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識別幹部,功夫下在平時。2021年年底以來,雲(yun) 南省委組織部深入推進作風建設、提升工作效能,組建20多個(ge) 調研組,深入全省16個(ge) 市(州)、74個(ge) 縣(市、區)、148家單位開展蹲點調研,在一線考察幹部,增強了選幹部配班子的科學性、精準性和實效性。
下沉一線,選配幹部看實績
今年6月,時任雲(yun) 南農(nong) 業(ye) 大學動物醫學院黨(dang) 委副書(shu) 記、院長魏紅江被任命為(wei) 雲(yun) 南農(nong) 業(ye) 大學副校長,魏紅江正是這一批雲(yun) 南省委組織部蹲點調研考察後被提拔重用的幹部之一。
來到雲(yun) 南農(nong) 業(ye) 大學蹲點調研後,雲(yun) 南省委組織部幹部三處幹部郭懿鋒走進了魏紅江的工作和生活。對科研,魏紅江一絲(si) 不苟。“當時正值春節,魏紅江負責的一項試驗處於(yu) 關(guan) 鍵時刻,他就沒有休假,一直盯在試驗一線。”郭懿鋒說。論科研貢獻,魏紅江是某重大專(zhuan) 項首席專(zhuan) 家,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論管理能力,雲(yun) 南農(nong) 業(ye) 大學動物醫學專(zhuan) 業(ye) 獲批國家一流本科建設專(zhuan) 業(ye) ,學院發展勢頭不錯。
此前,曾有不少高校、科研機構想邀請魏紅江,但他都沒走。“一來舍不得培養(yang) 自己的母校;二來換個(ge) 地方,我還要重新搭建整個(ge) 科研鏈條,需要時間積累。”魏紅江說。在這次蹲點調研中,省委組織部工作人員發現,通過近幾年的學校培養(yang) 和個(ge) 人努力,魏紅江在科研水平和行政管理能力等方麵均有提升,具備了作為(wei) 省屬高校副職的綜合素質。
“我們(men) 到一線考察識別幹部,就是要通過蹲點調研、回訪調研等方式,跟蹤了解和動態掌握幹部情況,把敢於(yu) 擔當、幹事創業(ye) 的幹部發現出來、使用起來。”郭懿鋒說。
在蹲點調研中,雲(yun) 南省委組織部要求工作人員不得打擾被考察地區、單位正常會(hui) 議、工作等公務活動,不發通知、不要求專(zhuan) 門準備材料,多到現場看。
在蹲點調研的基礎上,雲(yun) 南省委組織部對省管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逐一分析研判,把巡視巡察、主體(ti) 責任檢查、經濟責任審計、信訪舉(ju) 報等各類信息綜合起來分析,既看日常工作也看關(guan) 鍵貢獻,橫向比看差距、縱向比看變化,形成了“問題清單”“實績清單”。
蹲點調研,多跑現場探實情
不同於(yu) 以往針對某個(ge) 崗位專(zhuan) 門考察幹部,在蹲點調研中,組織部門的談話對象更加廣泛,蹲點時間大幅度延長。以雲(yun) 南農(nong) 業(ye) 大學為(wei) 例,調研組談話對象多達67人,既覆蓋學校領導班子全部成員,也包括大多數中層幹部,基層幹部和一線教師同樣占了不小比例。
在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蹲點調研的雲(yun) 南省委組織部幹部二處幹部羅加賢說,蹲點時間變長,調研方式也隨之改變。“以前時間有限,了解幹部主要通過在會(hui) 議室裏開展個(ge) 別談話,現在經常直奔項目現場。”
對時任紅河州某市市長的考察了解就頗具代表性——沒等他談具體(ti) 工作成效,調研組就提議去該市特色工業(ye) 園區看現場。對於(yu) 工業(ye) 園區的未來發展方向、目前堵點卡點、下一步破題思路,這位同誌都有清晰明確的想法。“他和項目投資方的交流輕鬆暢快,一看就是經常去。”羅加賢說。
後來,該同誌交流擔任了某縣委書(shu) 記。“該同誌任職的兩(liang) 個(ge) 地方同屬資源枯竭型城市,他這方麵的工作經驗較為(wei) 充足,到任後工作表現得不錯。”羅加賢說。
據統計,去年年底以來,在蹲點調研中,雲(yun) 南省委組織部調研組共開展個(ge) 別談話9400餘(yu) 人次,列席旁聽各類會(hui) 議180餘(yu) 次,走訪重點工程、重大項目500餘(yu) 個(ge) 。
為(wei) 確保人選質量,雲(yun) 南省委組織部建立了一線蹲點調研“優(you) 秀幹部庫”,人選名額不分配到具體(ti) 單位,優(you) 秀幹部較多的可適當增加人選數量,優(you) 秀幹部較少或總體(ti) 表現不突出的可少提出或不提出人選,對表現特別優(you) 秀的可適當放寬年齡。
導向鮮明,帶動幹部善作為(wei)
雲(yun) 南省委組織部幹部四處幹部李淩此次蹲點調研單位是雲(yun) 南省生態環境廳。此前,中央環保督察反饋了諸多問題,2名原任廳領導、4名處級幹部被立案審查。李淩調研發現,雲(yun) 南省生態環境廳有不少幹部存在消極情緒、擔當意識弱化的問題。
袁國林的出現,讓調研組眼前一亮。“在個(ge) 別談話聽取意見中,袁國林被大家推薦的次數最多。”李淩說,由於(yu) 是盲推,加上袁國林才從(cong) 駐村工作崗位返回生態環境廳,說明他在廳裏認可度頗高。
調研組進一步了解發現,駐村幫扶前,袁國林就已經擔任省生態環境廳對外交流合作處處長。返回後,他又負責九大高原湖泊保護治理工作,擔負著中央環保督察整改的重任,相關(guan) 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為(wei) 了更加深入了解,調研組邀請袁國林參與(yu) 了省委組織部掛包的陽宗海巡湖工作,共同工作進一步印證了此前的判斷。今年3月,袁國林被提拔擔任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
庸者下,才能讓庸官坐不住。有名副廳級幹部先後兩(liang) 次被黨(dang) 紀處分,幹事明顯不在狀態,被調整崗位。“用什麽(me) 樣的幹部,就會(hui) 形成什麽(me) 樣的幹部作風。我們(men) 去看啥,時間久了會(hui) 帶動基層幹部幹啥,要引導幹部多去一線解決(jue) 難題。”雲(yun) 南省委組織部幹部一處幹部盛鵬說。
為(wei) 落實雲(yun) 南省委倡導的“一線工作法”,雲(yun) 南省委組織部製定一線考察識別幹部辦法,鮮明樹立重一線、重實幹、重實績、重公認的用人導向,對蹲點調研實施主體(ti) 、重點內(nei) 容、方式方法、工作機製、結果運用、責任落實等內(nei) 容作出明確規定,以推動這項工作落細落實。
“以前幹部檔案就是一遝表,現在幹部檔案是一線考察形成的幹部履職全過程紀實。”盛鵬說。雲(yun) 南各級組織部門深入開展“大調研、大討論、大實踐”活動,用一半以上的人員、時間和精力深入一線,發現、識別和用好優(you) 秀幹部,以良好用人導向激發幹部幹事創業(ye) 精氣神。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