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鄉村經營新視野探索共富新路徑

浙江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2003年,習(xi) 近平同誌從(cong) 農(nong) 村人居環境髒亂(luan) 差、農(nong) 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嚴(yan) 重滯後的實際出發,親(qin) 自調研、親(qin) 自部署、親(qin) 自推動了浙江“千萬(wan) 工程”,並以此為(wei) 龍頭,深入推進社會(hui) 主義(yi) 新農(nong) 村建設。20年來,“千萬(wan) 工程”以習(xi) 近平同誌提出的“要把整治村莊和經營村莊結合起來”的精神為(wei) 指引,根據不同發展階段的實際情況,從(cong) 以“鄉(xiang) 村建設”為(wei) 主,到“鄉(xiang) 村建設與(yu) 鄉(xiang) 村經營”並重,並不斷提升“鄉(xiang) 村經營”的比重和水平,讓浙江千萬(wan) 鄉(xiang) 村蝶變為(wei) 美麗(li) 鄉(xiang) 村,繼而迸發出美麗(li) 經濟的強勁活力,造就了“千村未來、萬(wan) 村共富”的美好圖景。

  把村莊整治與(yu) 發展經濟結合起來

  人類需要在開發利用自然的過程中實現與(yu) 自然的和解。馬克思認為(wei) ,社會(hui) 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質的統一,是自然界的真正複活,是人的實現了的自然主義(yi) 和自然界的實現了的人道主義(yi) 。因此,人與(yu) 自然和解並不意味著人類不能開發利用自然,但人類在索取自然資源的同時也要創造實現自然可持續性發展的條件,將自然保護融入人類曆史發展進程,最終實現人與(yu) 自然的和解。人與(yu) 自然和解的理念要求在鄉(xiang) 村建設中實現經濟發展與(yu) 環境保護的平衡。浙江農(nong) 村在改革開放後的工業(ye) 化過程中,曾經在一段時間內(nei) 嚴(yan) 重破壞了環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與(yu) 自然對立的局麵。2003年啟動的“千萬(wan) 工程”從(cong) 環境整治起步,為(wei) 扭轉這種局麵創造了良好條件。但是,如何在環境整治中平衡好與(yu) 經濟發展的關(guan) 係,從(cong) 而推動人與(yu) 自然的和解是一個(ge) 需要不斷探索和深化的過程。

  鄉(xiang) 村經營是實現“千萬(wan) 工程”中環境整治與(yu) 經濟發展平衡的紐帶。鄉(xiang) 村經營是指以村集體(ti) 為(wei) 主導的多元經營主體(ti) 根據鄉(xiang) 村功能對鄉(xiang) 村環境的要求,充分利用政府的支持政策,運用市場經濟手段,對鄉(xiang) 村各種可經營資源進行市場運作,通過生態產(chan) 業(ye) 化和產(chan) 業(ye) 生態化等途徑,將社區公共品轉化為(wei) 市場品,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化通道。通過鄉(xiang) 村經營可以把環境整治和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的成果轉化為(wei) 經濟資源從(cong) 而推動經濟發展,而經濟發展則為(wei) 環境整治中的基礎設施維護和可持續利用創造良好的經濟條件,也為(wei) 進一步的建設提供資金保障,最終實現鄉(xiang) 村建設投入和產(chan) 出的良性循環、鄉(xiang) 村功能的提升,以及鄉(xiang) 村社會(hui) 、經濟、環境的和諧可持續發展。2003年9月,習(xi) 近平同誌視察寧波灣底村時指出,要把村莊整治與(yu) 發展經濟結合起來,走出一條以城帶鄉(xiang) 、以工促農(nong) 、城鄉(xiang) 一體(ti) 化發展的新路子。習(xi) 近平同誌特別強調“千萬(wan) 工程”實施的兩(liang) 個(ge) 結合,即“把整治村莊和經營村莊結合起來,把改善村落村貌與(yu) 發展生產(chan) 、富裕農(nong) 民結合起來”。這一富有遠見的倡導,成為(wei) 浙江“千萬(wan) 工程”的重要指導思想,把村莊整治過程變成了開發利用鄉(xiang) 村特色優(you) 勢資源、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的過程,讓更多的村莊成為(wei) 了充滿生機活力和特色魅力的富麗(li) 鄉(xiang) 村。

  美麗(li) 鄉(xiang) 村對鄉(xiang) 村經營提出要求

  自改革開放至21世紀初,浙江經濟經曆了20多年的高速發展,人民生活總體(ti) 上已達到小康水平,但還是低水平、不全麵、不平衡的小康。農(nong) 村環境髒亂(luan) 差非常突出,呈現“垃圾靠風刮、汙水靠蒸發”的景象;農(nong) 村道路、水電等基礎設施落後,農(nong) 村教育、醫療、衛生、文化等公共事業(ye) 發展滯後。環境整治和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成為(wei) 當時最重要的任務,鄉(xiang) 村經營的需求並不迫切。習(xi) 近平同誌在2003年1月全省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上明確指出,要全麵建設小康社會(hui) ,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增加農(nong) 民收入的任務最迫切,發展現代農(nong) 業(ye) 的任務最艱巨,改變農(nong) 村麵貌的任務最繁重。因此,2003年啟動的“千萬(wan) 工程”從(cong) 以消滅垃圾村為(wei) 核心的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入手,推動城市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現代文明向農(nong) 村延伸、覆蓋、輻射。

  環境整治和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為(wei) 鄉(xiang) 村經營奠定了基礎。“千萬(wan) 工程”持續推進,浙江農(nong) 村的基礎設施、人居環境得到根本性改變,成為(wei) 農(nong) 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市民向往的休閑旅遊樂(le) 園。節假日自駕到鄉(xiang) 村休閑觀光、放鬆身心逐漸成為(wei) 大家共同追求的一種生活方式。“千萬(wan) 工程”為(wei) 鄉(xiang) 村經營、建設富麗(li) 鄉(xiang) 村創造了良好條件。

  環境整治和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也對鄉(xiang) 村經營提出了高要求。“千萬(wan) 工程”實施中,各級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在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的同時,如何讓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可持續,讓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成果轉化為(wei) 美麗(li) 經濟?通過鄉(xiang) 村經營,可以很好地發掘鄉(xiang) 村資源、激活多元價(jia) 值,從(cong) 而推動投入產(chan) 出的良性循環。高水平的鄉(xiang) 村經營是“千萬(wan) 工程”和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達到一定階段後的必然要求。

  鄉(xiang) 村經營為(wei) 美麗(li) 鄉(xiang) 村提供動力

  近年來,在環境整治和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取得巨大成績的基礎上,浙江的鄉(xiang) 村經營呈現出良好勢頭並不斷深化。

  一是經營主體(ti) 日漸多元。2020年,“強村公司”正式被寫(xie) 入浙江省委、省政府文件,截至目前,全省已成立2278家強村公司,並由此帶來了多元化的經營主體(ti) ,“鄉(xiang) 村創客”已漸成主流,他們(men) 身份各異,有的是設計師出身,有的來自高校、媒體(ti) 、律師行業(ye) ,也有在外創業(ye) 成功的返鄉(xiang) “鄉(xiang) 賢”。他們(men) 不僅(jin) 帶來團隊、資本、信息,也帶來各種暢想:用文創、休閑、旅遊、養(yang) 生、運動、培訓等,給鄉(xiang) 村發展注入新的力量。

  二是經營模式不斷創新。全省各地對經營模式的探索成果豐(feng) 碩,餘(yu) 杭區通過招聘農(nong) 村職業(ye) 經理人,激活村莊發展潛力;臨(lin) 安區通過與(yu) 社會(hui) 資本合作成立運營公司,推動村落景區化運營;紹興(xing) 市政府通過購買(mai) 服務,開展整村性、係統化、多維度經營;嘉興(xing) 市將村一級用地指標進行統一歸集,實行“飛地抱團”發展;溫台地區利用民企發達的優(you) 勢,創新鄉(xiang) 賢參與(yu) 村莊建設與(yu) 運營的模式……各地各顯神通,改變傳(chuan) 統的經營模式,為(wei) 鄉(xiang) 村經營打開了新思路、積累了新經驗。

  三是黨(dang) 建引領組團發展。在黨(dang) 建引領下,鄉(xiang) 村以更開放、更包容的姿態,進行資源整合、抱團發展,發揮出1+1>2的效果。

  四是品牌鄉(xiang) 村大量湧現。各地抓住品牌化核心,提煉價(jia) 值、突出個(ge) 性、彰顯形象,湧現出諸如紅色旅遊村淳安下薑村、安吉餘(yu) 村;特色產(chan) 業(ye) 村餘(yu) 杭永安村、紹興(xing) 棠隸村;曆史文化村落浦江新光村、武義(yi) 壇頭村;特色文化村落上虞晉生村、越城壩頭山村;生態優(you) 勢村落餘(yu) 杭小古城村、天台後岸村等大量具有差異化特征的品牌鄉(xiang) 村,產(chan) 生了重要影響。

  通過多年努力,浙江的鄉(xiang) 村經營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並推動了村集體(ti) 經濟的良性發展。通過發展景區經營、物業(ye) 經營和配套服務等產(chan) 業(ye) ,村級集體(ti) 經濟年總收入20萬(wan) 元以下、經營性收入10萬(wan) 元以下的行政村全麵消除,年經營性收入50萬(wan) 元以上行政村占比超過50%。全省村級集體(ti) 總資產(chan) 8800億(yi) 元,占全國十分之一強。經濟的發展,也推動了鄉(xiang) 村整治與(yu) 建設中投入與(yu) 產(chan) 出的良性循環,為(wei) 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提供了持續動力。

  高水平鄉(xiang) 村經營推動建設高質量富麗(li) 鄉(xiang) 村

  20年來,全省先後投入2000億(yi) 元用於(yu) 村莊整治和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已創建美麗(li) 鄉(xiang) 村示範縣70個(ge) 、示範鄉(xiang) 鎮724個(ge) 、風景線743條、特色精品村2170個(ge) 、美麗(li) 庭院300多萬(wan) 戶,形成“一戶一處景,一村一幅畫,一線一風光、一縣一品牌”的浙江美麗(li) 大花園,鄉(xiang) 村建設取得巨大成就。進入新階段,我們(men) 需要持續打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轉化通道,將“生態紅利”變為(wei) “民生福利”,以高水平的“鄉(xiang) 村經營”推動高質量“富麗(li) 鄉(xiang) 村”建設,以進一步增強農(nong) 民的獲得感、幸福感、自豪感。

  一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鄉(xiang) 村經營是村莊社會(hui) 化服務與(yu) 村集體(ti) 經濟產(chan) 業(ye) 發展的專(zhuan) 業(ye) 化運作方式,在鄉(xiang) 村建設和發展中起著“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因此要進一步提高認識,高度重視鄉(xiang) 村經營工作,組織有關(guan) 部門加強調查研究,並通過宣傳(chuan) 發動在全社會(hui) 形成鄉(xiang) 村經營的良好氛圍。

  二要創新政策,形成體(ti) 係。積極創造條件,出台係列支持政策;更好地發揮政府建設資金的作用,在政府資金使用績效評價(jia) 體(ti) 係中,增加衡量業(ye) 態培育發展方麵的指標,讓前期建設與(yu) 後期運營緊密結合;加快製定鄉(xiang) 村經營的地方標準,對鄉(xiang) 村經營進行規範引導。

  三要引育人才,強化支撐。鄉(xiang) 村經營人才不僅(jin) 要具備組織管理與(yu) 溝通協調、資源分析與(yu) 整合、產(chan) 品營銷與(yu) 品牌策劃、產(chan) 業(ye) 策劃經營與(yu) 業(ye) 態招商、資金運營管理、建設工程管理、新媒體(ti) 及電子商務運營、數字鄉(xiang) 村建設管理等方麵的知識和能力,而且要具備懂農(nong) 業(ye) 、愛農(nong) 村、愛農(nong) 民的情懷。因此,要整合分散在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文化旅遊、人事勞動等各個(ge) 部門的資源,在教材編寫(xie) 、師資建設、方式創新、成果驗收等方麵形成獨具特色的體(ti) 係;結合“綠領”人才培育平台,大力培育鄉(xiang) 村經營人才;引導大學畢業(ye) 生、鄉(xiang) 賢能人、企業(ye) 家等鄉(xiang) 村人才到鄉(xiang) 村經營領域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完善人才服務鄉(xiang) 村的激勵機製和鄉(xiang) 村經營人才評價(jia) 製度體(ti) 係,為(wei) 人才幹事創業(ye) 提供條件。

  四要推動品牌經營,數字賦能。要引進專(zhuan) 業(ye) 機構,挖掘在地文化,係統製訂品牌化經營規劃,就鄉(xiang) 鎮(街道)、組團、重點村等進行個(ge) 性化、差異化定位,有序展開包裝、推廣、傳(chuan) 播,避免重複,引領創新,最終形成縣域與(yu) 鎮街、組團、鄉(xiang) 村之間科學的品牌矩陣,構成各具鮮明特色而又相互賦能的經營格局;通過數據分析、數字挖掘,打造治理、服務、產(chan) 業(ye) 和運營四位一體(ti) 的智慧化平台,實現數據共建共享。

【執筆人:錢文榮,特約研究員,浙江大學中國農(nong) 村發展研究院院長】

發布時間:2023年06月20日 09:25 來源:浙江日報 編輯:田延華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