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工程 一線探訪 |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棠棣村——朵朵蘭花香 鄉村新氣象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棠棣無處不逢花。”走進浙江省紹興(xing) 市柯橋區漓渚鎮棠棣村,村道寬敞潔淨,民居整齊排列,一條3.6公裏長的環村公路串起花的海洋,蔚為(wei) 壯觀。

  這個(ge) 獲得“國家級美麗(li) 宜居示範村”“全國生態文化村”等榮譽的美麗(li) 鄉(xiang) 村,20年前卻是另一番景象。當時的棠棣村,雜物亂(luan) 堆亂(luan) 放,村民們(men) 為(wei) 了種養(yang) 花卉方便,把露天“農(nong) 家肥”置於(yu) 房前屋後,人居環境差,治理難度大。

  2003年,隨著“千萬(wan) 工程”在浙江全省深入推進,一場村莊環境整治行動也在棠棣村火熱開展。

  棠棣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劉建明坦言:“起初大家環保意識不強,隻顧自家方便。想要改變多年養(yang) 成的生活習(xi) 慣並不容易。”

  發揮“頭雁效應”,形成示範引領。劉建明帶頭拆除了自家花圃的兩(liang) 個(ge) 糞坑,再同村幹部一道挨家挨戶做工作。經過係統整治,全村共清理拆除“兩(liang) 堆一坑”(柴堆、草堆、露天糞坑)1800多個(ge) ,村莊麵貌煥然一新。

  以解決(jue) 老大難問題為(wei) 起點,棠棣村不斷拓展環境整治半徑:修繕近1萬(wan) 平方米的危牆,修寬道路,整治杆線,亮起路燈,村莊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村民生活質量持續提高。

  “村子美了,我們(men) 的幹勁更足了。”棠棣村蘭(lan) 花共富工坊負責人童水標臉上掛滿了笑意。

  棠棣村因花聞名,素有“千年蘭(lan) 鄉(xiang) ”的美譽。隨著村居環境改善,一座數字蘭(lan) 花共富工坊拔地而起。村裏運用數字化手段,著力做好“蘭(lan) 花”這篇大文章。從(cong) 智能培育到直播出售,一朵小小的蘭(lan) 花成為(wei) 村民手中的致富花。

  早上七八點,童水標像往常一樣點開“溫室管家”APP,蘭(lan) 花共富工坊內(nei) 的溫度、濕度等數據一目了然。當日照強烈時,頂棚的一、二層遮陽簾便自動運行;當需要澆灌、通風時,噴淋、風扇等裝置便自動運行,確保蘭(lan) 花生長處於(yu) 舒適環境。

  待到蘭(lan) 花培育成熟,童水標便組織村民和電商團隊,在工坊內(nei) 進行分株、裝盆和直播銷售。“您瞧,這株蘭(lan) 花叫宋梅,花色呈俊俏鮮麗(li) 的嫩綠色,花瓣層次豐(feng) 富,晶瑩透亮,猶如翠玉。”電商主播盧燕燕在工坊內(nei) 搭起直播間,熱情地吆喝著。

  隨著下單聲叮咚作響,陣陣蘭(lan) 花香飄向千家萬(wan) 戶。

  “既要搭上數字化快車,更要推動產(chan) 業(ye) 迭代升級,推動農(nong) 文旅融合發展。”漓渚鎮副鎮長陳俊傑介紹,2017年,漓渚鎮成為(wei) 國家田園綜合體(ti) 試點之一。為(wei) 推進項目實施,棠棣村將300餘(yu) 畝(mu) 分散的丘陵山地改造成連片農(nong) 田,利用農(nong) 業(ye) 景觀和鄉(xiang) 村空間吸引遊客、凝聚人氣,促進農(nong) 業(ye) 增效、農(nong) 村增美、農(nong) 民增收。

  如今的棠棣村,以花木產(chan) 業(ye) 為(wei) 主導,以蘭(lan) 文化創意研學體(ti) 驗為(wei) 特色,年接待培訓2.5萬(wan) 人次以上、遊客14萬(wan) 餘(yu) 人次,帶動花木銷售額增加1000餘(yu) 萬(wan) 元,村民人均收入超12萬(wan) 元。

  村民口袋越來越鼓,但真正轉型成“示範村”“文明村”,還要靠文明鄉(xiang) 風的浸潤。今天的棠棣村,以“棠棣”為(wei) 名,以文明鄉(xiang) 風為(wei) 要,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路上既“塑形”、更“鑄魂”。

  “世盛千般好,家和萬(wan) 事興(xing) 。”在村民錢迪紅家門口,兩(liang) 行家訓赫然醒目。“這是村裏發起的曬家風家訓活動。”村婦聯主席徐偉(wei) 鳳介紹,棠棣村紮實推進以傳(chuan) 承好家訓、培育好家風、建設好家庭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家庭文明建設,以文化振興(xing) 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

  往前走,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築躍入眼簾,這是棠棣鄉(xiang) 村振興(xing) 講習(xi) 所,一群學生正在參加研學活動。“這裏本是一片廢棄廠房,後來成為(wei) 我們(men) 共同的‘精神家園’。”講習(xi) 所負責人李紅敏介紹。

  棠棣村通過修建文化禮堂等方式,讓“人勤春早”的價(jia) 值追求代代相傳(chuan) 。“這加強了棠棣在外鄉(xiang) 賢與(yu) 家鄉(xiang) 的精神連接。”漓渚鎮黨(dang) 委書(shu) 記羅耀說。

  20年來,棠棣村深入實施“千萬(wan) 工程”,讓朵朵蘭(lan) 花香,帶來鄉(xiang) 村新氣象。站在新起點的棠棣村,正一步一個(ge) 腳印,堅定走在邁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

  延伸閱讀

  “千萬(wan) 工程 一線探訪”係列文章

  《大興(xing) 調查研究》專(zhuan) 欄

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主題教育專(zhuan) 題網站

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主題教育專(zhuan) 題網站

發布時間:2023年06月17日 09:25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徐瑤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