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地方叫平橋村,是一個(ge) 離海邊不遠,極偏僻的,臨(lin) 河的小村莊……”中學課本《社戲》中的內(nei) 容耳熟能詳,曾經的平橋村今天啥模樣?
魯迅先生筆下的“平橋村”,現在是浙江省紹興(xing) 市越城區安橋頭村。來到這裏,稻田碧綠,粉牆黛瓦,小橋流水,一派美麗(li) 鄉(xiang) 村新氣象。
漫步村中,村口祝福廣場的“社戲大舞台”上,村民們(men) 正在排演越劇;河道中烏(wu) 篷船往來穿梭;岸邊,“閏土與(yu) 猹”的雕塑栩栩如生……
“要把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作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中之重。”安橋頭村黨(dang) 總支部書(shu) 記宣明德深有感觸。隨著“千萬(wan) 工程”持續推進,安橋頭村發展路徑明晰起來:以文化賦能鄉(xiang) 村振興(xing) ,依托江南水韻原貌,建設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
從(cong) 2018年起,安橋頭村著力提升村容村貌,改善村內(nei) 環境,構建文學場景打卡地、藝術鄉(xiang) 村詩意棲居地、田園童趣體(ti) 驗地等特色旅遊目的地。2020年,魯迅美術學院的研究生創作基地落戶安橋頭村。以魯迅經典作品為(wei) 靈感,學生們(men) 通過繪畫、雕塑、動漫等形式藝術呈現,吸引了不少遊客。
清華大學的學生社會(hui) 實踐基地也落在安橋頭村。學生們(men) 不僅(jin) 在村裏開展社會(hui) 實踐活動,還為(wei) 安橋頭村設計了文化禮堂,古樸雅致的禮堂與(yu) 村中環境相得益彰。村幹部黃麗(li) 說:“大學生來到村裏,為(wei) 鄉(xiang) 村注入了新鮮活力,還帶來了許多好點子。”在學生們(men) 的倡議下,文化禮堂裏定期舉(ju) 辦普法講座、宣講“楓橋經驗”等內(nei) 容,“大家法律意識強了,矛盾少了,文明鄉(xiang) 風越來越濃。”黃麗(li) 說。
“村裏來了大學生,就是不一樣。”村民樊大根喜歡往老年學堂跑,“這裏有書(shu) 法培訓班,還有越劇班、舞蹈班,課程豐(feng) 富,不單是我,大夥(huo) 兒(er) 都願意來。”
如今的安橋頭村,文旅融合發展成了新亮點。望鄉(xiang) 樓、閏土的瓜田、夢回平橋公園等景觀,讓遊客可以近距離接觸水鄉(xiang) 生活;迅哥菜園給了遊客體(ti) 驗田園生活的場景。
村民的文化生活也越來越豐(feng) 富了。婀娜多姿的旗袍走秀、宛轉悠揚的越劇演出、詼諧幽默的鸚哥戲……每到周末,社戲大舞台上總是節目不斷,村民在台上演得熱鬧,遊客在台下看得開心。“我們(men) 這個(ge) 戲台,周周有節目。”今年69歲的村民陳月仙參加了越劇班和舞蹈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2022年11月,安橋頭村第一屆“水鄉(xiang) 社戲節”活動成功舉(ju) 辦,陳月仙和姐妹們(men) 也參與(yu) 其中,還原了兒(er) 時魯迅去趙莊看戲的熱鬧場景,觀眾(zhong) 遊客把廣場圍得水泄不通。
安橋頭村搭上文化旅遊的“順風車”,在村口開出了飯店、米酒館等新館子。“有村民做了烏(wu) 豇豆糕,6天賣了近2000元,還有村民擺攤賣幹菜餅,一個(ge) 節假日賣了上千元。”宣明德介紹,村裏人嚐到了文旅融合的甜頭。
“隨著‘千萬(wan) 工程’深入推進,村裏的文旅產(chan) 業(ye) 發展越來越好。”宣明德說,去年9月,從(cong) 魯迅故居到安橋頭村的公交旅遊專(zhuan) 線開通,來自上海、杭州、寧波的遊客更多了。今年“五一”假期,安橋頭村累計接待遊客3萬(wan) 人次,相關(guan) 收入近20萬(wan) 元。
2021年初,該村被列入紹興(xing) 13個(ge)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先行村”創建村之一。“未來,我們(men) 將開發深度文化旅遊,打造特色民宿,同時,進一步做好研學遊,爭(zheng) 取讓更多遊客願意來、留得下。”宣明德說。
延伸閱讀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