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而團結奮鬥

丁薛祥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最偉(wei) 大的夢想,也是貫穿黨(dang) 的百年奮鬥的鮮明主題。黨(dang) 的二十大立足新時代新征程的曆史方位,深刻分析我國發展麵臨(lin) 的形勢和挑戰,全麵部署未來5年乃至更長時期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號召全黨(dang) 全軍(jun) 全國各族人民為(wei) 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而團結奮鬥。我們(men) 要認真學習(xi) 貫徹,深刻認識力量源於(yu) 團結、事業(ye) 成於(yu) 奮鬥,以更加緊密的團結、更加頑強的奮鬥,把民族複興(xing) 的曆史偉(wei) 業(ye) 不斷推向前進。

  一、團結奮鬥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中國人民的顯著精神標識

  中國是人口眾(zhong) 多的國家,中華民族是有著偉(wei) 大團結奮鬥精神的民族,團結奮鬥的價(jia) 值理念深深融入並深刻影響著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和日常行為(wei) 。“人多力量大”、“人心齊,泰山移”、“眾(zhong) 人拾柴火焰高”、“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耳熟能詳的格言,啟迪人們(men) 精誠團結、勠力同心;自強不息、發憤圖強、勵精圖治、鍥而不舍等膾炙人口的成語,激勵人們(men) 頑強拚搏、不懈奮鬥。在幾千年曆史長河中,中國人民依靠團結奮鬥建立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開發了遼闊壯美的大好河山,戰勝了數不清的自然災害。近代以後,麵對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的劫難,中國人民依靠團結奮鬥同內(nei) 憂外患作堅決(jue) 鬥爭(zheng) ,捍衛了民族獨立和尊嚴(yan) ,書(shu) 寫(xie) 了革新圖強、共禦外侮的壯麗(li) 史詩。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團結奮鬥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始終把團結奮鬥鮮明寫(xie) 在自己的曆史答卷上,不斷結合形勢任務發展變化提出團結奮鬥的新要求,開創團結奮鬥的新局麵。土地革命戰爭(zheng) 時期,我們(men) 黨(dang) 號召“喚起工農(nong) 千百萬(wan) ,同心幹”;抗日戰爭(zheng) 時期,我們(men) 黨(dang) 號召團結全黨(dang) 同誌如同一個(ge) 和睦的家庭一樣,如同一塊堅固的鋼鐵一樣,倡導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wei) 打倒日本侵略者而浴血奮戰;新中國成立後,我們(men) 黨(dang) 專(zhuan) 門出台關(guan) 於(yu) 增強黨(dang) 的團結的文件,強調正確處理人民內(nei) 部矛盾,號召團結全國人民,爭(zheng) 取一切國際朋友的支援,為(wei) 了建設一個(ge) 偉(wei) 大的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而奮鬥,為(wei) 了保衛國際和平和發展人類進步事業(ye) 而奮鬥;黨(dang) 的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的曆史轉折點,我們(men) 黨(dang) 強調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號召為(wei) 把我國建成現代化的社會(hui) 主義(yi) 強國而奮勇前進。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反複強調:“團結就是力量,奮鬥開創未來;能團結奮鬥的民族才有前途,能團結奮鬥的政黨(dang) 才能立於(yu) 不敗之地。”“團結奮鬥是中國人民創造曆史偉(wei) 業(ye) 的必由之路。”黨(dang) 領導人民鑄就的團結奮鬥精神,印刻在“紅軍(jun) 不怕遠征難,萬(wan) 水千山隻等閑”的紅軍(jun) 戰士身上,展現在“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兩(liang) 彈一星”研製者身上,書(shu) 寫(xie) 在“殺出一條血路來”的改革開拓者身上,定格在1800多名為(wei) 打贏脫貧攻堅戰獻出寶貴生命的黨(dang) 員、幹部身上,激揚在麵對新冠肺炎疫情堅守崗位、一往無前的最美逆行者身上……黨(dang) 的百年曆史,就是一部黨(dang) 領導人民團結奮鬥、贏得偉(wei) 大勝利的曆史。

  綜觀古今中外,我們(men) 黨(dang) 是最講團結、最能奮鬥的最先進政治力量,這是由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的性質和宗旨決(jue) 定的。我們(men) 黨(dang) 把實現共產(chan) 主義(yi) 作為(wei) 最高理想,把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作為(wei) 初心使命,這種遠大誌向和抱負賦予共產(chan) 黨(dang) 人團結一心、頑強拚搏的強大動力。我們(men) 黨(dang) 以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為(wei) 根本宗旨,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沒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從(cong) 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ti) 、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這種無私精神和品格使我們(men) 黨(dang) 一直得到人民群眾(zhong) 的衷心擁護和堅定支持。正是懷有遠大理想和為(wei) 民情懷,使我們(men) 黨(dang) 能夠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zhong) 的血肉聯係,把前進目標轉化為(wei) 廣大人民的奮鬥實踐,團結帶領人民跨過一道又一道難關(guan) ,取得一次又一次勝利,創造一個(ge) 又一個(ge) 輝煌。

  二、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必須持續團結奮鬥

  經過長期努力,黨(dang) 和人民已勝利實現第一個(ge) 百年奮鬥目標,正意氣風發向著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邁進,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曆史進程。宏偉(wei) 目標不會(hui) 輕鬆實現,前進道路必然風雨兼程,需要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號角更加響亮、行動更加堅決(jue) 、步調更加一致、意誌更加頑強。

  目標的宏偉(wei) 性要求我們(men) 持續團結奮鬥。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是我們(men) 黨(dang) 矢誌不渝的追求,是一場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接力跑。在這場接力跑中,幾代共產(chan) 黨(dang) 人團結帶領人民砥礪奮進,向曆史交出了優(you) 異答卷。今天,黨(dang) 團結帶領人民踏上新的趕考之路,民族複興(xing) 的光明前景愈來愈清晰,激勵著我們(men) 滿懷信心向前進。但要清醒地看到,“行百裏者半九十”,越是接近目標,就越是處於(yu) 吃勁階段,越需要慎終如始,付出更多艱辛和努力。任何驕傲自滿的情緒、麻痹厭戰的想法、鬆勁懈怠的行為(wei) ,都有可能影響我們(men) 的事業(ye) 繼續前進,甚至導致功敗垂成、前功盡棄。隻有咬定青山不放鬆,始終保持團結的狀態、奮進的姿態,才能跑出屬於(yu) 我們(men) 這一代人的好成績。

  任務的艱巨性要求我們(men) 持續團結奮鬥。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走的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這與(yu) 西方國家以資本為(wei) 中心的現代化、兩(liang) 極分化的現代化、物質主義(yi) 膨脹的現代化、對外擴張掠奪的現代化有著本質區別。中國式現代化作為(wei) 人類曆史上最為(wei) 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已經積累了豐(feng) 富經驗、形成了規律性認識,但仍有大量改革難題、發展課題、矛盾問題需要破解,任務極其艱巨,難度世所罕見。隻有在黨(dang) 的領導下把14億(yi) 多中國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激發出來、凝聚起來,民族複興(xing) 的宏偉(wei) 藍圖才能一步步變成美好現實。

  形勢的複雜性要求我們(men) 持續團結奮鬥。我們(men) 今天所要創造的複興(xing) 偉(wei) 業(ye) ,不是在風平浪靜下的馬到成功,不是在鮮花掌聲中的樂(le) 享其成,前進道路上必然會(hui) 遇到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甚至是驚濤駭浪。從(cong) 國際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紀疫情影響深遠,全球經濟複蘇乏力,各種傳(chuan) 統和非傳(chuan) 統安全問題相互交織,單邊主義(yi) 、保護主義(yi) 、霸權主義(yi) 等威脅加劇,敵對勢力處心積慮阻滯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曆史進程。從(cong) 國內(nei) 看,形勢環境變化之快、矛盾風險挑戰之多、治國理政考驗之大前所未有。隻有凝聚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用團結奮鬥築起防範化解各種風險挑戰的銅牆鐵壁,才能打贏各類遭遇戰、攻堅戰、持久戰。

  三、團結奮鬥根本在於(yu) 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統一意誌和行動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是實踐的指南。科學理論就像一麵旗幟,旗幟立起來了,團結奮鬥才有目標和方向;否則,就如同一艘航船沒有導航儀(yi) ,很容易迷失在茫茫大海中。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必須用科學理論統一意誌和行動。

  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指引團結奮鬥的正確方向。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回答了新時代舉(ju) 什麽(me) 旗、走什麽(me) 路的根本性問題,提出了一係列富有時代性、創造性、戰略性的重大論斷,在堅持什麽(me) 、反對什麽(me) 上旗幟鮮明、正本清源,集中體(ti) 現了我們(men) 黨(dang) 的政治意誌、政治立場、政治主張,充分彰顯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yi) 、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yi) 的真理力量。有了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這一旗幟,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思想上行動上就有了根本遵循,團結奮鬥就有了思想根基和正確方向。要深刻領會(hui) 這一重要思想的核心要義(yi) 、豐(feng) 富內(nei) 涵、實踐要求,用以武裝頭腦、教育人民,牢固樹立對馬克思主義(yi) 的信仰、對共產(chan) 主義(yi) 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信念、對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信心,進而鞏固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在涉及旗幟、道路、方向等重大原則問題上,眼睛要特別明亮,頭腦要特別清醒,立場要特別堅定,絕不能有絲(si) 毫含糊、猶疑、動搖。

  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激發團結奮鬥的精神動力。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閃耀著真理和人格的光芒,集中反映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政治品格、價(jia) 值追求、精神風範。要深刻感悟這一重要思想所蘊含的堅定理想信念、真摯為(wei) 民情懷、高度曆史自信、無畏擔當精神,築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為(wei) 團結奮鬥注入強大精神動力。精神上站住了、站穩了,中華民族就能始終在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就能一往無前、無往不勝。

  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解決(jue) 團結奮鬥的各種難題。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戰略和戰術相貫通、世界觀和方法論相統一,既講怎麽(me) 看又講怎麽(me) 幹,既部署“過河”的任務又指導解決(jue) “橋或船”的問題,為(wei) 黨(dang) 領導人民團結奮鬥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也提供了科學的工作指導。隻要我們(men) 學深悟透這一重要思想,既知其言又知其義(yi) 、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認識上的困惑就能及時消除,工作中的難題就能得到破解。要堅持把這一重要思想作為(wei) 想問題、辦事情、抓工作的根本遵循,深刻把握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提高戰略思維、曆史思維、辯證思維、係統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能力,更好破解改革發展穩定的重大問題、人民群眾(zhong) 高度關(guan) 注的利益問題、黨(dang) 的建設的突出問題,真正把理論武裝成果轉化為(wei) 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

  四、鞏固和加強各方麵團結,形成全黨(dang) 全社會(hui) 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生動局麵

  “積力之所舉(ju) ,則無不勝也;眾(zhong) 智之所為(wei) ,則無不成也。”黨(dang) 的百年奮鬥深刻揭示,團結的麵越寬、團結的人越多,我們(men) 的力量就越強、勝利的把握就越大。圍繞明確奮鬥目標形成的團結是最牢固的團結,依靠緊密團結進行的奮鬥是最有力的奮鬥。

  鞏固和加強黨(dang) 的團結統一。我們(men) 黨(dang) 是高度集中統一的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思想上的統一、政治上的團結、行動上的一致,是黨(dang) 的事業(ye) 不斷發展壯大的根本所在。曆史經驗反複證明,隻要全黨(dang) 步調一致、團結統一,我們(men) 就能無堅不摧,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和強大敵人;反之,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就會(hui) 遭受挫折。黨(dang) 的團結統一首先是政治上的團結統一。要深刻領悟“兩(liang) 個(ge) 確立”的決(jue) 定性意義(yi) ,更加堅定自覺地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既要有正確的認識,也要有正確的行動,不能空喊口號,不能搞任何形式的“低級紅”、“高級黑”。要認真貫徹執行民主集中製,嚴(yan) 格遵守黨(dang) 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防止和反對個(ge) 人主義(yi) 、分散主義(yi) 、自由主義(yi) 、本位主義(yi) 、好人主義(yi) ,堅決(jue) 同損害黨(dang) 的團結統一的行為(wei) 作鬥爭(zheng) ,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黨(dang) 的團結統一。

  鞏固和加強黨(dang) 同人民的團結。黨(dang) 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遼沈戰役勝利是東(dong) 北人民全力支援拚出來的,淮海戰役勝利是老百姓用小車推出來的,渡江戰役勝利是老百姓用小船劃出來的,就是最深刻、最樸實的結論。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是造福億(yi) 萬(wan) 人民群眾(zhong) 的宏偉(wei) 事業(ye) ,也是需要億(yi) 萬(wan) 人民群眾(zhong) 為(wei) 之付出辛勞和智慧的光榮事業(ye) 。新征程上,全黨(dang) 必須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yi) 群眾(zhong) 觀點,無限熱愛人民,時刻心係人民,一切為(wei) 了人民,緊緊依靠人民,不斷結合新的實際組織群眾(zhong) 、宣傳(chuan) 群眾(zhong) 、服務群眾(zhong) ,把人民群眾(zhong) 最廣泛地團結在黨(dang) 的周圍,形成黨(dang) 群一心、同責共擔、同舟共濟、同甘共苦的生動局麵。要踐行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推動共同富裕取得更為(wei) 明顯的實質性進展,讓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要積極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使黨(dang) 的決(jue) 策體(ti) 現人民整體(ti) 意誌、符合人民根本利益,堅持由群眾(zhong) 評判工作得失、檢驗工作成效。要堅持對上負責與(yu) 對下負責相統一,持續改進作風,始終與(yu) 群眾(zhong) 想在一起、幹在一起,把腳印留在基層,把口碑立在民心。隻要始終保持黨(dang) 同人民群眾(zhong) 的血肉聯係,內(nei) 部是魚水情深,對外是鋼鐵長城,黨(dang) 的事業(ye) 就興(xing) 旺發達,紅色江山就堅如磐石。

  鞏固和加強海內(nei) 外中華兒(er) 女大團結。建立最廣泛的統一戰線,是我們(men) 黨(dang) 克敵製勝的重要法寶,也是黨(dang) 執政興(xing) 國的重要法寶。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既要充分發揮黨(dang) 的先鋒隊作用,也要充分發揮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政治優(you) 勢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製度優(you) 勢,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當前,我國發展內(nei) 外環境發生深刻變化,所有製形式更加多樣,社會(hui) 階層更加多樣,社會(hui) 思想觀念更加多樣。越是利益多元、思想多樣,越要凝聚思想共識、匯聚強大力量。新的征程上,必須堅持大團結大聯合,堅持一致性和多樣性統一,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廣聚天下英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促進政黨(dang) 關(guan) 係、民族關(guan) 係、宗教關(guan) 係、階層關(guan) 係、海內(nei) 外同胞關(guan) 係和諧,努力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形成攜手並肩、和衷共濟的生動局麵。

  五、在敢於(yu) 鬥爭(zheng) 、善於(yu) 鬥爭(zheng) 中激發團結奮鬥的磅礴力量

  鬥爭(zheng) 是矛盾運動規律的集中體(ti) 現,鬥爭(zheng) 內(nei) 嵌於(yu) 團結奮鬥之中。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追求的團結,是有原則的團結,不是一團和氣,更不是團團夥(huo) 夥(huo) ,必須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勇於(yu) 同各種錯誤言行作鬥爭(zheng) ,在鬥爭(zheng) 中鞏固和增強團結。黨(dang) 的奮鬥之路充滿艱辛,必須依靠鬥爭(zheng) 激發誌氣、膽氣、豪氣,不斷戰勝各種困難挑戰直至取得最後勝利,沒有鬥爭(zheng) 的奮鬥是空洞的、無力的。我們(men) 要發揚鬥爭(zheng) 精神,從(cong) 思想上行動上把敢於(yu) 鬥爭(zheng) 、善於(yu) 鬥爭(zheng) 融入團結奮鬥全過程。

  大力彰顯敢於(yu) 鬥爭(zheng) 的鮮明品格。我們(men) 黨(dang) 在內(nei) 憂外患中誕生、在曆經磨難中成長、在攻堅克難中壯大,鬥爭(zheng) 精神貫穿於(yu) 各個(ge) 曆史時期和全部奮鬥實踐。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我們(men) 麵臨(lin) 的各種鬥爭(zheng) 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的,將伴隨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全過程。”新征程上,為(wei) 了肩負的曆史重任,為(wei) 了黨(dang) 和人民的事業(ye) ,無論敵人如何強大、道路如何艱險、挑戰如何嚴(yan) 峻,我們(men) 都必須毫不畏懼、絕不退縮,敢於(yu) 鬥爭(zheng) 、敢於(yu) 勝利。風險挑戰麵前,視而不見不行,躲避退讓也不行,逡巡躡足同樣不行,唯有敢於(yu) 鬥爭(zheng) ,才能闖關(guan) 奪隘。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中的各種困難矛盾要敢於(yu) 啃硬骨頭,對事關(guan) 政治原則的錯誤言行要敢於(yu) 發聲亮劍,對黨(dang) 內(nei) 各種不正之風和消極腐敗現象要敢於(yu) 刮骨療毒,對敵對勢力抹黑黨(dang) 和國家形象、損害國家和人民利益的各種行徑要毫不手軟、敢戰能勝。新時代的共產(chan) 黨(dang) 人,應當摒棄一切畏首畏尾、一切消極懈怠、一切瞻前顧後,始終保持狹路相逢勇者勝、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大無畏氣概。遇到矛盾問題繞著走,遇到困難挑戰打退堂鼓,遇到失敗挫折一蹶不振,不符合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要求,也是擔當不起曆史重任的。

  科學把握善於(yu) 鬥爭(zheng) 的方式方法。鬥爭(zheng) 是一門藝術,講究策略和方法,既要有逢山開道、遇水架橋的硬功夫,又要有借力發力、四兩(liang) 撥千斤的巧功夫。要善於(yu) 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麵,把握大局大勢,分清輕重緩急,合理選擇鬥爭(zheng) 方式,拿捏好鬥爭(zheng) 的時、度、效。要堅持有理有利有節,在原則問題上寸步不讓,在策略問題上靈活機動,在鬥爭(zheng) 中促團結、謀合作、求共贏。要區分兩(liang) 類不同性質的矛盾,采用不同的鬥爭(zheng) 方式。對人民內(nei) 部的矛盾、思想上的問題,要堅持從(cong) 團結的願望出發,運用“團結—批評—團結”的公式,采取討論、批評、說理的方法解決(jue) ,在新的基礎上達到新的團結。鬥爭(zheng) 本領不是與(yu) 生俱來的,黨(dang) 員、幹部要經受嚴(yan) 格的思想淬煉、政治曆練、實踐鍛煉、專(zhuan) 業(ye) 訓練,多經“風吹浪打”,多捧“燙手山芋”,多當幾回“熱鍋上的螞蟻”,在鬥爭(zheng) 中練膽魄、磨意誌、長才幹、促團結,真正成為(wei) 擔得起民族複興(xing) 重任的骨幹棟梁,以過硬的鬥爭(zheng) 本領不斷創造團結奮鬥新業(ye) 績。

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專(zhuan) 題網站

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專(zhuan) 題網站

發布時間:2022年11月02日 07:13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許建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