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浙江省委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主題教育第二期讀書(shu) 班統一安排,省委理論學習(xi) 中心組5月20日上午舉(ju) 行專(zhuan) 題學習(xi) 會(hui) ,深入學習(x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千萬(wan) 工程”和“浦江經驗”兩(liang) 個(ge) 重要批示精神,深刻領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推進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城鄉(xiang) 融合發展和做好人民信訪工作的高度重視、指引指導,進一步用足用好我省寶貴資源,彰顯主題教育的政治味、浙江味、實幹味,推動全省黨(dang) 員幹部更加堅定自覺地緊跟總書(shu) 記、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千萬(wan) 工程”的巨大貢獻
“千萬(wan) 工程”是習(xi) 近平同誌在浙江工作時親(qin) 自謀劃、親(qin) 自部署、親(qin) 自推動的一項重大決(jue) 策。2003年6月,習(xi) 近平同誌作出了實施“千萬(wan) 工程”的重大決(jue) 策:從(cong) 全省選擇1萬(wan) 個(ge) 左右的行政村進行全麵整治,把其中1000個(ge) 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麵小康示範村,“千村示範、萬(wan) 村整治”應運而生。20年來,“千萬(wan) 工程”先後經曆了示範引領、整體(ti) 推進、深化提升、轉型升級等四個(ge) 階段,經曆了從(cong) 溫飽型生存需求向小康型發展和共富型發展需求的演變,實現了從(cong) “千村示範、萬(wan) 村整治”向“千村精品、萬(wan) 村美麗(li) ”,再向“千村未來、萬(wan) 村共富”的迭代升級。
20年來,“千萬(wan) 工程”貢獻巨大,意義(yi) 深遠,不僅(jin) 造就了浙江萬(wan) 千美麗(li) 鄉(xiang) 村,而且造福了萬(wan) 千農(nong) 民群眾(zhong) ,取得了明顯成效。2018年9月26日,“千萬(wan) 工程”榮獲聯合國“地球衛士獎”。2020年5月,浙江成為(wei) 中國首個(ge) 生態省。20年的“千萬(wan) 工程”實踐與(yu) 迭代升級,“千萬(wan) 工程”的內(nei) 涵和意義(yi) 已不斷深化和升華,“千萬(wan) 工程”改變的已不僅(jin) 僅(jin) 是鄉(xiang) 村的人居環境,而且還觸及了鄉(xiang) 村發展的方方麵麵,深刻地改變了鄉(xiang) 村的發展理念、產(chan) 業(ye) 結構、公共服務、治理方式以及城鄉(xiang) 關(guan) 係。因此,“千萬(wan) 工程”不僅(jin) 是鄉(xiang) 村人居環境整治與(yu) 改善的鄉(xiang) 村建設工程,而且也是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和共富工程,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發展和城鄉(xiang) 融合發展的基礎性、樞紐性工程。
20年來,“千萬(wan) 工程”對浙江的鄉(xiang) 村人居環境、公共服務、產(chan) 業(ye) 發展、農(nong) 民收入等方麵帶來了顯著的正向效應,其中對鄉(xiang) 村帶來最直接、最顯性的變化是人居環境的改善。隨著“千萬(wan) 工程”的不斷迭代升級,鄉(xiang) 村的公共服務設施和服務能力大大提高,村莊文化禮堂的建立,不僅(jin) 讓村民活動有穩定去處,而且也使鄉(xiang) 村文化與(yu) 曆史有了承載和顯示的空間,有的還成為(wei) 農(nong) 文旅產(chan) 業(ye) 的組成部分。數字化基礎設施的建設促進了數字鄉(xiang) 村的快速發展,浙江鄉(xiang) 村數字化水平高於(yu) 全國鄉(xiang) 村近30個(ge) 百分點,不僅(jin) 帶動了鄉(xiang) 村居民的數字消費,促進了鄉(xiang) 村一二三產(chan) 的數字化發展,而且大大促進了鄉(xiang) 村集體(ti) 經濟組織治理體(ti) 係的數字化、鄉(xiang) 村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的共建與(yu) 共享、村與(yu) 村的聯盟化發展。“千萬(wan) 工程”改善了人居環境和公共服務,實際上也改善了鄉(xiang) 村的營商環境,優(you) 化了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空間。最明顯的是,經過20年的“千萬(wan) 工程”建設與(yu) 深化,許多傳(chuan) 統的村莊演變成了宜居宜業(ye) 宜遊的發展空間,而不僅(jin) 僅(jin) 是村民居住的生存空間。這大大促進了浙江鄉(xiang) 村一二三產(chan) 的融合發展、多功能發展和城鄉(xiang) 融合發展,使許多美麗(li) 鄉(xiang) 村蝶變為(wei) 美麗(li) 經濟,使村莊既要建設、更需要經營的理念成為(wei) 浙江鄉(xiang) 村發展的重要共識和趨勢。浙江“千萬(wan) 工程”在鄉(xiang) 村人居環境、公共服務、產(chan) 業(ye) 發展等方麵所帶來的直接或間接的效應,反映在廣大鄉(xiang) 村居民身上,就是他們(men) 生活環境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個(ge) 人與(yu) 家庭收入的不斷增長。2022年,浙江農(nong) 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7565元,連續38年居全國省區第一。浙江正在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盡管仍存在城鄉(xiang) 、地區、收入等方麵的不平衡和差距,但是相對而言,這些差距並不是很大,這不能不說是與(yu) 20年的“千萬(wan) 工程”所產(chan) 生的多重效應有關(guan) 。
“千萬(wan) 工程”的深遠意義(yi)
“千萬(wan) 工程”意義(yi) 深遠,可以從(cong) 不同的視角去透視和解析。從(cong) 鄉(xiang) 村建設的視角看,“千萬(wan) 工程”就是鄉(xiang) 村的“建設工程”,它給我們(men) 的啟示意義(yi) 至少有四點。一是鄉(xiang) 村建設既要堅持政府主導,又要重視引入市場力量。大力實施鄉(xiang) 村建設行動,資金需求量很大,單純依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夠的。必須在加大政府對鄉(xiang) 村建設投入的同時,創新鄉(xiang) 村建設思路,發揮政府財政金融政策“四兩(liang) 撥千斤”的杠杆作用,引入市場機製、建構利益機製,吸引企業(ye) 、社會(hui) 、村集體(ti) 和村民多元主體(ti) 共同投資和參與(yu) 鄉(xiang) 村建設,這將是解決(jue) 鄉(xiang) 村建設供給不足、資金短缺問題的重要路徑。二是鄉(xiang) 村建設既要實現有效供給,又要實現有效管護。實踐中,鄉(xiang) 村社區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滯後於(yu) 發展需要,不僅(jin) 與(yu) 供給乏力有關(guan) ,而且與(yu) 這些項目設施的營運與(yu) 管護不力有關(guan) 。因此,必須解決(jue) 好政府、企業(ye) 、集體(ti) 、農(nong) 民等主體(ti) 誰來營運與(yu) 管護鄉(xiang) 村社區公共性基礎設施的問題。基本的思路是:明確相關(guan) 公共設施的產(chan) 權歸屬及其管護主體(ti) ;強化公共設施規製及其監督監管;發揮鄉(xiang) 村社區治理體(ti) 係中的自治功能;在鄉(xiang) 村公共基礎設施營運管護中導入市場機製。三是鄉(xiang) 村建設既要防止大拆大建,又要避免低效率配置。也就是說,鄉(xiang) 村建設不僅(jin) 要防止脫離鄉(xiang) 村自然與(yu) 文化特點,甚至侵犯農(nong) 民權益的大拆大建,也要避免忽視鄉(xiang) 村公共基礎設施具有空間效應與(yu) 規模效應特征,避免守成不變的低效配置。這意味著,往村覆蓋、往戶延伸的鄉(xiang) 村建設並不是靜態的過程,而是動態的過程,是在鄉(xiang) 村規劃先導下,體(ti) 現鄉(xiang) 村人口相對集聚、空間布局不斷優(you) 化、公共服務效率不斷提升的過程。四是鄉(xiang) 村建設既要注重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又要注重發展性。鄉(xiang) 村建設必須從(cong) 自身實際出發,體(ti) 現鄉(xiang) 村發展的階段性特點。在溫飽社會(hui) 階段,鄉(xiang) 村建設主要著眼於(yu) 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的生存型鄉(xiang) 村建設,但到了小康社會(hui) 乃至更高社會(hui) 階段,鄉(xiang) 村建設應體(ti) 現發展型特點。我國現階段的鄉(xiang) 村建設,大部分地區重視體(ti) 現鄉(xiang) 村的多功能發展,鄉(xiang) 村建設要與(yu) 鄉(xiang) 村的產(chan) 業(ye) 、生態、文化、治理以及公共服務相結合,促進鄉(xiang) 村價(jia) 值的轉化與(yu) 提升,實現鄉(xiang) 村更快更好發展。浙江“千萬(wan) 工程”經驗表明,與(yu) 鄉(xiang) 村發展階段和鄉(xiang) 村發展功能有機結合的鄉(xiang) 村建設,能包容多元建設主體(ti) 和多種運行機製,是有效解決(jue) 鄉(xiang) 村建設供給乏力、管護不力、形態單一、活力不足的重要路徑。
從(cong) 鄉(xiang) 村建設的治理視角看,“千萬(wan) 工程”也是“治理工程”。20年來,浙江在“千萬(wan) 工程”實踐過程中充分發揮多種治理製度的功效,探索建立了“四位一體(ti) ”的治理體(ti) 係,具有極其重要的理論與(yu) 應用價(jia) 值。一是“黨(dang) 政合一”的科層治理。浙江“千萬(wan) 工程”之所以能一以貫之、一抓到底,關(guan) 鍵在於(yu) 發揮“黨(dang) 政合一”垂直治理的製度功能。首先,堅持“一把手”親(qin) 自抓。堅持把“千萬(wan) 工程”列為(wei) “書(shu) 記工程”,落實“一把手”責任製,建立各級黨(dang) 政主要領導聯係一個(ge) 村製度,形成“五級書(shu) 記”共抓共管的推進機製。其次,堅持各方協同和分級負責抓。各級均成立“千萬(wan) 工程”領導小組,建立黨(dang) 委領導、政府負責、職能部門實施、多方共同參與(yu) 的工作推進機製和落實機製。二是“智治合一”的精準治理。在“千萬(wan) 工程”的實施過程中,針對公共產(chan) 品管理雖有規製措施但規製主體(ti) 職責不清和不到位的難題,探索了將壓實地方責任和數字化、信息化相互匹配的規製辦法。先後探索出了河長製、道長製、所長製、林長製、田長製等可參照的“簡約化”製度選擇與(yu) 安排。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領域數字經濟“一號工程”的全麵推廣,將數字與(yu) 信息技術同“千萬(wan) 工程”責任製相匹配,實現“智治合一”的精準問責和精準治理。三是“調動群眾(zhong) ”的柔性治理。群眾(zhong) 不僅(jin) 要發動和帶動,更要通過合適的製度安排來激勵,其中德治與(yu) 自治是關(guan) 鍵。首先是深化村民自治。建立村民互助會(hui) 、議事會(hui) 、鄉(xiang) 賢促進會(hui) 等相關(guan) 自治組織,推動鄉(xiang) 村公共事務自我管理、自我監督、自我服務。其次是增強法治保障。引導幹部群眾(zhong) 形成自覺守法、全民懂法、遇事找法的鄉(xiang) 村法治秩序。再次是激發德治活力。將鄉(xiang) 風文明與(yu) 治理結合,發揮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等對村民行為(wei) 的引導,用崇德向善的力量,調動群眾(zhong) 參與(yu) 的積極性。四是“激勵相容”的市場治理。市場機製是最能體(ti) 現激勵約束相融的製度,不僅(jin) 在非公共性領域,而且在公共性領域,通過一定的製度設計,也能發揮高效作用。浙江在“千萬(wan) 工程”建設中,積極引入市場機製,賦予相關(guan) 主體(ti) (農(nong) 民、企業(ye) )生態資源利用和公共設施建設(或管護)的使用權與(yu) 經營權,不斷豐(feng) 富鄉(xiang) 村人居環境內(nei) 涵,提高人居環境水平,激活人居環境市場,將鄉(xiang) 村公共產(chan) 品轉化為(wei) 市場產(chan) 品,促進“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化,同時轉變相關(guan) 主體(ti) 的公共行為(wei) 。這一係列安排不僅(jin) 促進了鄉(xiang) 村各類休閑產(chan) 業(ye) 、高效生態農(nong) 業(ye) 的發展、城鄉(xiang) 要素的互通和融合發展,而且也實現了鄉(xiang) 村自然生態環境、人居環境設施保護與(yu) 綠色經濟發展、公共服務提質的相互促進。
浙江“千萬(wan) 工程”四位一體(ti) 的製度設計和安排,充分體(ti) 現了鄉(xiang) 村社區公共事務和公共產(chan) 品治理中黨(dang) 政領導和群眾(zhong) 參與(yu) 的相互協同、科層製度與(yu) 市場製度的功能互補、他治與(yu) 自治的合理匹配、法治與(yu) 德治的相互融合、數智與(yu) 治理的有效結合,為(wei) 鄉(xiang) 村建設中社區公共品的有效供給和營運管護,提供了既有理論創新又契合中國特色與(yu) 實踐的治理模式,很值得借鑒。
麵向新征程,浙江不斷深化與(yu) 提升“千萬(wan) 工程”,以“千萬(wan) 工程”為(wei) 牽引和龍頭、美麗(li) 鄉(xiang) 村為(wei) 底色、未來鄉(xiang) 村為(wei) 願景、共同富裕為(wei) 追求,致力於(yu) 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建設,構建“千村向未來、萬(wan) 村奔共富、全域呈和美”的鄉(xiang) 村發展新格局,全方位推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xing) ,加快走出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實現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的省域實踐新路徑。
【執筆人:黃祖輝,特約研究員,浙江大學中國農(nong) 村發展研究院首席專(zhuan) 家】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