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員手機報》20221129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共產(chan) 黨(dang) 員手機報

  星期二 農(nong) 曆十一月初六

  >習(xi) 近平同蒙古國總統呼日勒蘇赫舉(ju) 行會(hui) 談

  >以開放聚創新之勢

  >三措並舉(ju) 推動基層治理

  【要聞簡報】

  >11月28日下午,國家主席習(xi) 近平在人民大會(hui) 堂同來華進行國事訪問的蒙古國總統呼日勒蘇赫舉(ju) 行會(hui) 談。

  【學習(xi) 筆記】

  二十大報告

  ----------

  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yi) ,必須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隻有植根本國、本民族曆史文化沃土,馬克思主義(yi) 真理之樹才能根深葉茂。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其中蘊含的天下為(wei) 公、民為(wei) 邦本、為(wei) 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qin) 仁善鄰等,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生產(chan) 生活中積累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hui) 觀、道德觀的重要體(ti) 現,同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價(jia) 值觀主張具有高度契合性。我們(men) 必須堅定曆史自信、文化自信,堅持古為(wei) 今用、推陳出新,把馬克思主義(yi) 思想精髓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同人民群眾(zhong) 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jia) 值觀念融通起來,不斷賦予科學理論鮮明的中國特色,不斷夯實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的曆史基礎和群眾(zhong) 基礎,讓馬克思主義(yi) 在中國牢牢紮根。——摘自習(xi) 近平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上的報告

  【手機短評】

  以開放聚創新之勢

  ----------

  開放是世界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創新是引領世界發展的重要動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曆史反複證明,開放包容、合作共贏才是人間正道”“開放包容是人類繁榮進步的基本條件”“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加速科技創新和製度創新,培育新經濟、新業(ye) 態、新商業(ye) 模式”。開放與(yu) 創新相輔相成,開放添活力,創新增動力,以開放聚創新之勢,才能使科技創新成果更好造福各國人民。創新不是“獨角戲”,而是“大合唱”,開放為(wei) 創新提供了重要基礎。經濟全球化加快創新要素的全球流動,創新組織呈現網絡化、專(zhuan) 業(ye) 化趨勢,企業(ye) 加快跨地區、跨國布局創新鏈。新時代十年,我國科技進步貢獻率從(cong) 52.2%提升到超過60%,全球創新指數排名由第三十四位上升到第十一位,國際專(zhuan) 利申請數量連續3年位居世界第一。創新驅動取得突破性進展,既是加快推進科技自立自強結出的碩果,也得益於(yu) 我們(men) 始終堅持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當前,我國已經與(yu) 16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建立科技合作關(guan) 係,簽訂110多個(ge) 政府間科技合作協定,高鐵、菌草、新冠疫苗等創新成果為(wei) 更多人所及所享,成為(wei) 亮眼的中國名片。無論是“中國天眼”麵向全球開放,還是中國空間站歡迎外國航天員來訪,中國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擴大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加強國際化科研環境建設,正努力形成具有全球競爭(zheng) 力的開放創新生態。開放不停步,創新無止境。堅持開放創新,促進各國開放合作,共享創新發展成果,是各國人民的共同心願。麵向未來,中國將穩步擴大規則、規製、管理、標準等製度型開放,深化國家服務業(ye) 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建設,發揮好改革開放綜合試驗平台作用,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經濟全球化不斷向前。

  【基層黨(dang) 建】

  三措並舉(ju) 推動基層治理

  ----------

  四川省樂(le) 山市犍為(wei) 縣創新“一張網、一條心、一股勁”工作思路,不斷破解基層治理難題,夯實基層治理基礎,有力推動基層治理工作提質增效。一是建強基層治理“感應末梢”。深化黨(dang) 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三聯三建”行動,牽頭成立小區黨(dang) 支部35個(ge) ,將老舊小區、三無小區、重點小區等納入“組織覆蓋”。整合政法、綜治、民政等各類社區基礎網格,實現“多網合一、一網運行”。二是疏通基層治理“循環脈絡”。製定實施方案、細化分工安排,實行幹部定點聯係鎮村製度,構建好上下貫通、橫向暢通的運行機製。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導師幫帶製”,挑選基層工作經驗豐(feng) 富、業(ye) 務精通的駐村(社區)幹部、村(社區)“兩(liang) 委”成員等與(yu) 村(社區)後備力量結成對子,幫助解難題、強本領。三是煉強基層治理“骨骼肌體(ti) ”。堅持“缺什麽(me) 補什麽(me) ”原則,充分發揮各級黨(dang) 校(行政學院)等幹部培訓主陣地作用,通過舉(ju) 辦專(zhuan) 題培訓班、外出觀摩學習(xi) 、掛職鍛煉實踐等方式開展培訓。製定鎮村級服務事項《“一次就好”辦事指南》,組建“村小二”服務隊,群眾(zhong) 滿意度不斷提升。全覆蓋建立鎮村矛盾糾紛調解站(室),落實“一村一輔警”工作機製,消除鄉(xiang) 村社會(hui) 治安防控盲區。

  【圖說中國】

  水利工程建設忙 防洪灌溉有保障

  ----------

  今年1-10月,全國累計新開工水利項目2.4萬(wan) 個(ge) ,工程類型涵蓋了防洪、引調水、灌區和生態保護修複等。下一步,水利建設將以聯網、補網、強鏈為(wei) 重點,建設“係統完備、安全可靠,集約高效、綠色智能,循環通暢、調控有序”的國家水網。下圖是位於(yu) 安徽省蕪湖市灣沚區紅楊鎮境內(nei) 的青弋江分洪道紅廟節製閘樞紐工程。

共產(chan) 黨(dang) 員手機報

  【溫馨提示】

  您好!歡迎您對共產(chan) 黨(dang) 員手機報提出寶貴意見,請發送手機短信至12371。更多信息請關(guan) 注共產(chan) 黨(dang) 員微信公眾(zhong) 號:gcdyweixin和登錄ky体育中心:www.etanggu.com。接收本手機報免費。

發布時間:2022年11月30日 19:47 來源:共產黨員手機報 編輯:田延華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