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部狀態新觀察】駐村第一書記發揮自身優勢,建強戰鬥堡壘、發展富民產業、深化鄉村治理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guan) 於(yu) 做好2023年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工作的意見》提出,派強用好駐村第一書(shu) 記和工作隊,強化派出單位聯村幫扶。

  春回大地,各地駐村第一書(shu) 記在田間地頭問需解難、在群眾(zhong) 身邊用心服務,在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路上幹勁滿滿。建強戰鬥堡壘、發展富民產(chan) 業(ye) 、深化鄉(xiang) 村治理……記者走近三位駐村第一書(shu) 記,記錄他們(men) 和群眾(zhong) 想在一起、幹在一起的生動故事。

強化黨(dang) 建引領

凝聚發展合力

  柑橘品種特性、苗木繁育技術要點、病蟲害防治……在重慶市永川區吉安鎮石鬆村“助力春耕”主題黨(dang) 日現場,支部黨(dang) 員積極提問,在村農(nong) 戶也來旁聽,能容納150人的黨(dang) 員會(hui) 議室人頭攢動。

  “現在組織生活越來越規範了。”永川區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局派駐石鬆村第一書(shu) 記陽庚華說。過去石鬆村黨(dang) 組織隊伍不強,一些影響村子發展的難題也沒有得到解決(jue) 。

  村民錢袋子不鼓、產(chan) 業(ye) 發展不強,陽庚華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以召開黨(dang) 員大會(hui) 為(wei) 契機,他將大家聚在一起,提建議、想對策。

  “開會(hui) 針對性不強,村民積極性不高”“村裏黨(dang) 員作用發揮不夠”……會(hui) 後,陽庚華與(yu) 村裏100多名黨(dang) 員逐一交流,將大家關(guan) 注的發展痛點一一整理記錄,形成任務清單。

  找準問題,陽庚華對症下藥:一邊聯係原單位邀請專(zhuan) 家來村,一邊重新製定黨(dang) 員議產(chan) 業(ye) 製度、黨(dang) 員活動日製度等。陽庚華挨家挨戶開展走訪工作,三個(ge) 月便把石鬆村的情況摸了個(ge) 遍,還爭(zheng) 取來幫扶資金20餘(yu) 萬(wan) 元,用於(yu) 新建黨(dang) 員活動室、擴建便民服務大廳等。

  “經濟搞不好,群眾(zhong) 就不信任,得通過黨(dang) 建引領產(chan) 業(ye) 發展。”陽庚華抓住重點。按照產(chan) 業(ye) 布局,石鬆村成立了百杏河沐果園、馬嵐坳水稻基地、夢康銷售三個(ge) 黨(dang) 小組。每個(ge) 小組一個(ge) 組長、兩(liang) 名組員,組長由村黨(dang) 總支委員兼任。組員按照“群眾(zhong) 公認、有致富能力、有帶領農(nong) 民致富願望”的標準,由各支部召開黨(dang) 員大會(hui) 推選產(chan) 生。

陽庚華(左)與(yu) 周承武一起查看百香果苗培育情況。

陽庚華(左)與(yu) 周承武一起查看百香果苗培育情況。

  村裏的特色水果基地效益不高,是眾(zhong) 人的心病。經商討,村黨(dang) 總支一致推薦種植能手周承武來當百杏河沐果園“小管家”。“作為(wei) 黨(dang) 員,之前不知道自己能發揮什麽(me) 作用。現在有黨(dang) 小組帶領,我願意幹。”周承武說。

  “技術不用擔心,支部給你解決(jue) 。”針對果園管護難點,陽庚華在派駐單位幫助下,引導石鬆村實施“專(zhuan) 家工作站+產(chan) 業(ye) 基地+農(nong) 戶”模式,由重慶市農(nong) 科院果蔬專(zhuan) 家針對土壤改良、栽培技術等難點進行授課,還讓周承武到區裏參加培訓。

  2023年春節,村裏的大棚草莓出現病蟲害。周承武立即向村兩(liang) 委求助,經專(zhuan) 家實地勘察指導,“病情”立馬得到控製。“組織支持,工作幹起來有底氣。”周承武說。

  在產(chan) 業(ye) 黨(dang) 小組的示範帶動下,石鬆村2022年集體(ti) 經濟收入近60萬(wan) 元,同比增長20%以上。“現在產(chan) 業(ye) 發展水平提高,村兩(liang) 委班子越來越有凝聚力……”陽庚華深有感觸。

  不隻石鬆村,2021年6月以來,永川區從(cong) 各部門選派26名駐村幹部到脫貧村、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幫扶村開展工作,通過細化職責任務、嚴(yan) 格管理考核、強化關(guan) 心關(guan) 愛等措施,持續提升駐村幫扶成效,有力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任務落實落細、見功見效。

對接優(you) 勢資源

帶動增收致富

  初春時節,江西省新餘(yu) 市分宜縣鈐山鎮金雞布村有機黃茶基地,數萬(wan) 株茶苗綠意盎然,散發著清幽茶香。

  “這些年,黃茶市場前景好。我們(men) 計劃將原有的500畝(mu) 黃茶流轉出去,再開發上千畝(mu) 茶園。”新餘(yu) 市金融辦派駐金雞布村第一書(shu) 記周琦偉(wei) 看著眼前的茶園滿懷期待,“過一陣子油菜花開,明前茶采摘,會(hui) 吸引越來越多遊客。”

  擴大種植規模需要修建基礎設施、購買(mai) 茶苗等農(nong) 資,樣樣需要花錢,可村民們(men) 並不擔心。原來,周琦偉(wei) 到任後,發揮原單位優(you) 勢,加強聯村幫扶,為(wei) 村裏協調了一款量身定製的信貸產(chan) 品——“鈐茶貸”。放款條件相對寬鬆、信貸規模大、利率低,第一期放款數量就預計高達1000萬(wan) 元,對於(yu) 需要資金投入的金雞布村來說,無疑是場“及時雨”。

周琦偉(wei) (右二)與(yu) 專(zhuan) 家現場交流技術問題。

周琦偉(wei) (右二)與(yu) 專(zhuan) 家現場交流技術問題。

  “貸款一下來,馬上改造進出茶山的道路,不拖農(nong) 需、不誤農(nong) 事。”周琦偉(wei) 仔細計劃著,“產(chan) 品包裝設計、黃茶展示廳建設和推介活動也可以提前準備了。”

  “金雞布村山清水秀,經過幾年脫貧攻堅已經打下產(chan) 業(ye) 基礎,我要做的就是搭建橋梁,聚集資源,幫村裏把產(chan) 業(ye) 做大做強。”周琦偉(wei) 說,剛駐村時,他走村串戶、協調矛盾、對接需求,“吃透政策,熟悉村情,才能為(wei) 村民爭(zheng) 取最大利益。”

  “九生,在忙啥嘞?”記者跟隨周琦偉(wei) 走進一處果園。村民趙九生從(cong) 大棚走出,這個(ge) 曾患有強直性脊柱炎的漢子在政府幫助下做了手術,現在養(yang) 雞、養(yang) 魚、種果凍橙,從(cong) 脫貧戶變成了致富帶頭人。2022年十來畝(mu) 果凍橙掛果收獲,周琦偉(wei) 主動幫他聯係銷路,增收近9萬(wan) 元。

  “以往村民心思主要放在‘種’上,貸款、銷售、宣傳(chuan) 這塊是短板,我就幫他們(men) 補齊。”周琦偉(wei) 說。金雞布村種的果凍橙甘甜優(you) 質,但上市第一年知名度不夠、銷路不暢。周琦偉(wei) 一麵開拓外地銷路,一麵聯係市內(nei) 大型商超,爭(zheng) 取到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產(chan) 品專(zhuan) 櫃。

  “茶潤初經雨,橙香獨占秋。荷風清氣遠,芸薹萬(wan) 畝(mu) 金。”這首印在“紅美人”果凍橙包裝盒上的小詩正是出自周琦偉(wei) 之手,巧妙點出金雞布村的四大產(chan) 業(ye) ——黃茶、果凍橙、蓮藕、油菜。

  “這個(ge) 包裝也讓果品賣得更好了!”在鈐山鎮新晨家庭農(nong) 場,承包了50畝(mu) 果凍橙的胡新華對周琦偉(wei) 豎起大拇指。“就是運費太高了,每斤5塊多。”胡新華話鋒一轉。“我已經和郵政、順豐(feng) 談過,會(hui) 給一個(ge) 最優(you) 價(jia) 格。”周琦偉(wei) 趕忙接過話茬。

  過去的金雞布村沒有富起來,如今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春風令這個(ge) 小村莊發生著大變化:2022年,村集體(ti) 經濟收入34.5萬(wan) 元,同比增長30%以上。“今年目標是突破100萬(wan) 元。我希望沉下心來實實在在為(wei) 村裏做些事。”周琦偉(wei) 說。

用好智慧手段

推動精細治理

  灰瓦白牆,炊煙嫋嫋,飯店飄出陣陣清香。走進黑龍江省牡丹江市西安區中興(xing) 村,10多座大型雪雕映入眼簾,冰封的湖麵上傳(chuan) 來歡聲笑語,遊客們(men) 體(ti) 驗著滑冰、雪圈等20多種冰雪項目。稻田小火車、小微展館群、汽車度假小鎮……村內(nei) 各式景點讓人流連忘返。

  近年來,中興(xing) 村用好特色民俗優(you) 勢,精細治理、優(you) 化服務,鄉(xiang) 村旅遊持續升溫。五年前隻有30人留守的“空殼村”,吸引大量村民返鄉(xiang) 創業(ye) ,如今成了遠近聞名的“網紅村”。

  “每逢節假日,進村遊客絡繹不絕。”西安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派駐中興(xing) 村第一書(shu) 記葛瑞發指向智能旅遊監測大屏幕,一張地圖旁,動態更新著當日進村車輛數量、車牌號、各景點人數……“通過客流分析係統,有助於(yu) 我們(men) 做好下一步的文旅業(ye) 態布局。遊客也可以在手機上得知哪裏人少,哪能停車,科學規劃遊玩路線。”

  客流量大了,矛盾糾紛隨之增多,加上私搭亂(luan) 建、亂(luan) 丟(diu) 垃圾,村兩(liang) 委一時壓力倍增。

  “如今中興(xing) 村有了社會(hui) 治安綜合治理智慧指揮平台,同時具備社會(hui) 綜治、智能服務、綜合執法、防災減災等職能。”葛瑞發介紹,為(wei) 了提升形象,全村還定製了15台雲(yun) 智能垃圾箱,不僅(jin) 引導村民和遊客垃圾分類,也能向轉運員發出存量預警。“數字化治理平台在不斷優(you) 化,很快,線上黨(dang) 建、農(nong) 產(chan) 品溯源、農(nong) 技指導服務等功能也將投入使用。”葛瑞發說。

  數字化升級和網格化管理,也在促進服務便捷化。一大早,76歲的獨居村民金恩淑來到黨(dang) 群服務中心,中心負責人樸卿冬幫她使用APP進行人臉識別後,完成了養(yang) 老保險的月度認證,“擱以往可麻煩了,要搭車到鄉(xiang) 裏的大廳去簽字,一去一回大半天。”

  回到金恩淑家中,新修的室內(nei) 衛生間幹淨敞亮。“去年,全村實現了衝(chong) 水廁所全覆蓋,徹底告別旱廁。”金恩淑介紹,現在有需要就給網格員打電話,他們(men) 都會(hui) 幫忙解決(jue) 難題。

  針對村內(nei) 空置資產(chan) 多、維護打理難等問題,中興(xing) 村還投入資金3200萬(wan) 元,統一規劃設計,新建、改造民居320棟,完成整村風貌特色改造3.2萬(wan) 平方米。全村通過黨(dang) 群服務中心和網格員,形成了領辦、幫辦、代辦一站式便民服務體(ti) 係,有效打通服務群眾(zhong) 的“最後一公裏”;構建起“鄉(xiang) —村—網格—居民”四級網絡組織體(ti) 係,各類矛盾糾紛處置更加及時高效。

  “數字鄉(xiang) 村建設的根本在於(yu) 惠民利民。”葛瑞發介紹,當下,數字化正賦能中興(xing) 村的文旅服務、鄉(xiang) 村治理、田間管理等各個(ge) 方麵,讓農(nong) 村變得更宜居,農(nong) 民生活更便利。

發布時間:2023年02月24日 07:15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許建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