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ge) 合作社,打通了荔枝產(chan) 業(ye) 的上下遊產(chan) 業(ye) 鏈;一條高速路,讓荔枝搭上了遠銷各地的順風車;一座小村莊,通過荔枝特色產(chan) 業(ye) 走上了致富幸福路。這是廣東(dong) 茂名市柏橋村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故事。
4月11日下午,廣東(dong) 考察第二天,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茂名市柏橋村。這是總書(shu) 記今年國內(nei) 考察的第一個(ge) 村,也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他在廣東(dong) 考察的第三個(ge) 村。
01
柏橋村:“荔枝之鄉(xiang) ”的時代變遷
柏橋村麵積約5.2平方公裏,下轄18個(ge) 自然村,隸屬茂名市高州市根子鎮,位於(yu) 廣東(dong) 省西南部,地處我國荔枝主要分布的北緯18-29度之間。
荔枝樹喜高溫高濕。廣東(dong) 是我國分布荔枝最多的省,全省有80多個(ge) 縣市出產(chan) 荔枝。柏橋村群山環抱,氣候適宜,荔枝是這裏的特色產(chan) 業(ye) 。
△俯瞰柏橋村。
在柏橋村,荔枝種植麵積達6800畝(mu) ,占到村子麵積的87%以上。柏橋村也成為(wei) 了省級“一村一品”荔枝生產(chan) 專(zhuan) 業(ye) 村,孵化出了國家級農(nong) 業(ye)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1家,省級農(nong) 業(ye) 龍頭企業(ye) 1家,國家荔枝“一館一圃一址”也落戶該村。
△柏橋村荔枝種植園。
鮮果加工、電商帶貨、鄉(xiang) 村旅遊……各類產(chan) 業(ye) 不斷發展,推動當地村民增收致富。得益於(yu) 2017年建成通車的包茂高速公路,正處沿線的柏橋村搭上了產(chan) 業(ye) 發展的順風車,這裏的荔枝可直達內(nei) 蒙古包頭。2022年,村民人均收入約5.1萬(wan) 元。
△位於(yu) 當地的中國荔枝博覽館。
02
從(cong) 一顆荔枝看農(nong) 村特色產(chan) 業(ye) 廣闊前景
在柏橋村,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荔枝種植園、龍眼荔枝專(zhuan) 業(ye) 合作社,了解當地發展荔枝等特色種植業(ye) 、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情況。
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中之重,也是實際工作的切入點。在去年底召開的中央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上,總書(shu) 記特別強調,各地推動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要把“土特產(chan) ”這3個(ge) 字琢磨透。
△正在生長期的荔枝。
“土”講的是基於(yu) 一方水土,開發鄉(xiang) 土資源。柏橋村地處荔枝種植黃金地帶,有著2000多年的荔枝種植曆史。發展荔枝產(chan) 業(ye) ,實現了本土資源利用最大化。
“特”講的是突出地域特點,體(ti) 現當地風情。要跳出本地看本地,打造為(wei) 廣大消費者所認可、能形成競爭(zheng) 優(you) 勢的特色。總書(shu) 記這幾年考察過的蘋果村、木耳鄉(xiang) 、黃花鎮,就是鮮活的實例。
△荔枝成熟後,正在采摘荔枝的柏橋村果農(nong) 。
“產(chan) ”講的是真正建成產(chan) 業(ye) 、形成集群。要延長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業(ye) 鏈,發展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保鮮儲(chu) 藏、運輸銷售等,形成一定規模,把農(nong) 產(chan) 品增值收益留在農(nong) 村、留給農(nong) 民。
此次總書(shu) 記來到柏橋村,就是重點從(cong) 這幾個(ge) 方麵“解剖麻雀”,展開考察調研。
在考察中,總書(shu) 記對鄉(xiang) 親(qin) 們(men) 靠發展荔枝特色產(chan) 業(ye) 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表示肯定。他指出,這裏是“荔枝之鄉(xiang) ”,發展荔枝種植有特色有優(you) 勢,是促進共同富裕、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有效舉(ju) 措,農(nong) 村特色產(chan) 業(ye) 前景廣闊。
△新鮮荔枝裝箱銷往各地。
03
從(cong)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看動力與(yu) 活力
農(nong) 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是發展特色種植業(ye) 的龍頭,也是觀察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的窗口。在柏橋村,總書(shu) 記考察了這裏的龍眼荔枝專(zhuan) 業(ye) 合作社。
柏橋龍眼荔枝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目前有主要社員59人,帶動農(nong) 戶2000多戶,發展業(ye) 態包括種植、加工、銷售和服務,其中種植示範基地2個(ge) ,年加工荔枝1300噸、龍眼900噸。
△柏橋龍眼荔枝專(zhuan) 業(ye) 合作社。
作為(wei) 農(nong) 村改革發展的重要產(chan) 物,總書(shu) 記一直關(guan) 注著農(nong) 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的發展。2020年7月在吉林考察時,他專(zhuan) 門來到盧偉(wei) 農(nong) 機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總書(shu) 記說,合作社的路子怎麽(me) 走,我們(men) 一直在探索。要鼓勵全國各地因地製宜發展合作社,探索更多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發展的路子來。
△柏橋龍眼荔枝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內(nei) 。(總台央視記者範凱拍攝)
前不久在江蘇代表團參加審議時,總書(shu) 記指出,要發展新型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發展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和社會(hui) 化服務,發展農(nong) 村適度規模經營,為(wei)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增動力、添活力。
如同荔枝之於(yu) 廣東(dong) 柏橋村、玉米之於(yu) 吉林梨樹縣……當越來越多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故事不斷湧現,將繪就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最美的鄉(xiang) 村畫卷。
△合作社生產(chan) 的龍眼幹(左)和荔枝幹(右)。
04
從(cong) 三個(ge) 村子看“久久為(wei) 功”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指出,城鄉(xiang) 區域發展不平衡是廣東(dong) 高質量發展的最大短板。他強調,廣東(dong) 要提高發展平衡性和協調性,要下功夫解決(jue) 城鄉(xiang) 二元結構問題,力度更大一些,措施更精準一些,久久為(wei) 功。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總書(shu) 記4次赴廣東(dong) 考察,先後看了位於(yu) 佛山、清遠、茂名的3個(ge) 村。透過這3個(ge) 村,可以看到中國農(nong) 村的時代變遷,可以看到“三農(nong) ”工作重心的曆史性轉移,也可以看到總書(shu) 記所強調的“久久為(wei) 功”。
△位於(yu) 柏橋村的廣東(dong) 高州荔枝龍眼國際采購交易中心。
2012年12月,總書(shu) 記赴廣東(dong) 考察,曾來到佛山市順德區黃龍村。這也是黨(dang) 的十八大後總書(shu) 記到地方考察調研的第一個(ge) 村莊。
黃龍村曾是順德區20個(ge) “經濟發展較慢村”之一。黃龍村之行,總書(shu) 記考察基層黨(dang) 建,慰問困難群眾(zhong) 。他看望了村裏的貧困戶張錫堯一家,並向張錫堯的女兒(er) 張儉(jian) 娜贈送工具書(shu) 和學習(xi) 用具。如今,張錫堯一家早已脫貧,黃龍村也實現蝶變。
△廣東(dong) 順德黃龍村。
2018年10月,總書(shu) 記在廣東(dong) 考察期間來到清遠市連江口鎮連樟村,詳細了解基層黨(dang) 建、脫貧攻堅、村民服務情況,走訪貧困戶陸奕和家。這次考察的一個(ge) 重要背景,是黨(dang) 的十九大強調堅決(jue) 打贏脫貧攻堅戰,並提出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在連樟村,總書(shu) 記對村民們(men) 說,要一代接著一代幹,既要加快脫貧致富,又要推動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走向現代化。
△廣東(dong) 清遠連樟村村民正在現代農(nong) 業(ye) 科技示範園溫室大棚內(nei) 勞作。
柏橋村,是總書(shu) 記在廣東(dong) 考察的第三個(ge) 村子。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總書(shu) 記再赴廣東(dong) 看農(nong) 村,傳(chuan) 遞了鮮明信號。
05
重農(nong) 強農(nong) 信號鮮明
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後,要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這是“三農(nong) ”工作重心的曆史性轉移。總書(shu) 記多次強調,“決(jue) 不能鬆勁歇腳,更不能換頻道”。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nong) 村。大會(hui) 閉幕後,總書(shu) 記第一次外出考察去了陝西延安、河南安陽看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一路思考在新征程上如何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推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
△柏橋村荔枝種植園。
強國必先強農(nong) ,農(nong) 強方能國強。
去年底,總書(shu) 記在中央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上說,“這次會(hui) 議我來講講,就是表明黨(dang) 中央加強‘三農(nong) ’工作的鮮明態度,發出重農(nong) 強農(nong) 的強烈信號。”
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總書(shu) 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農(nong) 業(ye) 強國是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根基,推進農(nong) 業(ye) 現代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柏橋村果農(nong) 。
讀懂總書(shu) 記重農(nong) 強農(nong) 的鮮明信號,重點要把握幾個(ge) 關(guan) 鍵詞。
一是糧食安全。隻有把牢糧食安全主動權,才能把穩強國複興(xing) 主動權。糧食安全,此乃國之大者。總書(shu) 記發出警示:“一旦農(nong) 業(ye) 出問題,飯碗被人拿住,看別人臉色吃飯,還談什麽(me) 現代化建設?”保糧食安全,尤為(wei) 關(guan) 鍵的是解決(jue) 好種子和耕地問題。
二是增加農(nong) 民收入。這是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的目的所在,是紮實推進共同富裕的題中應有之義(yi) ,也是“三農(nong) ”工作的中心任務。總書(shu) 記用了一個(ge) 形象的比喻——讓農(nong) 民挑上“金扁擔”。他一直強調要完善利益聯結機製,“不能忘了農(nong) 民這一頭”。
△柏橋農(nong) 創園。
三是雙輪驅動。總書(shu) 記指出,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利器在科技,關(guan) 鍵靠改革。抓好“三農(nong) ”工作,就要強化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
四是既要塑形,更要鑄魂。推進農(nong) 村現代化,不僅(jin) 物質生活要富裕,精神生活也要富足。總書(shu) 記多次強調,要實現鄉(xiang) 村由表及裏、形神兼備的全麵提升,“讓農(nong) 民就地過上現代文明生活”。
柏橋村之行,承載著總書(shu) 記對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視和關(guan) 切,也傳(chuan) 遞著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的決(jue) 心和信心。
延伸閱讀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