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奇與調查研究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調查研究是科學決(jue) 策的前提和保證。劉少奇非常重視調查研究,屢次強調“調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最根本的方法”。新中國成立後,他幾乎每年都安排調研活動,有些年份多達幾次。每次調研時間不等,短則幾天,長達數月。通過一次次的實地調研,劉少奇為(wei) 全黨(dang) 正確認識形勢,製定一係列重要決(jue) 策作出了突出貢獻。

  以民為(wei) 師求實話

  調查研究最重要的是誠心誠意拜人民為(wei) 師,聽幹部群眾(zhong) 講真話,這是全麵了解基層情況的基礎。

  1959年至1961年,我國國民經濟陷入困境。為(wei) 了探究困難之因,扭轉困難之勢,毛澤東(dong) 向全黨(dang) 發出大興(xing) 調查研究之風的號召。1961年4月至5月,劉少奇在家鄉(xiang) 湖南省寧鄉(xiang) 縣和長沙縣進行了為(wei) 期44天的調查研究。調研之初,劉少奇最渴望聽到人民群眾(zhong) 最真實的心聲。可是,在當時的情況下,人們(men) 不敢講真話。對於(yu) 基層幹部群眾(zhong) 不敢說真話的情況,劉少奇在給毛澤東(dong) 的調查報告中以湖南省長沙縣天華大隊為(wei) 例指出:“長期以來,這個(ge) 大隊的社員和幹部不敢說心裏話,喬(qiao) 木去調查時,大隊已把一些亂(luan) 說話的人調走。我最初去找幹部和社員談話,大隊幹部都在事先交代過。有些小隊開會(hui) ,我們(men) 工作組的人去參加,說的是一套,工作組的人離開後,他們(men) 又再開會(hui) 說了另一套。因此,我在天華的前十天幾乎不能同大隊的人認真討論問題”。

  為(wei) 了了解群眾(zhong) 心中真實的想法,在一次座談會(hui) 上,劉少奇摘下青呢帽,露出滿頭銀發,用地道的寧鄉(xiang) 腔懇求道:“我是向大家求教的。這次中央辦了錯事,我們(men) 對不起大家,向大家道歉。但是改正錯誤要了解真實情況,希望大家幫助我,向我提供真實情況。”會(hui) 場上霎時靜了下來,大家看到的是國家主席真誠的表情,體(ti) 會(hui) 到的是國家主席渴望了解實情的真心。此後,劉少奇不讓社隊幹部陪同,帶著秘書(shu) 徑直來到生產(chan) 隊,請社員座談。經過40多天與(yu) 群眾(zhong) 心貼心交流、麵對麵溝通,劉少奇終於(yu) 贏得了群眾(zhong) 的信任。大家打消顧慮,紛紛向他反映真實看法。由此,劉少奇認識到,造成困難的主要原因並不是天災,而是如農(nong) 民所說“三分天災,七分人禍”。正是在劉少奇等中央領導同誌深入農(nong) 村進行實地調研的基礎上,1961年5月至6月中央在北京召開工作會(hui) 議,對“人民公社六十條”草案進行了修改,形成《農(nong) 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修正草案)》。修改後的條例取消了供給製,並規定:“在生產(chan) 隊辦不辦食堂,完全由社員討論決(jue) 定”。這個(ge) 決(jue) 策受到群眾(zhong) 的極大歡迎。

  撲下身子探實情

  有時候隻聽報告和匯報並不能準確掌握實情,需要親(qin) 自探察實情。

  對於(yu) 報告和匯報,劉少奇認為(wei) :“下麵的報告和幹部的話,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有的根本不可信。”1958年高指標、浮誇風和“共產(chan) 風”等“左”傾(qing) 錯誤開始泛濫。此時河北省徐水縣宣布“跑步進入共產(chan) 主義(yi) ”的消息傳(chuan) 來,劉少奇不敢相信。9月,他視察了徐水縣,發現嚴(yan) 重的浮誇風和“共產(chan) 風”現象。當縣委負責人匯報有的地方一畝(mu) 小麥播撒種子700至1000斤時,他產(chan) 生了懷疑。他說:“1000斤種子就是1500萬(wan) 棵苗,這恐怕草也長不起來吧!”同時他看到徐水的“共產(chan) 主義(yi) 新村”隻是在一些房子上分別掛上“食堂”“養(yang) 老院”“托兒(er) 所”等牌子,連必要的設備都沒有。針對當地幹部將全民所有製與(yu) 共產(chan) 主義(yi) 混淆的情況,他明確指出,“全民所有製不是共產(chan) 主義(yi) ,還是社會(hui) 主義(yi) 。不是共產(chan) 主義(yi) 叫共產(chan) 主義(yi) 不好”。這些問題,毛澤東(dong) 也覺察到了,於(yu) 是黨(dang) 中央自1958年冬起召開多次會(hui) 議,開始糾正“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中的一些錯誤做法。

  1961年春,劉少奇在家鄉(xiang) 湖南進行調研期間,除了聽匯報、請幹部群眾(zhong) 開座談會(hui) 外,還直接到老鄉(xiang) 家裏,鋪禾草,睡門板,以普通勞動者的身份走訪父老鄉(xiang) 親(qin) 。他挨家挨戶到社員群眾(zhong) 中摸情況,揭開鍋蓋看到農(nong) 民吃著糠菜窩頭,打開油鹽壇子發現沒有一滴油,還看到許多社員因為(wei) 吃代食品得了水腫病。劉少奇對農(nong) 民生活有了清醒的認識。調研結束後,他向毛澤東(dong) 匯報了調研情況。劉少奇仍以天華大隊為(wei) 例,指出:“社員生活遠不如1957年”,“隻有定量的大米和小菜,因此,都感到不夠吃”,“去年下半年也有相當多的人害浮腫病”。5月31日,他主持中央工作會(hui) 議全體(ti) 會(hui) 議並作總結講話,指出:“我們(men) 在執行總路線、組織人民公社、組織躍進的工作中間,有很多的缺點錯誤,甚至有嚴(yan) 重的缺點錯誤。”“回過頭來考慮考慮,總結經驗,我看是到時候了,再不能繼續這樣搞下去了。”劉少奇在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係列切中時弊的意見建議,促進了中央對相關(guan) 政策的調整。

  直麵問題出實招

  傾(qing) 聽民聲、了解實情,啟發和促進深刻的思考。

  1957年1月毛澤東(dong) 在各省市自治區黨(dang) 委書(shu) 記會(hui) 議上提出人民內(nei) 部矛盾問題是一門科學,值得好好研究的建議後,劉少奇立刻意識到,這是一個(ge) 重大問題,不但對解決(jue) 當前社會(hui) 上出現的一些問題具有現實意義(yi) ,而且對我國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以及國際共產(chan) 主義(yi) 運動也將產(chan) 生深遠影響。會(hui) 議結束後,2月18日至4月14日,劉少奇約請全國總工會(hui) 、共青團中央、教育部等單位有關(guan) 幹部和身邊工作人員組成調查組,南下五省,圍繞人民內(nei) 部矛盾問題,進行一次深入廣泛的專(zhuan) 項調研。

  在保定農(nong) 村調研時,有同誌講,老百姓最不滿意的是大隊範圍內(nei) 生產(chan) 隊的統一分配。有農(nong) 民講,好的生產(chan) 隊的糧食往差的生產(chan) 隊拉,大家不敢反對,但心裏難受。劉少奇聽了後說:“從(cong) 你們(men) 的反映中間就可以看出來,這些問題需要我們(men) 認真地對待,很好地解決(jue) 。”

  通過調研,劉少奇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了一係列具有改革意義(yi) 的主張和設想,諸如:要重視和人民群眾(zhong) 的關(guan) 係,國家機關(guan) 工作人員要同人民群眾(zhong) 打成一片,防止官僚主義(yi) 和特權思想的產(chan) 生;對待人民內(nei) 部矛盾,不能采取“一棍子打死”的辦法,而應采取說服教育的辦法,等等。 在毛澤東(dong) 倡導下,1957年全黨(dang) 和全國形成了一個(ge) 圍繞如何正確處理人民內(nei) 部矛盾問題而展開的學習(xi) 熱潮。劉少奇南下五省的調研及其思想成果,對推動這次學習(xi) 起了重要作用。

  博采眾(zhong) 長製實策

  劉少奇的調查研究成果具有很強的理論性、政策性,有的成為(wei) 黨(dang) 和國家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共八大的準備,在毛澤東(dong) 的主持下,劉少奇負責八大政治報告的起草。為(wei) 此,從(cong) 1955年12月7日開始,劉少奇找國家機關(guan) 、中央各部委的負責同誌到他那裏去匯報。一直到1956年3月上旬,連續聽了30多個(ge) 部門負責同誌的匯報。一般情況下,一個(ge) 部門談一天,個(ge) 別部門也有談上兩(liang) 天的,經常從(cong) 白天一直談到午夜。這樣一天連著一天談,進行7到10天,算一個(ge) 段落,然後間隔個(ge) 把星期,再談七八個(ge) 部門。總之,劉少奇是集中心思來進行這項調查研究工作的。

  毛澤東(dong) 聽說劉少奇正在召集中央各部委逐個(ge) 聽取匯報的事,說這個(ge) 方法很好,讓人幫他也來組織這樣的匯報。經過一係列的調研之後,毛澤東(dong) 提出了著名的《論十大關(guan) 係》。毛澤東(dong) 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hui) 議上作《論十大關(guan) 係》報告後,立即引起劉少奇的共鳴,決(jue) 定將其作為(wei) 起草八大政治報告的指導思想。可以說,全方位的調查研究為(wei) 寫(xie) 出一個(ge) 好的八大政治報告奠定了基礎。

  除了黨(dang) 代會(hui) 報告這樣的大政方針,還有很多具體(ti) 政策措施的製定,是深入調查研究的成果。全國各地區人民法庭的普遍建立,就是一例。1961年在天華大隊調研時,劉少奇過問過一個(ge) “飼養(yang) 員破壞耕牛”的案子:天華大隊的一頭耕牛死亡,解剖後在牛肺內(nei) 發現一根鐵絲(si) ,調查人員就認為(wei) 是飼養(yang) 員馮(feng) 國全有意破壞。聽完調查組匯報此事後,劉少奇當即指出:“這不可能吧?牛皮那麽(me) 厚,牛勁那麽(me) 大,怎麽(me) 能釘進去呢?這件事還要查,不僅(jin) 要查當事人,還要問問老獸(shou) 醫或專(zhuan) 門學過這種醫的人。”經過認真調查,原來是一個(ge) 小孩出於(yu) 好奇將鐵絲(si) 喂給牛吃,後來鐵絲(si) 竄到耕牛肺中造成死亡。馮(feng) 國全破壞耕牛案完全是冤案,因此為(wei) 馮(feng) 國全平了反。由此,劉少奇主張在農(nong) 村區一級設立公安派出所和人民法庭,方便群眾(zhong) 告狀,並有利於(yu) 案件的及時正確解決(jue) 。也是在劉少奇的積極推動下,全國各地普遍建立起區人民法庭。這一措施,對推進我國法製建設起了重要作用。

  延伸閱讀

  毛澤東(dong) 等老一輩革命家與(yu) 調查研究

發布時間:2023年03月22日 12:20 來源:學習時報 編輯:許建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