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成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先行區示範區——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雄安新區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並主持召開座談會紀實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4年前,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調研京津冀協同發展並主持召開相關(guan) 座談會(hui) 時曾表示,今後我會(hui) 時不時地過來走一走,看看你們(men) 階段性工作的情況。

  4年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如約而至——

  5月10日至12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赴雄安、抵滄州、到石家莊,探工地、看港口、問民生,實地考察雄安新區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並主持召開兩(liang) 場座談會(hui) ,為(wei) 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指明方向。

  廣袤的幽燕大地,又將掀開新的發展篇章。

  不忘初心 保持耐心

  10日上午9時40分許,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乘坐的高鐵,緩緩駛入雄安站。

  6年前,總書(shu) 記從(cong) 北京出發,驅車100多公裏,第一次來到雄安。6年後,沿著京雄城際鐵路,不到1小時,總書(shu) 記一行就從(cong) 北京西站抵達雄安站。

  2020年12月27日,京雄城際鐵路全線開通運營,雄安站同步投入使用。由於(yu) 采用了“清泉源頭,風吹漣漪”的設計理念,整個(ge) 雄安站呈現出水滴狀橢圓造型。

  “這滴水可真不小!”聽了車站負責同誌的介紹,總書(shu) 記微笑著說。

  一座未來之城,自雄安站敞開大門。

  作為(wei) 雄安新區開工建設的第一個(ge) 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雄安站的建成使用具有標誌性意義(yi) 。

  在10日下午召開的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座談會(hui) 上,有關(guan) 方麵負責同誌介紹了雄安新區建設情況:

  起步區“四橫十縱”骨幹路網全麵開工,4家央企總部、4所高校、2家醫院陸續落地建設,地下之城加快成型,“雲(yun) 上雄安”初步建成……城市雛形已經顯現。

  聽了大家的介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由衷感言:“2017年,我第一次來雄安,站在一片田埂上展開了新區規劃圖。短短6年裏,雄安新區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藍圖到實景,一座高水平現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堪稱奇跡。”

  走得再遠,也不能忘記為(wei) 什麽(me) 出發。

  從(cong) 當前成就,談到不忘初心,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雄安新區功能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載地,這是建設雄安新區的初心和使命。”

  當初怎麽(me) 做的決(jue) 定?

  總書(shu) 記回憶:“眼看北京市的人口總量將在一兩(liang) 年內(nei) 達到城市承載能力的‘天花板’。首都首先是政治中心,不是‘大雜燴’,不能‘胡同裏辦工廠’、搞‘地攤經濟’。雄安新區是為(wei)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而誕生的,不是為(wei) 了簡單建一個(ge) 新區、建一個(ge) 新城,這個(ge) 定位一定要搞清楚。”

  10日上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雄安新區啟動區核心位置。登上一座三層平台,眼前是一片塔吊林立的繁忙景象:

  雄安城際站建設正有序推進,國貿中心等重點配套項目拔地而起,中國中化總部基地項目八角形造型輪廓初顯,中國衛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雄安新區總部大樓進入二次結構施工階段……

  看到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及重點疏解項目規劃建設進展順利,總書(shu) 記不時點頭。

  他對現場建設者語重心長地說:“這是百年不遇的曆史機遇,你們(men) 承擔著重要的曆史任務,要努力啊!”

  座談會(hui) 上,緊緊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個(ge) “牛鼻子”,與(yu) 會(hui) 人員談到下一步設想:加快推進首批疏解的項目建設,壓茬推進央企、高校、醫院第二批疏解項目,同時研究謀劃第三批疏解工作方案。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也提出明確要求:“不能憑自身好惡,需要搬就得搬。不能搞‘紙麵疏解’‘變相回流’,名義(yi) 上疏解,結果回去了。更不能通過在京設立二級單位等方式邊疏解邊新增。”

  著眼千年大計,既要不忘初心、一張藍圖繪到底,也要保持耐心、一茬接著一茬幹。

  考察過程中,麵對雄安幹部群眾(zhong)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求真務實:“雄安新區建設是千年大計,要久久為(wei) 功,既不能心浮氣躁,也不能等靠要,必須踏實努力、艱苦努力。”

  座談會(hui) 上,麵對有關(guan) 方麵負責同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瞻遠矚:“雄安新區建設不是一天兩(liang) 天的事,不能當下都吃幹榨盡,要留白、留有餘(yu) 地,為(wei) 遠期規劃預留項目、地塊。要適度超前,但不能過於(yu) 超前,防止建成項目‘曬太陽’,造成浪費。有的要大舉(ju) 實施,有的要待機而動,有的要與(yu) 時俱進,既不能急於(yu) 求成,也不能無所作為(wei) 。”

  人民之城 幸福之城

  雄安新區建設過程中,總書(shu) 記時時牽掛這裏的群眾(zhong) 。

  “我幾年前來過雄安,還是掛念這個(ge) 地方。特別是回遷群眾(zhong) ,涉及幾十萬(wan) 人,想看看他們(men) 現在生活怎麽(me) 樣了。”

  容東(dong) 片區南文營社區安置了安新、容城兩(liang) 縣回遷群眾(zhong) 5000多人。10日上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這裏看望大家。

  走進黨(dang) 群服務中心,看到一位老人正在窗口辦理業(ye) 務,總書(shu) 記上前同他攀談起來:“現在生活怎麽(me) 樣?收入多少?”

  “和老伴兩(liang) 個(ge) 人,一個(ge) 月將近4000塊錢。”

  “這是什麽(me) 錢?”總書(shu) 記問。

  “養(yang) 老金。”

  “別的收入還有什麽(me) ?”總書(shu) 記追問道。

  “當過兵,還有一些補貼。”

  “夠花嗎?”總書(shu) 記又問。

  “夠了,用不清。”老人笑著說,“現在搬進了回遷房,住不愁了,吃能吃多少。”

  總書(shu) 記也笑了。

  關(guan) 心老有所養(yang) ,牽掛衣食住行。

  臨(lin) 近中午,社區食堂內(nei) ,幾名老人正在用餐,見到總書(shu) 記來了,紛紛起身問好。

  紅燜鯽魚、豆腐燉肉、西紅柿炒雞蛋、紅燒茄子……總書(shu) 記望向老人的餐盤:“這裏菜的花樣不少啊!”

  “人民之城”的理念,勾畫出“幸福之城”的圖景。

  社區居民李敬和原是容城縣晾馬台鎮西李家營村人,2021年11月遷入新居。

  一家人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迎入家中。140平方米的大房子寬敞明亮,家具家電嶄新鋥亮,牆上掛著大大的福字。

  “你們(men) 現在這個(ge) 房子條件真不錯。”總書(shu) 記邊看邊嘖嘖稱讚。

  “是啊!”李敬和的家人拿出一張全家福,“這是我們(men) 一大家子原來在老宅子的照片,現在的房子和原來的老家比強多了。”

  總書(shu) 記點點頭:“新區回遷群眾(zhong) 首先要安下來,安居才能樂(le) 業(ye) ,安下來才能大發展。雄安新區大開發大發展,以後機會(hui) 是很多的,一定要把回遷人員的安居和樂(le) 業(ye) 銜接好。”

  李敬和的女兒(er) 李紫涵今年上高二。她告訴總書(shu) 記,雄安新區成立後,北京的中學校長來了、老師來了,如今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you) 質的教育資源。

  總書(shu) 記問:“明年就該高考了,有什麽(me) 誌向嗎?”

  “我想學醫。大學畢業(ye) 後,一定要回到新區為(wei) 家鄉(xiang) 做貢獻。”

  總書(shu) 記投以讚許的目光:“好啊!你們(men) 這一代是我們(men) 國家進入現代化、進而實現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寄予希望的一代。雄安這個(ge) 地方將來是全中國的一個(ge) 樣板地,千年之城,久久為(wei) 功,一開始的起點就是最高的。年輕人有激情、有鄉(xiang) 情,學成歸來、造福桑梓,一定會(hui) 幹出一番大事業(ye) !”

  臨(lin) 行時,居民們(men) 紛紛來到社區廣場,同總書(shu) 記告別。

  望著熱情的群眾(zhong)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情地說:“我在河北工作過,對河北有一份鄉(xiang) 情。看到這裏的群眾(zhong) 生活好,我很高興(xing) !這是我在正定做縣委書(shu) 記時就有的心願。”

  關(guan) 心當前人民群眾(zhong) 的安居樂(le) 業(ye) ,更關(guan) 心未來子孫後代的生生不息。

  1985年,即將離任正定縣委書(shu) 記的習(xi) 近平,想去看看作家孫犁筆下、電影《小兵張嘎》中的白洋澱。

  在10日下午的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回憶起這段往事:“在正定工作3年沒去過。我們(men) 坐著一輛吉普車回北京,想過去看看。經過安新縣時向當地老鄉(xiang) 問路。老鄉(xiang) 說,別看了,水都幹了,啥都沒有了。我們(men) 一聽都灰了心。”

  2017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雄安,首次看到白洋澱。他下定決(jue) 心:雄安新區選址在這裏,就是考慮要保護白洋澱,而非損害白洋澱。

  這次來到雄安,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雄安會(hui) 展中心,專(zhuan) 門觀看了關(guan) 於(yu) 白洋澱生態環境治理的視頻匯報和實時監控畫麵。

  大屏幕上,水天一色,百鳥翔集,鋪展開一幅城澱相依、共生共融的優(you) 美畫卷。

  當地負責同誌介紹,經過大規模係統性生態治理,白洋澱水質已從(cong) 劣Ⅴ類提升並保持在Ⅲ類標準,青頭潛鴨等珍稀鳥類開始在此繁殖育雛。

  “不能因為(wei) 建雄安新區,使白洋澱萬(wan) 劫不複,二者要相得益彰,而不是相衝(chong) 相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語重心長地說,“現在白洋澱生態已經逐步修複了,要格外嗬護、格外珍惜,讓白洋澱長久造福新區人民。”

  協同發展 創新發展

  京津冀協同發展9年來,交出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2022年,三地經濟總量突破10萬(wan) 億(yi) 元。

  “實踐證明,黨(dang) 中央關(guan) 於(yu) 京津冀等重大區域發展戰略是符合我國新時代高質量發展需要的,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有效途徑。”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12日下午召開的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hui) 上說。

  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如何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邁上新台階?

  帶著這樣的思考,座談會(hui) 前總書(shu) 記先後來到河北滄州、石家莊等地,深入農(nong) 田、港口、科研單位、工業(ye) 園區進行實地調研,從(cong) 戰略的高度謀劃頂層設計、擘畫宏偉(wei) 藍圖。

  初夏時節,滄州市所屬黃驊市舊城鎮仙莊片區,微風輕拂,麥浪翻滾。與(yu) 別處不同的是,這裏的小麥種在鹽堿地裏。

  11日上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專(zhuan) 程來到這裏,頂著烈日,深入田間考察旱堿麥種植推廣及產(chan) 業(ye) 化情況。

  滄州市地處渤海之濱,土壤鹽堿化程度高,有大片的中低產(chan) 田和鹽堿荒地。近年來,通過培育耐鹽堿、抗病性強的小麥品種,改良生產(chan) 栽培技術,鹽堿地逐步變身“大糧倉(cang) ”。

  田埂邊的長桌上,擺著不同品種的旱堿麥種子及掛麵、麵粉、麵花、全麥麵包等。總書(shu) 記仔細察看,問道:“旱堿麥做的麵食口感有什麽(me) 不一樣?”

  “和普通小麥相比,旱堿麥加工的麵食麥香味比較重,有嚼勁,挺受歡迎的。”農(nong) 技人員說。

  無邊的麥田,如同綠色的海洋。

  總書(shu) 記走進田間,俯身捧起一束麥穗,向正在除草的農(nong) 戶楊東(dong) 進詢問種了幾畝(mu) 地、畝(mu) 產(chan) 多少、小麥長勢如何。

  楊東(dong) 進告訴總書(shu) 記,他家種了20多畝(mu) 旱堿麥,去年淨收入6000多元,今年氣候不錯,預計畝(mu) 產(chan) 能有四五百斤。

  “祝你今年豐(feng) 收!”總書(shu) 記點頭肯定。

  望著廣袤的田野,總書(shu) 記思慮深遠:“全國有15億(yi) 畝(mu) 鹽堿地,其中適宜種植糧食的5億(yi) 畝(mu) ,如果能開發利用,對於(yu) 擴大我國耕地麵積、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大意義(yi) 。”

  2021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到山東(dong) 東(dong) 營黃河三角洲農(nong) 業(ye) 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示範區,專(zhuan) 門考察了耐鹽堿作物培育情況。

  “上次看了大豆,這次看了小麥。鹽堿地綜合利用是一個(ge) 戰略問題,必須擺上重要位置。我國除了沿海地區,東(dong) 北鬆嫩平原、內(nei) 蒙古河套地區、新疆地區等,都有大片鹽堿地。要在已有成果基礎上進一步努力,做好鹽堿地特色農(nong) 業(ye) 這篇大文章。”

  港口,是推動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11日下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黃驊港煤炭港區碼頭考察調研。

  黃驊港位於(yu) 渤海灣穹頂處,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是國家西煤東(dong) 運、北煤南運重要樞紐港口。如果把渤海灣比作一把弓箭,黃驊港正處於(yu) 把手位置。

  在河北省港口布局圖前,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駐足良久。河北省負責同誌介紹,河北省內(nei) 有大秦、朔黃、蒙冀三條主要煤運通道,經河北港口下水中轉,為(wei) 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輸送了源源不斷的“工業(ye) 糧食”。

  “我國煤炭產(chan) 區主要在北部、西部,消費又集中在東(dong) 部、南部,煤炭的長距離調配運輸一直是個(ge) 重要問題。從(cong) 陸運到海運,黃驊港這樣的能源港口承擔著重要使命。”總書(shu) 記說。

  從(cong) 北至南,河北省的秦皇島港、京唐港、曹妃甸港和黃驊港依次排開,猶如海岸線上的四顆明珠。

  聽到河北將港口資源整合重組成立河北港口集團,形成握指成拳的集合效應,總書(shu) 記表示讚許:“要把分散的資源整合起來,統一規劃、統一投資建設、統一運營,發揮各自不同的功能優(you) 勢。”

  筆直的棧橋直伸大海深處,港灣內(nei) 不時有貨輪鳴笛通過。談話間,一艘舷號為(wei) “神華523”的5萬(wan) 噸級運煤船駛來。

  總書(shu) 記手指貨輪問道:“這麽(me) 一條船,裝卸貨需要多長時間?”

  “大約24小時之內(nei) 就可以完成。從(cong) 裝船機到卸船機,我們(men) 已經實現了全無人操作,全部自動化完成。”工作人員自豪地說。

  “現在港務係統建得越來越好了,碼頭幹淨、整潔、現代化。不像以前的煤碼頭,到處都是煤灰,連樹都是黑的。”總書(shu) 記感慨道,“中國具有豐(feng) 富的煤炭資源,煤炭也是我國當前不可替代的主要能源。推動綠色發展,並非不要煤炭,而是要推動煤炭清潔化利用。”

  港口工作人員圍攏過來,高聲向總書(shu) 記問好。

  總書(shu) 記親(qin) 切地對大家說:“港口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希望你們(men) 進一步科學發展,把黃驊港打造成具有戰略意義(yi) 的多功能、綜合性、現代化大港,為(wei) 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共建‘一帶一路’等作出更大貢獻。”

  京津冀作為(wei) 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的三大重要動力源之一,擁有大量高端研究人才,創新基礎紮實、實力雄厚。

  12日上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了位於(yu) 石家莊市的中國電科產(chan) 業(ye) 基礎研究院。

  這裏是我國重要的高端核心電子器件供應基地、半導體(ti) 新器件新技術創新基地。院內(nei) 芯片技術研究所門外的草坪上,立著鮮紅的標語牌:勇攀科技高峰。

  “我原來在正定工作時,就知道這裏是咱們(men) 國家科研院所裏很重要的一個(ge) ,久仰大名啊!”總書(shu) 記親(qin) 切地說。

  各類芯片、電子組件、陶瓷封裝外殼……總書(shu) 記在展廳裏認真觀看展品,仔細聆聽情況介紹,不時插話詢問。

  得知企業(ye) 生產(chan) 的產(chan) 品有力支撐了載人航天、月球火星探測、北鬥組網等各類裝備和以5G基站、新能源汽車、光通訊為(wei) 代表的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發展時,總書(shu) 記稱讚:“都是尖端技術,也是我們(men) 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最重要的國之重器。”

  研究院負責同誌介紹,目前6000多名員工裏科技人員就有4000多,大家幹事創業(ye) 的熱情很高。

  “推進現代化建設,要靠科技強國、產(chan) 業(ye) 強國。科技強國,離不開一個(ge) 個(ge) 科技尖兵、科技方陣。”總書(shu) 記的話語充滿希冀,“希望你們(men) 再接再厲、勇攀高峰,不斷攻克前沿技術,打造更多大國重器,為(wei) 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堅強保障。”

  位於(yu) 石家莊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開發區的石家莊市國際生物醫藥園,同樣匯聚了大量高端研究人才和創新型企業(ye) 。

  總書(shu) 記來到園區,參觀了規劃展館。展台上,園區企業(ye) 研發的各類醫藥產(chan) 品琳琅滿目。

  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是石家莊重點打造的千億(yi) 規模產(chan) 業(ye) 集群,近年來發展迅速,擁有一批全國百強藥企。

  “石家莊發展醫藥產(chan) 業(ye) 有不錯的基礎,這個(ge) 定位還是比較好的。”總書(shu) 記指出,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是關(guan) 係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非常重要、大有可為(wei) 。要加強自主創新,把這個(ge) 產(chan) 業(ye) 發展的命脈牢牢掌握在我們(men) 自己手中。

  京畿大地,宏圖再起。

  “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項複雜的係統工程。”12日下午召開的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這項重大國家戰略寄予厚望,“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邁上新台階,努力使京津冀成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先行區、示範區。”

發布時間:2023年05月14日 09:24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徐瑤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