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匯編 | 讀懂第四卷: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豐富內涵

《同學》工作室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習(xi) 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生動記錄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團結帶領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統籌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大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開啟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偉(wei) 大實踐,進一步科學回答了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是全麵係統反映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權威著作。“堅持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專(zhuan) 題,收入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最新重要論述,體(ti) 現了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豐(feng) 富和發展,為(wei) 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li) 中國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來源於(yu) 實踐,並在實踐中不斷豐(feng) 富、深化和創新。《習(xi) 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收入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努力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等重要講話,與(yu) 《習(xi) 近平談治國理政》前三卷關(guan) 於(yu) 生態文明建設的篇章,既一脈相承又與(yu) 時俱進,生動展現了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豐(feng) 富發展過程,係統闡釋了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體(ti) 係和核心要義(yi) ,是深入學習(xi) 理解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原創性文獻。

  堅持加強黨(dang) 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麵領導。黨(dang) 政軍(jun) 民學,東(dong) 西南北中,黨(dang) 是領導一切的。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堅持黨(dang) 的全麵領導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必由之路。生態文明建設是統籌推進“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的重要內(nei) 容,黨(dang) 的全麵領導具有“把舵定向”的重大作用。必須堅決(jue) 擔負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心懷“國之大者”,確保黨(dang) 中央關(guan) 於(yu) 生態文明建設的各項決(jue) 策部署落地見效。

  堅持生態興(xing) 則文明興(xing) 。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ye)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根基,生態環境變化直接影響文明興(xing) 衰演替。古今中外有許多深刻教訓值得深思,隻有尊重自然規律,才能有效防止在開發利用自然上走彎路。殺雞取卵、竭澤而漁的發展方式走到了盡頭,順應自然、保護生態的綠色發展昭示著未來。必須深化對人類文明進步與(yu) 自然環境關(guan) 係的認識,以對人民群眾(zhong) 、對子孫後代高度負責的態度和責任,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築牢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生態根基。

  堅持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人與(yu) 自然的關(guan) 係是人類社會(hui) 最基本的關(guan) 係。自然是生命之母,大自然是包括人在內(nei) 一切生物的搖籃,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隻有更好平衡人與(yu) 自然的關(guan) 係,維護生態係統平衡,才能守護人類健康。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人與(yu) 自然是生命共同體(ti) ,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必須深化對人與(yu) 自然生命共同體(ti) 的規律性認識,站在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來謀劃經濟社會(hui) 發展,堅持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生態財富,又是社會(hui) 財富、經濟財富。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chan) 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chan) 力。實踐證明,經濟發展不能以破壞生態為(wei) 代價(jia) ,生態本身就是經濟,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chan) 力。必須處理好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關(guan) 係,努力把綠水青山蘊含的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轉化為(wei) 金山銀山,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wei) 經濟社會(hui) 持續健康發展的支撐點,堅定不移走生產(chan) 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堅持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li) ,藍天也是幸福。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chan) 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隨著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轉化為(wei)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群眾(zhong) 對清新空氣、清澈水質、清潔環境等生態產(chan) 品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必須落實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解決(jue) 好人民群眾(zhong) 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提供更多優(you) 質生態產(chan) 品,讓人民過上高品質生活。

  堅持綠色發展是發展觀的深刻革命。綠色發展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生態環境問題歸根到底是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問題。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ti) 係、促進經濟社會(hui) 全麵綠色轉型是解決(jue) 我國生態環境問題的治本之策。必須牢牢抓住實現減汙降碳協同增效總抓手,加快推動產(chan) 業(ye) 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調整,全麵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發展綠色低碳技術,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如期實現。

  堅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係統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體(t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生態是統一的自然係統,是相互依存、緊密聯係的有機鏈條。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係統治理,深刻揭示了生態環境各要素內(nei) 在發展規律,為(wei) 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方法論指導。必須堅持係統觀念,從(cong) 生態係統整體(ti) 性出發,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修複,更加注重綜合治理、係統治理、源頭治理,實施好生態保護修複工程,加大生態係統保護力度,提升生態係統質量和穩定性。

  堅持用最嚴(yan) 格製度最嚴(yan) 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製度、依靠法治。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我國生態環境保護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大多同體(ti) 製不健全、製度不嚴(yan) 格、法治不嚴(yan) 密、執行不到位、懲處不得力有關(guan) 。必須把製度建設作為(wei)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按照源頭預防、過程控製、損害賠償(chang) 、責任追究的思路,構建產(chan) 權清晰、多元參與(yu) 、激勵約束並重、係統完整的生態文明製度體(ti) 係,強化製度供給和執行,讓製度成為(wei) 剛性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

  堅持把建設美麗(li) 中國轉化為(wei) 全體(ti) 人民自覺行動。生態文明是人民群眾(zhong) 共同參與(yu) 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事業(ye)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每個(ge) 人都是生態環境的保護者、建設者、受益者,沒有哪個(ge) 人是旁觀者、局外人、批評家。必須建立健全以生態價(jia) 值觀念為(wei) 準則的生態文化體(ti) 係,牢固樹立社會(hui) 主義(yi) 生態文明觀,大力宣傳(chuan) 綠色文明,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把建設美麗(li) 中國轉化為(wei) 每一個(ge) 人的自覺行動。

  堅持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之路。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曆史趨勢,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重要內(nei) 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保護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是全人類麵臨(lin) 的共同挑戰。建設全球生態文明需要各國齊心協力,共同促進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必須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同舟共濟、共同努力,構築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ti) 係,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保護生物多樣性,為(wei) 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建設清潔美麗(li) 世界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和中國力量。

  (摘自經濟日報文章《努力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li) 中國》)

《習(xi) 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學習(xi) 專(zhuan) 欄

《習(xi) 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學習(xi) 專(zhuan) 欄

發布時間:2022年09月11日 10:23 來源:ky体育中心 編輯:石光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