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 | 共創後疫情時代美好世界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共創後疫情時代美好世界※

(2022年1月17日)

  當今世界正在經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場變局不限於(yu) 一時一事、一國一域,而是深刻而宏闊的時代之變。時代之變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如何戰勝疫情?如何建設疫後世界?這是世界各國人民共同關(guan) 心的重大問題,也是我們(men) 必須回答的緊迫的重大課題。

  “天下之勢不盛則衰,天下之治不進則退。”世界總是在矛盾運動中發展的,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縱觀曆史,人類正是在戰勝一次次考驗中成長、在克服一場場危機中發展。我們(men) 要在曆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

  不論風吹雨打,人類總是要向前走的。我們(men) 要善於(yu) 從(cong) 曆史長周期比較分析中進行思考,又要善於(yu) 從(cong) 細微處洞察事物的變化,在危機中育新機、於(yu) 變局中開新局,凝聚起戰勝困難和挑戰的強大力量。

  第一,攜手合作,聚力戰勝疫情。麵對這場事關(guan) 人類前途命運的世紀疫情,國際社會(hui) 打響了一場頑強的阻擊戰。事實再次表明,在全球性危機的驚濤駭浪裏,各國不是乘坐在190多條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條命運與(yu) 共的大船上。小船經不起風浪,巨艦才能頂住驚濤駭浪。在國際社會(hui) 共同努力下,全球抗疫已經取得重要進展,但疫情反複延宕,病毒變異增多,傳(chuan) 播速度加快,給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帶來嚴(yan) 重威脅,給世界經濟發展帶來深刻影響。

  堅定信心、同舟共濟,是戰勝疫情的唯一正確道路。任何相互掣肘,任何無端“甩鍋”,都會(hui) 貽誤戰機、幹擾大局。世界各國要加強國際抗疫合作,積極開展藥物研發合作,共築多重抗疫防線,加快建設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ti) 。特別是要用好疫苗這個(ge) 有力武器,確保疫苗公平分配,加快推進接種速度,彌合國際“免疫鴻溝”,把生命健康守護好、把人民生活保障好。

  中國言必信、行必果,已向120多個(ge) 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超過20億(yi) 劑疫苗。中國將再向非洲國家提供10億(yi) 劑疫苗,其中6億(yi) 劑為(wei) 無償(chang) 援助,還將無償(chang) 向東(dong) 盟國家提供1.5億(yi) 劑疫苗。

  第二,化解各類風險,促進世界經濟穩定複蘇。世界經濟正在走出低穀,但也麵臨(lin) 諸多製約因素。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紊亂(luan) 、大宗商品價(jia) 格持續上漲、能源供應緊張等風險相互交織,加劇了經濟複蘇進程的不確定性。全球低通脹環境發生明顯變化,複合型通脹風險正在顯現。如果主要經濟體(ti) 貨幣政策“急刹車”或“急轉彎”,將產(chan) 生嚴(yan) 重負麵外溢效應,給世界經濟和金融穩定帶來挑戰,廣大發展中國家將首當其衝(chong) 。我們(men) 要探索常態化疫情防控條件下的經濟增長新動能、社會(hui) 生活新模式、人員往來新路徑,推進跨境貿易便利化,保障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暢通,推動世界經濟複蘇進程走穩走實。

  經濟全球化是時代潮流。大江奔騰向海,總會(hui) 遇到逆流,但任何逆流都阻擋不了大江東(dong) 去。動力助其前行,阻力促其強大。盡管出現了很多逆流、險灘,但經濟全球化方向從(cong) 未改變、也不會(hui) 改變。世界各國要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yi) ,堅持拆牆而不築牆、開放而不隔絕、融合而不脫鉤,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要以公平正義(yi) 為(wei) 理念引領全球治理體(ti) 係變革,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wei) 核心的多邊貿易體(ti) 製,在充分協商基礎上,為(wei) 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等打造各方普遍接受、行之有效的規則,為(wei) 科技創新營造開放、公正、非歧視的有利環境,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讓世界經濟活力充分迸發出來。

  現在,大家有一種共識,就是推動世界經濟走出危機、實現複蘇,必須加強宏觀政策協調。主要經濟體(ti) 要樹立共同體(ti) 意識,強化係統觀念,加強政策信息透明和共享,協調好財政、貨幣政策目標、力度、節奏,防止世界經濟再次探底。主要發達國家要采取負責任的經濟政策,把控好政策外溢效應,避免給發展中國家造成嚴(yan) 重衝(chong) 擊。國際經濟金融機構要發揮建設性作用,凝聚國際共識,增強政策協同,防範係統性風險。

  第三,跨越發展鴻溝,重振全球發展事業(ye) 。全球發展進程正在遭受嚴(yan) 重衝(chong) 擊,南北差距、複蘇分化、發展斷層、技術鴻溝等問題更加突出。人類發展指數30年來首次下降,世界新增1億(yi) 多貧困人口,近8億(yi) 人生活在饑餓之中,糧食安全、教育、就業(ye) 、醫藥衛生等民生領域麵臨(lin) 更多困難。一些發展中國家因疫返貧、因疫生亂(luan) ,發達國家也有很多人陷入生活困境。

  不論遇到什麽(me) 困難,我們(men) 都要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促進發展、保障民生置於(yu) 全球宏觀政策的突出位置,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促進現有發展合作機製協同增效,促進全球均衡發展。我們(men) 要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在發展框架內(nei) 推進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落實《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六次締約方大會(hui) 成果。發達經濟體(ti) 要率先履行減排責任,落實資金、技術支持承諾,為(wei) 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實現可持續發展創造必要條件。

  去年,我在聯合國大會(hui) 上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呼籲國際社會(hui) 關(guan) 注發展中國家麵臨(lin) 的緊迫問題。這個(ge) 倡議是向全世界開放的公共產(chan) 品,旨在對接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推動全球共同發展。中國願同各方攜手合作,共同推進倡議落地,努力不讓任何一個(ge) 國家掉隊。

  第四,摒棄冷戰思維,實現和平共處、互利共贏。當今世界並不太平,煽動仇恨、偏見的言論不絕於(yu) 耳,由此產(chan) 生的種種圍堵、打壓甚至對抗對世界和平安全有百害而無一利。曆史反複證明,對抗不僅(jin) 於(yu) 事無補,而且會(hui) 帶來災難性後果。搞保護主義(yi) 、單邊主義(yi) ,誰也保護不了,最終隻會(hui) 損人害己。搞霸權霸淩,更是逆曆史潮流而動。國家之間難免存在矛盾和分歧,但搞你輸我贏的零和博弈是無濟於(yu) 事的。任何執意打造“小院高牆”、“平行體(ti) 係”的行徑,任何熱衷於(yu) 搞排他性“小圈子”、“小集團”、分裂世界的行徑,任何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對其他國家經濟科技發展進行遏製的行徑,任何煽動意識形態對立、把經濟科技問題政治化、武器化的行徑,都嚴(yan) 重削弱國際社會(hui) 應對共同挑戰的努力。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才是人間正道。不同國家、不同文明要在彼此尊重中共同發展、在求同存異中合作共贏。

  我們(men) 要順應曆史大勢,致力於(yu) 穩定國際秩序,弘揚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要堅持對話而不對抗、包容而不排他,反對一切形式的單邊主義(yi) 、保護主義(yi) ,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yi) 和強權政治。

  ※這是習(xi) 近平在2022年世界經濟論壇視頻會(hui) 議上演講的一部分。

  延伸閱讀

  習(xi) 近平在2022年世界經濟論壇視頻會(hui) 議的演講(全文)

《習(xi) 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學習(xi) 專(zhuan) 欄

《習(xi) 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學習(xi) 專(zhuan) 欄

發布時間:2022年09月29日 14:52 來源:ky体育中心 編輯:許建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