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hui) 議文稿主要是指各級領導幹部在重要會(hui) 議或儀(yi) 式上作的帶有宣傳(chuan) 鼓動、部署要求、總結講評等具有指導性的講話用稿。實踐中感到,撰寫(xie) 會(hui) 議文稿需要重點把握好“八為(wei) ”。
政治為(wei) 基
寫(xie) 文章就像蓋房子一樣,隻有基固才會(hui) 樓高。會(hui) 議文稿是各級機關(guan) 實施堅強領導的重要載體(ti) ,無論是部署任務、總結工作,還是學習(xi) 培訓、座談交流,各種類別文稿都要把講政治作為(wei) 第一要務、把政治觀視為(wei) 根本基石。凡事應站在政治高度審視和考量,突出政治背景、政治內(nei) 涵、政治底蘊,增強撰寫(xie) 材料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如,在深化軍(jun) 隊改革研討座談會(hui) 上的動員講話,開宗明義(yi) 指出,“這次會(hui) 議,是堅決(jue) 貫徹習(xi) 主席和軍(jun) 委深化改革決(jue) 心意圖的重大步驟”。以政治性要求牽引業(ye) 務性研究,確保目標不變、方向不偏。
謀局為(wei) 先
會(hui) 議文稿一般是黨(dang) 委決(jue) 策、領導意圖的體(ti) 現,需要充分表達集體(ti) 智慧和格局胸懷。要謀局為(wei) 先、登高望遠,站在“雲(yun) 端”往下看,把視野打開,把格局放大,才能透過現象看本質、透過一斑窺全豹、透過當下望未來,使工作思路與(yu) 時代發展相適、與(yu) 上級精神相扣、與(yu) 基層實際相貼。
如,在某軍(jun) 地合作項目簽字儀(yi) 式上的主持講話,充分考慮受眾(zhong) 麵的廣度,從(cong) 三個(ge) 層次全麵闡述合作項目的重要意義(yi) :“對部隊來說,事關(guan) 改革強軍(jun) 事業(ye) ”“對地方來說,事關(guan) 經濟繁榮發展”“從(cong) 社會(hui) 效益來看,事關(guan) 安全穩定大局”。
境界為(wei) 要
這裏的境界,更多的是強調眼界和思維層次的重要性。如何使自己達到“一覽眾(zhong) 山小”的境界?既要靠長期經驗與(yu) 淵博學識的積累,還要靠高尚情操的培養(yang) ,既要有化繁為(wei) 簡的執行力,又要有逢山開路的創造力,既要勤於(yu) 秉持己見獨立思考,又要善於(yu) 依托巨人肩膀博采眾(zhong) 長,這樣寫(xie) 出的文稿才有真情實感、厚重內(nei) 涵和特色味道。
如,“人類命運共同體(ti) ”“一帶一路”等新理念,立意之高遠、思想之深邃,讓世界友人紛紛為(wei) 之“點讚”。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指出:“年輕幹部無論是立身處世還是從(cong) 政幹事,首先要解決(jue) 好‘我是誰、為(wei) 了誰、依靠誰’的問題,不斷追求‘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精神境界。”想要更好地發揮以文輔政作用,就要具備這樣的層次和境界。
提綱為(wei) 骨
寫(xie) 好文稿的前提是擬好提綱。大標題要高度歸納概括、彰顯思想精華,小標題要緊扣主題思想、符合邏輯脈絡,段落劃分要條理清晰、主次分明,關(guan) 鍵詞要突出精準度和時代感。隻有把提綱挈領的“龍骨”立穩,才能做到綱舉(ju) 目張。
如,撰寫(xie) 某疫情防控任務部署會(hui) 議文稿,在領導作指示提要求的部分,標題采用漸進式風格,使與(yu) 會(hui) 人員深深感受到緊迫感和責任感:“第一,越是形勢緊迫越需要理清思路、謀定後動”“第二,越是頭緒繁雜越需要正規秩序、良性運轉”“第三,越是動態變化越需要穩住心神、凝聚力量”。
語言為(wei) 魂
好文稿離不開畫龍點睛的“金句”,否則就少了靈魂。特別是會(hui) 議文稿,多數時候供領導講話使用,語言的思想性和感染力如何,直接關(guan) 係會(hui) 議的現場效果。需要用主旨立意統領全篇,將語言藝術貫穿始終,妥善運用政治語言、經濟語言、軍(jun) 事語言、通俗語言等,確保材料有骨有肉、有裏有麵、有聲有色。
如,某部黨(dang) 委年度工作總結的會(hui) 議文稿,總結一年工作成績“金句”頻出,用詞生動形象,給人印象深刻:“拎起了一個(ge) 舉(ju) 旗定向的‘靈魂工程’”“經受了一場百年未遇的‘新冠大考’”“打出了一套聚優(you) 釋能的‘整合重拳’”“蹚開了一條向戰而行的‘新路蹊徑’”“整治了一批作風領域的‘生態積弊’”“建立了一套界麵清晰的‘廳規處章’”“推出了一組業(ye) 務領域的‘金字招牌’”。
平實為(wei) 本
保持會(hui) 議文稿權威性,根本是要避虛就實,以共識為(wei) 基礎、以事實為(wei) 依據、以法規為(wei) 準繩,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信,經得住推敲,經得起質詢。內(nei) 容要實打實,文風更要實上加實,注意克服實踐中常見的“三重三輕”現象,即重長篇大論、輕量化分析,重拔高式的閉門造句、輕俯身式的調研取證,重“四六句”的工整對仗、輕“大白話”的通俗易懂。這方麵,我們(men) 應學習(xi) 領袖人物的優(you) 良文風。
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總結表彰大會(hui) 上的講話,運用了“團結友好的‘朋友圈’、‘夥(huo) 伴群’越擴越大”等流行語和網絡熱詞,還脫稿提到了“穀愛淩愛吃餡兒(er) 餅,外國人愛吃餃子”,既有煙火氣,又觸動人心,令人倍感溫暖、久久回味。
事項為(wei) 輔
撰寫(xie) 會(hui) 議文稿應從(cong) 繁雜事項中提煉思想、摸索規律,多談思路觀念、多講方法路徑、多剖矛盾成因、多研對策措施,可以先敘後議、先議後敘,也可以夾敘夾議,切忌就事論事、泛泛而談。
如,參加某大項演訓活動後的講評文稿,不拘泥於(yu) 一人一事、麵麵俱到,而是高度凝練概括,既有褒獎,也有批評:“有當‘主角’的,每次任務都是主攻”“有當‘配角’的,負責中場傳(chuan) 球、打助攻”“有當‘醜(chou) 角’的,跑跑龍套、裝裝台”。三種角色對應了三種狀態,使與(yu) 會(hui) 人員都能夠對號入座、清醒認知。
融通為(wei) 道
材料初學者靠模仿快速入門,材料老手靠積累高效成稿,當材料寫(xie) 到一定高度和水平,雖有一定規律可循,卻也不再受固定模式束縛。要遵循“道法自然”的規律,由思想思路提煉升華理論認識,朝著文無定法、文有大法的方向努力,融會(hui) 貫通,追求個(ge) 性化,當然也不能為(wei) 了標新立異而不講章法。
如,毛澤東(dong) 同誌運用他深邃的思想、淵博的知識、生動的語言、非凡的文筆,將文稿寫(xie) 得不拘一格、文采飛揚、出神入化,是我們(men) 學習(xi) 為(wei) 文之道的光輝榜樣。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