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一場地方金融領域的反腐風暴震動山西,案件涉及山西省農(nong) 村信用社、城市商業(ye) 銀行、駐晉銀行、金融監管部門和金融企業(ye) 等多個(ge) 係統,縱跨省市縣三級,波及11個(ge) 市、50多個(ge) 縣(市、區),共立案審查調查涉案人員168名,其中公職人員130人,廳級幹部10名,處級幹部48名,最終有122人受到黨(dang) 紀政務處分並被移送司法機關(guan) 。其中,涉案金額在5000萬(wan) 元以上的12人,涉案金額1億(yi) 元以上的8人。查處力度空前的同時,也對山西省金融業(ye) 的政治生態、行業(ye) 生態進行了一次全方位淨化、深層次治理。
王鵬(山西省紀委副書(shu) 記、監委副主任、專(zhuan) 案組組長):我們(men) 還是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果,揪出一批金融領域的“蛀蟲”和監管的“內(nei) 鬼”,保證了我們(men) 金融機構的平穩運行,收回處置這些不良資產(chan) 、風險資產(chan) 1700多億(yi) 元,確保了我們(men) 山西經濟社會(hui) 發展健康有序。
這場地方金融領域反腐風暴的啟動,源於(yu) 不法企業(ye) “德禦係”引發的金融風險事件。位於(yu) 山西省晉中市的這座城堡,是“德禦係”曾經的大本營,它的實際控製人田文軍(jun) 早年以搞農(nong) 業(ye) 、糧油起家,2006年成立融資擔保公司,隨後又注冊(ce) 、收購了60餘(yu) 家公司,鼎盛時在中外資本市場上控製著7家上市公司。如今,這個(ge) 曾經龐大的“商業(ye) 帝國”已經土崩瓦解,它貌似浮華氣派的外表,其實是建立在資本的泡沫之上;陳列室裏供外界參觀的“實業(ye) 產(chan) 品”“規劃遠景”,隻是精心粉飾的假麵。它旗下的少量實體(ti) 產(chan) 業(ye) 實質上隻是幌子,真正的逐利模式,就是違規從(cong) 金融機構套出錢來,再投入資本市場運作。多年來,“德禦係”從(cong) 山西省多家農(nong) 信社、城商行等金融機構違規融資貸款達兩(liang) 千多億(yi) 元。2017年,“德禦係”長期違規圈錢被戳破,資金鏈斷裂,帶來地方重大金融風險積聚。山西省委統籌懲治金融腐敗和維護金融安全,省紀委監委成立專(zhuan) 案組,在山西打響一場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的遭遇戰、攻堅戰。
王鵬:幾百億(yi) 的不良,或者逾期還不上貸款。那麽(me) 如果一旦爆發,對我們(men) 來說是重大的金融災難了。省委提出要求,要嚴(yan) 查金融風險背後的腐敗問題,提出要務必清倉(cang) 見底、除惡務盡。
隨著調查深入,山西省地方金融領域腐敗的蓋子逐步被揭開。“德禦係”債(zhai) 務風險形成的過程中,幾乎每個(ge) 環節都有腐敗分子與(yu) 不法商人內(nei) 外勾結。其中,多家農(nong) 信社和城商行是腐敗重災區,共20名公職人員收受“德禦係”財物,總額達兩(liang) 個(ge) 多億(yi) ,包括多名“一把手”。
曹雙馬(榆次農(nong) 村商業(ye) 銀行原董事長):收了人家的,做事的時候就手軟了,可能條件無形當中就會(hui) 放鬆了。
榆次農(nong) 商行原董事長曹雙馬收受“德禦係”賄賂1725萬(wan) 元,為(wei) “德禦係”多筆違規融資貸款大開綠燈。從(cong) 2010年1月起,“德禦係”在該行通過資金業(ye) 務、票據業(ye) 務、信托業(ye) 務等多種方式違規融資貸款108筆,總額達29.87億(yi) 元。專(zhuan) 案組審查相關(guan) 資料時發現,“德禦係”多處嚴(yan) 重造假,但凡銀行真正按程序把關(guan) ,這些融資貸款就不可能獲得通過。
張宏業(ye) (專(zhuan) 案組成員、審計專(zhuan) 家):為(wei) 了規避銀監會(hui) 授信集中度的監管,那麽(me) 他就成立若幹個(ge) 企業(ye) ,用若幹個(ge) 企業(ye) 互相擔保,互相再編織一些虛假會(hui) 計報表滿足銀行的信貸條件。那麽(me) 一個(ge) 企業(ye) 能貸200萬(wan) ,十個(ge) 企業(ye) 就能貸出2000萬(wan) 。
造假是“德禦係”的一大法寶,它設有一個(ge) 所謂的技術處,這裏炮製的假公章就有上千枚,從(cong) 這裏查獲的偽(wei) 造文書(shu) 材料竟重達十幾噸。與(yu) 造假配套使用的另一個(ge) 法寶就是圍獵。當銀行主要負責人已經成了被金錢俘獲的獵物,自然就不會(hui) 去捅破“德禦係”虛假的“窗戶紙”。
曹雙馬:說實話一般我們(men) 不去企業(ye) 的,其實他造假我們(men) 應該去實地考察,一看就清楚了。領導說了要給貸款了,下麵可能手續就放鬆了,門檻也就降低了。
從(cong) 2011年至2016年,“德禦係”就是通過這種模式,陸續綁架了多家農(nong) 信社基層行社和城商行,以多家關(guan) 聯企業(ye) 為(wei) 掩護,以資管計劃、理財信托、票據業(ye) 務等高風險業(ye) 務方式,不斷瘋狂違規融資。“德禦係”之所以瞄準地方基層行社來運作,正是因為(wei) 看準了這類小法人金融機構“一把手”獨大,權力高度集中,監管嚴(yan) 重缺失。
張曉麗(li) (時任山西省紀委監委第十審查調查室主任、專(zhuan) 案組副組長):(縣級)農(nong) 信社是小法人,自己說了算,它不需要通過市一級審批,或者省一級審批,統一的問題就是“一把手”權力過大,“一把手”絕對權威說了算,但是同時監督體(ti) 係和監管又對他們(men) 特別地弱。
調查發現,基層行社內(nei) 控機製失靈,而山西省農(nong) 信聯社作為(wei) 省一級管理機構,也未能進行有效監管。2017年,省聯社開發了一套資金運營管理係統,要求全省資金業(ye) 務流轉、審批都必須通過該係統辦理。大數額、高風險業(ye) 務必須經省級把關(guan) 。“德禦係”的一些違規業(ye) 務,是無法通過係統關(guan) 口的,於(yu) 是,他們(men) 把手握該係統閘門主管權的史琴芬鎖定為(wei) 又一個(ge) 圍獵目標。
史琴芬(山西省聯社資金營運中心原主任):(田文軍(jun) )他就說起來,孩子畢業(ye) 了嗎?找到工作了沒?我說還沒,(他說)去我上市公司去工作去吧,他說我們(men) 公司每年都會(hui) 有引進人才,會(hui) 有一些解決(jue) (北京)戶口的這個(ge) 名額,(我說)那就先去你那,去他那確實給孩子解決(jue) 了戶口。
史琴芬“投桃報李”,為(wei) 田文軍(jun) 打開了係統的後門。經她批準,開放係統端口,改寫(xie) 業(ye) 務數據,幫助“德禦係”關(guan) 聯企業(ye) 完成續作和新增資金業(ye) 務71筆,金額高達264億(yi) 餘(yu) 元,造成債(zhai) 務違約金額達68億(yi) 餘(yu) 元。
薛建業(ye) (時任山西省紀委監委第十審查調查室副主任):開發一個(ge) 係統就是為(wei) 了內(nei) 控,因為(wei) 她和田文軍(jun) 有利益輸送,不但沒有化解風險,(反而)成了風險製造者、助推者。
山西省聯社領導班子的多名成員,也都對風險形成負有重大責任。省聯社原黨(dang) 委書(shu) 記、理事長崔聯會(hui) ,原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副理事長、主任邢亮喜,原黨(dang) 委專(zhuan) 職副書(shu) 記、副理事長王忠澤等多名領導班子成員和中層幹部都被查出嚴(yan) 重違紀違法問題。
崔聯會(hui) (山西省聯社原黨(dang) 委書(shu) 記、理事長):我自己感覺到慚愧,我感覺到對不起他們(men) ,就是這支隊伍我沒有帶好,把他們(men) 都帶到這裏麵來了。
崔聯會(hui) 、邢亮喜和王忠澤都不僅(jin) 收受多家企業(ye) 賄賂,還收受多名基層行社負責人的財物,在職務晉升上為(wei) 他們(men) 提供幫助,使得下撈上供、跑官買(mai) 官的歪風在山西農(nong) 信係統大行其道,整個(ge) 係統政治生態受到嚴(yan) 重汙染。而當風險開始顯現,他們(men) 考慮的,首先是掩蓋問題、推卸責任。
張曉麗(li) :省聯社不想在自己手裏“爆雷”,反正我這塊不要爆雷,這個(ge) 月還不上(基層行社貸款),就拿下一筆款來補上它,下一個(ge) 月再拿另一筆款補上它,他們(men) 為(wei) 了掩蓋住事實,一步一步往裏麵再增加風險。
邢亮喜(山西省聯社原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副理事長、主任):幾百個(ge) 億(yi) 誰能承擔得起,多少個(ge) 信用社就麵臨(lin) 著倒閉破產(chan) ,麵臨(lin) 著開不了門了,大家的心態,隻能是靠時間來換空間。
所謂靠時間來換空間,其實就是允許基層行社不斷為(wei) “德禦係”違規續作,幫助它借新債(zhai) 還舊債(zhai) ,挖新坑補舊坑。“德禦係”債(zhai) 務風險爆發後,省聯社多名高層和中層幹部曾多次批準開放端口,為(wei) “德禦係”違規續作放行,導致其違規融資貸款範圍擴散到數十家基層行社,風險敞口進一步擴大。
王忠澤(山西省聯社原專(zhuan) 職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副理事長):我們(men) 的製度製定了不去執行,因為(wei) 有風險,所以我們(men) 就扒開製度的籬笆,把整個(ge) 金融係統害掉。
和省農(nong) 信社係統相比,城市商業(ye) 銀行相對獨立性更強,對“一把手”權力監管製衡的機製更為(wei) 薄弱,也因此成為(wei) “德禦係”違規融資導致金融風險積累的重災區,原陽泉市商業(ye) 銀行就是典型。該行原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李首明先後收受田文軍(jun) 賄賂6000萬(wan) 元,原黨(dang) 委副書(shu) 記、行長趙建濤更是田文軍(jun) 培植的代理人。2016年,時任副行長的趙建濤準備競聘行長,提出需要花錢“打點”,田文軍(jun) 當即表示鼎力支持。
趙建濤(原陽泉市商業(ye) 銀行黨(dang) 委副書(shu) 記、行長):給我送了1800萬(wan) 。我當時想當這個(ge) 行長,(田文軍(jun) )當時就同意,他說很好,我也大力支持你當這個(ge) 行長。
各遂心願的李首明和趙建濤,共同為(wei) 田文軍(jun) 打開了資金的閘門,先後為(wei) “德禦係”關(guan) 聯企業(ye) 累計違規融資上百億(yi) 元。
薛建業(ye) :李首明和趙建濤兩(liang) 個(ge) 人幾乎成了行賄場上的哥倆(lia) 好,有什麽(me) 事情兩(liang) 人共同商量,有什麽(me) 好處共同分,他們(men) 就把銀行作為(wei) 自己家,把貸款作為(wei) 他們(men) 自己獲取利益的一個(ge) 途徑。個(ge) 人決(jue) 策代替了規章製度,個(ge) 人決(jue) 策代替了流程程序,個(ge) 人決(jue) 策代替了集體(ti) 研究。
趙建濤非法收受賄賂高達1.4億(yi) 餘(yu) 元,在多地大肆置辦房產(chan) ,在陽泉蓋的一套別墅就達到2000多平米。當資金的守門人為(wei) 一己私利甘當不法企業(ye) 的馬前卒,銀行防範風險的製度圍欄也就全部洞開,“德禦係”想要多少資金就放多少,既給銀行埋下了巨大的金融風險,其實也給自己埋下了終究會(hui) “爆雷”的人生風險。趙建濤的別墅剛剛建好,還沒來得及入住就被留置,露台上經風水師指點專(zhuan) 門布置的巨大“靠山石”,如今看起來像是一種諷刺。
趙建濤:搬石頭砸自己的腳,不要重蹈我這個(ge) 覆轍,不要走我這個(ge) 路子,現在想起來確實非常懊悔和痛恨自己,怎麽(me) 成了今天的樣子。
2017年,國家審計署審計發現陽泉市商業(ye) 銀行違規經營票據業(ye) 務問題,中國銀監會(hui) 要求山西銀監局沒收該銀行2000餘(yu) 萬(wan) 元非法所得,並對其董事長個(ge) 人罰款50萬(wan) 元、吊銷執業(ye) 資格,對該行違規業(ye) 務認真整治。這本是一次深入調查、發現問題的機會(hui) 。然而,李首明為(wei) 逃避處罰,打聽到時任山西銀監局黨(dang) 委書(shu) 記、局長張安順有個(ge) 退休後開茶樓的願望,就送給張安順500萬(wan) 元用於(yu) 開辦茶樓。
李首明(原陽泉市商業(ye) 銀行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整個(ge) 一層,挺大的一個(ge) 茶館,通過張安順的一個(ge) 朋友,私下裏讓他跟他說這個(ge) 事,讓他給努努力,把這個(ge)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張安順納賄之後,擅自將處罰降為(wei) 對銀行罰款100萬(wan) 元,對李首明個(ge) 人罰款10萬(wan) 元就草草了事。
張安順(原中國銀監會(hui) 山西監管局黨(dang) 委書(shu) 記、局長):所以什麽(me) 叫圍獵,投其所好嘛,你說過你想弄個(ge) 茶館,他就給你搞個(ge) 茶館。一失足成千古恨,那就是說不是自己的東(dong) 西不要要,不要拿,正正派派做人,幹幹淨淨做事。
專(zhuan) 案組曆時15個(ge) 月,從(cong) 金融機構到監管部門,查處涉案公職人員違紀違法所得總金額達27.89億(yi) 元,追繳涉案財物、查封扣押凍結涉案資產(chan) 共計76.73億(yi) 元。在懲治腐敗的同時,專(zhuan) 案組同步推進以案促改促治,及時發出多份紀檢監察建議,督促立行立改。
王鵬:案件一開始就是把一體(ti) 推進“三不腐”思路理念貫穿全案的始終,懲治腐敗、維護穩定;化解風險、挽回損失;促進改革、淨化生態;同步推進、相輔相成。
山西省紀委監委既挖“碩鼠”又護“玉盤”,推動山西多家金融機構清收、處置和化解不良資產(chan) ,最大限度回籠了資金,實現了政治效果、紀法效果和社會(hui) 效果的有機統一。針對此案暴露出的“小法人”體(ti) 製機製等弊端,向金融機構提出深化改革建議,督促其完善法人治理和內(nei) 控體(ti) 係,促進16家農(nong) 信社機構完成改製,推動5家市級城商行順利改革重組山西銀行,推動全省農(nong) 信係統和山西銀行建立健全各類製度機製200餘(yu) 項,進一步從(cong) 源頭上封堵金融腐敗的漏洞。就此案的深刻教訓,山西省深入開展警示教育,涵養(yang) 清廉金融文化。
(綜編自央視、央視網)
延伸閱讀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