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人民民主是社會(hui) 主義(yi) 的生命,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應有之義(yi) ”,並對加強人民當家作主製度保障作出全麵部署。曆史和實踐告訴我們(men) ,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hui) 主義(yi) ,就沒有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就沒有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要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我們(men) 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政治發展道路,健全人民當家作主製度體(ti) 係,加強人民當家作主製度保障。
一、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
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nong) 聯盟為(wei) 基礎的人民民主專(zhuan) 政的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yu) 人民,人民當家作主。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政治就是要體(ti) 現人民意誌、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活力,用製度體(ti) 係保證人民當家作主。
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政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保證國家政治生活既充滿活力又安定有序,關(guan) 鍵是要堅持黨(dang) 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黨(dang) 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依法治國是黨(dang) 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統一於(yu) 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政治偉(wei) 大實踐。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最大優(you) 勢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就是支持和保證人民實現當家作主。人民民主,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始終高舉(ju) 的旗幟;尊重人民主體(ti) 地位,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一貫主張。黨(dang) 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偉(wei) 大奮鬥中,探索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確立了以人民代表大會(hui) 製度為(wei) 根本政治製度,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多黨(dang) 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民族區域自治製度、基層群眾(zhong) 自治製度等基本政治製度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人民當家作主製度體(ti) 係,並在實踐中不斷推進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政治製度化、規範化、程序化,把製度優(you) 勢轉化為(wei) 治理效能。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評價(jia) 一個(ge) 國家政治製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主要看國家領導層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體(ti) 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hui) 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ye) ,人民群眾(zhong) 能否暢通表達利益要求,社會(hui) 各方麵能否有效參與(yu) 國家政治生活,國家決(jue) 策能否實現科學化、民主化,各方麵人才能否通過公平競爭(zheng) 進入國家領導和管理體(ti) 係,執政黨(dang) 能否依照憲法法律規定實現對國家事務的領導,權力運用能否得到有效製約和監督。”據此,相較西方資本主義(yi) 製度,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人民當家作主製度體(ti) 係具有鮮明特色和顯著優(you) 勢。鄧小平說:“資本主義(yi) 社會(hui) 講的民主是資產(chan) 階級的民主,實際上是壟斷資本的民主,無非是多黨(dang) 競選、三權鼎立、兩(liang) 院製。我們(men) 的製度是人民代表大會(hui) 製度,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下的人民民主製度,不能搞西方那一套。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有個(ge) 最大的優(you) 越性,就是幹一件事情,一下決(jue) 心,一做出決(jue) 議,就立即執行,不受牽扯。”
所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指出,“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政治,關(guan) 鍵是要增加和擴大我們(men) 的優(you) 勢和特點”,具體(ti) 來說,就是在堅持黨(dang) 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基礎上增加和擴大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優(you) 勢和特點。第一,要堅持發揮黨(dang) 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提高黨(dang) 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保證黨(dang) 領導人民有效治理國家,切實防止出現群龍無首、一盤散沙的現象。第二,要堅持國家一切權力屬於(yu) 人民,既保證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ju) ,也保證人民依法實行民主協商、民主決(jue) 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切實防止出現選舉(ju) 時漫天許諾、選舉(ju) 後無人過問的現象。第三,要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多黨(dang) 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加強社會(hui) 各種力量的合作協調,切實防止出現黨(dang) 爭(zheng) 紛遝、相互傾(qing) 軋的現象。第四,要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製度,鞏固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hui) 主義(yi) 民族關(guan) 係,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切實防止出現民族隔閡、民族衝(chong) 突的現象。第五,要堅持和完善基層群眾(zhong) 自治製度,發展基層民主,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切實防止出現人民形式上有權、實際上無權的現象。第六,要堅持和完善民主集中製的製度和原則,促使各類國家機關(guan) 提高能力和效率、增進協調和配合,形成治國理政的強大合力,切實防止出現相互掣肘、內(nei) 耗嚴(yan) 重的現象。
二、必須堅持用製度體(ti) 係保障人民當家作主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保證和支持人民當家作主不是一句口號、不是一句空話,必須落實到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hui) 生活之中,保證人民依法有效行使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ye) 、管理社會(hui) 事務的權力。”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之所以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最根本的在於(yu) 黨(dang) 領導人民形成了全麵、廣泛、有機銜接的人民當家作主製度體(ti) 係。這套製度體(ti) 係,在確保全體(ti) 人民實行民主選舉(ju) 、民主協商、民主決(jue) 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有可運行、可操作、可落實的製度規範的同時,也為(wei) 實踐中不斷豐(feng) 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保證人民平等參與(yu) 、平等發展權利提供了全麵而廣泛的法律和製度保障。
人民民主製度體(ti) 係是在黨(dang) 和人民長期探索中形成的,是社會(hui) 主義(yi) 政治文明建設的偉(wei) 大創造,是對人類政治文明的重大貢獻。對這個(ge) 曆史過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作出了這樣的概括和總結:我們(men) 黨(dang) 自成立之日起就致力於(yu) 建設人民當家作主的新社會(hui) ,提出了關(guan) 於(yu) 未來國家製度的主張,並領導人民為(wei) 之進行鬥爭(zheng) 。土地革命戰爭(zheng) 時期,我們(men) 黨(dang) 在江西中央蘇區建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開始了國家製度和法律製度建設的探索。抗日戰爭(zheng) 時期,我們(men) 黨(dang) 建立以延安為(wei) 中心、以陝甘寧邊區為(wei) 代表的抗日民主政權,成立邊區政府,按照“三三製”原則,以參議會(hui) 為(wei) 最高權力機關(guan) ,建立各級立法、行政、司法機關(guan)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men) 黨(dang) 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yi) 國家學說,為(wei) 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製度進行了不懈努力,逐步確立並鞏固了國家的國體(ti) 、政體(ti) 、根本政治製度、基本政治製度、基本經濟製度和各方麵的重要製度,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律體(ti) 係也不斷健全。
人民民主製度體(ti) 係是保證人民在黨(dang) 的領導下依法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ye) 、管理社會(hui) 事務的製度體(ti) 係,因而是係統而全麵的。具體(ti) 來說,它是把根本政治製度、基本政治製度同基本經濟製度以及各方麵體(ti) 製機製等具體(ti) 製度有機結合起來的製度體(ti) 係,是把國家層麵民主製度同基層民主製度有機結合起來的製度體(ti) 係,是把黨(dang) 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結合起來的製度體(ti) 係,集中體(ti) 現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優(you) 勢和特點,充分彰顯了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的全麵性、真實性和有效性,是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製度保障。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一個(ge) 國家民主不民主,關(guan) 鍵在於(yu) 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人民當家作主,要看人民有沒有投票權,更要看人民有沒有廣泛參與(yu) 權;要看人民在選舉(ju) 過程中得到了什麽(me) 口頭許諾,更要看選舉(ju) 後這些承諾實現了多少;要看製度和法律規定了什麽(me) 樣的政治程序和政治規則,更要看這些製度和法律是不是真正得到了執行;要看權力運行規則和程序是否民主,更要看權力是否真正受到人民監督和製約。”所以,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政治,不僅(jin) 要堅持用這套製度體(ti) 係保證人民當家作主,而且要在人民當家作主實踐中不斷完善和發展這套製度體(ti) 係,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所指出的:“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政治關(guan) 鍵是要把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政治的特點和優(you) 勢充分發揮出來,不斷推進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政治製度化、規範化、程序化,為(wei) 黨(dang) 和國家興(xing) 旺發達、長治久安提供更加完善的製度保障。”
三、人民代表大會(hui) 製度是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好製度
我國實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nong) 聯盟為(wei) 基礎的人民民主專(zhuan) 政的國體(ti) ,實行人民代表大會(hui) 製度的政體(ti) 。曆史表明,人民代表大會(hui) 製度,是黨(dang) 和人民深刻總結近代以後中國政治生活慘痛教訓得出的基本結論,是中國社會(hui) 100多年激越變革、激蕩發展的曆史結果,是中國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運的必然選擇。
我國是一個(ge) 大國,在人口規模巨大的國家要實現人民當家作主、保證人民廣泛參加國家治理和社會(hui) 治理,在人類政治文明發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沒有現成的製度,需要我們(men) 在馬克思主義(yi) 指導下獨立探索、自主創造。為(wei) 了實現人民當家作主,在新民主主義(yi) 革命時期,我們(men) 黨(dang) 在根據地創建人民政權,為(wei) 建立新型政治製度積累了實踐經驗。經過實踐探索和理論思考,以毛澤東(dong) 同誌為(wei) 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創造性地提出實行人民代表大會(hui) 製度的構想。1954年9月,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召開,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標誌著人民代表大會(hui) 製度這一國家根本政治製度正式建立。
我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hui) 製度已60多年,為(wei) 黨(dang) 領導人民在古老的東(dong) 方大國建立起保證億(yi) 萬(wan) 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創造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hui) 長期穩定的兩(liang) 大奇跡提供了重要製度保障。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實踐證明,人民代表大會(hui) 製度是符合我國國情和實際、體(ti) 現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性質、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保障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好製度,是我們(men) 黨(dang) 領導人民在人類政治製度史上的偉(wei) 大創造,是在我國政治發展史乃至世界政治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yi) 的全新政治製度。”
人民代表大會(hui) 製度之所以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顯著優(you) 越性,根本在於(yu) 始終堅持黨(dang) 的領導。人民代表大會(hui) 製度是堅持黨(dang) 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政治製度安排。堅持黨(dang) 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核心是堅持黨(dang) 的領導。黨(dang) 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發揮黨(dang) 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一方麵,提高黨(dang) 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保證黨(dang) 領導人民有效治理國家,切實防止社會(hui) 群龍無首、國家四分五裂的現象,不斷推進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政治製度化、規範化、程序化,全麵提高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另一方麵,促使各類國家機關(guan) 提高能力和效率、增進協調和配合,形成治國理政的強大合力,不斷推動各類國家機關(guan) 工作更好體(ti) 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願望、維護人民權益。
人民代表大會(hui) 製度之所以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顯著優(you) 越性,關(guan) 鍵在於(yu) 深深植根於(yu) 人民之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我們(men) 國家的名稱,我們(men) 各級國家機關(guan) 的名稱,都冠以‘人民’的稱號,這是我們(men) 對中國社會(hui) 主義(yi) 政權的基本定位。中國260多萬(wan) 各級人大代表,都要忠實代表人民利益和意誌,依法參加行使國家權力。各級國家機關(guan) 及其工作人員,不論做何種工作,說到底都是為(wei) 人民服務。這一基本定位,什麽(me) 時候都不能含糊、不能淡化。”
民主集中製是中國國家組織形式和活動方式的基本原則,也是支持和保證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hui) 行使國家權力的製度保證。1945年4月,毛澤東(dong) 在構想人民代表大會(hui) 製度時,就明確指出:“新民主主義(yi) 的政權組織,應該采取民主集中製,由各級人民代表大會(hui) 決(jue) 定大政方針,選舉(ju) 政府。它是民主的,又是集中的,就是說,在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導下的民主。隻有這個(ge) 製度,才既能表現廣泛的民主,使各級人民代表大會(hui) 有高度的權力;又能集中處理國事,使各級政府能集中地處理被各級人民代表大會(hui) 所委托的一切事務,並保障人民的一切必要的民主活動。”所以,采取民主集中製的人民代表大會(hui) 製度,堅持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hui) 統一行使國家權力,各級人民代表大會(hui) 由民主選舉(ju) 產(chan) 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各級國家行政機關(guan) 、監察機關(guan) 、審判機關(guan) 、檢察機關(guan) 都由人民代表大會(hui) 產(chan) 生,對人大負責,受人大監督;實行決(jue) 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合理分工又相互協調,保證國家機關(guan) 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職權、履行職責;堅持在黨(dang) 中央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地方主動性和積極性,保證國家統一高效組織推進各項事業(ye) 。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曆史和現實都表明,製度穩則國家穩,製度強則國家強。”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加強人民當家作主製度保障的目標任務和行動綱領,是新時代不斷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對於(yu) 新時代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更好踐行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充分調動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yi) 。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