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7》| 林占熺:把論文寫在農民飯碗裏 把初心鐫刻在祖國大地上

微信掃一掃 ×

  林占熺,男,1943年12月出生,中共黨(dang) 員,福建農(nong) 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院菌草所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

  勇挑重擔,投身西部大開發。他克服種種困難,經過1000多個(ge) 日日夜夜的奮戰,1986年成功實現“以草代木”栽培食藥用菌,發明菌草技術。1997年以來,菌草技術被福建省列入閩寧對口幫扶、智力援疆、對口支援重慶萬(wan) 州區和科技援藏等項目。他帶領黨(dang) 員技術骨幹在寧夏、新疆、陝西、青海、內(nei) 蒙古和西藏等地推廣菌草技術,建設示範推廣基地,推動菌草產(chan) 業(ye) 成為(wei) 當地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取得顯著的經濟、社會(hui) 、生態效益。僅(jin) 在新疆昌吉州,菌草產(chan) 業(ye) 的發展就帶動了75萬(wan) 農(nong) 牧民增收,菌草年產(chan) 值超過3億(yi) 元,成為(wei) 當地農(nong) 業(ye) 增值、農(nong) 民增收的新途徑,為(wei) 邊疆穩定和西部地區經濟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投身“三農(nong) ”,致力於(yu) 精準扶貧。他堅持“把論文寫(xie) 在大地上、寫(xie) 在農(nong) 民的錢袋裏”的信念,奔走在精準扶貧第一線。從(cong) 1997年開始,林占熺帶領黨(dang) 員組建了閩寧菌草扶貧工作隊,開始了20多年對口幫扶寧夏的扶貧之路,將菌草技術推廣到寧夏13個(ge) 縣(市)的1.75萬(wan) 戶人家,戶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出現部分年收入5萬(wan) 元、10萬(wan) 元的專(zhuan) 業(ye) 大戶,使一大批農(nong) 牧民脫貧致富走上小康路,被國務院扶貧辦列為(wei) 典型扶貧案例,林占熺的事跡被編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展播電視劇《山海情》。目前,菌草技術已在全國31個(ge) 省(區、市)的506個(ge) 縣(市、區)推廣應用,菌草產(chan) 業(ye) 被福建、陝西延安、貴州黔西南州等地列為(wei) 重點發展的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

  不辱使命,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他從(cong) 20世紀90年代開始承擔援助巴布亞(ya) 新幾內(nei) 亞(ya) 、萊索托、盧旺達、斐濟、中非等國菌草項目,將菌草技術和國內(nei) 扶貧經驗推廣到106個(ge) 國家,培訓國際學員12000餘(yu) 人,在巴布亞(ya) 新幾內(nei) 亞(ya) 、斐濟、南非、盧旺達等16個(ge) 國家建立菌草技術示範中心。菌草技術先後被列為(wei) “南南合作項目”、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中國與(yu) 其他發展中國家優(you) 先合作項目”和“中國—聯合國和平與(yu) 發展基金重點項目”。在南太島國、非洲的很多地方,菌草被稱為(wei) “中國草”,成為(wei) 中國為(wei) 國際減貧貢獻中國智慧、促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典範。

  榮獲“全國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ge) 人”、“最美教師”等稱號。福建農(nong) 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菌草所黨(dang) 支部被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dang) 組織”稱號,帶領的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榮獲“第六屆全國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先進集體(ti) ”稱號,以林占熺等為(wei) 代表的閩寧協作援寧群體(ti) 被授予“時代楷模”稱號。

發布時間:2023年03月25日 20:45      來源:ky体育中心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