃有序,百姓通過村辦企業(ye) 增收致富。

  “建設一批標準化、規範化、全麵發展的,在全省乃至全國都叫得響的小康示範村鎮,為(wei) 我省農(nong) 村全麵建設小康社會(hui) ,進而實現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提供有益的借鑒和成功的經驗。”翌日《浙江日報》,記錄下考察調研時的這番話。

  一張藍圖,日漸清晰。2003年6月“千萬(wan) 工程”啟動會(hui) 召開:從(cong) 全省近4萬(wan) 個(ge) 村莊中,選擇1萬(wan) 個(ge) 左右的行政村進行全麵整治,把其中1000個(ge) 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麵小康示範村。

  浙江首個(ge) 村級“共同富裕”指標體(ti) 係、首個(ge) 村級電力低碳服務驛站、首個(ge) 村級青少年宮分宮……今日梅林,風景更新。

  隔壁益農(nong) 鎮有個(ge) 群圍村。昔日“整治村”,現今啥模樣?汙水溝變風景線,出門菜園和花園。當年村集體(ti) 欠債(zhai) 100多萬(wan) 元,如今人均年收入5.28萬(wan) 元。

  “調查研究開路,圍繞改革發展穩定的重點難點問題,從(cong) 農(nong) 村長遠利益出發,從(cong) 群眾(zhong) 身邊實事破題,榜樣引路,帶來千帆競發。”顧益康說。

  這是心懷大局、放眼全局的曆史擔當——

  “千萬(wan) 工程”的實施,連著省情、國情、世情。

  縱觀發展中國家和新興(xing) 工業(ye) 化國家曆程,人均GDP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發展階段,城鄉(xiang) 差距、貧富差距極易擴大,從(cong) 而掉進有增長無發展的“現代化陷阱”。

  “作為(wei) 沿海發達省份,我省有條件、有必要、有責任通過實施‘千村示範、萬(wan) 村整治’工程,為(wei) 全國農(nong) 村全麵建設小康社會(hui) 探索路子、積累經驗、提供示範。”

  “千萬(wan) 工程”啟動會(hui) ,開宗明義(yi) 。

  2005年8月,習(xi) 近平同誌在“千萬(wan) 工程”嘉興(xing) 現場會(hui) 上再次強調:“這項工程是在我省工業(ye) 化、城市化加速推進、人均GDP超過2000美元的時代背景下,著眼於(yu) 縮小城鄉(xiang) 差距、改變農(nong) 村環境‘髒亂(luan) 差’和基礎設施、社會(hui) 事業(ye) 發展滯後狀況而實施的。”

  小切口,大思謀。一子落,滿盤活。

  “千萬(wan) 工程”啟動1個(ge) 月後,2003年7月10日,習(xi) 近平同誌在浙江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hui) 上提出“八八戰略”,成為(wei) 指引浙江改革發展和全麵小康建設的總方略。其中一條,“創建生態省,打造‘綠色浙江’”。

  從(cong) “八八戰略”明確打造“綠色浙江”,到“千萬(wan) 工程”成為(wei) 生態省建設有效載體(ti) ,再到2005年8月首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一係列事關(guan) 浙江乃至中國未來發展的新理念由此萌發,成為(wei)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理論源頭之一。

  學思踐悟,浙江省委書(shu) 記易煉紅感慨:“‘千萬(wan) 工程’之所以展現出曆久彌新的旺盛生命力,就在於(yu)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當年堅持從(cong) 戰略和全局的高度來謀劃推進,以‘千萬(wan) 工程’牽引撬動‘三農(nong) ’工作,找到統籌城鄉(xiang) 發展、推進城鄉(xiang) 一體(ti) 化的‘金鑰匙’。”

  這是真抓實幹、久久為(wei) 功的接續奮鬥——

  “千萬(wan) 工程”的推進,貫穿過去、現在、未來。

  在浙江工作期間,習(xi) 近平同誌親(qin) 自製定了“千萬(wan) 工程”的目標要求、實施原則、投入辦法,創新建立、帶頭推動“四個(ge) 一”工作機製:

  實行“一把手”負總責,全麵落實分級負責責任製;成立一個(ge) 工作協調小組,由省委副書(shu) 記任組長;每年召開一次工作現場會(hui) ,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到會(hui) 並部署工作;定期表彰一批先進集體(ti) 和個(ge) 人。

  “2003年的啟動會(hui) ,連續3年的現場會(hui) ,習(xi) 近平同誌都親(qin) 自出席並發表重要講話,為(wei) ‘千萬(wan) 工程’實施指明方向。”浙江省委農(nong) 辦主任、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廳長王通林說。

  這份牽掛,一以貫之。

  2015年5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舟山市定海區新建社區。在以開辦農(nong) 家樂(le) 為(wei) 主業(ye) 的村民袁其忠家裏,總書(shu) 記說:“這裏是一個(ge) 天然大氧吧,是‘美麗(li) 經濟’,印證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道理。”“浙江山清水秀,當年開展‘千村示範、萬(wan) 村整治’確實抓得早,有前瞻性。希望浙江再接再厲,繼續走在前麵。”

  牢記囑托,一任接著一任幹,一步一個(ge) 腳印走。

  每5年一個(ge) 行動計劃,每個(ge) 重要階段一個(ge) 實施意見。“千村示範、萬(wan) 村整治”引領起步,“千村精品、萬(wan) 村美麗(li) ”深化提升,“千村未來、萬(wan) 村共富”迭代升級。

  今年6月7日,浙江省委常委會(hui) 會(hui) 議提出,加快構建“千村引領、萬(wan) 村振興(xing) 、全域共富、城鄉(xiang) 和美”的“千萬(wan) 工程”新畫卷,以推進“千萬(wan) 工程”新成效為(wei) 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和美麗(li) 中國建設作出浙江新貢獻。

  6月21日,浙江全省深化新時代“千萬(wan) 工程”全麵打造鄉(xiang) 村振興(xing) 浙江樣板推進會(hui) 召開。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續寫(xie) 新篇。

  一張藍圖繪到底,“千萬(wan) 工程”有了新的“打開方式”。

  2015年7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要求將“廁所革命”推廣到廣大農(nong) 村地區;2018年1月,中辦、國辦印發《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

  黨(dang) 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努力建設美麗(li) 中國”;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首提“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明確“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

  生態治理進行曲,綠色發展說明書(sh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路線圖,城鄉(xiang) 統籌啟示錄。“千萬(wan) 工程”20年,打開一扇窗,讓世界看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顯著優(you) 勢。

  這是執政為(wei) 民、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懷——

  “那時候,來一趟是真不容易!”杭州市淳安縣楓樹嶺鎮下薑村,鄉(xiang) 親(qin) 們(men) 記得清楚。

  2003年4月24日,時任浙江省委書(shu) 記習(xi) 近平同誌第一次到下薑,一路上換了3種交通工具。

  “那時候的下薑村‘麵黃肌瘦’。人均年收入1000多塊錢,村中間沒有橋,河道水不多的時候,我們(men) 就在河床上架幾塊木板通行。總書(shu) 記當年來的時候也是這樣走的。”曾任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的楊紅馬說。

  下薑村,習(xi) 近平同誌在浙江工作期間來過4回。

  “村裏大部分農(nong) 戶家都去過,每次都要走訪慰問老黨(dang) 員、困難群眾(zhong) ,每次都要召開一個(ge) 座談會(hui) ,聽一聽大家對基層情況的反映。習(xi) 近平同誌與(yu) 老百姓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感情。”楊紅馬說。

  “千萬(wan) 工程”深入實施,下薑徹底變了模樣,浙江省4A級景區村莊,帶動周邊63個(ge) 村社共同奔富。

  當年過河處,早已建起廊橋。橋頭一行字:“夢開始的地方”。

  “為(wei) 民要重在辦事”“辦實每件事,贏得萬(wan) 人心”。

  “千萬(wan) 工程”啟動會(hui) 上,習(xi) 近平同誌明確了必須著重把握的五個(ge) 方麵的基本要求,第一個(ge) 就是“堅持政府引導,農(nong) 民自願,充分發揮廣大幹部群眾(zhong) 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習(xi) 近平同誌強調:“農(nong) 民是‘千村示範、萬(wan) 村整治’工程的建設者和受益者,必須充分尊重農(nong) 民的意願,村莊整治的規劃和建設方案都應經過村民討論,民主決(jue) 策,切實防止刮風,切忌強迫命令。”

  把解決(jue) 好人民群眾(zhong) 最關(guan) 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作為(wei) “千萬(wan) 工程”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萬(wan) 千鄉(xiang) 村,成為(wei) “夢開始的地方”。

  遠見卓識、為(wei) 民情懷、曆史擔當。

  “‘千萬(wan) 工程’實施20年,探索出了一條加強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推動美麗(li) 中國建設的科學路徑,深刻展示了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萌發和實踐的光輝曆程,蘊含著馬克思主義(yi) 的立場觀點方法,無可辯駁地證明,‘兩(liang) 個(ge) 確立’是我們(men) 實現一切偉(wei) 大變革、開創一切偉(wei) 大成就的根本保障。”易煉紅說。

  易煉紅表示:“站在新起點,浙江幹部群眾(zhong) 深刻領悟‘兩(liang) 個(ge) 確立’的決(jue) 定性意義(yi) ,感恩奮進、篤行實幹,不斷將‘千萬(wan) 工程’向縱深推進。”

  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

  打通“綠水青山”與(yu) “金山銀山”,讓綠色成為(wei) 浙江發展最動人的色彩

  錢塘江源,馬金溪倒映白雲(yun) 青山。走進衢州市開化縣華埠鎮金星村,就走進了山水畫卷。

  金星村原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鄭初一,憶起17年前一幕幕:

  “2006年8月16日,時任浙江省委書(shu) 記習(xi) 近平同誌來考察新農(nong) 村建設。在我們(men) 這個(ge) 小村子,足足看了50多分鍾。即將上車返程時,他回過頭來叮囑,這裏山好、水好、空氣好,將來通過‘山海協作’,空氣也能賣錢。”

  樹高根深。鄭初一記得:考察途中,習(xi) 近平同誌看到一棵千年銀杏,根係裸露在外,立即和我們(men) 說,這是金星村的象征,十分珍貴,不能讓它枯掉。

  牢記囑托,管斧頭、護山頭、守源頭,好風景帶來好前景,每年20餘(yu) 萬(wan) 人次遊客湧來。“種種砍砍”變“走走看看”,“靠山吃山”有了新路徑,去年村民人均收入4.2萬(wan) 元。那棵銀杏呢?鄉(xiang) 親(qin) 們(men) 培土澆水、精心嗬護,古樹葳蕤如蓋,成了“鎮村之寶”。

  晨光熹微,看著早早起床到馬金溪邊暢快呼吸的遊客,鄭初一恍然大悟:“空氣真的能賣錢!”

  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行走山水浙江,一個(ge) 個(ge) “金星村”映入眼簾。

  “千萬(wan) 工程”實施20年,發展理念深刻變革,鄉(xiang) 村環境深刻重塑。90%以上村莊建成新時代美麗(li) 鄉(xiang) 村,全省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3年的5400多元,提高到2022年的37500多元。

  發展,黨(dang) 執政興(xing) 國的第一要務。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2003年7月11日,“八八戰略”提出第二天,浙江省委、省政府就召開生態省建設動員大會(hui) 。“千萬(wan) 工程”成為(wei) 生態省建設重要抓手、有效載體(ti) ,廣大農(nong) 村成為(wei) 推進綠色發展的主戰場、突破口。

  之江大地,奏響激蕩人心的“綠色變奏曲”——

  美麗(li) 生態重塑鄉(xiang) 村。

  小橋流水,荷風蛙鳴。嘉興(xing) 市南湖區鳳橋鎮聯豐(feng) 村,江南美景撲麵來。

  “現在這兒(er) 是打卡地,以前一片黑臭水體(ti) 。”鳳橋鎮副鎮長、聯豐(feng) 村黨(dang) 委書(shu) 記李正峰說。“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美麗(li) 庭院”多措並舉(ju) ,臭河浜變親(qin) 水地,農(nong) 家樂(le) 、采摘園,聯豐(feng) 村成大花園。

  “源頭花漫處,踏石問輕舟”。溫州市永嘉縣岩坦鎮源頭村,拆違建、清“臭源”、建智能垃圾分類回收平台,楠溪江畔“無廢鄉(xiang) 村”,千年舴艋舟,今朝爭(zheng) 上遊。

  從(cong) 解決(jue) 群眾(zhong) 反映最強烈的問題著手,全域推進農(nong) 村垃圾、汙水、廁所三大專(zhuan) 項整治,建立城鄉(xiang) 一體(ti) 的風貌管控體(ti) 製機製。20年過去,浙江省規劃保留村生活汙水治理覆蓋率100%,農(nong) 村衛生廁所全覆蓋,農(nong) 村生活垃圾基本“零增長”“零填埋”。

  “一戶一處景、一村一幅畫、一線一風光、一縣一品牌,浙江成為(wei) 首個(ge) 通過國家生態省驗收的省份。”浙江省美麗(li) 浙江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省生態環境廳廳長郎文榮說。

  美麗(li) 經濟振興(xing) 鄉(xiang) 村。

  湖州市安吉縣天荒坪鎮餘(yu) 村,修竹茂林,溪流潺潺。人在餘(yu) 村走,就像畫中遊。

  這幅畫,蛻變於(yu) 滾滾煙塵。“‘千萬(wan) 工程’實施,村裏痛下決(jue) 心,關(guan) 停礦山、水泥廠。”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汪玉成說。

  2005年8月15日,習(xi) 近平同誌到餘(yu) 村調研,讚許“這些都是高明之舉(ju)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今天的餘(yu) 村,打通“兩(liang) 山”轉化路徑。餘(yu) 村“全球合夥(huo) 人計劃”去年7月推出,40餘(yu) 個(ge) 項目入駐,上千名大學畢業(ye) 生,鄉(xiang) 村創業(ye) 生活。

  好生態催生新業(ye) 態,美麗(li) 鄉(xiang) 村孕育美麗(li) 經濟。

  距餘(yu) 村不遠的溪龍鄉(xiang) 黃杜村,“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萬(wan) 畝(mu) 茶園滿目青綠,白色帳篷錯落有致,“遊客白天品白茶、逛茶山,晚上躺在帳篷裏數星星。”半日閑露營基地負責人王月慶看好美麗(li) 經濟,回鄉(xiang) 興(xing) 業(ye) 。

  美麗(li) 經濟如何健康發展?安吉及時出台露營營地項目暫行管理辦法,編製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全縣露營營地發展到47家。從(cong) “賣茶葉”到“賣風景”“賣文化”,茶旅融合,造福一方。

  台州市仙居縣,“化工一條江”變“最美母親(qin) 河”,生態綠道串起山水田園;天台縣後岸村,石料堆放場變體(ti) 育館,農(nong) 房變民宿,農(nong) 文旅體(ti) 產(chan) 業(ye) 每年吸引遊客超百萬(wan) 人次。

  鄉(xiang) 村旅遊,休閑農(nong) 業(ye) ,文化創意,養(yang) 生養(yang) 老,運動健康……放眼浙江鄉(xiang) 村,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紅紅火火,走出一條“美麗(li) 生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

  “美麗(li) 機製”激活鄉(xiang) 村。

  麗(li) 水市景寧佘族自治縣大均鄉(xiang) ,白鷺繞著梯田飛。

  2019年起,麗(li) 水開展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試點。大均鄉(xiang) 發布鄉(xiang) 級生態係統生產(chan) 總值(GEP)核算報告,景寧縣財政據此向大均鄉(xiang) “兩(liang) 山公司”支付188萬(wan) 元,成為(wei) 全國首筆生態產(chan) 品購買(mai) 資金。

  “盤點清綠色家底,才能將好風景好生態價(jia) 值量化,納入市場化定價(jia) 體(ti) 係。”大均鄉(xiang) 鄉(xiang) 長、鄉(xiang) 級林長詹惠淇說。

  保護修複生態,促進“兩(liang) 山”轉化,離不開改革創新。

  探索建立健全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發布全國首部省級GEP核算技術規範;取消衢州、麗(li) 水和山區26縣GDP總量考核;設立全國首個(ge) 省級“生態日”……

  浙江是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重要萌發地,“兩(liang) 山”理念發源地和率先實踐地。

  構建新機製,拓展新路徑,GDP和GEP協同增長。生態美、產(chan) 業(ye) 興(xing) 、百姓富,成為(wei) 新發展理念的生動詮釋。

  2018年,“千萬(wan) 工程”榮獲聯合國“地球衛士獎”。

  時任聯合國副秘書(shu) 長兼環境署執行主任索爾海姆,參觀走訪浙江村鎮後,對綠色發展成果高度讚賞:“我在浙江浦江和安吉看到的,就是未來中國的模樣,甚至是未來世界的模樣。”

  2020年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浙江,諄諄囑托:“要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推進浙江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台階,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讓綠色成為(wei) 浙江發展最動人的色彩。”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

  從(cong) 浙江到全國,從(cong) 鄉(xiang) 村到城市,一場關(guan) 乎人民福祉、永續發展的偉(wei) 大實踐,持續推進。

  以業(ye) 為(wei) 基,鄉(xiang) 村振興(xing)

  農(nong) 業(ye) 現代化和農(nong) 村現代化一體(ti) 推進,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三農(nong) ”領域的實踐範例

  21世紀之初的浙江,“扁擔”兩(liang) 頭不平衡。一頭,工業(ye) 化、城市化加速推進;一頭,農(nong) 業(ye) 增效難、農(nong) 民增收難、農(nong) 村社會(hui) 進步慢。

  “這種城鄉(xiang) 分割的體(ti) 製和發展失衡的狀態,使農(nong) 村小康成為(wei) 全麵建設小康社會(hui) 的最大難點。”2003年,“千萬(wan) 工程”啟動會(hui) 強調。

  日新月異的城,依然故我的鄉(xiang) ,如何打通?

  謀大勢、把規律、抓基礎。以“千萬(wan) 工程”牽引撬動“三農(nong) ”工作,找到了統籌城鄉(xiang) 發展、推進城鄉(xiang) 一體(ti) 化的“金鑰匙”。

  從(cong) 村莊環境綜合整治,到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再到推進未來鄉(xiang) 村建設、打造共同富裕現代化基本單元。“‘千萬(wan) 工程’實施的20年,是浙江農(nong) 業(ye) 發展最快、農(nong) 村變化最大、農(nong) 民得到實惠最多的時期。”浙江省鄉(xiang) 村振興(xing) 研究院執行院長潘偉(wei) 光說。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紮實推進共同富裕,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nong) 村。如何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推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

  “千萬(wan) 工程”迭代升級,浙江先行先試。

  曾經的寧波市鄞州區灣底村,一條黃泥路,“彎來彎去彎不到底”。

  2003年9月24日,時任浙江省委書(shu) 記習(xi) 近平同誌來到這裏,鼓勵灣底人:“千萬(wan) 工程”隻有以業(ye) 為(wei) 基,才有持久生命力。

  “把村莊整治與(yu) 發展經濟結合起來!一下子,心亮了,路寬了。”灣底村黨(dang) 委第一書(shu) 記吳祖楣說。

  今天的灣底,設施農(nong) 業(ye) 園也是國家4A級景區,農(nong) 文商旅一體(ti) ,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7.25萬(wan) 元。

  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浙江,誰來種地?種糧能賺錢嗎?

  2007年3月21日的《人民日報》,發表時任浙江省委書(shu) 記習(xi) 近平同誌的文章,題目就是《走高效生態的新型農(nong) 業(ye) 現代化道路》。

  “千萬(wan) 工程”以業(ye) 為(wei) 基,繪就高效生態農(nong) 業(ye) 嶄新畫卷。

  湖州市吳興(xing) 區八裏店鎮尹家圩村,遇到年輕的“農(nong) 二代”孫建龍。

  “從(cong) 小就聽大人說,好好念書(shu) 進城上班,沒出息才回家種地。”為(wei) 幫父輩,無奈返鄉(xiang) ,沒想到闖出廣闊天地。

  上湖州農(nong) 民學院培訓,跟科技特派員請教,能夠操作維護100多台(套)農(nong) 機。2014年又學了無人機植保作業(ye) ,十裏八鄉(xiang) 稱他為(wei) “開飛機的農(nong) 民”。

  “一粒米”帶動一鄉(xiang) 人。孫建龍領著合作社,去年種了3500多畝(mu) 糧田,收入近千萬(wan) 元,3000多戶農(nong) 戶受益。他們(men) 的農(nong) 機服務隊,走進江蘇、安徽,育秧到倉(cang) 儲(chu) ,全程機械化。

  新農(nong) 人,金扁擔,種地不是舊模樣。

  清水潤田,魚戲稻間。“一塊田,長出生態稻、清水魚,融出種養(yang) 遊新產(chan) 業(ye) 。”麗(li) 水市青田縣方山鄉(xiang) ,綠色山根田魚養(yang) 殖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負責人朱旭青介紹。

  人防技防,良田糧用。“鐵塔探頭、遙感衛星都是巡田好幫手,全天候守護。”杭州市餘(yu) 杭區徑山鎮雙溪村,農(nong) 田巡查員趙斌很驕傲。

  去年,浙江實現糧食播種麵積1530.7萬(wan) 畝(mu) 、產(chan) 量124.2億(yi) 斤。

  一棵桃樹能“結”出什麽(me) ?

  嘉興(xing) 市南湖區鳳橋鎮三星村,水蜜桃之鄉(xiang) 。綠色種桃、直播賣桃、遊客摘桃,6000畝(mu) 桃園年產(chan) 值1.8億(yi) 元,村民人均年收入4.5萬(wan) 元,村歌就叫《流蜜的地方》。

  開發桃花酥、釀製蜜桃酒、舉(ju) 辦桃花節,南湖區加力擦亮水蜜桃品牌。“興(xing) 業(ye) 態、深融合,產(chan) 業(ye) 鏈接,城鄉(xiang) 互促。”南湖區委書(shu) 記邵潘鋒說。

  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中之重。

  一村一策,一村一品,串珠成鏈。“千萬(wan) 工程”牽引,浙江省建成82條產(chan) 值超10億(yi) 元的農(nong) 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年總產(chan) 值2575億(yi) 元,輻射帶動478萬(wan) 農(nong) 民就業(ye) 創業(ye) 。

  四明山下,革命老區。曾經,寧波餘(yu) 姚市梁弄鎮橫坎頭村,出門就上坡,雨天兩(liang) 腳泥。

  2003年春節前夕,剛剛擔任浙江省委書(shu) 記的習(xi) 近平同誌,專(zhuan) 程到梁弄鎮和橫坎頭村考察調研,提出建設“全國革命老區全麵奔小康樣板鎮”的殷切期望。

  不久後,村兩(liang) 委給習(xi) 近平同誌寫(xie) 信,很快收到回信。信裏鼓勵他們(men) 加快老區開發建設,盡快脫貧致富奔小康。

  2018年2月,橫坎頭村全體(ti) 黨(dang) 員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寫(xie) 信,匯報發展變化。當月回信就到了村裏,總書(shu) 記希望他們(men) “努力建設富裕、文明、宜居的美麗(li) 鄉(xiang) 村,讓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生活越來越紅火”。

  “兩(liang) 封信,一封囑托興(xing) 產(chan) 業(ye) ,一封教我們(men) 興(xing) 鄉(xiang) 村。”橫坎頭村黨(dang) 委書(shu) 記黃科威感慨。

  鄉(xiang) 村是生產(chan) 空間,也是故土家園,承載鄉(xiang) 愁,寄托憧憬。建設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農(nong) 業(ye) 強國應有之義(yi) 。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一體(ti) 推進農(nong) 業(ye) 現代化和農(nong) 村現代化,實現鄉(xiang) 村由表及裏、形神兼備的全麵提升。”

  山區、平原、丘陵、沿海、島嶼,萬(wan) 千鄉(xiang) 村,千差萬(wan) 別。和美鄉(xiang) 村如何建?農(nong) 村現代化咋推進?

  “千萬(wan) 工程”給答案:規劃先行,因地製宜。

  梅子雨,藕花風,搖櫓咿呀。嘉興(xing) 市南湖區鳳橋鎮新民村,宛如水墨畫。嘉興(xing) 編製傳(chuan) 統村落保護規劃,繪就“一戶一處景、一村一幅畫”。

  金華永康市建設“智慧減排係統”,農(nong) 村汙水,一水多用。寧波市象山縣采用生態反應鏈工藝,專(zhuan) 業(ye) 公司運營,“汙水靠蒸發”變“綠水繞人家”。

  遵循鄉(xiang) 村自身發展規律,突出特色,精準施策。強體(ti) 製機製,下繡花功夫,萬(wan) 千鄉(xiang) 村,深刻重塑。

  中國要強農(nong) 業(ye) 必須強,中國要美農(nong) 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nong) 民必須富。

  種子的力量在於(yu) 生長。根植沃野,欣欣向榮。

  “‘千萬(wan) 工程’聚焦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最迫切、農(nong) 民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忠實踐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三農(nong) ’工作重要論述,生動印證新發展理念在浙江農(nong) 村落地生根,由此成為(wei) 潤澤‘三農(nong) ’的民心工程。”浙江省副省長李岩益說。

  以文化人,塑形鑄魂

  鄉(xiang) 村,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熱土和基石。讓身有所棲的美麗(li) 鄉(xiang) 村,成為(wei) 心有所依的精神家園

  阡陌村舍,藏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密碼、文化基因。

  之江大地鄉(xiang) 村行,邂逅一古一新。

  一古,博物館。紹興(xing) 嵊州市甘霖鎮,東(dong) 王村看完越劇博物館,孔村又遇水稻博物館;湖州市吳興(xing) 區潞村,錢山漾遺址旁有個(ge) “絲(si) 源館”;寧波市鄞州區灣底村,一村5個(ge) 博物館。

  一新,咖啡店。寧波市鎮海區永旺村,農(nong) 具倉(cang) 庫改建為(wei) “稻田咖啡”;嘉興(xing) 市南湖區聯豐(feng) 村,“村口咖啡”是創客工作站,也是村民議事點;湖州市安吉縣紅廟村,礦坑湖畔咖啡店,一天賣出1000杯!

  一古一新,相映成趣。是業(ye) 態場景,也是人間煙火,鄉(xiang) 風鄉(xiang) 韻。

  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

  以文化人,塑形鑄魂。“千萬(wan) 工程”20年,造就萬(wan) 千美麗(li) 鄉(xiang) 村,也為(wei) 傳(chuan) 承鄉(xiang) 村文化、培育鄉(xiang) 村風尚夯基壘土、搭建舞台。

  木板牆、花格柵、石庫門。金華蘭(lan) 溪市諸葛鎮,近千年曆史的諸葛八卦村,是迄今發現的諸葛亮後裔最大聚居地。諸葛村文化底蘊深厚,2003年9月,時任浙江省委書(shu) 記習(xi) 近平同誌曾到村裏調研。

  保護和開發並重。今天的諸葛村,人人都是文保員,每幢古建築都掛了牌。孔明鎖製作、諸葛中醫藥,入選省市級非遺,文創產(chan) 品遠銷海外。村民成股東(dong) ,古村落保護者,同時也是受益者。

  文化是村落的靈魂。“千萬(wan) 工程”,刻錄下守護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殷殷期盼、耿耿心誌。

  麗(li) 水市蓮都區碧湖鎮堰頭村,有幾十株千年古樟樹。習(xi) 近平同誌告誡:“既要發展好經濟,也要保護好古村”。如今,樟樹亭亭,遊人如織。

  金華市磐安縣尖山鎮烏(wu) 石村,散落玄武岩石造的烏(wu) 石屋。習(xi) 近平同誌囑咐:“要保護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貝”。烏(wu) 石屋風貌如昨,農(nong) 家樂(le) 另尋新址。

  習(xi) 近平同誌曾以筆名“哲欣”在《浙江日報》撰文:“建設新農(nong) 村要注意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不一樣,山區、平原、丘陵、沿海、島嶼不一樣,城郊型和純農(nong) 業(ye) 村莊不一樣,杜絕盲目攀比,反對貪大求洋,防止照搬照抄,避免千村一麵。”

  不丟(diu) 鄉(xiang) 土味道,保留鄉(xiang) 村風貌,方能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xiang) 愁。

  麗(li) 水市青田縣方山鄉(xiang) 龍現村,全球重要農(nong) 業(ye) 文化遺產(chan) “稻魚共生係統”示範基地。梯田層層,魚稻相依,多彩體(ti) 驗,讓現代大眾(zhong) 走近古老農(nong) 耕文明。

  看社戲、釣魚蝦、煮蠶豆……魯迅先生的童年什麽(me) 樣?紹興(xing) 市越城區孫端街道安橋頭村,“魯迅外婆家”鄉(xiang) 村博物館,引遊客觸摸一代文豪童年夢境。

  曆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全省推行,近10年覆蓋432個(ge) 重點村、2105個(ge) 一般村。14項中國重要農(nong) 業(ye) 文化遺產(chan) ,4項全球重要農(nong) 業(ye) 文化遺產(chan) ,總數全國第一。

  讓傳(chuan) 統文化留下來,活起來。村民閑暇時,有了“放下筷子就想去的地方”。

  紹興(xing) 嵊州市甘霖鎮東(dong) 王村,百年越劇發源地。2004年12月14日,習(xi) 近平同誌來到東(dong) 王村調研,肯定了村裏打算複建古戲台的想法。

  “這給我們(men) 鼓了勁。你看,村裏有戲迷角,城裏有越劇小鎮,藝校還有非遺傳(chuan) 承人班,老老少少都會(hui) 幾句,外地遊客也愛聽。”時任村委會(hui) 主任李秋順,現在是村裏的“金牌導遊”。

  如今的東(dong) 王村,清揚唱腔,餘(yu) 音繞梁;鄉(xiang) 村劇團,周周有戲——“多聽名角,不生口角!”

  現代化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人自由而全麵的發展。

  “千萬(wan) 工程”20年,文藝點亮鄉(xiang) 村,提振起萬(wan) 千農(nong) 民精氣神。

  寧波市寧海縣大佳何鎮葛家村,老木匠、泥瓦匠重拾手藝,溪裏石頭、山上竹子都是素材。“鄉(xiang) 間藝術家”就地生長,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葛萬(wan) 永連連感歎:村裏人照樣懂藝術!

  農(nong) 民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主體(ti) ,也是新民俗創造實踐的主體(ti) 。“千萬(wan) 工程”走深走實,育出文明鄉(xiang) 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聚會(hui) 遲到,罰一曲;家有喜事,歌祝福。誕生浙江第一首村歌的衢州江山市大陳鄉(xiang) 大陳村,再不聞吵架聲。

  紹興(xing) 市新昌縣澄潭街道梅渚古村,連續10多年舉(ju) 辦“村晚”,挖掘保護目連戲等傳(chuan) 統曲目,鄉(xiang) 愁有了安頓。

  美麗(li) 鄉(xiang) 村,精神家園,場地就是陣地。

  2005年5月17日,紹興(xing) 市柯橋區楊汛橋鎮文化中心剛開門,習(xi) 近平同誌就來到這裏,在這個(ge) 全省首家農(nong) 村文化綜合體(ti) 內(nei) ,和大家拉起家常:現在群眾(zhong) 生活逐漸富裕起來,對精神文化生活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我們(men) 在抓好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要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

  文化禮堂建設,全省全麵鋪開,成為(wei) 鄉(xiang) 村標配。今天,浙江已有1.98萬(wan) 個(ge) 農(nong) 村文化禮堂,2.53萬(wan) 個(ge) 農(nong) 家書(shu) 屋。

  守正創新,固本開新。

  以新思想凝心鑄魂,促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落實落細。今日浙江鄉(xiang) 村,家家戶戶,亮出鄉(xiang) 規家訓;村村鎮鎮,活躍百姓宣講。

  美與(yu) 富辯證統一,物與(yu) 人全麵促進,古與(yu) 今交相輝映。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鄉(xiang) 村是熱土、是基石、是底氣。

  詩畫江南,一村一韻。

  最難忘,采訪途中,不期而遇的一張張笑臉。

  城鄉(xiang) 融合,統籌發展

  “千萬(wan) 工程”引發的這場影響深遠的要素流動,捧出破解城鄉(xiang) 二元結構難題的中國方案

  城鄉(xiang) 二元結構,一道世界級難題。

  嘉興(xing) 南湖區,紅船啟航地,貫通城鄉(xiang) 的101路公交車,當地人稱為(wei) “開往春天的幸福號”。

  這條線路,沈水根跑了20多年。那個(ge) 春天,一直珍藏心間。

  2004年3月23日,時任浙江省委書(shu) 記習(xi) 近平同誌來嘉興(xing) 調研城鄉(xiang) 統籌工作,登上了沈水根駕駛的101路公交車。

  親(qin) 身感受嘉興(xing) 城鄉(xiang) 公交一體(ti) 化帶來的變化後,習(xi) 近平同誌指出,推進城鄉(xiang) 一體(ti) 化是個(ge) 係統工程,要整合資源,完善布局。

  不久後,習(xi) 近平同誌主持製定《浙江省統籌城鄉(xiang) 發展推進城鄉(xiang) 一體(ti) 化綱要》。2004年7月,全省“千萬(wan) 工程”現場會(hui) 強調:“城鄉(xiang) 一體(ti) 化的實質,就是打破二元結構,形成以城帶鄉(xiang) 、以鄉(xiang) 促城,城鄉(xiang) 互促共進的發展機製,不斷縮小城鄉(xiang) 差別,使城鄉(xiang) 居民共享現代文明生活。”

  盛夏訪嘉興(xing) ,去坐101。

  下班高峰。碳纖維新能源客車裏,空調涼風輕拂、車廂秩序井然,還有母嬰室、輪椅區。

  19年過去,線路長了,站點多了,而車費隻要2元,刷公交卡隻要1元。

  “有效促進城市基礎設施向農(nong) 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務向農(nong) 村覆蓋、城市現代文明向農(nong) 村輻射”。

  城鄉(xiang) 一體(ti) ,交通先行。鄉(xiang) 村康莊工程、四好農(nong) 村路,一個(ge) 個(ge) 紮實項目,成“千萬(wan) 工程”有力支點。

  麗(li) 水市雲(yun) 和縣,有“中國最美梯田”。四好農(nong) 村路開通,梯田近旁,有800多年曆史的坑根石寨,遊客近悅遠來。

  再看公共服務。一根水管通城鄉(xiang) ,在全國率先基本實現“城鄉(xiang) 同質飲水”,全麵消除農(nong) 村“低電壓”現象,4G網絡農(nong) 村全覆蓋。

  杭州市淳安縣中聯村,鳩坑鄉(xiang) 中心小學,與(yu) 百裏外的西湖區行知小學,同上一堂課。

  麗(li) 水市慶元縣坪坑村,浙閩交界,到杭州車程5小時。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專(zhuan) 家,常駐縣人民醫院,巡回醫療車,開到坪坑村口。

  20年不停步,以“千萬(wan) 工程”推進城鄉(xiang) 融合發展,激發強勁動能。

  這是浙江城鄉(xiang) 一體(ti) 化發展的“成績單”:

  2003年至2022年,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5.9倍,連續多年居全國省區第一位;

  城鄉(xiang) 居民收入比,從(cong) 2.43∶1縮小至1.90∶1,是全國倍差最小的省區。

  城市讓鄉(xiang) 村更美好,鄉(xiang) 村讓城市更向往。

  周末,寧波市鎮海區永旺村,稻田、花海、小火車,吸引不少城裏人打卡。

  城鄉(xiang) 結合部的永旺也曾困惑。“與(yu) 城比,是窪地;與(yu) 鄉(xiang) 比,少資源。兩(liang) 頭挨不著,差點兒(er) 被拆並。”永旺村黨(dang) 委書(shu) 記郭誠軍(jun) 說。

  統籌城鄉(xiang) ,永旺新生。

  既破解“重城輕鄉(xiang) ”,又堅持“城鄉(xiang) 融合”,不是把鄉(xiang) 變城,而是充分挖掘培育鄉(xiang) 村之美,不是千村一麵,而是氣象萬(wan) 千。

  思路一變天地寬。用足近城優(you) 勢,盤活田園風光,重新發現鄉(xiang) 村價(jia) 值的永旺,成為(wei) 休閑旺地、創業(ye) 熱土。

  城鄉(xiang) 融合,呼喚要素融通。城鄉(xiang) 一體(ti) ,重在以人為(wei) 本。

  推動“兩(liang) 進兩(liang) 回”,科技進鄉(xiang) 村、資金進鄉(xiang) 村,青年回農(nong) 村、鄉(xiang) 賢回農(nong) 村。稅費減免、社會(hui) 保障、用水用電,政策支持,一一到位。

  “鄉(xiang) 村愛青年,青年愛鄉(xiang) 村”。今日浙江鄉(xiang) 村,青春力量處處激揚。

  曾經的金華義(yi) 烏(wu) 市後宅街道李祖村,緊靠城市,沒啥資源,村裏的年輕人選擇進城務工。城鄉(xiang) 統籌,物暢路通,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方豪龍領著村民,整修老舊廠房、閑置農(nong) 房,引入專(zhuan) 業(ye) 團隊,打造集創業(ye) 指導、創業(ye) 孵化、電商培訓於(yu) 一體(ti) 的“眾(zhong) 創空間”。

  金靖就是專(zhuan) 業(ye) 團隊領頭人,人稱“鄉(xiang) 村運營師”。政府、企業(ye) 、鄉(xiang) 村聚合發力,220名青年創客成為(wei) “新村民”。創客經濟賦能古老鄉(xiang) 村,村裏主婦學著開起小吃店,“媽媽的味道”美食街帶動75人就業(ye) 。李氏家族遷離故裏500多年後,非遺傳(chuan) 承人李期銀舉(ju) 家返鄉(xiang) ,老字號“李氏梨膏糖”生意紅火。

  原鄉(xiang) 人、歸鄉(xiang) 人、新鄉(xiang) 人,農(nong) 創客、文創客、科創客,鄉(xiang) 村運營師、農(nong) 村職業(ye) 經理人、新農(nong) 人……新職業(ye) 、新麵貌、新氣象,城鄉(xiang) 統籌發展動能澎湃,重構現代“三農(nong) ”內(nei) 涵。

  截至2022年底,浙江鄉(xiang) 村綠領人才培育計劃,累計培訓高素質農(nong) 民和農(nong) 村實用人才130多萬(wan) 人;農(nong) 創客培育工程,孵化農(nong) 創客5萬(wan) 多名。2022年7月,浙江首次組織“新農(nong) 匠”遴選,種養(yang) 、手工藝、社會(hui) 化服務,一批新型人才,紮根鄉(xiang) 村,共創共富。

  今年浙江省委一號文件提出,以“千萬(wan) 工程”統領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建設,把提高縣城承載能力與(yu) 深化“千萬(wan) 工程”結合起來,在城鄉(xiang) 融合中提升鄉(xiang) 村建設水平。

  千村引領、萬(wan) 村振興(xing) 、全域共富、城鄉(xiang) 和美。

  21世紀浙江城鄉(xiang) 之間,這場影響深遠的要素流動,為(wei) 世界捧出破解城鄉(xiang) 二元結構難題的中國方案。

  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

  為(wei) 了人民,依靠人民。堅持黨(dang) 的領導,走好群眾(zhong) 路線,匯聚起共同奮鬥的磅礴力量

  一本“民情日記”,載滿初心。

  “串百家門,知百家情,解百家難,連百家心,辦百家事,致百家富。”上世紀90年代開始,紹興(xing) 嵊州市,黨(dang) 員幹部走村入戶,掏出日記本,記下煩心事,拉近幹群心。

  嵊州幹部群眾(zhong) 忘不了,2004年,時任浙江省委書(shu) 記習(xi) 近平同誌到嵊州調研考察,提出“要進一步豐(feng) 富、完善‘民情日記’這一典型經驗的內(nei) 涵,讓‘民情日記’更有生命力,取得更好的實效”。

  新時代“民情日記”,小本子升級成大數據。手機建檔、線上接單、走訪記錄,急難愁盼早回應,關(guan) 鍵小事快處理。

  “我們(men) 牢記囑托,把續寫(xie) ‘民情日記’和推進‘千萬(wan) 工程’緊密結合起來,走好新時代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嵊州市委書(shu) 記裘建勇表示。

  美麗(li) 塑形,文化鑄魂,還得培元固本。

  “千萬(wan) 工程”是一場深刻的鄉(xiang) 村治理革命,檢驗初心使命,錘煉幹部作風。

  實施“千萬(wan) 工程”靠什麽(me) ?

  習(xi) 近平同誌在浙江工作期間要求,各級黨(dang) 政主要負責人要切實承擔“千萬(wan) 工程”領導責任;充分發揮基層黨(dang) 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dang) 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一直傾(qing) 心關(guan) 懷、傾(qing) 情牽掛、傾(qing) 力指導“千萬(wan) 工程”,在重要節點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指引浙江不斷把“千萬(wan) 工程”推向縱深。

  黨(dang) 管農(nong) 村工作是我們(men) 的傳(chuan) 統。

  20年來,“千萬(wan) 工程”始終是“一把手”工程。黨(dang) 政“一把手”親(qin) 自抓、分管領導直接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

  一年一度的現場會(hui) 高規格,選在哪裏開,各地打擂台。顧益康記憶猶新:“比力度、比進步、比典型意義(yi) ,拿成果說話。落選的,暗自較勁,你追我趕,來年幹出更硬的成績。”

  堅持黨(dang) 建引領,鄉(xiang) 村治理效能顯著提升。

  一脈澄潭江,潤澤五地共富。紹興(xing) 市新昌縣的梅渚村、梅屏村、棠村村、雅莊村、鏡嶺集鎮,圍繞一江兩(liang) 岸,創新“梅棠雅集”黨(dang) 建品牌,整合優(you) 化旅遊資源,春賞花,夏避暑,秋逛綠道,冬享民俗。

  一條永旺路,連起四村產(chan) 業(ye) 。寧波市鎮海區莊市街道,萬(wan) 市徐村、光明村、永旺村、勤勇村,組織聯建、活動聯辦、要事聯商、工作聯推、資源聯享、黨(dang) 員聯培。

  “增強凝聚力,提升競爭(zheng) 力,4個(ge) 村累計吸引投資3億(yi) 元。”莊市街道黨(dang) 工委副書(shu) 記徐益軍(jun) 說。

  “千萬(wan) 工程”就是基層黨(dang) 建的試金石、磨刀石。凡是示範和整治工作搞得好的村莊,都有一個(ge) 戰鬥力比較強的班子。

  “村裏大小事,就靠幹部跑。”嘉興(xing) 市嘉善縣大雲(yun) 鎮繆家村黨(dang) 委書(shu) 記陸榮傑說,村幹部和大家一起努力,建鮮切花基地,做好“花”文章,村民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5.6萬(wan) 元。

  “三個(ge) 吃虧(kui) 得起”,是寧波市鄞州區灣底村全體(ti) 黨(dang) 員的承諾書(shu) 。

  氣力吃虧(kui) 得起——多做實幹;閑話吃虧(kui) 得起——寬容大度;鈔票吃虧(kui) 得起——先公後私。幾十年如一日堅持走集體(ti) 共富路,灣底人過上好日子。

  黨(dang) 的政治優(you) 勢、組織優(you) 勢是具體(ti) 的。作風實了,本領硬了,辦法多了,向心力自然強。

  人民群眾(zhong) 是社會(hui) 實踐的主體(ti) ,也是一切發展的目的。

  20年來,“千萬(wan) 工程”迭代升級,“為(wei) 了人民”是價(jia) 值取向,“依靠人民”是行動路徑。

  嘉興(xing) 市海鹽縣通元鎮雪水港村,親(qin) 水岸邊,木欄杆上,方言寫(xie) 著村民自治俚語——“有本事吃本事,無本事鏟鑊糍”“越縮越懶,越吃越饞”“算算用用,一世勿窮”……

  用群眾(zhong) 聽得懂的話,入腦入心。黨(dang) 建引領,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匯聚鄉(xiang) 村治理內(nei) 生動力。

  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

  85後薑鵬,大學畢業(ye) 在外創業(ye) ,幾年前返回老家衢州農(nong) 村,“一盒故鄉(xiang) ”共富工坊裏,竹龍栩栩如生,竹燈莊雅別致。

  薑鵬笑稱自己是“啃老族”。老祖宗、老建築、老手藝、老百姓,這是他奮鬥的依托、回饋的對象。“工坊一根竹子形成的產(chan) 品能賣上千元,帶動2000多人增收。”

  湖州,更年輕的倪程偶遇潞村,“柴房咖啡”落戶紮根,古村添了共富場景。

  “當初吸引我的,是村口牆上一句標語——白天幹、晚上幹、晴天雨天一起幹。”一年多過去,每天清早,一路與(yu) 村裏人打著招呼去上班,倪程覺得這裏就是自己的家。

  浙江提出,3年打造1萬(wan) 家“共富工坊”,實現山區26縣鄉(xiang) 鎮全覆蓋、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幫促村全覆蓋。目前已有7000多家,累計吸納34萬(wan) 多人就業(ye) 。

  “千萬(wan) 工程”20年,影響早已走出浙江。

  餘(yu) 姚市梁弄鎮橫坎頭村,和四川昭覺縣三岔河鄉(xiang) 三河村結成對子,基層組織共建,產(chan) 業(ye) 開發共興(xing) ,“山海情·彝家樂(le) ”歌會(hui) 落戶四明山下。

  安吉縣溪龍鄉(xiang) 黃杜村,100多批700多名茶農(nong) ,將白茶苗種進湘川黔大山。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盛阿偉(wei) 幹勁十足:“今年增派村幹部,教技術,也強黨(dang) 建。”

  灣底村村口,石碑上銘刻:“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

  “千萬(wan) 工程”20年壯闊曆程,深刻表明:人民群眾(zhong) 偉(wei) 大實踐同人民領袖偉(wei) 大思想、偉(wei) 大情懷相互激蕩,就會(hui) 產(chan) 生出無比強大的凝聚力、創造力!

  富春江畔,杭州市富陽區黃公望村,一場宣講會(hui) ,在梅娟民宿進行。

  這裏是錢塘江上遊。600多年前,富春山水吸引元代畫家黃公望,揮灑出傳(chuan) 世名作《富春山居圖》。

  今天,大學畢業(ye) 生李靜文,講述著掛職基層200多天來,心中感悟的源頭活水,眼中所見的振興(xing) 圖景。

  “畫卷為(wei) 媒,山水傳(chuan) 情”。這個(ge) 全國文明村、浙江省3A級景區村莊,茶園、民宿、農(nong) 家樂(le) ,古韻新風,生機勃勃。公望兩(liang) 岸文創產(chan) 業(ye) 基地,不少台胞在此樂(le) 業(ye) 安居。江對岸,富陽水上運動中心,靜待杭州亞(ya) 運會(hui) 健兒(er) 。

  “今日已無黃子久,誰人能畫富春山?”

  江山如畫今勝昔,一張藍圖繪到底!

  延伸閱讀

  學習(xi) 浙江“千萬(wan) 工程”經驗案例

發布時間:2023年06月25日 07:17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徐瑤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