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廣東紀實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廣東(dong) 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大局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

  “我對廣東(dong) 的工作始終寄予厚望,希望你們(men) 為(wei) 國家、為(wei) 民族作出更大貢獻。”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3次到廣東(dong) 考察調研、2次參加全國兩(liang) 會(hui) 廣東(dong) 代表團審議,每到廣東(dong) 發展的重要關(guan) 口,都及時為(wei) 廣東(dong) 定向領航,指引廣東(dong) 在新時代偉(wei) 大征程中經風雨、化危機,應變局、開新局。

  全麵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首次地方考察選擇了廣東(dong) :“廣東(dong) 是一個(ge) 窗口。到廣東(dong) 來看一看,了解一下黨(dang) 的二十大以來都有哪些新進展新氣象。”

  從(cong) 湛江、茂名到廣州,4天時間,總書(shu) 記輾轉千裏,穿越粵西大地,深入企業(ye) 、港口、農(nong) 村,同工人、農(nong) 民、企業(ye) 家、科技人員等親(qin) 切交流,為(wei) 廣東(dong) 如何“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指明方向。

  4月10日至13日,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在廣東(dong) 考察。這是10日下午,習(xi) 近平在湛江市徐聞縣徐聞港泊位碼頭,同船上的旅客親(qin) 切交流。

  開發與(yu) 保護的辯證思維:“發展海洋經濟,加強海洋生態保護,全麵建設海洋強省”

  坐擁4000多公裏海岸線,廣東(dong) 是我國大陸海岸線最長的省份。向海而興(xing) 、向海圖強,成為(wei) 廣東(dong) 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早在2018年考察廣東(dong) 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就以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把廣東(dong) 海岸線的東(dong) 端和西端連接起來,擘畫出一幅氣勢恢宏的新藍圖——

  “把汕頭、湛江作為(wei) 重要發展極,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

2021年1月25日拍攝的成功合龍的湛江調順跨海大橋(無人機照片)。

  此行第一站,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粵西南三麵環海的湛江市,首先關(guan) 注的正是發展海洋經濟這件大事。

  雷州灣內(nei) 東(dong) 海島上,坐落著國家863計劃項目海水養(yang) 殖種子工程南方基地。10日上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這裏聽取了廣東(dong) 省關(guan) 於(yu) 推動海洋漁業(ye) 高質量發展的匯報:

  抓種業(ye) 攻堅,把漁業(ye) 良種價(jia) 格降下來;抓裝備技術升級,搞深水網箱,發展深海養(yang) 殖;抓全產(chan) 業(ye) 鏈發展,精深加工,通過預製菜等解決(jue) 海產(chan) 品儲(chu) 藏運輸難題……

  一組直觀數據令人印象深刻:2030年廣東(dong) 預計年新增海魚產(chan) 品201萬(wan) 噸,按照等量蛋白質換算,相當於(yu) 養(yang) 豬3045萬(wan) 頭或養(yang) 鴨15.4億(yi) 隻。

  “廣東(dong) 現在養(yang) 了多少豬?”總書(shu) 記問。

  “4000多萬(wan) 頭。”

  “相當於(yu) 把養(yang) 的豬翻了一番。”總書(shu) 記點點頭。

  選育養(yang) 殖池裏,金鯧、海鱸、石斑等各類魚種活蹦翻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踏上浮排,邊走邊看,讚歎眼前景象“真是翻江倒海”。

  4月10日至13日,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在廣東(dong) 考察。這是10日上午,習(xi) 近平在位於(yu) 湛江市東(dong) 海島的國家863計劃項目海水養(yang) 殖種子工程南方基地考察。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我們(men) 是一個(ge) 14億(yi) 多人口的國家,民以食為(wei) 天,首先要解決(jue) 吃飯問題。除了吃糧食,吃陸地上的食物,還要靠海吃海。”

  靠山唱山歌,靠海念海經。

  總書(shu) 記回憶道:“我在福建工作時,在山區幹過,也在沿海幹過。當時我就提出大食物觀,肉、蛋、禽、奶、魚、果、菌、茶……這些都是糧食啊。這麽(me) 一算,福建雖然是‘八山一水一分田’,但食物來源就多了。所以,我先後提出要建‘海上福州’和‘海上福建’。”

  在大食物觀的視域下,遼闊的海洋就是藍色的糧倉(cang) 、豐(feng) 茂的牧場。

  30多年前,時任寧德地委書(shu) 記的習(xi) 近平同誌,在當地大黃魚育苗技術專(zhuan) 家劉家富遞交的《關(guan) 於(yu) 開發閩東(dong) 海水魚類養(yang) 殖技術的報告》上作出批示,要求集中力量進行科研攻關(guan) 。

  “當地的一個(ge) 研究所,把寧德大黃魚的人工孵化問題給解決(jue) 了。”總書(shu) 記記憶猶新。

  如今,黃魚遊出產(chan) 業(ye) 發展新天地,成為(wei) 當地人“靠海吃飯”的支柱產(chan) 業(ye) 。

  “水產(chan) 品的營養(yang) 價(jia) 值很高,提高我們(men) 國民的身體(ti) 素質,把水產(chan) 搞上去,把蛋白質搞上去很重要。耕海牧漁,發展海洋經濟大有可為(wei) 、大有前途。”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進一步指出:“隨著生產(chan) 力發展,把遠海深海養(yang) 殖搞起來,把漁業(ye) ‘種子工作’這一篇文章做精做好,對我們(men) 的糧食安全可以起到一個(ge) 很重要的壓艙石作用。”

  從(cong) 靠海吃海到靠海護海,是和諧共生的辯證法。

  這是廣東(dong) 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嶺頭島保護小區(2019年11月12日無人機拍攝)。

  紅樹林,這種紮根於(yu) 海岸潮間帶的胎生木本植物,既可防風消浪,又能淨化海水,還為(wei) 魚蝦鳥類提供棲息之所,素有“海上森林”“海洋衛士”之稱。

  對紅樹林保護,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一直十分關(guan) 注。

  2017年,總書(shu) 記在廣西考察了北海金海灣紅樹林生態保護區,叮囑“一定要尊重科學、落實責任,把紅樹林保護好”。

  2022年,總書(shu) 記以視頻方式出席《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hui) 開幕式,宣布在深圳建立“國際紅樹林中心”。

  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紅樹林麵積最大、分布最集中的自然保護區。10日上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位於(yu) 保護區東(dong) 部的麻章區湖光鎮金牛島紅樹林片區,實地察看紅樹林長勢和周邊生態環境。

  “紅樹林保護,我在廈門工作的時候就親(qin) 自抓。黨(dang) 的十八大後,我有過幾次指示。這是國寶啊,一定要保護好。”

  海風輕拂,綠樹搖曳,鳥鳴陣陣。

  遠眺水天一色,總書(shu) 記語重心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是生態文明建設重要組成部分。沿海地區生產(chan) 最密集、人口最密集,同時對自然生態影響也比較大,一定要真正重視起來,采取真正有效的舉(ju) 措加強保護。這是國家戰略,要一代接著一代幹,久久為(wei) 功,建設美麗(li) 中國,為(wei) 保護好地球村作出我們(men) 中國人的貢獻。”

  在聽取廣東(dong) 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加強陸海統籌、山海互濟,強化港產(chan) 城整體(ti) 布局,加強海洋生態保護,全麵建設海洋強省。

  海洋,既是經濟發展的重要空間,也是聯通世界的重要通道。

  沿雷州半島南下,10日下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我國大陸最南端的徐聞縣。

  東(dong) 濱南海,西瀕北部灣,南臨(lin) 瓊州海峽,與(yu) 海南島隔海相望,徐聞作為(wei) 漢代海上絲(si) 綢之路重要港口,曾見證舟楫競發、商賈雲(yun) 集的盛況。

  2023年1月6日,在位於(yu) 海口的粵海鐵路輪渡南港碼頭,粵海鐵1號輪渡停靠泊位並裝載列車(無人機照片)。

  如今,乘著改革開放的東(dong) 風,徐聞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全麵對接服務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2020年9月,全球最大的客貨滾裝碼頭徐聞港開港運營。新航線直對海南海口新海港,過海航程縮短至12海裏,用時約1小時,將廣東(dong) 同海南更加緊密地聯係在一起。

  在港口專(zhuan) 用碼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極目遠眺,詳細詢問船舶航行時間、港口吞吐能力、安全管理情況等。

  穿過廊橋,總書(shu) 記來到一艘即將出發的客輪旁。船上的旅客看見總書(shu) 記來了,高聲向總書(shu) 記問好。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向大家揮手致意,祝大家一帆風順。

  4月10日至13日,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在廣東(dong) 考察。這是10日下午,習(xi) 近平在湛江市徐聞縣徐聞港泊位碼頭,向船上的旅客揮手致意。

  離開港口時,總書(shu) 記囑咐當地負責同誌:“瓊州海峽是國家經略南海的戰略通道,要把徐聞港打造成連接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貿港的現代化水陸交通運輸綜合樞紐。將來這裏一定能夠作為(wei) ‘黃金水道’和客貨運輸最佳通道而興(xing) 盛起來。”

  協調與(yu) 平衡的發展理念:“中國式現代化就是要促進共同富裕”

  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特征,區域協調發展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一次次來到廣東(dong) ,足跡遍及珠三角、粵北、粵東(dong) 、粵西。

  這次考察期間,總書(shu) 記言明初衷:

  “就整個(ge) 廣東(dong) 來講,珠三角是經濟最發達的地方。但廣東(dong) 要發展,不僅(jin) 要靠珠三角,粵北、粵東(dong) 、粵西這些地區也要聯動發展。中國式現代化就是要促進共同富裕,解決(jue) 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

  在這個(ge) 經濟發達的省份,水資源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困境。

  由於(yu) 地形地貌、蒸發量大等原因,三麵臨(lin) 海的雷州半島,千百年來卻是“苦旱之地”。缺水,嚴(yan) 重製約著粵西發展。

  在黨(dang) 中央關(guan) 心支持下,2022年,一項引西江之水、穿雲(yun) 開大山、至半島腹地的浩大水利工程正式開工。工程建成後將造福粵西4市1800萬(wan) 人口。

  10日下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專(zhuan) 程來到環北部灣廣東(dong) 水資源配置工程向南輸水的接點站——徐聞縣大水橋水庫。

  登上大堤,舉(ju) 目遠望,一個(ge) 蓄水量超過1.2億(yi) 立方米的人工湖蔚為(wei) 壯觀。

  廣東(dong) 省水利廳負責同誌匯報,通過工程建設、區域高質量發展、生態建設“三管齊下”,這項工程不僅(jin) 有利於(yu) 解決(jue) 當地城鄉(xiang) 百姓生活和工業(ye) 用水問題,還將新增灌溉麵積,推動這裏的特色農(nong) 業(ye) 發展,讓綠水青山真正變成金山銀山。

  “還有幾年建成?”總書(shu) 記問。

  “總共需要8年時間,其間可以做到分段建成通水。”

  “移民多嗎?”

  “隻有75戶。”

  “目前水質怎麽(me) 樣?”

  “這是今天打上來的水樣,屬於(yu) Ⅲ類。”

  “水是命根子。”總書(shu) 記思慮深遠,“我們(men) 國家的特點就是缺水,且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衡。自古以來,我們(men) 的祖先就跟水打交道,探索如何治水、用水。”

  一部治水史,蘊含著中華民族治國理政、長治久安的智慧。

  “無論是城鎮化還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無論是發展工業(ye) 還是發展農(nong) 業(ye) ,都離不開水。我們(men)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研究下一步發展目標,都要把水考慮進去,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chan) 。”

  “你們(men) 看,解決(jue) 了水的問題,這裏可以進一步發展。”總書(shu) 記手指遼闊水麵,意味深長地說,“把水資源優(you) 化配置好,推動解決(jue) 區域不平衡的問題,這是一個(ge) 戰略性問題,要看得更深刻一點。”

  從(cong) 一定意義(yi) 上講,區域發展不平衡也體(ti) 現為(wei) 城鄉(xiang) 發展不平衡。

  2018年考察廣東(dong)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就指出,要下功夫解決(jue) 廣東(dong) 城鄉(xiang) 發展二元結構問題,力度要更大一些,措施要更精準一些,久久為(wei) 功,把短板變成“潛力板”。

  4年多過去了,南粵大地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壯闊篇章裏,有區域的協調發展,也有城鄉(xiang) 的融合發展。

  沿著平整山路,穿梭丘陵之間,滿目蔥翠,民居點綴其間。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留意車窗外的風景:“一路過來,看到咱們(men) 茂名這一帶蓋的房子都很好,說明這裏的群眾(zhong) 特別是農(nong) 民的家庭還是殷實的。和珠三角比,差距和潛力都在產(chan) 業(ye) 上。”

茂名高州市根子鎮打造的荔枝林景觀(2021年11月3日攝,無人機照片)。

  為(wei) 實地察看當地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情況,11日下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茂名高州市根子鎮柏橋村。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古人讚不絕口的珍饈美饌,正在成為(wei) 造福嶺南百姓的特色產(chan) 業(ye) 。在茂名,荔枝種植麵積已達139萬(wan) 畝(mu) ,產(chan) 量占全國的四分之一,去年實現產(chan) 值110億(yi) 元,帶動新增就業(ye) 崗位15萬(wan) 個(ge) 。

  走進柏橋村一個(ge) 荔枝園,古木新樹交雜其間,荔枝幼果綴滿枝頭,一派生機盎然。

  4月10日至13日,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在廣東(dong) 考察。這是11日下午,習(xi) 近平在茂名高州市根子鎮柏橋村荔枝種植園,同現場技術人員親(qin) 切交流。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不時駐足凝視:“1000多年前的樹能保存到現在。說明這裏荔枝種植有文化底蘊、有曆史傳(chuan) 承,也說明柏橋人對生態環境、荔枝產(chan) 業(ye) 的保護意識很強,使千年古樹至今仍能造福於(yu) 民。”

  幾名技術人員正在園中勞作。總書(shu) 記同他們(men) 攀談起來。

  他們(men) 都是附近村民,自從(cong) 有了合作社、荔枝園,收成有分紅,務工有報酬,每戶年收入可以達到5萬(wan) 到8萬(wan) 元,多的超過10萬(wan) 元,“真是嚐到了種荔枝的甜頭”。

  駐村第一書(shu) 記介紹,這些年柏橋村大力推動數字化營銷,通過直播帶貨、定製銷售、組團展銷等方式,線上線下結合,農(nong) 民的荔枝不僅(jin) 不愁賣,還賣出了好價(jia) 錢。

  “下一步發展,還有什麽(me) 問題需要解決(jue) ?”總書(shu) 記問。

  “主要是保鮮問題。以前用土辦法保鮮,後來有了冷鏈,但也隻能保存10天。如果能達到15到20天,全世界都能吃上我們(men) 的荔枝了。”

  “荔枝產(chan) 業(ye) 要發展,不解決(jue) 保鮮問題不行。”總書(shu) 記對當地負責同誌說,“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是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一條重要途徑,要著力做好‘土特產(chan) ’文章,以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促進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

  村農(nong) 創園廣場上,歡呼聲此起彼伏。

  麵對熱情的村民們(men)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

  “你們(men) 這裏是荔枝之鄉(xiang) ,我是慕名而來。千百年前一顆難求的稀罕物,現在全中國人民都可以吃到了。發展荔枝產(chan) 業(ye) ,技術、市場都有潛力可挖,前景是非常光明的!”

  從(cong) 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到鄉(xiang) 村振興(xing) ,總書(shu) 記展望中國式現代化美好圖景,娓娓道來:

  “我們(men) 要搞共同富裕,先富帶後富,把後富的往前推一把;錢賺得再多,不講精神文明不行,我們(men) 的鄉(xiang) 風民俗要文明;生態和經濟要和諧,‘個(ge) 體(ti) 現代化、村裏髒亂(luan) 差’不行……鄉(xiang) 村振興(xing) 要和這些‘國之大者’結合起來。”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沒有自己的私利,執政就是為(wei) 人民服務,就是讓人民群眾(zhong) 幸福起來。希望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生活越過越興(xing) 旺,像荔枝一樣紅紅火火!”

  開放與(yu) 自立的戰略抉擇:“中國是不會(hui) 自己把大門關(guan) 上的,我們(men) 開放的大門還要進一步擴大”

  改革開放是廣東(dong) 的鮮明標識。

  12日下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先後考察了廣州兩(liang) 家企業(ye) ——一家外企、一家國企。

  作為(wei) 我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新時代十年,廣東(dong) 書(shu) 寫(xie) 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奇跡:經濟總量翻番,接近13萬(wan) 億(yi) 元;外貿穩居全國第一;實際利用外資超1.4萬(wan) 億(yi) 元……

  “現在廣東(dong) 的經濟總量,要單獨拿出來排,在全世界也可以排進前十名了。”百尺竿頭再出發,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廣東(dong) 充分肯定,也寄予更高期望。

  考察中,廣東(dong) 省相關(guan) 負責同誌匯報新時代十年廣東(dong) 利用外資成績時,用了兩(liang) 個(ge) “翻番”:實際使用外資資金規模的翻番,高技術製造業(ye) 外資占比的翻番,從(cong) 2012年的20%提升至2022年的41%。

  從(cong) 當年的“三來一補”到如今的融合創新,見證著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的堅實步伐。

  韓國樂(le) 金顯示公司,選擇將它的全球核心生產(chan) 基地落戶廣州。

  基地展廳裏,企業(ye) 負責人向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介紹基地生產(chan) 的壁紙屏、透明屏、車載屏、雙麵屏等先進顯示器,對在中國的市場前景充滿信心。

  “這說明你們(men) 的選擇是正確的,你們(men) 在這裏發展前景是廣闊的。”總書(shu) 記說,“中國市場是個(ge) 海洋,我們(men) 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正加快構建國內(nei) 國際相互促進的‘雙循環’,不斷改善營商環境,在當前全球經濟麵臨(lin) 困難的情況下,中國的市場優(you) 勢將會(hui) 更加明顯。”

  一個(ge) 生機勃勃的中國,源源不斷為(wei) 不確定的世界經濟注入更多確定性。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是長期不變的,一以貫之的。中國是不會(hui) 自己把大門關(guan) 上的,我們(men) 開放的大門還要進一步擴大。所有世界上願意與(yu) 我們(men) 合作共贏的國家,我們(men) 都願意和他們(men) 相向而行,推動世界經濟共同繁榮發展。”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關(guan) 鍵。

  在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廳裏,6款新車產(chan) 品一字排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走上前去,饒有興(xing) 致地逐一察看,從(cong) 價(jia) 格到銷量,從(cong) 材料工藝到電池技術,問得十分詳細。

這是位於(yu) 廣州市番禺區的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裝生產(chan) 線(2023年2月24日攝)。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cong) 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2014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就作出論斷。

  如今,在中國製造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的新賽道上,新能源汽車正跑出加速度。

  從(cong) 廣汽埃安總裝車間裏的機械人精準裝配、協同作業(ye) ,到廣汽研究院的智能網聯實驗室、自動駕駛實驗室,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感觸頗深:

  “我們(men) 是一個(ge) 14億(yi) 多人口的大國,不能單一發展。靠別人不行,得靠我們(men) 自己。要重視實體(ti) 經濟,走自力更生之路,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當然,自立自強也絕不是關(guan) 起門來自己搞,首先立足於(yu) 自己,同時也歡迎國際合作。”

  廣汽研究院裏,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同來自廣東(dong) 各個(ge) 方麵的代表親(qin) 切交流。

  4月10日至13日,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在廣東(dong) 考察。這是12日下午,習(xi) 近平在廣汽研究院同科技人員、企業(ye) 家、職工、外資企業(ye) 代表等親(qin) 切交流。

  他們(men) 中有帶領科研團隊在量子技術、高溫超導等前沿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的戰略科學家,有參與(yu) 北鬥芯片研製的高級工程師,有推動傳(chuan) 統家電企業(ye) 向互聯網轉型的企業(ye) 家,有致力於(yu) 把西藏的太陽能發電輸送到粵港澳大灣區的科技人員,有參與(yu) 過新型航母等焊接工程的大國工匠,還有世界知名化工、醫藥、電子電器等多家外企的中國區負責人……

  大家踴躍發言,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凝神傾(qing) 聽:“經濟要持續發展,不要大起大落。這裏麵很重要的就是科技、教育、人才。”

  麵對在場的外資企業(ye) 代表,總書(shu) 記的邀請飽含熱情:“粵港澳大灣區將是今後全球最有前景的增長極之一。歡迎你們(men) 到廣東(dong) 來,到粵港澳大灣區來,到中國來,投資創業(ye) ,創造企業(ye) 發展新輝煌。”

  展望中國發展前景,總書(shu) 記的話語充滿自信:“中國式現代化有目標、有規劃、有戰略,一定會(hui) 實現。我們(men) 將一步一個(ge) 腳印紮紮實實向前推進。”

  延伸閱讀

  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廣東(dong) 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

發布時間:2023年04月15日 09:08 來源:新華社 編輯:許建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