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代表風采丨武鋼:新時代的風電追夢人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利用風能造福人類,造出中國人自己的風機,讓中國人造的風機走向全球。”黨(dang) 的二十大代表、64歲的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風科技”)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武鋼,談起30多年前的“追夢之旅”仍然意氣風發。

  20世紀80年代末春季的一天,烏(wu) 魯木齊市達阪城荒蕪的戈壁灘上,大風吹過屈指可數的幾台風機。這些風機屬於(yu) 達阪城風電場,武鋼前不久剛接任場長。

  “無論壞哪個(ge) 部件,都得幹瞪眼等著從(cong) 國外買(mai) 。”武鋼回憶說,那時候,我國大部分風機嚴(yan) 重依賴進口,這導致主機價(jia) 格高、維修成本高。不實現風機國產(chan) 化,風電產(chan) 業(ye) 在中國的大發展遙遙無期。

  武鋼等人於(yu) 1998年成立了金風科技的前身——新疆新風科工貿有限責任公司,投入到艱苦的風機國產(chan) 化研製過程中。他引進、翻譯了大量外文技術資料,審核了上千張設計圖紙,通過無數次嚐試,1998年底,公司生產(chan) 的首台國產(chan) 600千瓦風機在達阪城風電場投入運行,整機性能與(yu) 進口風力發電機組相當,達到國內(nei) 領先水平。

  2000年7月,武鋼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

  經過多年艱苦卓絕的技術攻關(guan) ,2005年4月,金風科技研製的1.2兆瓦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在達阪城風力發電場試運行。這是國內(nei) 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兆瓦級風機,它的問世運行意味著我國在風機製造領域實現了從(cong) 模仿、跟隨到超車的躍升。

武鋼在位於(yu)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金風科技智慧園區內(nei) 展示風機模型(2022年9月20日攝)。

武鋼在位於(yu)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金風科技智慧園區內(nei) 展示風機模型(2022年9月20日攝)。

  自主製造高性能國產(chan) 風機的夢圓了,但武鋼沒有停下腳步。2022年3月,金風科技再次實現技術突破,完成國內(nei) 陸上首套6兆瓦機組分體(ti) 吊裝。

  “利用風能造福人類”這個(ge) 夢想仍在不斷延展。2021年1月,金風科技北京園區獲得全國首個(ge) 可再生能源“碳中和”園區認證。隨後,金風科技攜手天津港,打造全球首個(ge) “零碳”碼頭……通過為(wei) 各行各業(ye) 提供綠色解決(jue) 方案,金風科技正為(wei) 全國綠色發展貢獻力量。

  從(cong) 創立伊始發展至今,金風科技已從(cong) 資產(chan) 300萬(wan) 元的小企業(ye) 成為(wei) 總資產(chan) 1200億(yi) 元的風電行業(ye) 領軍(jun) 企業(ye) 。作為(wei) 黨(dang) 員,武鋼的初心使命絲(si) 毫未變。

  武鋼絕大多數時間都穿著運動鞋,因為(wei) “運動鞋好走路”。波斯喀木村、亞(ya) 庫勒村、庫那巴紮村、艾曼力克村……這些地處南疆偏遠地區的村莊,都留下了武鋼的足跡。他帶領公司黨(dang) 員深入貧困村莊調研,組織捐助道路、路燈等基礎設施,為(wei) 當地貧困居民的文化教育與(yu) 技能培訓提供資助。在他倡導下,金風科技策劃組織了“風潤中華”公益項目,通過教學、參觀、交流等形式協助貧困地區的鄉(xiang) 村教師提升教育教學技能,拓展教學視野。

  2022年6月,武鋼光榮當選黨(dang) 的二十大代表。“作為(wei) 一名紮根風電行業(ye) 30多年的老兵,我將繼續為(wei) 推進我國可再生能源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全力以赴,奮鬥拚搏。”他說。

(內(nei) 容整理自央視、新華社)

發布時間:2022年10月11日 19:16 來源:ky体育中心 編輯:徐瑤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