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工程 一線探訪 | 浙江省安吉縣天荒坪鎮餘村——幸福就在綠水青山間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開欄的話:“千村示範、萬(wan) 村整治”工程(以下簡稱“千萬(wan) 工程”)是習(xi) 近平同誌在浙江工作時親(qin) 自謀劃、親(qin) 自部署、親(qin) 自推動的一項重大決(jue) 策。20年來,浙江一張藍圖繪到底,久久為(wei) 功,持續推進“千萬(wan) 工程”,造就萬(wan) 千美麗(li) 鄉(xiang) 村,造福萬(wan) 千農(nong) 民群眾(zhong) ,成效顯著,影響深遠。

  今起推出“千萬(wan) 工程 一線探訪”專(zhuan) 欄,記者走進之江大地各具特色的美麗(li) 鄉(xiang) 村,報道深入推進“千萬(wan) 工程”的好經驗、好做法,展現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的新氣象、新作為(wei) ,為(wei)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建設美麗(li) 中國提供借鑒。

  青山環抱,綠水逶迤,走進浙江省安吉縣天荒坪鎮餘(yu) 村,村口石碑上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十個(ge) 大字赫然醒目。

  “生態好了,金山銀山就來了。”餘(yu) 村村支書(shu) 汪玉成說,“今年3月20日,村裏到賬5800萬(wan) 元,這是6000畝(mu) 竹林30年的碳匯收益。”

  從(cong) “賣石頭”到掙碳匯,小村莊因何發生美麗(li) 蛻變?

  餘(yu) 村老村支書(shu) 鮑新民回憶,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村裏的“石頭經濟”風生水起,村民腰包鼓了,但是山變成“禿頭光”,水成了“醬油湯”。2003年至2005年,借著“千萬(wan) 工程”的東(dong) 風,村裏停掉了礦山,關(guan) 掉了水泥廠。下一步怎麽(me) 發展?

  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shu) 記的習(xi) 近平來到餘(yu) 村,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為(wei) 舉(ju) 棋不定的小村莊“一錘定音”。

  觀念一變天地寬。生態建設與(yu) “千萬(wan) 工程”更緊密地結合起來,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成為(wei) “千萬(wan) 工程”重要目標。鮑新民介紹,村幹部帶著村民複墾複綠、封山治水,實施村莊綠化、庭院美化、垃圾分類,持續改造優(you) 化人居環境,昔日礦坑變身油菜花田、荷花藕塘,一年四季皆風景。

  山綠了,水清了,新產(chan) 業(ye) 來了。臨(lin) 近中午,餘(yu) 村春林山莊主人潘春林忙著招呼客人。“2002年我創建了村裏第一家農(nong) 家樂(le) ,現在看這一步算走對了。”潘春林說,他曾是村裏礦山上的一名拖拉機手,這些年從(cong) 發展農(nong) 家樂(le) 到接待研學旅遊、經營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致富路越走越寬。現在,潘春林又多了一個(ge) 新身份——天荒坪鎮農(nong) 家樂(le) 協會(hui) 會(hui) 長,“我們(men) 要跟上市場,統一管理標準、品牌化運營,帶動周邊鄉(xiang) 村共同發展。”

  幸福就在綠水青山間。

  從(cong) “賣石頭”到“賣風景”,綠水青山成了餘(yu) 村人的增收來源。走進“兩(liang) 山文創閣”主題民宿,一個(ge) 個(ge) 奇石盆景、一幅幅石頭畫引人注目,民宿主人葛軍(jun) 感慨:“‘千萬(wan) 工程’給村裏帶來了巨變,現在‘人在餘(yu) 村走,就像畫中遊’。”5年前,他將自家房子改造成民宿,父親(qin) 搞起了石頭畫創作,去年營業(ye) 收入近200萬(wan) 元。

  “鄉(xiang) 親(qin) 們(men) 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打心眼裏覺得綠水青山是個(ge) 寶!”潘春林說。如今,生態文明的內(nei) 容寫(xie) 進了《餘(yu) 村村訓》,“保青山、護綠水、節能源、分垃圾”,成了村裏人的自覺行動。

  好生態成為(wei) 金名片。餘(yu) 村被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評為(wei) “最佳旅遊鄉(xiang) 村”,去年累計接待遊客70萬(wan) 人次,村集體(ti) 經濟收入達1305萬(wan) 元,村民人均收入達6.4萬(wan) 元,走出了一條生態美、產(chan) 業(ye) 興(xing) 、百姓富的新路。

  新時代新征程,深入推進“千萬(wan) 工程”,餘(yu) 村變得更現代、更年輕。

  90後張航帶著團隊“紮”到餘(yu) 村設立工作室,主攻鄉(xiang) 村短視頻創作。張航說,“背靠青山、麵朝田野,在這樣的環境中工作,心情更愉悅了。”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關(guan) 鍵靠人,尤其是有想法有活力的年輕人。”安吉縣委常委、天荒坪鎮黨(dang) 委書(shu) 記賀苗介紹,餘(yu) 村啟動全球合夥(huo) 人招募活動,目前已有42個(ge) 項目入駐,吸引國內(nei) 外青年人才1145人。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陳喆團隊,創立美在餘(yu) 村國漫茶咖零售空間,打造新的文化打卡地。“我們(men) 希望為(wei) 鄉(xiang) 村發展注入新動力。”陳喆說。

  餘(yu) 村正由小變大。安吉縣集中打造天荒坪鎮、山川鄉(xiang) 、上墅鄉(xiang) 的餘(yu) 村大景區。天荒坪鎮銀坑村的影視文化民宿村,餘(yu) 村的數字生態漁倉(cang) 項目,上墅鄉(xiang) 的露營基地……產(chan) 業(ye) 迭代升級,新業(ye) 態不斷湧現,為(wei) 建設“高能級、現代化、國際範”的“大餘(yu) 村”注入強勁動力。

  昔日關(guan) 停的化工廠原址上,一幢名為(wei) “餘(yu) 村印象”的新建築拔地而起。工作人員介紹,這座建築依靠光伏發電係統進行碳中和,實現了全生命周期零碳排放。

  “‘餘(yu) 村印象’的外形像一把金鑰匙,寓意為(wei) 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這把金鑰匙,不斷解開新難題。我們(men) 會(hui) 沿著綠色發展這條路堅定向前,建設宜居宜業(ye) 的和美餘(yu) 村。”談到未來,汪玉成充滿信心。

  延伸閱讀

  “千萬(wan) 工程 一線探訪”係列文章

  《大興(xing) 調查研究》專(zhuan) 欄

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主題教育專(zhuan) 題網站

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主題教育專(zhuan) 題網站

發布時間:2023年06月08日 07:05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許建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