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拓展和深化中國式現代化

董振華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2月7日在新進中央委員會(hui) 的委員、候補委員和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和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我們(men) 黨(dang) 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長期探索和實踐中曆經千辛萬(wan) 苦、付出巨大代價(jia) 取得的重大成果。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黨(dang) 在已有基礎上繼續前進,不斷實現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概括提出並深入闡述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是黨(dang) 的二十大的一個(ge) 重大理論創新。我們(men) 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不斷拓展和深化中國式現代化。

  深刻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內(nei) 涵和本質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於(yu) 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我們(men) 黨(dang) 推進和拓展的中國式現代化,是現代化道路普遍性與(yu) 特殊性的統一,既遵循人類社會(hui) 發展的普遍規律,又與(yu) 我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既不照抄照搬已有教條,又在實踐中活學活用真理。深刻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nei) 涵和本質,對於(yu) 我們(men) 在當前和今後推動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曆史進程,發揚曆史主動精神,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具有十分重大的政治意義(yi) 和曆史意義(yi) 。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最本質的特征,決(jue) 定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性質,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政治保證。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定不移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黨(dang) 的領導直接關(guan) 係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運、最終成敗。隻有毫不動搖堅持黨(dang) 的領導,中國式現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榮興(xing) 盛;否則就會(hui) 偏離航向、喪(sang) 失靈魂,甚至犯顛覆性錯誤。曆史充分證明,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開辟與(yu) 成就的取得,全部在於(yu)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正是因為(wei) 有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我們(men) 才能確立科學性、戰略性、可行性的現代化建設步驟安排,進而在接續奮鬥中不斷實現一個(ge) 又一個(ge) 的階段性目標。正是因為(wei) 有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中國式現代化才有了領導核心與(yu) 主心骨,使得現代化建設各項事業(ye) 能夠統籌兼顧與(yu) 協調推進,不斷取得全方位、曆史性的進步。正是因為(wei) 有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我們(men) 才能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充分激發全體(ti) 人民的主人翁精神,在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凝聚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磅礴力量,不斷迎難而上、攻堅克難,克服各種驚濤駭浪,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挑戰,始終保證現代化建設行穩致遠。

  中國式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於(yu) 自己國情的鮮明特色,深刻體(ti) 現了現代化的一般規律和中國特色。從(cong) 現代化道路的生成規律來看,雖然不同的民族和國家在探索現代化的征程中存在著共性的一麵,但由於(yu) 各個(ge) 民族和國家存在著諸多差異,從(cong) 而在道路選擇上也必定存在諸多差異。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所指出的,“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具體(ti) 發展模式,也沒有一成不變的發展道路。曆史條件的多樣性,決(jue) 定了各國選擇發展道路的多樣性”。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概括了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這5個(ge) 方麵的中國特色,深刻揭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nei) 涵。這既是理論概括,也是實踐要求,為(wei) 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指明了一條康莊大道。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men) 用幾十年時間走完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ye) 化曆程,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hui) 長期穩定的奇跡,為(wei) 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開辟了廣闊前景。實踐證明,中國式現代化走得通、行得穩,是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的唯一正確道路。

  中國式現代化是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從(cong) 價(jia) 值立場和實現路徑上超越了資本主義(yi) 現代化,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現代化是18世紀以來的世界潮流,體(ti) 現了社會(hui) 發展和人類文明的深刻變化。該現代化是由西方資本主義(yi) 國家所主導的現代化,據此西方流行的現代性理論認為(wei) ,資本主義(yi) “現代化模式”是唯一的現代化模式,經由資本現代化所塑造的現代性狀態是曆史的終結狀態,西歐社會(hui) 之外的所有民族和國家隻能遵循資本主義(yi) “現代化模式”才能實現現代化。中國的現代化實踐證明,世界上既不存在定於(yu) 一尊的現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現代化標準。中國式現代化,打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現了現代化的另一幅圖景,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路徑選擇,為(wei) 人類對更好社會(hui) 製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國方案。每個(ge) 國家、每個(ge) 民族由於(yu) 曆史文化傳(chuan) 統不同,所處的曆史發展階段不同,麵臨(lin) 的形勢和問題不同,人民群眾(zhong) 的需要和要求不同,實現現代化的具體(ti) 道路當然可以不同。中國式現代化,深深植根於(yu)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體(ti) 現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的先進本質,借鑒吸收一切人類優(you) 秀文明成果,代表人類文明進步的發展方向,展現了不同於(yu) 西方現代化模式的新圖景,是一種全新的人類文明形態。中國式現代化蘊含的獨特世界觀、價(jia) 值觀、曆史觀、文明觀、民主觀、生態觀等及其偉(wei) 大實踐,是對世界現代化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創新。中國式現代化為(wei) 廣大發展中國家獨立自主邁向現代化樹立了典範,為(wei) 其提供了全新選擇。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ge) 係統工程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ge) 係統工程,需要統籌兼顧、係統謀劃、整體(ti) 推進,正確處理好頂層設計與(yu) 實踐探索、戰略與(yu) 策略、守正與(yu) 創新、效率與(yu) 公平、活力與(yu) 秩序、自立自強與(yu) 對外開放等一係列重大關(guan) 係。

  處理好頂層設計與(yu) 實踐探索的關(guan) 係。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hui) 、生態文明等各個(ge) 領域,事關(guan) 改革、發展、穩定等根本問題,關(guan) 係治黨(dang) 治國治軍(jun) 、內(nei) 政外交國防等方方麵麵,各個(ge) 方麵的關(guan) 係紛繁複雜、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必須進行頂層設計,深刻洞察世界發展大勢,準確把握人民群眾(zhong) 的共同願望,深入探索經濟社會(hui) 發展規律,使製定的規劃和政策體(ti) 係體(ti) 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yu) 創造性,做到遠近結合、上下貫通、內(nei) 容協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ge) 探索性事業(ye) ,還有許多未知領域,需要我們(men) 在實踐中去大膽探索,通過改革創新來推動事業(ye) 發展,決(jue) 不能刻舟求劍、守株待兔。既要通過頂層設計進行係統謀劃、戰略布局和整體(ti) 推進,又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進而群策群力、積極探索和創新實踐,使頂層設計與(yu) 實踐探索良性互動、有機結合,形成曆史合力。

  處理好戰略與(yu) 策略的關(guan) 係。戰略問題是一個(ge) 政黨(dang) 、一個(ge) 國家的根本性問題。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正確的戰略方向,在根本問題上絕不能出現顛覆性錯誤。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要增強戰略的前瞻性,準確把握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勢,敏銳洞悉前進道路上可能出現的機遇和挑戰,以科學的戰略預見未來、引領未來。要增強戰略的全局性,謀劃戰略目標、製定戰略舉(ju) 措、作出戰略部署,都要著眼於(yu) 解決(jue) 事關(guan) 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興(xing) 衰成敗、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大問題。要增強戰略的穩定性,戰略一經形成,就要長期堅持、一抓到底、善作善成,不要隨意改變。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偉(wei) 大的具體(ti) 的曆史實踐,必須在策略問題上落到實處,絕不能紙上談兵。我們(men) 要把戰略的堅定性和策略的靈活性結合起來,靈活機動、隨機應變、臨(lin) 機決(jue) 斷,在因地製宜、因勢而動、順勢而為(wei) 中把握戰略主動。

  處理好守正與(yu) 創新的關(guan) 係。守正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不動搖,堅持黨(dang) 的全麵領導不動搖,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不動搖,守好中國式現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毫不動搖堅持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重大原則,確保中國式現代化的正確方向。創新就是順應時代發展要求,著眼於(yu) 解決(jue) 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積極識變應變求變,大力推進改革創新,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戰略、新的舉(ju) 措,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you) 勢,充分激發全社會(hui) 創造活力。中國式現代化是前無古人的偉(wei) 大事業(ye) ,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顛覆性錯誤,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

  處理好效率與(yu) 公平的關(guan) 係。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這是由社會(hui) 主義(yi) 的根本價(jia) 值追求所決(jue) 定的。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我們(men) 必須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增進民生福祉,讓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wei) 明顯的實質性進展。中國式現代化既要創造比資本主義(yi) 更高的效率,又要更有效地維護社會(hui) 公平,更好實現效率與(yu) 公平相兼顧、相促進、相統一。我們(men) 要處理好效率與(yu) 公平的關(guan) 係,不斷實現發展為(wei) 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

  處理好活力與(yu) 秩序的關(guan) 係。中國式現代化,應該既充滿活力又擁有良好秩序,呈現出活力和秩序的有機統一。秩序代表著社會(hui) 的有序、和諧與(yu) 穩定,而活力則蘊含社會(hui) 生活的豐(feng) 富多樣性,是社會(hui) 各群體(ti) 創造力的競相迸發和個(ge) 人潛力的充分發揮,體(ti) 現了人類社會(hui) 進步的動力與(yu) 人類文明的可持續性。我們(men) 要通過深化改革與(yu) 完善社會(hui) 公平的激勵機製來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最大限度地激發社會(hui) 活力。同時,我們(men) 要統籌發展和安全,貫徹總體(ti) 國家安全觀,健全國家安全體(ti) 係,增強維護國家安全能力,堅定維護國家政權安全、製度安全、意識形態安全和重點領域安全,確保發展的穩定環境。

  處理好自立自強與(yu) 對外開放的關(guan) 係。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在規模超過現有發達國家人口總和的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艱巨性和複雜性前所未有,沒有現成的教材可以參考,也沒有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鑒,我們(men) 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yu) 時俱進、求真務實,始終堅持自信自強,從(cong) 中國基本國情出發,由中國人自己來找到實現現代化的道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堅持走自己的路,並不意味著封閉僵化和固步自封,走自己的路不能排斥其他道路,正所謂“萬(wan) 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我們(men) 要不斷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度參與(yu) 全球產(chan) 業(ye) 分工和合作,用好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種資源,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空間。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進行偉(wei) 大鬥爭(zheng)

  社會(hui) 是在矛盾運動中前進的,有矛盾就會(hui) 有鬥爭(zheng) ,任何貪圖享受、消極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為(wei) 都是錯誤的。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ye) ,必然會(hui) 遇到各種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艱難險阻甚至驚濤駭浪。鬥爭(zheng) 是不可避免的,是客觀存在的,我們(men) 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敢於(yu) 鬥爭(zheng) 、善於(yu) 鬥爭(zheng) ,通過頑強鬥爭(zheng) 打開事業(ye) 發展新天地。

  保持戰略清醒,對各種風險挑戰做到胸中有數。現代社會(hui) 是一個(ge) 風險社會(hui) ,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必須樹立憂患意識,時刻保持高度的風險警覺。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單邊主義(yi) 、保護主義(yi) 明顯上升,世界經濟複蘇乏力,局部衝(chong) 突和動蕩頻發,全球性問題加劇,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我國改革發展穩定麵臨(lin) 不少深層次矛盾躲不開、繞不過,黨(dang) 的建設特別是黨(dang) 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zheng) 麵臨(lin) 不少頑固性、多發性問題,來自外部的打壓遏製隨時可能升級。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但時與(yu) 勢在我們(men) 一邊,這是我們(men) 的定力和底氣所在,也是我們(men) 的決(jue) 心和信心所在。我們(men) 要保持戰略自信,增強鬥爭(zheng) 的底氣,同時又要保持戰略主動,增強鬥爭(zheng) 本領,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做好應對任何形式的矛盾風險挑戰的準備。

  加強鬥爭(zheng) 本領養(yang) 成,提高解決(jue) 實際問題能力。麵對矛盾問題和激烈鬥爭(zheng) ,各級領導幹部不僅(jin) 要敢於(yu) 鬥爭(zheng) 、勇於(yu) 勝利,而且要在攻堅克難中磨礪鬥爭(zheng) 智慧,在實踐中增長鬥爭(zheng) 才幹。唯有多經曆幾次“風吹浪打”,多捧幾個(ge) “燙手山芋”,多當幾回“熱鍋上的螞蟻”,經受摔打磨煉,才能豐(feng) 富人生閱曆,在鬥爭(zheng) 過程中砥礪鬥爭(zheng) 精神、積累鬥爭(zheng) 經驗、增強鬥爭(zheng) 本領。麵對複雜形勢和艱巨任務,我們(men) 要在危機中育先機、於(yu) 變局中開新局,領導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要積極投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實踐,持之以恒加強思想淬煉、政治曆練、實踐鍛煉、專(zhuan) 業(ye) 訓練,不斷提高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jue) 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zhong) 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勇於(yu) 直麵問題,不斷解決(jue) 問題、破解難題,自覺擔負起黨(dang) 和人民賦予的時代重任。

  確立正確的用人導向,激勵各級領導幹部勇於(yu) 擔當作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是幹出來的,黨(dang) 的幹部是幹事創業(ye) 的骨幹、衝(chong) 鋒在前的中堅。國內(nei) 外形勢越嚴(yan) 峻複雜,風險挑戰越複雜多變,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越艱巨繁重,就越需要一支信念堅定、為(wei) 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yu) 擔當、清正廉潔的幹部隊伍。組織上要為(wei) 改革者撐腰,要為(wei) 擔當者擔當,堅持“三個(ge) 區分開來”,注重對敢擔當、善作為(wei) 幹部的激勵保護,以正確用人導向引領幹事創業(ye) 導向,注重在嚴(yan) 峻複雜鬥爭(zheng) 中考察識別幹部,為(wei) 敢於(yu) 善於(yu) 鬥爭(zheng) 、敢於(yu) 擔當作為(wei) 、敢抓善管不怕得罪人的幹部撐腰鼓勁,看準的就要大膽使用。讓那些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幹部有更好用武之地,最大限度激發擔當作為(wei) 、攻堅克難正能量,形成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有利氛圍,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凝聚合力。

〔作者係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哲學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延伸閱讀

  習(xi) 近平在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 正確理解和大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發布時間:2023年02月10日 08:50 來源:學習時報 編輯:許建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