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員手機報》20220923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星期五 農(nong) 曆八月二十八 秋分

  >習(xi) 近平向全國廣大農(nong) 民和工作在“三農(nong) ”戰線上的同誌們(men) 致以節日祝賀和誠摯慰問

  >慶賀豐(feng) 收 致敬耕耘

  >黃大發——一生隻為(wei) 一清渠

  【要聞簡報】

  >在第五個(ge) “中國農(nong) 民豐(feng) 收節”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代表黨(dang) 中央,向全國廣大農(nong) 民和工作在“三農(nong) ”戰線上的同誌們(men) 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慰問。

  【學習(xi) 筆記】

  習(xi) 近平談堅定文化自信

  ----------

  我們(men) 要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麵向未來,在繼承中轉化,在學習(xi) 中超越,創作更多體(ti) 現中華文化精髓、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傳(chuan) 播當代中國價(jia) 值觀念、又符合世界進步潮流的優(you) 秀作品,讓我國文藝以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屹立於(yu) 世。——摘自習(xi) 近平2016年11月30日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

  【手機短評】

  慶賀豐(feng) 收 致敬耕耘

  ----------

  瓜果飄香是金秋的珍貴饋贈,五穀豐(feng) 登是“三農(nong) ”的最美表情。在第五個(ge) “中國農(nong) 民豐(feng) 收節”到來之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代表黨(dang) 中央,向全國廣大農(nong) 民和工作在“三農(nong) ”戰線上的同誌們(men) 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慰問。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特別是糧食產(chan) 能穩定提升,不僅(jin) 做到了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而且實現了品質持續優(you) 化升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駛入“快車道”,老鄉(xiang) 們(men) 挑上“金扁擔”,不落一人實現了全麵小康。當前,全國秋糧陸續進入收獲期,糧食生產(chan) 有望再獲豐(feng) 收。從(cong) 廣袤黑土地到千裏大中原,從(cong) 墾區農(nong) 場到農(nong) 村合作社,從(cong) 種糧大戶到山裏人家,五彩繽紛的豐(feng) 收景象繪就一幅動人畫卷。中國農(nong) 民豐(feng) 收節是農(nong) 民的節日,也是全民的節日。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推介活動、“大國糧倉(cang) ”科技館、農(nong) 民歌會(hui) 、鄉(xiang) 村攝影書(shu) 畫、豐(feng) 收詩歌朗誦等形式多樣的節日活動,讓人們(men) 感受到國泰民安的美好圖景和糧食安全的極端重要,認識到農(nong) 業(ye) 是有奔頭的產(chan) 業(ye) 、農(nong) 民是有吸引力的職業(ye) 、農(nong) 村是安居樂(le) 業(ye) 的家園,增進了關(guan) 注農(nong) 業(ye) 、關(guan) 心農(nong) 村、關(guan) 愛農(nong) 民的社會(hui) 氛圍。“人民勤儉(jian) 辛勞甚,累進豐(feng) 收是逐年。”中國農(nong) 民豐(feng) 收節自設立以來,已成為(wei) 廣大農(nong) 民自己的節日符號、新時代重農(nong) 強農(nong) 的象征。在這個(ge) 洋溢喜悅、充滿幹勁的節日裏,讓我們(men) 共同為(wei) “三農(nong) ”工作凝心聚力,為(wei) 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加油助威,讓“中國飯碗”裝得更滿、成色更足、端得更牢,譜寫(xie) 農(nong) 業(ye) 強中國強的新篇章!

  【新時代先鋒】

  黃大發——一生隻為(wei) 一清渠

  ----------

  貴州遵義(yi) 大山深處的團結村以前的名字叫草王壩,這裏山高岩陡,雨水落地,順著空洞和石頭縫流走,根本存不下來。上個(ge) 世紀90年代前,村裏隻有一口水井,因為(wei) 缺水,當地隻能種一些耐旱的苞穀,“苞沙飯”是當地人的主食。7公裏外野彪村的馬家河水量豐(feng) 沛,如果能修一條水渠,把水引過來,就能解決(jue) 全村的飲水和灌溉了。1958年,時年23歲的黃大發被推選為(wei) 草王壩大隊大隊長,上任後,他的最大夢想就是修一條水渠,讓鄉(xiang) 親(qin) 們(men) 喝上幹淨水,吃上白米飯。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年輕的黃大發率領群眾(zhong) 撲在了水渠修建第一線。然而,真正幹起來,卻遠比想象難得多。沒有修渠技術,測量靠豎起幾根竹竿用眼睛瞄,沒有水泥,就直接糊上黃泥巴,但洪水一來,水渠又被衝(chong) 垮。第一次修渠的失敗,讓黃大發意識到水利技術的重要性。1989年,54歲的黃大發被抽調到區水利站,跟班學習(xi) 水利技術。1991年,黃大發回到村裏繼續擔任村支書(shu) ,經過專(zhuan) 業(ye) 測繪和精心謀劃,第二年春天,信心滿滿的他又啟動了第二次修渠計劃。每天,兩(liang) 百多人的隊伍跟著黃大發紮進深山修渠,一寸一寸地鑿,一尺一尺地敲,黃大發率領鄉(xiang) 親(qin) 們(men) ,硬是靠著風鑽和鋼釺、鐵錘這些簡單工具,用兩(liang) 年時間在離地麵近200米的懸崖上,開鑿出三段總長500多米的懸崖水渠。為(wei) 了修渠,黃大發起早摸黑,四處奔波,根本顧不上家,他的二女兒(er) 和孫子生病相繼去世,他都沒有趕上見最後一麵。1995年端午節,曆時三年,一條長7200米的主渠和一條長2200米的支渠終於(yu) 修建完成,草王壩人熱切期盼的生命之水終於(yu) 流到了村裏。鑿懸崖絕壁,通生命水渠,樹不朽豐(feng) 碑,黃大發猶如一麵永不褪色的旗幟,在黔北大山上迎風飄揚,默默守望著這精神之渠、生命之渠。

  【圖說中國】

  衛星記錄豐(feng) 收圖景

  ----------

  秋收時節,“吉林一號”記錄著我國廣袤大地上的豐(feng) 收圖景。“吉林一號”是我國目前最大的商業(ye) 遙感衛星星座,現有70顆衛星在軌,助力精準農(nong) 業(ye) 、智慧林業(ye) 、生態環境保護與(yu) 監測等多行業(ye) 應用。下圖是“吉林一號”拍攝的黑龍江鶴山農(nong) 場。

  【共產(chan) 黨(dang) 員電視欄目9月23日節目預告】

  〖黨(dang) 建周報〗一周頭條:習(xi) 近平強調:秉持“上海精神”,加強團結合作 推動構建更加緊密的上海合作組織命運共同體(ti)

  〖新時代先鋒〗為(wei) 您講述“七一勳章”獲得者、貴州省遵義(yi) 市原草王壩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黃大發的初心故事

  〖微黨(dang) 課〗係列節目《黨(dang) 史故事精粹》(第48集)——“功臣號”坦克背後的故事

  山東(dong) 衛視今晚18:10—18:25播出,還可登錄ky体育中心共產(chan) 黨(dang) 員電視欄目專(zhuan) 題網頁點擊收看。

  【溫馨提示】

  您好!歡迎您對共產(chan) 黨(dang) 員手機報提出寶貴意見,請發送手機短信至12371。更多信息請關(guan) 注共產(chan) 黨(dang) 員微信公眾(zhong) 號:gcdyweixin和登錄ky体育中心:www.etanggu.com。接收本手機報免費。

發布時間:2022年09月23日 16:37 來源:共產黨員手機報 編輯:許建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