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種文明都延續著一個(ge) 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既需要薪火相傳(chuan) 、代代守護,更需要與(yu) 時俱進、勇於(yu) 創新
用創新增添文明發展動力、激活文明進步的源頭活水,不斷創造出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jia) 值的文明成果
商王武丁時期的“四方風”甲骨刻辭、宋刻本《棠湖詩稿》、宋拓本《西樓蘇帖》、唐寫(xie) 本《妙法蓮華經》……近日,在中國國家版本館文華堂二層,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參觀了“斯文在茲(zi) ——中華古代文明版本展”。從(cong) 甲骨到簡牘,從(cong) 寫(xie) 本到雕版,文字載體(ti) 與(yu) 古籍版本的流變,彰顯了傳(chuan) 統文化的有序傳(chuan) 承,見證著中華文明的創新發展。
上下五千年,中華文明如浩浩江河,滋養(yang) 泱泱華夏;縱橫九萬(wan) 裏,創新創造如熠熠繁星,匯聚煌煌文脈。在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創新性,從(cong) 根本上決(jue) 定了中華民族守正不守舊、尊古不複古的進取精神,決(jue) 定了中華民族不懼新挑戰、勇於(yu) 接受新事物的無畏品格。”
一部中華文明發展史,就是一部創新史。自古以來,中華文明在繼承創新中不斷發展,在應時處變中不斷升華,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feng) 厚滋養(yang) 。回望曆史長河,在先秦子學、兩(liang) 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的演變曆程中,中國哲學論域不斷拓寬、創見持續迸發;耒耜、石犁、青銅犁、鐵犁、直轅犁、曲轅犁的耕具更替,見證著農(nong) 業(ye) 技術的進步與(yu) 生產(chan) 力的提高;軍(jun) 功製、察舉(ju) 製、九品中正製、科舉(ju) 製的人才選拔製度之變,讓更多有才之士脫穎而出……透過曆史的長鏡頭,可以看到,中華文明在思想、技術、製度等各方麵不斷推陳出新。以數千年大曆史觀之,變革和開放總體(ti) 上是中國的曆史常態。正是因為(wei) 不斷創新,中華文明才能始終保持生機活力。
天以新為(wei) 運,人以新為(wei) 生。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準確把握世界範圍內(nei) 思想文化相互激蕩、我國社會(hui) 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趨勢,不斷深化對文化建設的規律性認識,提出一係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引領億(yi) 萬(wan) 人民在守正創新中構築中華文化新氣象、激揚中華文明新活力。近年來,從(cong) 開發數字化應用及文創產(chan) 品,讓收藏在博物館裏的文物活起來,到立足中華審美風範,讓優(you) 秀文藝作品競相湧現,再到曆史文化街區在保護中發展,讓曆史文脈融入現代生活,堅持古為(wei) 今用、推陳出新,中華文化的“一池春水”被徹底激活,在新時代展現出蓬勃生機、煥發出巨大活力。實踐充分證明,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中華文明在新時代再次綻放出奪目光彩。
每一種文明都延續著一個(ge) 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既需要薪火相傳(chuan) 、代代守護,更需要與(yu) 時俱進、勇於(yu) 創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堅持守正創新,以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銳氣,賡續曆史文脈、譜寫(xie) 當代華章。”中華民族是具有偉(wei) 大創新精神的民族,中國人民是具有偉(wei) 大創造精神的人民。中國人民的理想和奮鬥,中國人民的價(jia) 值觀和精神世界,是隨著曆史和時代前進而不斷與(yu) 日俱新、與(yu) 時俱進的。千百年來,我們(men) 的先輩就注重創新創造,強調“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講求“因革損益”“守經達權”,主張“日新之謂盛德”。新征程上,堅定曆史自信、增強文化自覺,以強烈的曆史主動精神,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我們(men) 必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實踐創造中進行文化創造,在曆史進步中實現文化進步。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創新是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發展進步的不竭動力。當代中國正經曆著我國曆史上最為(wei) 廣泛而深刻的社會(hui) 變革,也正在進行著人類曆史上最為(wei) 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在改革開放大潮中銳意進取、敢闖敢拚的企業(ye) 家,在科研攻關(guan) 一線大膽創新、攻克難題的科學家,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熱土上探索經驗、蹚出新路的基層幹部……各行各業(ye) 勞動者大力弘揚創新精神,不斷創造新的業(ye) 績。越是偉(wei) 大的事業(ye) ,越充滿艱難險阻,越需要開拓創新。保持開拓創新的姿態,激發敢為(wei) 人先的銳氣,麵對困難時“摸著石頭過河”,麵對艱險時“殺出一條血路”,我們(men) 才能在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的新征程上匯聚強大精神力量,無往而不勝。
從(cong) 漢唐氣象、明清韻味,到今天的大國風範、複興(xing) 偉(wei) 業(ye) ,中華文明不斷吐故納新,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中華文明在創新中一路走來,也必將在創新中邁向未來。用創新增添文明發展動力、激活文明進步的源頭活水,不斷創造出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jia) 值的文明成果,我們(men) 一定能夠書(shu) 寫(xie) 中華文明新的輝煌篇章。
(2023年6月15日人民日報評論部文章)
延伸閱讀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