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發言摘登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扛起組織部門的政治責任

在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中發揮牽頭抓總作用

北京市委組織部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建設和管理好首都,是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的重要內(nei) 容。市委堅決(jue) 貫徹落實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精神,市委主要負責同誌親(qin) 自謀劃部署、高位統籌推進,組織部門主動擔當、積極作為(wei) ,強化黨(dang) 建引領和組織保障,破解首都超大城市治理難題,努力探索城市基層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北京路徑。

  貫徹市委部署、強化責任擔當,全力推動基層治理重要改革落實落地。黨(dang) 建引領“吹哨報到”“接訴即辦”改革,是首都基層治理的重大創新。我們(men) 充分發揮組織部門牽頭抓總作用,主動抓工作謀劃、抓部門協同、抓責任落實,推動改革走向深入、見到實效。一是在組織領導方麵承擔統籌職責。市委深改委增設“接訴即辦”改革專(zhuan) 項小組,市委組織部會(hui) 同市政務服務局牽頭,每月召開例會(hui) 、專(zhuan) 題會(hui) ,加強工作調度,研究解決(jue) 基層治理難題。二是在製度建設方麵牽頭謀劃設計。市委組織部牽頭“接訴即辦”立法工作專(zhuan) 班,會(hui) 同市人大、市政務服務局等部門,研究起草並推動出台“接訴即辦”工作條例,製定深化“接訴即辦”改革意見,建立“每月一題”工作機製,集中攻堅高頻民生問題,推動“接訴即辦”向“主動治理”“未訴先辦”轉變,構建以市民訴求為(wei) 驅動的超大城市治理格局。三是在推進落實方麵從(cong) 嚴(yan) 督查考核。將“接訴即辦”工作納入基層黨(dang) 建述職和領導幹部日常考核,建立“接訴即辦”末位約談製度,由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對月度排名末位的區委書(shu) 記進行約談,由市委組織部對排名靠後的街道、市級部門和公共服務企業(ye) 開展集體(ti) 約談,督促抓整改、促提升。

  緊扣大事要事、加強組織動員,充分凝聚迎接大戰大考的堅強力量。堅持組織路線服務政治路線,在慶祝建黨(dang) 100周年、籌辦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疫情防控等重大任務活動中,組織部門領命而動、帶頭攻堅,組織動員基層黨(dang) 組織和廣大黨(dang) 員幹部衝(chong) 鋒在第一線、戰鬥在最前沿。一是充分發揮黨(dang) 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在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籌辦舉(ju) 辦中,市委組織部牽頭北京市運行指揮部人力資源及誌願者工作組、火炬接力保障組工作,推動實施“冬奧先鋒行動”,把黨(dang) 的組織建設嵌入辦奧各環節,在冬奧村成立臨(lin) 時黨(dang) 委,下設11個(ge) 臨(lin) 時黨(dang) 支部,把黨(dang) 組織建在項目上、建在場館裏,引導黨(dang) 員廣泛開展在崗建功、承諾踐諾等活動,用微笑和汗水點亮“雙奧之城”。二是充分發揮黨(dang) 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市委組織部牽頭全市社區防控和核酸檢測工作,加強市、區、街鄉(xiang) 、社區四級組織體(ti) 係聯動,常態化儲(chu) 備一批下沉幹部,選優(you) 配強社區黨(dang) 組織書(shu) 記,補充配備一大批社區工作者,推動黨(dang) 員幹部擔任社區防控網格員、核酸采樣點點長。同時,注重在疫情防控中考察識別幹部,激勵黨(dang) 員幹部衝(chong) 鋒陷陣、擔當作為(wei) 。三是組織發動群眾(zhong) 廣泛參與(yu) 。在建黨(dang) 100周年慶祝活動中,市委組織部牽頭慶祝大會(hui) 服務保障和廣場活動指揮部工作,組織動員高校、社區、企業(ye) 及社會(hui) 各界的8.9萬(wan) 名幹部群眾(zhong) 參與(yu) 代表服務、文藝演出、交通疏導等工作,為(wei) 慶祝活動的圓滿成功貢獻力量。

  聚焦難點熱點、主動識變應變,積極引導新就業(ye) 群體(ti) 融入城市參與(yu) 治理。按照ky开云官网的部署,我們(men) 開展了新業(ye) 態新就業(ye) 群體(ti) 黨(dang) 建工作試點,推動新就業(ye) 群體(ti) 由“管理變量”成為(wei) “治理增量”。一是分類推進組織覆蓋。指導成立市委互聯網企業(ye) 工委和快遞行業(ye) 黨(dang) 委,直接管理指導6家大型平台企業(ye) 和11家品牌快遞企業(ye) 黨(dang) 組織,靈活組建流動黨(dang) 員黨(dang) 支部,在平台企業(ye) 和快遞龍頭企業(ye) 開展“總部直建”,在外賣站點、快遞網點和司機車隊開展“點隊單建”,在新就業(ye) 群體(ti) 數量較少的區域開展“屬地聯建”。二是整合資源提供服務。推動市人力社保局出台促進新業(ye) 態健康發展若幹措施,市總工會(hui) 投入1000萬(wan) 元為(wei) 新就業(ye) 群體(ti) 提供專(zhuan) 項服務,市委組織部依托各級黨(dang) 群服務中心開展暖心服務13.3萬(wan) 人次。三是搭建平台發揮作用。組織25萬(wan) 名新就業(ye) 群體(ti) 勞動者到屬地報到,爭(zheng) 當交通文明遵守員、問題隱患報告員、文明實踐宣傳(chuan) 員、社區防控守護員、服務群眾(zhong) 代辦員等“五大員”。在今年5月的疫情防控中,全市近2000名快遞小哥響應號召,參與(yu) 封管控區的物資配送工作,湧現出海澱“小甘哥”、昌平“大白”等一批感人典型。

明責考責 嚴(yan) 督實查

推動城市基層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任務落實落地

山西省委組織部

  山西省委認真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及ky开云官网製定出台的一係列加強城市基層黨(dang) 建、基層治理的政策文件,部署開展為(wei) 期2年的抓黨(dang) 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zhuan) 項行動,3月18日召開省市區街社五級書(shu) 記參加的動員暨培訓會(hui) ,9月19日再次召開五級書(shu) 記參加的工作交流推進會(hui) 。省委組織部認真抓好有關(guan) 工作落實。

  構建明晰責任體(ti) 係,五級聯動抓落實。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是重大改革任務,責任不明確,書(shu) 記不上手,推不動也抓不好。省委研究製定《抓黨(dang) 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考核辦法》,建立覆蓋各類治理主體(ti) 的責任體(ti) 係,做到“人人有責、事事明責、精準定責、嚴(yan) 格追責”。一方麵,推動五級書(shu) 記齊上陣。省委主要負責同誌親(qin) 自動員部署、輔導政策、批示督辦,帶動市區街社書(shu) 記把抓好城市基層治理作為(wei) 重要職責,擺在突出位置。將城市基層治理作為(wei) 黨(dang) 委書(shu) 記抓基層黨(dang) 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重點內(nei) 容,要求市區黨(dang) 委書(shu) 記每月、街道黨(dang) 工委書(shu) 記每周至少研究調度1次,關(guan) 鍵節點、特殊時期隨時研判推動。另一方麵,細化各級黨(dang) 組織責任。對區級黨(dang) 委,確定了選優(you) 配強街道班子、落實基層幹部待遇、拓寬社區幹部成長渠道等70項具體(ti) 任務。對街道黨(dang) 工委,確定了履行“吹哨派單”職責、擴大新興(xing) 領域黨(dang) 建覆蓋、加強社區物業(ye) 黨(dang) 建聯建等20項具體(ti) 任務。對社區黨(dang) 組織,確定了提升黨(dang) 群服務中心綜合使用效率、引導各類主體(ti) 參與(yu) 網格管理和服務等14項具體(ti) 任務。每項任務都提出明確要求,做到可操作、可量化、可評價(jia) 。同時,對黨(dang) 員實行積分管理,發揮黨(dang) 員先鋒模範作用。

  構建項目管理體(ti) 係,係統攻關(guan) 抓落實。城市基層治理工作是一項複雜的係統工程,我們(men) 借鑒抓經濟工作的方法抓黨(dang) 建工作,以項目化方式推進重點任務。一是科學立項。指導各市根據ky开云官网文件要求,對照省委確定的責任指標,係統梳理、細化分解出具體(ti) 項目,每個(ge) 市平均50個(ge) 左右,由區、街道、社區分級承辦。逐項建立計劃書(shu) ,明確目標、內(nei) 容、舉(ju) 措、進度等,實施立項、運行、達效、評估、推廣全過程管控。二是聚力推動。每個(ge) 項目都確定牽頭單位、參與(yu) 單位及相應責任,形成一方牽動、多方共促的推進格局。比如,“黨(dang) 建引領網格治理”項目,組織部門牽頭,政法、民政、人社、財政等部門協同配合,有效提升網格治理效能,經受住了疫情大考。三是示範引領。鼓勵基層從(cong) 體(ti) 製機製上大膽探索創新,省級推出《探索》專(zhuan) 刊,推薦各地破解“三無”小區管理難題、提升村改社區治理水平、在職黨(dang) 員到社區報到等特色做法,讓基層“一看就懂、一學就會(hui) ”。四是比學促幹。把成果成效作為(wei) 檢驗工作的主要標準,指導各地采取觀摩評比、擂台比武、媒體(ti) 推介、評選典型案例等方式,比進度、曬成效、找差距。目前,所有項目均已破題動工,一些重點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效,比如,全麵清理違規借調街道社區幹部,社區工作者配備達到規定目標,所有街道實現了“一支隊伍管執法”,消除“三無”小區1529個(ge) 。

  構建全程督辦體(ti) 係,久久為(wei) 功抓落實。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是一項長期工程,必須堅持集中推動和常態管理相結合,發揮組織部門“主引擎”作用,持續用力、久久為(wei) 功。一是設立工作專(zhuan) 班。省市區三級成立由組織部長任主任的治理能力提升專(zhuan) 項行動辦公室,建立調度、督導、督辦等工作機製。專(zhuan) 項行動以來,省委組織部對各市組織部長進行了6次工作調度,與(yu) 區、街、社三級書(shu) 記4次座談,與(yu) 117個(ge) 區級黨(dang) 委書(shu) 記一對一談話;市、區兩(liang) 級組織部長分別與(yu) 所轄街、社書(shu) 記一對一談話,層層傳(chuan) 導壓力,督促推動工作。二是全覆蓋調研督辦。省委向11個(ge) 市派出專(zhuan) 項督導組,由組織、政法、編製、民政、住建等相關(guan) 部門實職副廳級幹部任組長,每月對所督導市區進行排隊,發現正反典型。省市區專(zhuan) 項辦全麵調研指導,省級覆蓋所有區,延伸到重點街道、社區,市級覆蓋所有街道,延伸到重點社區,區級覆蓋所有社區。三是建立常態化考評機製。省委出台《社區黨(dang) 組織書(shu) 記星級化管理辦法》,對照既定的責任指標,通過定量考核、組織評價(jia) 、群眾(zhong) 評議3種方式,確定年度考核結果,結合任職年限等確定基礎星級,以後每年視業(ye) 績增減星。星級較高的可納入街道事業(ye) 編製;表現不優(you) 的退出事業(ye) 編製或取消待遇,並誡勉談話、責令改正。

緊扣現代社區建設目標

奮力提升城市基層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能力

浙江省委組織部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浙江工作期間高度重視社區建設,2003年親(qin) 自主持召開全省城市社區工作會(hui) 議,鮮明提出進一步加強城市社區黨(dang) 的建設等“八個(ge) 進一步”要求。20年來,我們(men) 始終沿著總書(shu) 記指引的方向,不斷深化拓展社區建設。去年以來圍繞貫徹中央新部署,省委謀劃推進現代社區建設,省委主要負責同誌明確要求把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貫穿全過程。按照省委部署,我們(men) 積極探索黨(dang) 建引領現代社區建設的有效路徑,為(wei) 全省共同富裕示範區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堅持百花齊放,分類探索不同形態社區的治理路徑。我們(men) 堅持既把握共性、又突出個(ge) 性,根據不同社區實際精準施策,實現“一條主線穿、各種放光彩”。對中心城區、配套較為(wei) 完善的居住型社區,重點在統籌資源、提升服務上下功夫。健全黨(dang) 組織領導的居委會(hui) 、業(ye) 委會(hui) 、物業(ye) 企業(ye) 協調運行機製,推動社區與(yu) 轄區單位黨(dang) 組織共建,向一些情況複雜的社區派駐第一書(shu) 記,廣泛整合力量參與(yu) 共治。對企業(ye) 集聚、生產(chan) 生活一體(ti) 的工業(ye) 型社區,重點在園區統領、家企互動上下功夫。全省134個(ge) 開發區園區、1300多個(ge) 小微企業(ye) 園普遍建立黨(dang) 組織,製定工業(ye) 社區黨(dang) 組織服務清單,建立社區吹哨、部門合力助企機製,雙線提供生產(chan) 和生活服務。對外籍人士聚居、多元文化交融的國際型社區,重點在強化引導、共建共融上下功夫。發揮黨(dang) 組織領導作用,聘請國際“老娘舅”調解糾紛、開展“洋打更”巡邏,不少外籍居民加入誌願者隊伍,社區的事由“黃皮膚”“白皮膚”“黑皮膚”一起商量著辦。對城中村和拆遷戶集聚的過渡型社區,重點在優(you) 化環境、推進轉製上下功夫。推動黨(dang) 組織把重心放在抓黨(dang) 建、抓治理、抓服務上,開展無物業(ye) 管理小區“清零”行動,加強出租房等整治工作,完成4000多個(ge) 經合社改革,加快推動村莊向社區轉型、村民向市民轉變。

  強化風險意識,構建平急一體(ti) 的應急響應機製。及時總結社區疫情防控經驗,積極構建平急結合、轉換迅速、動員有力的應急處突機製,確保社區黨(dang) 組織關(guan) 鍵時衝(chong) 得上、頂得住、打得贏。一是加強網格黨(dang) 建,織密織牢防控網。適應基層治理新形勢重新定義(yi) 網格,以小區為(wei) 單位細化網格設置、覆蓋300至500戶,全省設立網格8.5萬(wan) 個(ge) 。建立網格黨(dang) 組織,由書(shu) 記兼任網格長,配備1名專(zhuan) 職網格員、1名兼職網格員、1名網格指導員,整合基層黨(dang) 員幹部、誌願者等力量,形成“1+3+N”網格團隊。強化矛盾化解、風險排查等8項網格職責,健全日常巡查走訪機製,遭遇突發事件快響激活,推動工作無死角、管控無遺漏。二是推動幹部下派,有效充實基層力量。今年新增社工2.2萬(wan) 名,年底達到每萬(wan) 城鎮常住人口16名社工,情況複雜的社區達到18名。建立常態包社進網機製,推動2900多名區縣領導、7800多個(ge) 區級部門、2.5萬(wan) 名鎮街幹部全覆蓋包聯社區,經常性開展“組團服務”,應急時下沉“組團作戰”。三是實行分級管理,提升應急反應能力。在全省5200多個(ge) 社區開展風險大排查,根據防控風險程度實行紅黃綠“三色”管理,采取差異性防控舉(ju) 措,出台社區黨(dang) 組織防控責任指引,加強社區黨(dang) 員幹部應急培訓演練,提升應急處置精度效度。

  激活關(guan) 鍵變量,集聚推動現代社區治理的新優(you) 勢。浙江數字經濟、民營經濟迅猛發展,催生了一大批新就業(ye) 群體(ti) 和社會(hui) 組織,他們(men) 活躍在城市、落腳在社區。我們(men) 把握趨勢變化,著力推動新群體(ti) 、新力量、新手段這些關(guan) 鍵變量成為(wei) 社區治理的最大增量。一是聚合城市基層新群體(ti) 。開展新業(ye) 態新就業(ye) 群體(ti) 黨(dang) 建工作試點,成立省委互聯網企業(ye) 工委、省快遞和交通運輸行業(ye) 黨(dang) 委。建立7200多個(ge) 新就業(ye) 群體(ti) 黨(dang) 群服務平台(站點)、400多個(ge) 流動黨(dang) 員黨(dang) 支部,引導新就業(ye) 群體(ti) 人員到社區報到服務。二是激發社會(hui) 組織新力量。建強各級社會(hui) 組織綜合黨(dang) 委,全覆蓋推進黨(dang) 建進社會(hui) 組織章程,推動社區社會(hui) 組織積極參與(yu) 養(yang) 老、托育等服務。連續10年開展萬(wan) 名會(hui) 計師、律師、稅務師進社入企行動,其中近四成是黨(dang) 員。三是用好數字技術新手段。開發省市區街社貫通的“紅色根脈強基”係統,實現統計、研判、預警、評價(jia) 全鏈條管理。打造黨(dang) 建引領社區建設智慧服務平台,聚焦生育、就業(ye) 等52項民生實事,集成多個(ge) 便民應用程序,幫助大家足不出戶就能掌上辦理,廣大群眾(zhong) 幸福感滿意度不斷增強。

以“三年行動計劃”為(wei) 主抓手

推動城市基層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提質增效

山東(dong) 省委組織部

  近年來,山東(dong) 堅定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的“努力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強經濟社會(hui) 發展創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重要指示要求,以納入全國城市基層黨(dang) 建重點突破省份為(wei) 契機、為(wei) 動力,深入實施全域推進、整體(ti) 提升“三年行動計劃”,按照“一年一主題、年年有突破”的既定目標,穩紮穩打,引領推動基層治理效能持續提升。

  從(cong) 整體(ti) 上謀劃,構建全域推進體(ti) 係。堅持高位推動、係統設計,省委主要負責同誌點題調研,省委召開會(hui) 議專(zhuan) 題部署,全地域、全領域、全要素、全周期推進。一是製定“施工圖”梯次推動。省委組織部牽頭抓總,會(hui) 同政法、民政、住建等6部門製定“三年行動計劃”,明確20項重點任務,逐一定目標、定措施、定時限,掛圖作戰。堅持整體(ti) 推進與(yu) 重點突破相結合,每年聚焦一個(ge) 主題開展攻堅,先後就街道管理體(ti) 製改革、黨(dang) 建引領物業(ye) 服務、網格治理等印發指導意見,召開會(hui) 議作出安排,專(zhuan) 項推進、逐項提升。二是擰緊“責任鏈”上下聯動。推動市區兩(liang) 級全麵建立黨(dang) 委書(shu) 記任組長的領導協調機製,創設書(shu) 記“直通車”,街道每年向市區提報自身無法解決(jue) 的困難問題,由黨(dang) 委書(shu) 記牽頭重點突破,省委組織部跟蹤問效、“亮曬”成果,推動解決(jue) 體(ti) 製性政策性難題500餘(yu) 個(ge) 。三是培樹“排頭兵”示範帶動。建立組織部門直接聯係製度,省市區三級分別聯係部分區、街道、社區,培育標杆、抓點帶麵。實施“一事一品牌”創新引領工程,省裏確定17個(ge) 重點事項,指導各地實行項目化攻關(guan) 、品牌化打造,篩選50多個(ge) 示範案例在全省推廣,推動比學趕超、全域爭(zheng) 先。

  在關(guan) 鍵處發力,破解治理瓶頸難題。深入研判基層“急難愁盼”,找準治理難點堵點,以破解難題帶動整體(ti) 躍升。一是在建強“關(guan) 鍵節點”上攻堅突破。把建強街道社區治理樞紐作為(wei) 重中之重,持續深化街道管理體(ti) 製改革,製定街道職責任務和屬地管理事項“兩(liang) 張清單”,全麵落實賦予街道“五項權力”,全省共向街道下沉編製1.3萬(wan) 個(ge) 、“區屬街管”執法人員1萬(wan) 餘(yu) 名,街道權責不對等、“小馬拉大車”問題得到有效解決(jue) 。聚焦解決(jue) “沒人幹、不願幹、不會(hui) 幹”問題,選配社區工作者7.1萬(wan) 名,全麵建立“3崗18級”等級序列和薪酬體(ti) 係,建立300餘(yu) 個(ge) 優(you) 秀社區黨(dang) 組織書(shu) 記工作室,常態化開展掛職交流、結對幫帶、應急演練等實戰實訓,打造了一支素質優(you) 良、能打硬仗的專(zhuan) 業(ye) 化社區工作者隊伍。二是在抓好“關(guan) 鍵小事”上攻堅突破。全域開展“齊魯紅色物業(ye) ”建設,專(zhuan) 項推進物業(ye) 服務企業(ye) 黨(dang) 建規範提升、“紅色業(ye) 委會(hui) ”擴麵提質、無物業(ye) 小區動態清零等工作,業(ye) 委會(hui) 組建率提升近40個(ge) 百分點,消除無物業(ye) 小區4300餘(yu) 個(ge) ,各地物業(ye) 問題投訴率普遍下降15個(ge) 百分點以上。疫情防控中,組織引導65萬(wan) 名物業(ye) 從(cong) 業(ye) 人員堅守抗疫一線,助力築牢社區防控“安全牆”。三是在補齊“關(guan) 鍵短板”上攻堅突破。聚焦村改社區深入開展集中攻堅行動,摸排確定930個(ge) 攻堅對象、梳理4類典型問題,“一社一策”製定方案,重點抓好資產(chan) 改製、隊伍轉型、保障轉軌,推動村改社區有序健康發展。

  向最末梢聚能,夯實精細治理基礎。著眼提高精細化治理、精準化服務水平,持續推動組織體(ti) 係向末梢延伸、治理力量向末梢下沉、平台陣地在末梢築牢。一是在抓實基礎單元上持續用力。結合推進“多網融合”,建立小區網格黨(dang) 組織3.8萬(wan) 個(ge) ,全麵推行社區工作者“定崗網格”製度,與(yu) 4.2萬(wan) 名專(zhuan) 職網格員“組團”進樓入戶,著力打通聯係服務群眾(zhong) “最後一百米”。二是在壯大一線力量上持續用力。完善平急結合的幹部下派機製,每個(ge) 機關(guan) 企事業(ye) 單位至少建立1支黨(dang) 員誌願服務隊、常態化到社區報到服務群眾(zhong) ,疫情防控中115.5萬(wan) 名在職黨(dang) 員就地轉化為(wei) 抗疫力量。培育社區社會(hui) 組織17.2萬(wan) 個(ge) ,引導4萬(wan) 餘(yu) 名快遞外賣小哥擔任兼職網格員,撬動更多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社區治理。三是在強化實體(ti) 支撐上持續用力。全麵構建街道、社區、小區網格“1+N+X”黨(dang) 群服務中心體(ti) 係,推行“一窗受理、全科服務”和幫辦代辦等措施,依托“燈塔”黨(dang) 建平台打造網上黨(dang) 群服務中心,在小區網格建立群眾(zhong) “家門口”的黨(dang) 群服務站點2萬(wan) 餘(yu) 個(ge) ,讓群眾(zhong) 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推動黨(dang) 員幹部常態化下沉社區

成為(wei) 城市基層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的重要力量

湖北省委組織部

  湖北省委堅決(jue) 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湖北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把推動機關(guan) 企事業(ye) 單位黨(dang) 員幹部常態下沉社區,作為(wei) 答好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必答題的重要內(nei) 容,組織全省1.1萬(wan) 家機關(guan) 企事業(ye) 單位、104萬(wan) 名黨(dang) 員下沉4835個(ge) 社區,極大充實了基層治理力量,有效提升了基層治理效能。

  堅持全覆蓋下沉,切實為(wei) 基層治理增活力、添動能。針對疫情防控實際和補齊基層治理短板需要,堅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資源下沉,推動機關(guan) 企事業(ye) 單位黨(dang) 組織和在職黨(dang) 員幹部到社區報到。一是全員有序下沉。單位黨(dang) 組織一般到所在地社區報到,每個(ge) 單位組建聯係社區工作隊、應急工作隊。在職黨(dang) 員一律到居住地社區報到,編入社區網格黨(dang) 支部,聯係服務10至20戶居民,“工作在單位、服務在社區、奉獻雙崗位”成為(wei) 常態。二是精準科學調度。堅持縣級統籌、街道協調、社區調度,動態調整下沉力量,做到分批下沉、減多補少、調強補弱。對崗位職責、身體(ti) 狀況特殊的黨(dang) 員,不作硬性要求。三是注重示範引領。省委常委帶頭到社區報到,帶動縣以上黨(dang) 政班子成員建立社區聯係點1888個(ge) ,14萬(wan) 名非中共黨(dang) 員幹部到社區報到,909萬(wan) 名注冊(ce) 誌願者活躍在城市治理最前沿。

  堅持全方位服務,真正讓居民群眾(zhong) 看得見、得實惠。始終以人民為(wei) 中心,在為(wei) 民辦實事中增強下沉黨(dang) 員的成就感、居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一是實行“三單”管理。建立“群眾(zhong) 點單、社區派單、單位(黨(dang) 員)接單”服務模式,社區全麵收集群眾(zhong) “衣食住行、業(ye) 教保醫”等需求,根據聯係單位職能和下沉黨(dang) 員特長確定承辦主體(ti) ,限時辦結。圍繞黨(dang) 建聯建、社區治理、政策宣傳(chuan) 等服務內(nei) 容,下沉黨(dang) 員踴躍接單,及時回應群眾(zhong) 訴求。二是推行“認崗認事認親(qin) ”。17萬(wan) 多名下沉黨(dang) 員認領網格黨(dang) 組織成員、樓棟長、業(ye) 委會(hui) 成員等崗位,為(wei) 社區協調解決(jue) 加裝電梯、增加車位等1.8萬(wan) 多項民生實事,7萬(wan) 多名下沉黨(dang) 員與(yu) 孤寡獨居老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ti) 認親(qin) 結對。三是鼓勵自主服務。下沉黨(dang) 員主動尋題解題,采取自薦服務、組團服務等形式,幫助解決(jue) 群眾(zhong) 身邊的小事,湧現出青和居“天天敲門組”、東(dong) 湖新城“老東(dong) 湖巡邏隊”等服務團隊,在走巷串戶、訪民問需、排憂解難中走進了群眾(zhong) 的心門。

  堅持全周期管理,努力使黨(dang) 員幹部受教育、提素質。把下沉社區作為(wei) 鍛造新時代好幹部的有效舉(ju) 措,加強日常管理,確保身入心到。一是跟蹤管理服務事項。對聯係單位和下沉黨(dang) 員領辦事項實行公開承諾,定期公開踐諾情況,接受群眾(zhong) 監督。建立下沉信息平台,實行黨(dang) 員在線登記、服務事項在線領辦、工作數據在線匯總。二是定期報告服務工作。推行“雙報告”製度,單位黨(dang) 組織每年向上級黨(dang) 組織報告一次聯係服務社區情況,在職黨(dang) 員幹部每半年向所屬黨(dang) 支部報告一次下沉社區情況,並在組織生活會(hui) 上開展對照檢查。三是嚴(yan) 格考核服務表現。賦予社區黨(dang) 組織評價(jia) 考核權,定期向單位黨(dang) 組織反饋黨(dang) 員幹部下沉表現情況。將下沉工作作為(wei) 黨(dang) 建責任製考核、基層黨(dang) 建述評考的重要內(nei) 容,作為(wei) 評先評優(you) 、晉職晉級的重要依據,定期評選共建先進單位、最美下沉黨(dang) 員。

  堅持全領域融合,推動協同共治提效能、上水平。注重發揮下沉工作的杠杆作用,推動各類組織、力量和資源有效融合,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共同體(ti) 。一是融入大局大勢。引導下沉黨(dang) 員在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中獻智出力,積極參加“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等活動,為(wei) 黨(dang) 的二十大召開營造良好環境。二是應對大戰大考。建立平急轉換機製,發生突發事件時,6478支應急突擊隊迅速從(cong) “平時戰備隊”變為(wei) “戰時尖刀班”。兩(liang) 年來,應急工作隊助力打贏多輪局部疫情防控。三是推進共建共治。對口聯係單位全部吸納為(wei) 社區“大黨(dang) 委”成員,幫助社區解決(jue) 活動陣地等實際困難。2.3萬(wan) 名下沉黨(dang) 員擔任小區業(ye) 委會(hui) 成員,推動建立社區物業(ye) 協調共治機製,廣泛發動群眾(zhong) 決(jue) 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智苑社區組織下沉黨(dang) 員參與(yu) “共享客廳議事會(hui) ”,帶動社區群眾(zhong) 說事議事主事,共建美好家園、共享治理成果。

強化整體(ti) 統籌 突出平急結合

提升城市基層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效能

深圳市委組織部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對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要夯實社會(hui) 治理基層基礎,構建黨(dang) 組織領導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鄉(xiang) 基層治理格局。深圳市委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廣東(dong) 省委關(guan) 於(yu) 基層黨(dang) 建三年行動計劃部署要求,持續深化城市基層黨(dang) 建係統建設整體(ti) 建設,不斷提升黨(dang) 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效能,做到平時運轉順暢、服務優(you) 質,急時反應迅速、管理高效。

  健全統籌有力的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領導體(ti) 製。做實由黨(dang) 委書(shu) 記任組長的市區兩(liang) 級基層治理領導小組,構建“一把手”高位推動、“一盤棋”全麵統籌、“一貫到底”高效聯動的工作格局。一是推動單打獨鬥向一體(ti) 協同轉變。組織部門牽頭基層治理辦,健全常態長效統籌協調機製,對基層治理政策一體(ti) 研究製定、一口指揮發令,防止政出多門、各自為(wei) 戰。二是推動單向傳(chuan) 導向上下聯動轉變。完善市、區、街道、社區四級聯動機製,建設直連直通一體(ti) 化信息指揮平台,市級部署直達街道社區,基層情況實時反饋匯總。三是推動單點突破向全域提升轉變。建立“抓點促麵提質增效”工作機製,重點工作由區街先行試點,探索成熟後市級總結推廣,兩(liang) 年共實施社區綜合網格、民生訴求服務“一網統管”等22個(ge) 重點改革項目。疫情期間,依托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協調機製,市委組織部牽頭全市社區小區疫情防控和集中隔離管理工作,統籌政法、衛健、住建等部門力量,對社區防控一體(ti) 化指揮調度、扁平化動員部署,確保各環節緊密銜接、上下步調一致。

  完善平急銜接的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運行機製。推動治理重心下移、資源下沉,把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成為(wei) 領導基層治理的堅強戰鬥堡壘,健全共建共治共享、平急銜接順暢的基層治理常態化機製。一是讓街道社區聚得起力量。深化街道管理體(ti) 製改革,跨層級向街道下沉編製資源。建立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dang) 委工作機製,實施社區黨(dang) 建標準化建設,實行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事業(ye) 崗位、事業(ye) 待遇,推進社區工作者專(zhuan) 業(ye) 化職業(ye) 化改革,打造一支3.7萬(wan) 名聽黨(dang) 指揮、執行有力的社區工作者隊伍。疫情防控中,街道社區統一指揮、統籌調度各方力量聯勤聯動,廣大社區工作者堅守崗位,成為(wei) 社區防控中堅力量。二是讓黨(dang) 員幹部沉得下一線。建立市直單位“一對一”聯係街道,區直單位“一對多”聯係社區機製,黨(dang) 員幹部“常報到”、服務群眾(zhong) “麵對麵”,應急時機關(guan) 基層協同作戰。今年8月,針對疫情緊張形勢,持續開展“堡壘·先鋒”行動,1.2萬(wan) 名機關(guan) 黨(dang) 員幹部2天內(nei) 迅速集結下沉,近20萬(wan) 名黨(dang) 員主動報到亮身份,就地參與(yu) 防控工作。三是讓居民群眾(zhong) 廣泛參與(yu) 。推進“支部建在小區上”,完善“小區黨(dang) 組織+業(ye) 委會(hui) +物業(ye) 服務企業(ye) ”協調機製,把黨(dang) 的工作融入萬(wan) 家燈火。建立社區黨(dang) 委領導下的黨(dang) 群聯席會(hui) 、居民議事會(hui) 等協商共治機製。疫情防控中,全麵設立社區公共衛生委員會(hui) ,開展“健康家園·無疫小區”創建,開發“深圳先鋒”誌願服務小程序,推動服務項目供需精準對接,兩(liang) 年來累計近716萬(wan) 人次參與(yu) 服務168萬(wan) 項,使理解配合、主動參與(yu) 防疫成為(wei) 市民群眾(zhong) 普遍共識和自覺行動。

  建強集約高效的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實體(ti) 支撐。標準化規範化建設1個(ge) 市級、10個(ge) 區級和1800多個(ge) 街道社區、園區企業(ye) 、樓宇商圈黨(dang) 群服務中心,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備、互聯互通的基層陣地體(ti) 係,努力做到群眾(zhong) 需求在哪裏,黨(dang) 組織關(guan) 愛服務就在哪裏。一是打造便民利民“綜合體(ti) ”。融合黨(dang) 建、治理、服務、文化等功能,整合資源提供一站式服務。疫情防控中,將黨(dang) 群服務中心即時轉為(wei) “抗疫服務中心”,為(wei) 物資保障、資源調度、防疫宣傳(chuan) 提供關(guan) 鍵支撐。二是架牢民生需求“連心橋”。黨(dang) 群服務中心全覆蓋設立群眾(zhong) 訴求服務窗口,搭建全市民生訴求服務一體(ti) 化平台,構建訴求“收集、辦理、反饋、評價(jia) ”全閉環運行機製。疫情防控中,中高風險區開通足量24小時熱線,群眾(zhong) 訴求全天候及時響應、高效辦理,建立物資保供直供機製,為(wei) 急需就醫群眾(zhong) 設立綠色通道。三是構築心靈關(guan) 愛“微港灣”。依托黨(dang) 群服務中心設立691個(ge) 安心驛站,配備782名專(zhuan) 業(ye) 心理社工,推出“傾(qing) 訴陪伴”等20項安心服務措施,開展心理谘詢、情緒疏導、危機幹預等心理關(guan) 愛服務,構建全方位基層心理健康服務體(ti) 係。

深化社區物業(ye) 黨(dang) 建聯建

扮靚居民幸福美好新生活

成都市委組織部

  近年來,成都市委堅持以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為(wei) 統領,把社區物業(ye) 黨(dang) 建聯建作為(wei) 城市基層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重要內(nei) 容,納入各級黨(dang) 委“書(shu) 記工程”,發揮組織部門牽頭抓總作用,積極創建“蓉城先鋒·暖心物管”黨(dang) 建品牌,切實增強居民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強化組織嵌入,推動物業(ye) 服務企業(ye) 成為(wei) 黨(dang) 的群眾(zhong) 工作隊。著眼社區物業(ye) 服務的公益性和社會(hui) 性,及時把黨(dang) 的組織和工作延伸到物業(ye) 服務行業(ye) 企業(ye) 中。一是健全物業(ye) 行業(ye) 黨(dang) 建工作體(ti) 係。在市本級和23個(ge) 區縣依托住建部門全部成立物業(ye) 行業(ye) 黨(dang) 委,承擔推進“兩(liang) 個(ge) 覆蓋”、統籌行業(ye) 發展等8項職責。定期召開物業(ye) 行業(ye) 黨(dang) 建聯席會(hui) 議,會(hui) 同相關(guan) 職能部門共同研究謀劃推動物業(ye) 行業(ye) 黨(dang) 建工作。二是加強物業(ye) 服務企業(ye) 黨(dang) 的組織和工作覆蓋。廣泛開展“雙找”活動,采取單獨建、掛靠建等方式,推動1500多個(ge) 物業(ye) 服務企業(ye) 和項目部建立黨(dang) 組織。對暫不具備組建黨(dang) 組織條件的,在社區成立物業(ye) 協會(hui) 黨(dang) 組織進行兜底管理,實現有物業(ye) 服務企業(ye) 的地方就有黨(dang) 的組織和黨(dang) 的工作開展。

  強化組織把關(guan) ,提升業(ye) 委會(hui) 為(wei) 民服務的履職能力。針對一些業(ye) 委會(hui) 失管脫管、“癱瘓停擺”等問題,加強黨(dang) 組織對業(ye) 委會(hui) 組建、履職全過程的指導監督,引導形成認真履職、用心服務的良好氛圍。一是規範業(ye) 委會(hui) 組建。加強對業(ye) 委會(hui) 籌建、換屆的政治把關(guan) ,由小區黨(dang) 組織書(shu) 記擔任籌備組組長,鼓勵黨(dang) 員業(ye) 主作為(wei) 候選人,建立候選人行業(ye) 黨(dang) 委、街道社區黨(dang) 組織聯審製度,把有違法記錄等人員“擋在門外”。加強對選舉(ju) 全過程把關(guan) ,街道社區黨(dang) 組織抓牢業(ye) 主登記、選票統計等關(guan) 鍵環節,督促嚴(yan) 格履行選舉(ju) 程序,確保公開透明。二是推動業(ye) 委會(hui) 健康運行。建立業(ye) 委會(hui) 向社區黨(dang) 組織作年度履職報告、定期通報工作等製度,明確選聘物業(ye) 服務企業(ye) 、動用大額維修資金等23類重大事項,須向社區黨(dang) 組織報告。建立監察員製度,社區黨(dang) 組織選派監察員對業(ye) 委會(hui) 開展常態化監督檢查,去年以來依法調整履職不到位的業(ye) 委會(hui) 成員90多人,全市業(ye) 委會(hui) 不規範履職投訴量同比下降近20%。

  強化組織引領,健全黨(dang) 組織領導的各方協同共管物業(ye) 工作機製。針對物業(ye) 管理涉及主體(ti) 多、跨條塊協調難的實際,以黨(dang) 建聯建聚合各類資源、匯聚各方力量,變物業(ye) 服務企業(ye) 的“獨角戲”為(wei) 多方協同的“大合唱”。一是開展組織聯建。完善街道社區黨(dang) 建聯席會(hui) 議製度,吸納物業(ye) 服務企業(ye) 、業(ye) 委會(hui) 加入。推動社區“兩(liang) 委”成員兼任業(ye) 委會(hui) 成員,鼓勵物業(ye) 服務企業(ye) 和業(ye) 委會(hui) 黨(dang) 員負責人擔任社區黨(dang) 組織兼職委員,全市70%以上的社區實現了“雙向進入、交叉任職”。二是加強工作聯動。廣泛開展服務聯動、安全聯防、發展聯促等物業(ye) “十聯”活動。建立政策出台、行業(ye) 評價(jia) 聽取物業(ye) 服務企業(ye) 、業(ye) 委會(hui) 意見製度,定期組織街道社區黨(dang) 組織、居民代表評議物業(ye) 服務企業(ye) 的服務質量、業(ye) 委會(hui) 的履職情況,評議結果與(yu) 信用評級、履職評估掛鉤。三是推動問題聯管。建立“居民呼、部門應”工作機製,街道社區黨(dang) 組織動態收集群眾(zhong) 反映的物業(ye) 問題,相關(guan) 職能部門及時認領、限時解決(jue) ,去年以來共解決(jue) 違法搭建、小區排汙等物業(ye) 難題2.1萬(wan) 個(ge) 。

  強化組織推動,以高質量物業(ye) 服務打造高品質生活空間。充分發揮黨(dang) 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通過黨(dang) 建賦能提升物業(ye) 服務水平,推動企業(ye) 發展和居民生活品質提升相融互促、相得益彰。一是以黨(dang) 建助力企業(ye) 壯大。對黨(dang) 組織作用發揮好、群眾(zhong) 滿意度高的企業(ye) ,以政府購買(mai) 服務形式,優(you) 先承接社區文化建設、環境衛生、群眾(zhong) 宣傳(chuan) 教育等70餘(yu) 項公共服務和政務服務項目,深度參與(yu) 1200餘(yu) 個(ge) 特色街區改造、社區微更新項目。二是推動物業(ye) 服務擴麵提質。做細做優(you) 老百姓身邊的“關(guan) 鍵小事”,引導物業(ye) 服務企業(ye) 將服務拓展到養(yang) 老托幼、健康餐食、社區商業(ye) 等領域,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高品質、多樣化的服務,去年以來全市物業(ye) 服務滿意度從(cong) 82%上升到87%。三是在大戰大考中凸顯物業(ye) 作用。通過黨(dang) 建聯建將物業(ye) 行業(ye) 納入社區疫情防控體(ti) 係,普遍設立黨(dang) 員先鋒崗、組建黨(dang) 員誌願服務隊,帶動近20萬(wan) 物業(ye) 服務人員做好風險人員排查、特殊群體(ti) 服務、小區卡口值守等工作,有序組織完成23輪3.3億(yi) 人次居家核酸檢測,構築起小區防控的“銅牆鐵壁”。

網格連心 服務貼心 黨(dang) 群同心

著力打造新時代“楓橋經驗”城市版

南京市棲霞區仙林街道黨(dang) 工委

  仙林街道成立不到20年,麵積33平方公裏,集聚了12所高校、28萬(wan) 人口,“一個(ge) 街道就是一座城”,基層治理任務繁重複雜。近年來,我們(men) 認真學習(x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加強基層黨(dang) 建、基層治理的重要指示,以網格化管理為(wei) 載體(ti) ,積極打造以“強黨(dang) 建、優(you) 服務、聚合力、解矛盾”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新時代“楓橋經驗”城市版,呈現出“黨(dang) 旗紅、治理優(you) 、生活美”的仙林景象。

  強黨(dang) 建,織密基層治理“一張網”。黨(dang) 組織強,基層治理就有“主心骨”。我們(men) 積極構建“街道—社區—網格—樓棟—黨(dang) 員中心戶”一貫到底的黨(dang) 組織鏈條,以嚴(yan) 密的組織體(ti) 係支撐網格化管理體(ti) 係。一是發揮好街道社區黨(dang) 組織“治理樞紐”作用,認真落實街道管理體(ti) 製改革各項任務措施,持續為(wei) 社區賦能減負,不斷增強街道社區黨(dang) 組織統籌協調功能,推動網格化管理資源整合、力量融合、功能聚合、手段綜合。二是發揮好網格黨(dang) 組織“神經末梢”作用,以小區樓院、駐區單位等為(wei) 單元把轄區細分成285個(ge) 網格,全部建立“常青樹”網格黨(dang) 支部,並在5個(ge) 商業(ye) 綜合體(ti) 新建愛心服務驛站,引導外賣配送員等新就業(ye) 群體(ti) 向網格黨(dang) 組織報到。三是發揮好黨(dang) 員先鋒模範作用,常態化開展黨(dang) 員亮身份、亮承諾、亮行動、亮服務、亮成效“五亮”活動,引導黨(dang) 員在小區網格治理中發揮示範帶頭作用。2020年疫情暴發以來,56支黨(dang) 員先鋒隊奮戰在小區網格中,唱響“我是黨(dang) 員我先上”的主旋律。

  優(you) 服務,善用幹部下沉“一線法”。深入群眾(zhong) 魚得水,脫離群眾(zhong) 樹斷根。我們(men) 推動幹部紮進網格、服務嵌進網格,真正做到“網格零距離、黨(dang) 群一家親(qin) ”。一是堅持人到網中去。街道幹部全員下沉網格,每人認領一塊“責任田”並上牆公示,讓居民群眾(zhong) 全天候看得到黨(dang) 員、第一時間找得到幹部。二是推動事在網中辦。把街道各項工作任務歸並為(wei) 群眾(zhong) 工作聯做、城市管理聯抓等網格“十聯”職責,下沉幹部對網格事務包幹負責,將“千條線”聚攏到網格這根“針”。三是實現情在網中結。常態化開展進萬(wan) 家門、訪萬(wan) 家情、送萬(wan) 家暖、結萬(wan) 家親(qin) “四萬(wan) 走訪”活動,幹部身穿黃馬甲、攜帶民情本,一個(ge) 黃馬甲就是一個(ge) 流動服務站。很多街道社區幹部講,以前因為(wei) 陌生“進不了門”,現在聊著家常“出不了門”。

  聚合力,實現多元共治“一盤棋”。十指抱拳力千斤。我們(men) 通過開展區域化黨(dang) 建,唱好“群英會(hui) ”、打好“合力牌”、形成“共同體(ti) ”。一是使駐街單位成為(wei) “合夥(huo) 人”。建立黨(dang) 建聯席會(hui) 議機製,成立網格“一家親(qin) ”協會(hui) ,56個(ge) 單位出資650萬(wan) 元,連續8年評選“仙林最美獎”,把駐街單位擰成一股繩。今年疫情防控中,南京中醫藥大學師生9800多人次主動請戰核酸采樣,讓仙林居民在家門口完成39輪全員檢測。二是把物業(ye) 服務企業(ye) 建成“紅管家”。及時建立物業(ye) 服務企業(ye) 黨(dang) 組織,全麵推進社區、物業(ye) 黨(dang) 組織成員“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對物業(ye) 服務企業(ye) 開展“星級評比”並納入信用等級評價(jia) 。今年60歲以上老人接種疫苗時,43家物業(ye) 服務企業(ye) 上門做工作、全程陪同接送。三是讓居民群眾(zhong) 爭(zheng) 當“主人翁”。在所有小區普遍訂立“居民公約”,先後組建“萬(wan) 家歡”“搭把手”等56支誌願者服務隊,6000多名誌願者常年活躍在大街小巷。

  解矛盾,鉚足攻堅克難“一股勁”。不解決(jue) 問題,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就是一句空話。我們(men) 發揚硬著頭皮、磨破嘴皮、餓著肚皮、踏破腳皮“四皮”精神,在化解矛盾問題中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水平。一是創新矛盾化解“四步法”。通過廣開渠道收集信息、就地從(cong) 快處理問題、跟蹤問效事了人和、健全機製源頭預防,做到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突發事件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2021年5月,大成名店商業(ye) 綜合體(ti) 整治啟動後,街道6個(ge) 工作組13個(ge) 月連軸轉,沒要一分錢賠償(chang) 、沒有一個(ge) 人上訪,亂(luan) 窩子舊貌換新顏。二是辦好基層治理“年度大事”。每年圍繞居民最關(guan) 心的難題列清單、強攻堅,2016至2017年,完成仙林新村1056間地下室整治;2018年,徹底消除轄區內(nei) 劣V類水質;2019至2020年,完成餐飲油煙綜合整治;2021年,推動5家電力電信公司出錢出人,徹底清掉仙林新村北區“杆線蜘蛛網”。三是推行“網格吹哨、部門報到”。圍繞城建城管、市場管理等自身難以解決(jue) 的問題,網格第一時間收集訴求,吹響“集結哨”,推動職能部門下沉,讓“看得見的”和“管得了的”匯聚在網格,共同解決(jue) 頑瘴痼疾。

  延伸閱讀

  ky开云官网召開全國城市基層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電視電話會(hui) 議

發布時間:2022年09月30日 10:21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編輯:許建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