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裏行間 解析政策信號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曆來被視為(wei) 經濟發展和政策走向的風向標,今年會(hui) 期雖然和往年的3天相比縮短為(wei) 兩(liang) 天,但從(cong) 會(hui) 議新聞稿字數基本都保持在4700字以上這個(ge) 細節,可以感受得到,今年會(hui) 議釋放出的信息密度與(yu) 政策力度一點不亞(ya) 於(yu) 往年。那麽(me) ,都有哪些政策信號特別值得關(guan) 注呢?

  1、一個(ge) 總基調:穩中求進

  總基調至關(guan) 重要,它提供戰略思路,也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方法論。人常說,“治大國若烹小鮮”,總基調是管總的,要有足夠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所以不能變來變去。今年中央工作會(hui) 提出的總基調仍是“穩中求進”,回看過去,會(hui) 發現從(cong) 2012年開始,曆年中央經濟工作的總基調一以貫之,都是“穩中求進”,而新時代十年的實踐也充分證明,中國經濟確實一直在“穩中求進”,也真正做到了“穩中有進”。

  2、“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

  “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不是新提法,但提出了新意。

  可以說,從(cong)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在這個(ge) 問題上的認識不斷深化,在中央政策文件中的地位和表述更是日益明晰,逐步強化。在黨(dang) 的十九大,明確把“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製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製經濟發展,保證各種所有製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chan) 要素、公平參與(yu) 市場競爭(zheng) 、同等受到法律保護”寫(xie) 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基本方略,作為(wei) 黨(dang) 和國家一項大政方針進一步確定下來。2018年11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民營企業(ye) 座談會(hui) 上強調:“在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進而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我國民營經濟隻能壯大、不能弱化,不僅(jin) 不能‘離場’,而且要走向更加廣闊的舞台。”這些飽含著對中國經濟透徹認識的聲音言猶在耳。如今,在中國經濟麵臨(lin) 異常複雜嚴(yan) 峻的壓力與(yu) 挑戰之際,在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這樣重量級的會(hui) 議上,又旗幟鮮明地宣示,“針對社會(hui) 上對我們(men) 是否堅持‘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的不正確議論,必須亮明態度,毫不含糊。”這個(ge) 態度是罕見的,力度是空前的,相信這樸實有力的話語,給正在迎擊風浪的國有企業(ye) 、逆流爭(zheng) 渡的民營經濟都將注入強勁信心。

  3、三“穩”:穩增長、穩就業(ye) 、穩物價(jia)

  中國經濟政策向來務實,所以一直強調“穩字當頭”,今年也不例外。但是,細看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新聞稿,會(hui) 發現,從(cong) 2019年開始提出的“六穩”,也即“穩就業(ye) 、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沒有出現,新的表述是:“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ye) 、穩物價(jia) 工作”。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hui) 經濟政策委員會(hui) 副主任徐洪才持續多年第一時間對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精神進行解讀,他告訴記者,通常來講,宏觀經濟政策關(guan) 注幾個(ge) 重要目標,即經濟增長、充分就業(ye) 、物價(jia) 穩定和國際收支平衡。對內(nei) 來講,主要就是前三個(ge) ,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上特別強調“穩增長、穩就業(ye) 、穩物價(jia) ”,抓住了這三個(ge) 穩,應該來說,工作的重點更加突出了。另外,各項經濟指標之間是相互影響的,這三個(ge) 指標穩了,其他方麵自然也就增加了穩的可能性。

  根據記者多年對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報道的觀察,三個(ge) “穩”的排序上也大有講究,三重衝(chong) 擊下,經濟下行風險壓力加大,盡快推動經濟增長回到合理區間最緊迫,“穩增長”自然排在最靠前,就業(ye) 乃民生之本,涉及千家萬(wan) 戶百姓生活,緊隨其後要力保,物價(jia) 今年國際通脹水平高企,國內(nei) 在各方全力保供穩價(jia) 政策舉(ju) 措下,保持了難得的穩定,但未來無論通脹還是通縮壓力猶在,所以依舊不可小視。

  4、四個(ge) 堅持:實事求是、尊重規律、係統觀念、底線思維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對於(yu) 指導第二年經濟工作具有綱領性的意義(yi) ,所以無一字不含有深意。在今年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之後,又連用四個(ge) 四字詞語,即“堅持實事求是、尊重規律、係統觀念、底線思維”,把實踐作為(wei) 檢驗各項政策和工作成效的標準,可以說,具有鮮明的現實指向和針對性。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誌恒對此就深有感觸,在他看來,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直麵問題,坦誠、實在,對明年形勢的嚴(yan) 峻挑戰做出了充分估計,對市場和社會(hui) 關(guan) 注的重點問題如疫情流行期、提振發展信心、支持平台經濟、化解房地產(chan) 風險、社會(hui) 上關(guan) 於(yu) 民營經濟的不正確論調等都做出了非常果斷和直接的回應和部署,充分體(ti) 現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一直強調的“實事求是”。清華大學中國規劃學院常務副院長董煜曾長期在中央財辦及中央財經委工作,多次參與(yu)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文件起草工作,對此認識更為(wei) 全麵深刻。他說,每年的新聞稿都蘊含著對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今年這個(ge) 尤其有現實意義(yi) 。實事求是,就是不能虛假浮誇,針對的是形式主義(yi) ;尊重規律,就是不能脫離實際冒進,針對的是運動式抓工作;係統觀念,就是不能單兵突進,針對的是合成謬誤;底線思維,就是不能沒有安全意識,針對的是盲目樂(le) 觀主義(yi) 。把實踐作為(wei) 檢驗各項政策和工作實效的標準,就是要求按經濟規律辦事,更加強調結果導向,是要與(yu) 工作中的形式主義(yi) 官僚主義(yi) 作堅決(jue) 的鬥爭(zheng) ,體(ti) 現了高度務實的精神。

  5、五大政策:財政、貨幣、產(chan) 業(ye) 、科技、社會(hui)

  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特別強調,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這個(ge) 表述並不讓人意外,但接下來重點部署的五大方麵讓人清晰地看到經濟調控的政策框架,也了解了未來政策發力的重點。即財政、貨幣、產(chan) 業(ye) 、科技、社會(hui) 五大政策。

  具體(ti) 來說,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關(guan) 鍵詞在於(yu) “加力”,經濟學者張連起長期擔任財政部管理會(hui) 計谘詢專(zhuan) 家,他告訴記者,這意味著明年財政政策將保持必要的支出強度,優(you) 化組合赤字、專(zhuan) 項債(zhai) 、貼息等工具,在有效支持高質量發展中保障財政可持續和地方政府債(zhai) 務風險可控。此外,中央對地方的轉移支付力度也會(hui) 加大,推動財力下沉。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詞眼在於(yu) “精準”。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廣義(yi) 貨幣供應量和社會(hui) 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yi) 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ye) 、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支持力度。

  產(chan) 業(ye) 政策要發展和安全並舉(ju) 。狠抓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改造升級和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培育壯大,著力補強產(chan) 業(ye) 鏈薄弱環節,在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過程中鍛造新的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優(you) 勢。

  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強。要有力統籌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布局實施一批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完善新型舉(ju) 國體(ti) 製,提高人才自主培養(yang) 質量和能力,加快引進高端人才。

  社會(hui) 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線。落實落細就業(ye) 優(you) 先政策,把促進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ti) 係,適時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政策,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少子化。可以說,每一政策都是問題導向,著眼經濟運行實際中的突出矛盾。

  6、六個(ge) “統籌”: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曆來重視統籌,他2014年在俄羅斯索契接受俄羅斯電視台專(zhuan) 訪時曾說:“在中國當領導人,必須在把情況搞清楚的基礎上,統籌兼顧、綜合平衡,突出重點、帶動全局,有的時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時候又要以小帶大、小中見大,形象地說,就是要十個(ge) 指頭彈鋼琴。”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首次提出了六個(ge) “更好統籌”,即,要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要更好統籌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要更好統籌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和擴大內(nei) 需,要更好統籌經濟政策和其他政策,要更好統籌國內(nei) 循環和國際循環,要更好統籌當前和長遠。這表明,隨著國內(nei) 外形勢愈發嚴(yan) 峻複雜,需要統籌考慮的因素也越來越多,中央適時提出“六個(ge) 統籌”,實則是主動作為(wei) ,積極應變,如果借用總書(shu) 記彈鋼琴的比喻,明年擺在中國經濟麵前的是一首難度更高的曲譜,自然,也需要更高超的指法和更凝神聚氣地應對。

  從(cong) “六個(ge) 統籌”的具體(ti) 內(nei) 容來看,除了統籌疫情和經濟發展,中央提出,要更好統籌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對此,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王軍(jun) 表示,將“質”放在“量”前麵,而且“質”的要求是“有效”提升,顯得更為(wei) 迫切。“質”的重要性上升,也意味著抓經濟質量是未來的主要方向。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吳薩說,當前國內(nei) 投資、消費的需求總體(ti) 偏弱且有繼續下行風險,國際上全球經濟增長存在巨大不確定性,甚至出現衰退風險,這必然也會(hui) 影響我國進出口的增長,著力擴大國內(nei) 需求,把恢複和擴大消費擺在優(you) 先位置,這是提前做好準備和謀劃。未來要堅持擴大內(nei) 需這個(ge) 戰略基點,同時把更多注意力放到深化供給側(ce) 改革,提升供給的能力和質量上來,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明年經濟工作怎麽(me) 幹?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已經定調,新聞稿還特別點到了這樣一句,經濟工作千頭萬(wan) 緒,要從(cong) 戰略全局出發,從(cong) 改善社會(hui) 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綱舉(ju) 目張做好工作。中央看得很準,經濟要穩中有進,離不開全體(ti) 中國人的信心與(yu) 決(jue) 心,離不開奮發有為(wei) 的精神狀態和“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意識。說一千道一萬(wan) ,幸福生活是奮鬥出來的,讓我們(men) 擼起袖子加油幹吧!

  延伸閱讀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在北京舉(ju) 行 習(xi) 近平李克強李強作重要講話 趙樂(le) 際王滬寧韓正蔡奇丁薛祥李希出席會(hui) 議

發布時間:2022年12月17日 16:36 來源:央視新聞 編輯:許建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