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7點半,上班時間還沒到。中國航發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的廠房裏,黨(dang) 的二十大代表、高級技師洪家光已經熟練地啟動各項設備,開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1979年出生的洪家光身材精瘦、身姿挺拔,雖然戴一副半框眼鏡,鏡片後的雙眼仍然炯炯有神。他常年身穿工作服,工友們(men) 笑稱那是洪家光的“第二層皮膚”,在這層“皮膚”下麵,是洪家光為(wei) 航空發動機研製專(zhuan) 用工裝工具所傾(qing) 注的心血,是一顆為(wei) 鑄就中國“機”心而跳動的匠心。
洪家光在查看圖紙(2018年1月3日攝)。
“大國工匠的匠心連著共產(chan) 黨(dang) 員的初心,要求我在日常工作時精益求精、攻堅克難時敢於(yu) 創新、培養(yang) 新人時保持耐心。”洪家光說。
航空發動機被稱為(wei) 航空器的“心髒”。一台航空發動機的零部件數以萬(wan) 計,是不折不扣的高精尖設備。洪家光的工作是為(wei) 這些精密的航空發動機零部件研製專(zhuan) 用工裝工具。從(cong) 業(ye) 20多年,憑著一股不服輸的勁頭,洪家光先後完成200多項工裝工具技術革新,解決(jue) 340餘(yu) 項難題,練就了過硬的加工技能。
洪家光常說,他的成長得益於(yu) 前輩工友的言傳(chuan) 身教。他給記者講了這樣一個(ge) 小故事:剛上班第二年的洪家光發現,有40多年工齡的老師傅張鳳義(yi) 喜歡天天穿個(ge) 白汗衫來上班,下班後一看,襯衫上連個(ge) 汙漬都沒留下。“張師傅說,造發動機零部件時,哪怕是比頭發絲(si) 還細的東(dong) 西掉進去,後果都可能會(hui) 非常危險。嚴(yan) 謹,是我們(men) 必須要遵循的鐵則。”
洪家光大受觸動。此後,他堅持每天擦拭車床三遍,切削碎屑必定清理得幹幹淨淨,衣著服裝也拾掇得整潔利索,時時處處,一絲(si) 不苟。
洪家光保持共產(chan) 黨(dang) 員本色,麵對提高工具加工精度的技術攻堅,他主動請纓,衝(chong) 鋒在前。當時的車床無法滿足加工要求,他便開始一項項改進,減小托盤與(yu) 操作台的間隙,改造傳(chuan) 動機構中齒輪間咬合的緊密程度;原有的刀台抗震性不強,他就重做刀台;小托盤與(yu) 下麵的托盤有間隙,洪家光就想辦法將小托盤固定……
全國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全國勞動模範、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全國創新爭(zheng) 先獎狀、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榮譽滿身的洪家光有機會(hui) 選擇更安逸的工作崗位,但他卻始終堅持奮戰在生產(chan) 第一線。“老一輩航發人的黨(dang) 性與(yu) 匠心點亮了我,作為(wei) 一名黨(dang) 員,我有責任把這份光和熱傳(chuan) 承下去。”
2015年,以洪家光名字命名的洪家光技能大師工作站正式成立。2018年,工作站成為(wei) 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目前有成員16人。近幾年,這個(ge) 團隊已經解決(jue) 了百餘(yu) 項生產(chan) 難題,完成了84項技術攻關(guan) 項目,越來越多誌同道合的後輩匯聚到他身邊,以他為(wei) 師。
為(wei) 了讓工作室更好地發揮“傳(chuan) 幫帶、提技能”的作用,2021年,洪家光帶領團隊主動承接了研製敏捷工裝調試平台項目。
為(wei) 了彌補缺少實際研製經驗的不足,團隊請教了眾(zhong) 多專(zhuan) 家學者,查閱了大量文獻資料。曆時一年,他們(men) 終於(yu) 不負眾(zhong) 望,成功研發生產(chan) 出功能更加綜合全麵的敏捷工裝調試平台。
“此前廠裏沒有自己的敏捷工裝調試平台,我們(men) 隻能把設備帶到其他單位去改進、調試,費時又費力。現在我們(men) 成功將調試時間從(cong) 2至3小時縮短到30分鍾。”洪家光說。
當選黨(dang) 的二十大代表後,洪家光對自己的要求更加嚴(yan) 格了。他說:“這對我來說是榮譽更是責任。作為(wei) 黨(dang) 代表,我會(hui) 把大家的期盼帶到會(hui) 上。作為(wei) 黨(dang) 員航發人,我要始終不忘初心,以匠心鑄‘機’心,以恒心鑄重器,展現新時代航發人科技報國的使命擔當。”
(內(nei) 容整理自央視、新華社)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